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植业
icon
搜索文档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稻田里的“科技范” 引领现代种植新风向
经济观察网· 2025-11-01 17:10
智慧农业应用现状 - 公司在约2000亩核心示范区试点智能化设备,实现种植、收获等环节的无人化操作[2] - 无人机巡田2000亩地仅需半天,相比人工巡田需5天,效率显著提升[2] - 智慧农业贯穿耕、种、管、收全过程,使农业生产从“看天吃饭”变为“知天而作”[3] 智能技术具体应用 - 田间部署摄像头、无人机及搭载北斗导航的无人收割机进行切割、脱粒、粉碎等作业[2] - 利用四情监测系统判断作物长势,通过智能闸门远程控制浇水[2] - 无人机具备打药、施肥和自主巡田功能,覆盖面更广[2] 数据管理与未来规划 - 天空与田间收集的数据汇向智慧农业科技园,通过全域农情测控平台下达生产指令[3] - 工作人员可通过智能终端或手机操作农机、无人机进行田间作业[3] - 公司计划与高校合作研发种田“大模型”,以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3] 技术推广成效 - 智能闸门等设施已向其他分公司推广,成为破解“谁来种田、如何科学种田”的最优解[3]
涉及板栗栽培、淡水珍珠养殖等 中国6项遗产获联合国粮农组织授牌
经济观察网· 2025-11-01 16:3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新增6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使遗产总数达到25项,数量位居世界首位 [1][2] 新增遗产项目 - 新增遗产包括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 [2] - 新增遗产包括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 [2] - 新增遗产包括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 [2] - 新增遗产包括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 [2] - 新增遗产包括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 [2] - 新增遗产包括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 [2]
河北:多措并举应对小麦晚播 力促粮食稳产增收
新华社· 2025-11-01 14:09
农业技术指导 - 河北省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为农户提供针对性技术指导,例如根据黏性土和沙土地的不同条件提供播种建议 [1] - 针对沙土地,当土壤达到“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状态时即具备播种条件,可适时抢墒播种 [1] - 技术指导内容包括避免因土壤偏湿造成烂种,影响出苗质量 [1] 专项行动与人员投入 - 河北省自10月25日起启动“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专项行动以应对播种推迟 [1] - 行动组织9个省级秋冬种包联指导组,动员全省1.6万名农技人员和4.5万名村级农技员深入田间落实关键技术 [1] - 专项行动旨在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 [1] 播种进度与机械化作业 - 10月中旬本是河北多地冬小麦的适播期,但今年受连续阴雨影响,不少地区播种进度有所推迟 [1] - 种粮大户利用播种机进行作业,单台播种机每天能播种60亩农田,300亩流转地可快速完成播种 [2] - 31日清晨馆陶县农田里播种机隆隆作响,种粮大户正抢抓农时将麦种播入土中 [1] 关键技术措施 - 当地推行“以密补晚”方法,适当增加播种量,最多不超过22.5公斤 [2] - 鼓励农户“以肥补晚”,增加10%左右施肥量 [2] - 在品种选择上推荐选用耐湿性强、抗倒伏、抗病性好的小麦良种 [2] 田间管理与信息传播 - 利用微信群、农村大喇叭等渠道告知农户湿土环境下需注意化肥与种子隔离施用,防止发生烧种现象 [2] - 连续降雨可能导致农田的氮、磷等养分流失,应施足底肥并适当增施磷肥以促进冬小麦根系发育和有效分蘖 [2] - 播种前农户已备齐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 [2] 生产总体情况与未来计划 - 截至30日,河北玉米收获接近尾声,冬小麦播种有序推进 [2] - 未来将在整个小麦生长期加大技术帮扶力度,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2]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永定:晚稻丰收忙测产捷报传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9:28
