生物科技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瞄准基因编辑技术“新高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8 10:26
北京中关村学院AI+基因编辑技术研究 核心观点 - 北京中关村学院专注于人工智能与交叉学科研究,通过"AI+干湿闭环"技术开发高效基因编辑工具酶,目标突破国外专利封锁并推动农业育种与生物医药应用 [1][2] - 该技术将编辑效率提升约3倍,可缩短育种周期并培育抗气候变化、高产优质作物品种,同时辐射肿瘤治疗等医学领域 [3][4] - 项目由多学科团队推进,包括高校合作、学生参与及政府支持,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模式 [1][4][5] 技术突破 - 采用"AI+定向进化"方法构建高精度蛋白质设计及突变效应预测工具,精准优化光合作用酶以提升粮食产量 [2][3] - 干湿闭环验证显示基因编辑效率提升3倍,技术可加速下游研发并作为基座大模型应用 [3] - 研究方向覆盖农业育种(抗逆性、产量)与医学(肿瘤治疗),实现双向技术落地 [4] 团队与协作 - 学院与31所高校共建,整合中国农业科学院等资源开展干湿闭环AI技术研究 [1][2] - 学生团队含跨学科人才(如计算机、生物学),参与动机包括粮食安全命题及专利突破 [3][4] - 北京市成立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政策支持基因编辑等前沿领域 [4][5] 应用前景 - 农业领域:快速培育抗气候变化、高产作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农业碳中和目标 [3][4] - 医学领域:基因编辑技术有望应用于肿瘤治疗,推动精准医疗发展 [4] - 技术扩展:成果将辐射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形成跨学科创新生态 [2][4]
凯赛生物: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47
股东大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股东大会由董事会提议并召集,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6月4日审议通过召开议案 [3] - 股东大会通知于2025年6月5日在上交所信息披露网站公告,载明会议时间、地点、审议事项等关键信息 [3] - 现场会议于2025年6月27日14:00在上海市闵行区绿洲环路召开,与通知一致,由董事长XIUCAI LIU主持 [4] - 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网络投票时间为6月27日9:15-15:00,覆盖交易时段 [4] 出席会议情况 - 现场及网络出席股东共183名,代表有表决权股份426,988,631股,占总股本59.3907% [4] - 现场会议出席股东24名,代表股份317,921,131股 [5] - 网络投票股东159名,代表股份109,067,500股 [5]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律师事务所律师列席会议 [5] 议案审议与表决结果 - 股东大会审议提案共9项,其中议案4、7、8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 [8] - 所有议案均获通过,最高同意比例99.5768%(议案1),最低同意比例99.5183%(议案9) [9][10][11] - 中小投资者表决中,议案4同意率99.8214%,议案7同意率99.8635%,议案8同意率98.4156% [9][10][11] - 无特别决议议案,表决程序符合公司章程及股东大会议事规则 [12]
博晖创新: 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23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5年6月27日召开,会议通知于2025年6月16日送达各位监事 [1] - 会议由监事会主席杜江虹女士主持,采取现场和通讯表决相结合方式,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监事3人 [1] - 会议召集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 [1] 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 审议通过公司及下属公司向关联方乌海市君正科技产业集团申请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借款的议案 [1] - 借款额度内可分批次循环使用,利率不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无需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 [1] - 借款将用于日常经营、项目建设及其他资金需求 [1] 监事会审核意见 - 向君正科技借款可满足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2] - 交易定价公允,有利于维护全体股东利益,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其他非关联股东利益的情形 [2] - 表决结果为2票同意(占比100%),关联监事杜江虹女士回避表决 [2]
[6月27日]指数估值数据(港股医药回低估了么;港股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6-27 21:59
