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疗

搜索文档
爱尔眼科年报季报双增,数智医疗赋能高质量发展
全景网· 2025-04-25 14:15
业绩表现 - 2024年门诊量达1,69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2.14%,手术量129.47万例,同比增长9.38% [1]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9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16.71%,释放回暖信号 [1] 战略布局与网络扩张 - "1+8+N"战略持续落地,长沙医学中心成立,上海、沈阳、南宁等六大眼科中心投入运营 [2] - 境内形成352家医院、229家门诊部的医疗网络布局,通过新建或收购深化分级连锁 [2] - 全国布局近百家眼内注药中心,县级医院成立糖尿病眼病患者管理门诊,提升基层诊疗覆盖率 [2] - 收购英国Optimax集团100%股权,境外机构总数达163家,覆盖亚美欧三大洲 [2] 学术与技术国际化 - 主办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等国际盛会,吸引全球50多国超500位专家学者参会 [2] - 持续引进全球领先诊疗技术、设备及药品,确保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 [2] - 通过欧洲Clínica Baviera收购加速全球化,增强品牌国际化软实力 [2] 数字化与科技创新 - 发布眼科垂直大模型AierGPT,整合眼科资源赋能科普、诊疗及培训 [3] - 打造"AI数字眼科医生"数字人"爱科",结合生成式AI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 [3] - 自主研发少儿视力管理智能眼镜"小青葵",获国家专利,实现个性化视力监管 [3] - 全面上线蓝蜻蜓院感系统,探索手术风险智能监管,推动医疗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 [3]
爱尔眼科年报、一季报双增,创新驱动夯实长期增长潜力
证券之星· 2025-04-24 23:10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 [1]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0.26亿元,同比增长15.97%,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6.71% [1] - 公司拟10派1.6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4.87亿元,分红率达41.82% [12] 门诊量与手术量 - 2024年门诊量169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2.14%,手术量129.47万例,同比增长9.38% [2] 战略布局与网络扩张 - "1+8+N"战略布局取得进展,长沙医学中心稳步运营,上海爱尔、南宁爱尔等区域眼科中心已建成 [3] - 新建、收购多家眼科医疗机构及诊所,完善医疗网络终端布局 [4] - 截至2024年末,境内医院352家、门诊部229家,连锁规模优势凸显 [5] 医疗质量与服务提升 - 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强化医疗风险管控,引入智能化手段提升医疗安全水平 [6] - 修订《投诉与纠纷管理制度》,患者诉求响应率达100%,推出多项智慧医院新功能 [7] -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率0.0156%,低于三甲医院平均水平(0.03%),处方率97%,医嘱合格率99.1% [7] - 完成160余万人次满意度调查,总体满意度近99.0% [7] 数字眼科与AI应用 - 与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合作探索"爱尔AI眼科医院" [8] - 发布自主研发的眼科垂直大模型AierGPT [9] - 推出数字人"爱科(Eyecho)" [10] 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 - 巩固屈光手术、白内障等亚专科学科优势,推进眼眶病、眼肿瘤等学科建设 [11] - 加强高度近视眼底病、飞蚊症等专病门诊建设,依托长沙医学中心强化临床研究 [11] - 获批纵向科研项目73项(国家级5项),发表论文161篇(SCI/Medline收录103篇) [11] 股东回报与社会责任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71.2亿元,2023-2024年回购3136.32万股,金额5.86亿元 [13] - 实施眼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行动,开展"光明工程"等公益项目,年度捐赠2.17亿元 [14] - 公益项目累计873个,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14]