晚稻测产成果 -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晚稻测产实测平均干谷亩产达685公斤 [2] - 测产示范片最高单产达到每亩740公斤,达到预期目标 [7] - 金砂镇西田村60亩晚稻经过精细化管理,亩产超过1300斤(约650公斤) [5]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 - 永定区通过示范片建设推广粮食生产"五新"技术和绿色高质高效模式 [1] - 具体技术包括示范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全程机械化生产等 [7] - 项目努力实现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的"三主"融合 [7] 产能提升项目规划 - 永定区计划在全区建立百亩以上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22个,示范面积5400亩 [5] - 项目拟实现示范片作物亩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以上 [5] - 金砂镇从6月底起种晚稻3200亩,并做好面积测量和种粮大户验收工作以确保收成质量 [5]
康农种业(920403):2025Q3末合同负债同比+65%,Q3客户集中退货致使营收和利润承压
华源证券· 2025-10-31 18:34
投资评级 - 对康农种业的投资评级为“增持”,且为维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和利润短期承压,主要因玉米种子销售具有显著季节性特征,且第三季度客户集中办理退货 [8] - 2025年9月末公司合同负债同比大幅增长65%,显示核心玉米品种市场反馈良好,黄淮海区域市场预收货款增加,未来该区域产品占比提升有望拉动整体毛利率 [8] - 公司在全国多区域进行品种布局,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成立国际事业部,种子有望进入巴西市场 [8] - 基于公司在传统西南优势区保持高市占率及黄淮海地区拓展成效,看好其全国化布局能力 [8] 基本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公司收盘价为24.30元,总市值为2,414.47百万元,流通市值为1,409.44百万元 [3] - 公司总股本为99.36百万股,资产负债率为49.52%,每股净资产为4.78元/股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9百万元、536百万元、675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8.37%、34.39%、25.98% [7]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百万元、114百万元、139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78%、25.57%、22.45% [7]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1元/股、1.15元/股、1.40元/股 [7]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6.63倍、21.21倍、17.32倍 [7] 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41亿元,同比下降22%,实现归母净利润-589万元,同比下降162% [8]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05亿元,同比下降212%,归母净利润为-1458万元,同比转盈为亏 [8] - 2025年9月末公司存货较2024年末增加92.79%,主要因制种种子入库及客户退货种子入库 [8] - 2025年1-9月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85.31%,主要因存货账面余额增加导致补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8] 业务布局与进展 - 公司玉米种子已广泛覆盖西南山地、黄淮海夏播区、南方丘陵等区域,并正加速进入东华北和西北市场 [8] - 公司在全国种子双交会上主推多个区域的重点玉米品种,包括黄淮海、中低海拔、东南区、热区、中高海拔、东华北及转基因品种 [8] - 在海外拓展方面,公司与BlackStone Solutions, LLC合作,种子有望进入巴西市场,并已具备向东南亚、非洲等地区供应杂交玉米种子的条件 [8]
吴川:科技赋能节肥增效,示范推广超48万亩
南方农村报· 2025-10-31 17:31
核心观点 - 吴川市通过科技引领和绿色发展 在水稻产业中成功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实现示范面积超48万亩 达到减量不减产、提质降本的目标 [1][2][3][4] 精准摸底与科学方案 - 对150户代表性农户进行施肥情况调查 发现存在过量施肥和偏好平衡肥等问题 [6][7][9] - 提出“控氮、控磷、增钾”科学方案 并推广24-7-19配比的水稻专用配方肥 精准匹配水稻需肥规律 [10][11] 多元宣传与培训体系 - 制作《吴川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手册》等通俗材料 并举办12期专题培训班 培训超400人次 发放宣传资料700余份 [14][15][16][17][18] - 联合广东省农科院等专家开展线上线下联动授课 覆盖7.3万余人次 并在《南方+》平台发布专题报道 [21][22][23] 示范引领与技术推广 - 采用“大户带小户”模式 依托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示范标杆 累计推广各类配方肥48.2万亩 其中水稻专用配方肥达1.8万亩 [26][27][28] - 针对71.34%耕地土壤缺锌问题 免费提供无人机喷施含锌叶面肥服务 已推广1.2万亩 [29][30][31] - 在黄坡镇、塘缀镇打造2个万亩示范片 在重点区域设立10个千亩示范方 辐射带动超15万亩农田 [33][34][35][36] 数字赋能与精准施肥 - 引入“施肥博士”微信小程序 为农户提供地力查询和精准施肥建议 有效减少不合理化肥用量 [37][38][39][40][41][42] 灾害成效与节本增效 - 灾后调查显示 施用专用配方肥的水稻倒伏率降低11个百分点 亩产量提升34公斤 [46][47] - 每亩纯氮减少2.2公斤、纯磷减少2.3公斤、纯钾增加2.1公斤 肥料成本减少20元 综合节本增效达122元/亩 [47][48] - 科学施肥模式压缩了假冒伪劣化肥的生存空间 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49]