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整体波动不大 收盘维持在4 9星水平 [1] - 沪深300等大盘股微跌 中证500和中证1000等中小盘股微涨 [2] - 银行指数和消费行业下跌 科技和医药板块整体上涨 [3][4] - 港股市场波动较小 科技指数略微上涨 [5][6] 医药行业分析 - 港股医药行业经历回调 目前处于正常估值水平 [6][31] - 医药行业包含三个主要子行业:医疗(含服务和器械)、生物科技(含基因诊断和疫苗)、创新药 [6][7] - 港股医药指数分类:恒生医疗保健(类似A股医药)、恒生生物科技、港股通创新药 [14] - 2023-2024年上半年医药盈利增速放缓导致指数大跌 2024年四季度起盈利恢复带动估值提升 [23] 港股市场动态 - 港股科技指数2021-2022年大跌60% 2024年盈利恢复增长带动估值提升 [20][22] - 恒生指数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长16% 呈现业绩复苏与估值提升双击效应 [24] - 港股科技和医药指数短期上涨后均回归正常估值 距离低估不远 [31][32] - 沪港深红利低波动指数因今日下跌重回低估区域 [34] 估值数据摘要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市盈率29 62 市净率2 61 股息率1 38% [37]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市盈率30 22 市净率2 92 股息率0 87% [37] - 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市盈率31 17 市净率3 46 [37] - 港股科技指数市盈率40 83 市净率3 35 股息率0 62% [38] A股与港股比较 - A股业绩复苏晚于港股 一季度盈利增长幅度较小 [27][28] - 长期来看A股与港股回报率相近 但涨跌阶段存在差异 [30] - 港股行业主题品种波动剧烈 单个行业配置建议控制在15%-20% [39]
Science:我国学者破解哺乳动物再生能力丢失之谜,激活这个基因实现耳廓再生
生物世界· 2025-06-27 11:38
再生医学研究突破 - 研究发现Aldh1a2基因表达不足导致的视黄酸(RA)合成不足是小鼠耳廓再生失败的核心机制[3] - 激活Aldh1a2基因或补充视黄酸可使小鼠耳廓在损伤后实现再生[3] - 研究揭示了高等哺乳动物器官再生能力丢失的机制,为人类受损器官重建提供重要靶标[3] 研究方法与技术 - 采用华大自主研发的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和高通量测序平台DNBSEQ-T10[3] - 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和时空组学技术描绘了可再生物种与不可再生物种耳廓损伤后的动态过程[7] - 比较了兔子、山羊、非洲刺毛鼠(可再生)与小鼠、大鼠(不可再生)的耳廓再生/修复过程[7] 关键发现 - 创伤诱导成纤维细胞(WIF)的反应是再生耳廓和非再生耳廓之间的关键差异[7] - 小鼠耳廓再生失败与视黄酸合成不足有关,过表达Aldh1a2可挽救再生能力[8] - Aldh1a2表达不足和视黄酸降解途径活性增强导致耳廓再生失败[9] 进化机制 - 兔子Aldh1a2基因附近有6个活跃增强子(AE1-AE6),损伤时AE1和AE5被激活增强表达[11] - 小鼠对应区域只有1个活性增强子AE3,其他调控元件失活导致Aldh1a2表达不足[11] - 进化差异解释了小鼠耳廓损伤后Aldh1a2表达水平低和视黄酸产量不足[11] 实验验证 - 过表达Aldh1a2或外源补充视黄酸可使成年小鼠耳廓伤口出现多能性细胞实现再生[13] - 将兔子增强子AE1导入小鼠基因组可显著提高Aldh1a2表达和耳廓再生能力[14] - 研究证实激活Aldh1a2或补充RA可重新激活再生能力[17]
海南华研: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创新型民企注入强心剂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0:06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影响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施行,明确"平等参与"原则,为民营经济提供法治保障 [1] - 法律针对市场准入、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等领域作出系统性规定,破除民营企业面临的"玻璃门"障碍 [2][3] - 海南华研等企业表示法律增强投资信心,尤其对需要持续资金投入的创新型民企形成直接利好 [2] 民营企业现状与挑战 - 当前民营经济面临欧美贸易壁垒、技术封锁等外部压力,以及国内不当言论对信心的冲击 [2] -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参与科研项目时因基础薄弱处于劣势 [2] - 华为、宇树科技、DeepSeek等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展现韧性,海南华研通过创新实现产品国产替代 [2][3] 法律核心条款与突破 - 实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外领域各类经济组织可平等进入 [3] - 要求金融机构开发适配民企特点的金融产品,支持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融资方式 [4] - 设立"科技创新"专章,强化对民企科研创新的制度性支持 [4] 企业创新实践案例 - 海南华研2021年推出胶原三肽,2023年弹性蛋白肽实现国产替代带动营收增长3000万元 [3] - 首创具有神经修复功能的胶原蛋白环二肽,完成鹅肌肽国产替代,显著提升产品毛利率 [3] - 通过技术跨界应用拓展市场,将胶原蛋白肽融入奶茶、乳制品等新消费场景 [5] 行业竞争与发展路径 - 行业存在通过低价恶性竞争获取市场份额的现象,损害企业利润和市场秩序 [4] - 海南华研采取"差异化产品+新场景拓展"双路径应对内卷,聚焦运动营养、中老年健康等新兴领域 [5] - 法律实施推动民企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科技创新成为核心发展引擎 [5]
院所成果与地方需求实现同频共振
科技日报· 2025-06-27 09:14