爱尔眼科一季度重现快增长 再创业关键词“高质量”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21:23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 [1] - 2024年门诊量169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2.14%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0.26亿元,同比增长15.97%,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6.7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25.78% [1] - 现金分红14.87亿元,过去三年累计派息36亿元,累计派息率近40% [1] 增长驱动因素 - 开展新一轮变革与创新,涉及数智化建设、模式创新、组织变革等,推动"二次创业" [2] - "1+8+N"战略布局初见成效,长沙、上海等眼科中心已运营,北京、深圳项目在建 [3] - 完善纵向分级连锁体系与横向同城分级网络,形成"横向成片、纵向成网"布局 [3] - 2024年收购英国Optimax集团100%股权,境外布局163家眼科中心及诊所 [3] 技术及学科建设 - 引进全球领先诊疗技术,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完成多项"全国首例"手术 [5] - 2024年主办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等国际会议,吸引全球50多国专家参与 [6] - 2025年重点加强学科建设,拓展眼眶病、眼肿瘤等学科,完善巩膜镜技术等门诊 [6] - 推出全光塑、全飞秒4.0等升级术式,计划推出全飞秒Pro、ICL V5晶体 [6] 数智化转型 - "高真实感个性化眼科数字人底座开发与应用"项目入选湖南省"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 [7] - 以AierGPT为底座构建超10万文本语料数据集,接入DeepSeek-R1模型提升交互准确性 [7] - 数字人服务覆盖术前术后全流程,提供眼健康科普、诊疗决策支持及个性化康复方案 [7] - 未来重点建设"爱尔AI眼科医院",完善AI辅助诊断系统及远程医疗平台 [8] 战略规划 - 未来3年目标:旗舰医院扩大优势,省会医院成为省域疑难眼病中心,地级医院成长为本地龙头 [8] -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形成立体化眼科网络,打造创新型眼健康服务集团 [8]
莆田眼科大佬苏庆灿,遭遇财富“滑铁卢”
凤凰网财经· 2025-04-21 22:12
以下文章来源于雷达Finance ,作者X编辑 雷达Finance . 遨游广袤的财富世界。 来源|雷达财经 文 |孟帅 编|深海 身为眼科医疗界风云人物的苏庆灿,遭遇财富大缩水。 2023年,苏庆灿以255亿元身家强势闯入《胡润全球富豪榜》,成为莆田商帮的耀眼新星。但在今年最新出炉的榜单中,苏庆灿的财富仅剩90亿 元。短短两年过去,其身家足足少了165亿元。 回溯过去,这位从莆田走出的眼科大佬,早年毅然抛下"铁饭碗"投身商海。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在贸易领域积攒下原始资本的苏庆灿,在千禧年后 精准捕捉到眼科医疗的蓝海机遇,豪掷3500万元拿下厦门眼科中心。 在他的带领下,华厦眼科一路开疆拓土,逐渐成为眼科医疗赛道的头部玩家之一。然而,如今苏庆灿财富暴跌的背后,折射出华厦眼科业绩承压的严 峻现实。 尽管华厦眼科标榜多项指标位居行业前列,但其业绩较为依赖华东地区。去年前三季度,华厦眼科营收仅微增2.55%,净利润同比更是缩水近1/4。 与龙头爱尔眼科相比,其营收、净利润的规模差距悬殊。 更添变数的是,2023年12月,苏庆灿突遭上海市监察委员会留置。后续留置措施虽于2024年6月解除,但据彼时公司披露的公告显示, ...