种植业板块10月31日涨0.14%,众兴菌业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751.29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31 16:36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31日种植业板块整体上涨0.14%,表现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81%,深证成指下跌1.14% [1] - 板块内呈现个股分化,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 [1][2] - 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入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入1751.29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325.2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426.03万元 [2] 领涨个股分析 - 众兴菌业领涨板块,收盘价13.06元,涨幅3.65%,成交量为27.09万手,成交额为3.52亿元 [1] - 博闻科技涨幅1.68%,收盘价8.45元,成交额2807.50万元 [1] - 海南橡胶涨幅1.62%,收盘价5.64元,成交量53.59万手,成交额3.02亿元 [1] 领跌个股分析 - 秋乐种业跌幅最大,为2.59%,收盘价16.20元,成交额1.13亿元 [2] - 康农种业下跌1.54%,收盘价24.24元,成交额5942.48万元 [2] - 亚盛集团下跌1.27%,收盘价3.10元,成交量36.39万手 [2] 个股资金流向 - 神农种业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达7547.83万元,主力净占比10.80% [3] - 诺普信主力资金净流入1501.09万元,主力净占比7.42% [3] - 众兴菌业虽然股价领涨,但主力资金净流入为1198.15万元,而游资净流入达2121.19万元,显示游资推动特征明显 [3] - 农发种业游资净流出1459.16万元,游资净占比-10.12%,但散户资金净流入1338.64万元 [3]
吉林省秋收进入收尾阶段 确保应收尽收
新华社· 2025-10-31 15:24
秋收进展 - 全省粮食作物已收获8927.64万亩,占计划面积的95.72% [1][2] - 收获进度同比去年快4.2% [2] - 秋收生产已进入收尾阶段,确保应收尽收 [1][2] 产量与长势 - 今年是吉林省近年来作物受灾程度最轻、作物长势最好、粮食产量最高的一年 [2] - 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均呈增加态势 [2] - 今年初霜比常年略晚,有利于增加粮食作物粒重和提高作物成熟度 [2] 后续工作 - 农业部门正持续做好秋季生产工作调度和指导 [2] - 推进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工作,做好黑土地保护 [2] - 为明年农业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2]
辽宁彰武:“麦豆两茬”一年两种 春季锁风沙 秋季土生金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3:40
农业模式创新 - 辽宁彰武县自2023年起探索"麦豆两茬"轮作模式,实现一年两种两收[1] - 该模式使昔日常见风起沙的沙化耕地焕发新生,直接带动农民增收[1] - 春季种植锁风沙,秋季实现土生金,有效改善沙化耕地生态并提升经济效益[1]
八一总场公司积极推进西培天角潭黄皮种植项目
海南日报· 2025-10-31 10:03
项目概况 - 项目名称为西培天角潭黄皮种植项目,位于儋州市大成镇西庆居 [1] - 项目用地总面积约792.6亩,总投资金额为2811万元 [1] - 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田间灌溉、供电、道路、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工程,以及种苗采购、定植和抚管 [1] 项目进展与运营 - 项目处于清表作业收尾阶段,工人正进行清理残余杂物和转运废料等工作 [1] - 公司计划围绕标准化种植、规模化运营、品牌化发展打造特色农业示范项目 [1] - 该项目是公司落实“一场一品”战略,结合儋州市特色资源禀赋,做大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具体举措 [1] 战略意义 - 项目旨在打造“标准化种植、规模化运营、品牌化发展”的特色农业示范项目 [1] - 项目是企业带动移民产业发展的民生工程,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