中国科学院与广西科技合作 - 中国科学院遴选了65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并推动240项成果面向广西开放转化,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空天海洋与农业等领域 [2] - 院区合作成效显著,环江喀斯特站石漠化治理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泰东盟创新港"成为面向东盟科技合作的亮丽名片 [2] - 活动促成25项合作意向项目,签约金额近9000万元,涉及合成生物学、海洋医药、生物制造等领域 [4][5] 海洋医药领域合作 - 广西默士药业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达成合作,利用AI搜索引擎"小科"精准匹配海洋医药技术需求 [1][5] - 海洋医药领域技术需求与科研成果高效对接,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1][4] 生物制造与合成生物学 - 康盈红莓(防城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聚焦高效低成本纤维素酶制剂开发,利用广西甘蔗主产区资源 [2][3][5] - 南宁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基于AI大数据的生物合成平台构建及产业应用"项目,实现高价值化合物低成本制造 [4]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看好广西区位优势,认为酶制剂产品出口东南亚市场潜力大 [3]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 广西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近3年年均增速达30%,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 [5] - 广西科技厅强化需求导向,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保障 [5] - 广西默士药业、康盈红莓等企业通过活动高效匹配中科院技术,合作前景广阔 [5]
美股盘初,主要行业ETF多数上涨,全球航空业ETF涨近1%,区域银行ETF、医疗业ETF涨幅居前。
快讯· 2025-06-26 21:57
美股行业ETF表现 - 全球航空业ETF上涨0.92%至22.50美元 成交量113.34万股 [1][2] - 医疗业ETF上涨0.64%至134.76美元 成交量140.60万股 [2] - 区域银行ETF上涨0.60%至58.49美元 成交量81.07万股 [1][2] - 公用事业ETF上涨0.56%至80.95美元 成交量140.43万股 [2] - 能源业ETF上涨0.43%至84.90美元 成交量258.89万股 [2] - 日常消费品ETF上涨0.40%至80.56美元 成交量207.75万股 [2] - 金融业ETF上涨0.36%至51.59美元 成交量410.69万股 [2] - 生物科技指数ETF上涨0.17%至126.90美元 成交量14.52万股 [2] 行业涨幅排名 - 航空业ETF以0.92%涨幅领跑 [1][2] - 区域银行ETF与医疗业ETF分别以0.60%和0.64%涨幅位居前列 [1][2] - 能源业ETF成交量最高达258.89万股 [2] - 金融业ETF成交量次之达410.69万股 [2]
巨子生物:控股股东增持105.66万股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6-26 20:33
控股股东增持情况 - 控股股东Juzi Holding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自2025年6月9日发布增持计划后,截至公告日期已通过市场购入105.66万股公司股份 [1] - 增持金额合计约为5350万港元 [1] - 增持后Juzi Holding共持有公司5.82亿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总数的54.36% [1] - Juzi Holding可能会根据市场状况和监管要求进一步增持 [1]
第八届大湾区生物科技创新企业50强评选启动
环球网资讯· 2025-06-26 20:24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概要》推算,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3.3亿。心脑血管疾病成 为居民的"健康杀手"。香港心脑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业务拓展总监和临床顾问张勤系统解析心脑血管 疾病领域最新科研成果与临床转化路径,为行业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前沿技术转化案例。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需要包括投资界、企业界等各方的协同努力。海汇投资管理合伙人邹小华在分析中 指出,我国生物医药研发能力正从"跟跑"向"领跑"跨越,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企业研发的活跃状 态创新药数量累计已达3575个。2025年以来,创新药企的海外交易表现也带动了 A股和港股创新药概念 的上涨,市场看好对行业长期价值。 当天还启动第八届生物科技创新企业50强的评选。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表示,期待通过第八届 生物科技50强评选启动仪式,以生物科技50强企业为引领,激发更多创新主体的活力,推动形成"龙头 带动、梯队成长"的产业格局。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6月26日电 (记者 蔡敏婕)大湾区生物科技创新发展峰会暨第八届生物科技创新企业50强评选 启动仪式26日在广州举行。 生物科技产业正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而粤港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