最新回顾!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4-17 21:19
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在北京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召开,汇聚医疗器械、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投资与政策等领域600余名参会者 [1] - 大会通过"政策+技术+转化+资本"跨界融合视角聚焦眼科产业链发展,由思宇MedTech创始人赵清主持开幕式 [1] 政策支持与产业环境 - 海淀区副区长林航提出以"数据+场景+空间+机制"推动眼科医疗器械、人工智能、生物材料等科技成果转化 [3] -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药监局、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分别解读创新医药支持政策,包括资金扶持、试验验证、市场准入等全生命周期机制 [18][20][22] - 北京市将眼科创新列为"小切口、大场景"重点发展方向,实施医药健康与人工智能"双引擎"战略 [6] 技术创新与医工融合 - 北京大学任秋实教授提出多模态眼脑心功能成像技术可实现慢病系统性管理,强调工程与临床深度耦合是转化关键 [9][26] - 鹰瞳科技展示AI大模型在眼底图像、慢病预测等场景的应用,需基于真实世界数据迭代验证 [27] - 衔微医疗指出眼科手术机器人需突破器械微创化、操作可视化技术以适配小空间高精度需求 [29] - 北航王晓飞教授通过案例说明"从术式中找问题、从原理中找方案"是医工融合核心逻辑 [31] 产品研发与商业化路径 - 瑞瞳生物分析眼部长效药物面临生物降解性与安全性挑战,但为慢性病治疗提供新路径 [27] - 国科恒泰强调集采背景下需建立产品临床"不可替代性",优化定价与渠道管理策略 [36] - 视标医疗指出眼科器械需"早期规划+长期跟踪"的非临床验证策略以提升过渡成功率 [44] - 通和立泰建议设立"预临床加速器"解决动物模型与合规流程等临床前常见误区 [46] 前沿技术与临床转化 -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研究院开发广域视网膜屈光度地形图仪,整合成像与屈光分析功能 [42] - 中科院自动化所展示脑机接口通过刺激视觉皮层为全盲患者重建图像感知的实验成果 [55] - 北大三院团队开展结晶性视网膜变性基因治疗药物研发,注重病毒载体设计与临床适应症申报性 [53] - 雾以希提出移动式雾化护眼场景创新,推动眼健康管理向"主动护养"模式转变 [40] 行业生态建设 - 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吸纳跨细分赛道企业成员,体现"跨界协作"创新趋势 [17] - 大会发布8万字《2025全球眼科创新年度白皮书》,涵盖市场格局、技术发展、投融资等维度 [11] - 颁发全球眼科创新系列大奖表彰技术突破与海外市场成果,鼓励"源于中国、影响世界"的原创力量 [11]
参会须知:全球眼科大会 | 中关村展示中心见
思宇MedTech· 2025-04-16 18:37
《从治疗到预防养护:移动式雾化护眼的场景体验创新》 14:10-14:30 徐亿,雾以希总裁 | 大会嘉宾 眼未来|思宇MedTech 本文包括: 参会注意事项、会议完整议程,请转发给参会的朋友。 有效报名的同志们,都已收到了拉群邀约 ,请一定入群。大会云相册、会刊、午餐事项等,都在群中 (没有入群的朋友,请主动添加微信号suribot22) ▍大会总体议程 | | 开幕式(全球眼科大会+全球生物医药大会) | | --- | --- | | 时间 | 主题与嘉宾 | | 9:00-9:10 | 致辞坏节: | | | 林航,海淀区副区长 | | | 刘慧,北京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主任 | | | 任秋实,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国 家杰青,长江学者,美国生物与医学工程学会会士、国际 | | | 光学学会会士 | | 9 : 10-9 : 11 | 《2025全球眼科创新年度白皮书》 &数据发布 | | 9:11-9:13 | 全球眼科创新大奖颁布 | | 9 : 13-9 : 15 | 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会员授牌 | | 9:15-9:30 | 《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
最后1天报名!全球眼科大会,现场免费AI眼底检查,8万字报告福利
思宇MedTech· 2025-04-13 22:36
全球眼科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将于2025年4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举行,会议规模为500人[5] - 大会由眼未来、思宇MedTech联合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等6家机构共同举办[5] - 现场将发布8万字眼科研究报告,并展示AI眼底相机等设备提供免费眼科检查服务[3][5] 会议议程亮点 政策与产业环境 - 北京市药监局、海淀区将分享生物医药产业政策[7] - 国科恒泰战投部负责人解析集采下的医疗器械商业化路径[7] 技术创新 - 北京大学任秋实教授展示多模态眼脑心功能成像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7] - 鹰瞳Airdoc CEO探讨万语大模型在医疗健康场景的应用[7] - 中科院自动化所副研究员刘冰介绍脑机接口与全盲患者视觉重建技术[7] 治疗进展 - 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金子兵分享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的全球进展[7]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彭荣梅教授探讨眼部细胞治疗技术[7] - 瑞瞳生物CEO分析眼部长效药物的研发挑战与机会[7] 器械研发 - 衔微医疗CTO讨论眼科手术机器人发展机遇[7] -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研究院副院长蓝卫忠展示广域视网膜屈光度地形图仪[7] - 协和医院赵潺医师展望眼内微创介入技术创新[7] 同期活动 - 第二届全球生物医药大会将同步举行,涵盖基因编辑、神经干细胞移植等前沿议题[8]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教授将发表基因与细胞治疗主题演讲[8]
东莞首例国产龙晶晶体植入术成功实施
南方都市报· 2025-04-12 17:20
手术突破 - 东莞首例国产龙晶PR型晶体植入术成功完成 标志着东莞地区屈光矫正技术的重大突破 [1] - 手术为35岁600度近视患者肖女士实施 患者选择该技术因其不切削角膜且可逆性强 [1] - 采用我国首款睫状沟固定型人工晶状体龙晶PR 打破同类产品长期依赖进口局面 [1] 技术优势 -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被称为近视手术"天花板" 因其优异术后视觉效果 [1] - 龙晶PR晶体于2025年1月获批上市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适用于325-1800度近视患者 [1] 医疗团队 - 手术由屈光手术专科主任陈晓蓓主刀 其团队拥有超8000例眼内镜手术经验 [1] - 陈晓蓓为全国眼内镜矫治青年专家协作组组员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屈光学组青年协助组副组长 [1] 发展历程 - 2015年4月东莞首例ICL植入术由院长刘斐完成 开启"加法矫正"时代 [2] - 十年后东莞首例国产龙晶植入术由陈晓蓓完成 体现技术迭代 [2] 行业意义 - 国产医疗器械应用积累本土经验 让患者第一时间共享技术红利 [2] - 该技术为近视患者提供更多医疗选择 特别是高度近视人群 [1]
报名即将截止!全球眼科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4-11 11:46
全球眼科大会(GOC2025)概况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将于2025年4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会议规模为500人 [2] - 主办方包括眼未来、思宇MedTech、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等6家机构 [2] - 现场展区将提供鹰瞳Airdoc AI眼底相机免费检查服务,可评估35项眼部疾病风险和10项全身慢病风险 [2] 会议议程亮点 上午议程 - 开幕式环节由北京大学任秋实教授和北京同仁医院金子兵副院长致辞 [3] - 发布《2025全球眼科创新年度白皮书》并颁布全球眼科创新大奖 [3] - 政策环节涵盖北京市药监局、海淀区生物医药产业政策解读 [3] - 学术报告包括多模态眼脑心功能成像、万语大模型医疗应用探索、眼部长效药物研发等主题 [3][4] 下午议程 - 医疗器械专题:集采商业化路径解析、眼科手术机器人发展、医工结合研究等 [4] - 前沿技术:眼内微创介入术式、境外临床试验数据应用、眼部细胞治疗等 [4] - 创新疗法:结晶性视网膜变性基因治疗药物、脑机接口视觉重建技术等 [4] 同期生物医药大会内容 - 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专题由北京大学魏文胜教授主讲 [5] - 神经干细胞移植研究由解放军总医院戴宜武教授分享 [5] - 创新药研发趋势环节涵盖AI驱动的RNA疗法、合成生物学中药研究等 [5][6] - 临床应用专题包括造血干细胞进展、DRG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 [7] 参展与商业合作 - 展会开放企业报名通道,提供在线注册链接和二维码 [8] - 思宇矩阵旗下眼未来等媒体平台提供商务合作、招聘及定制报告服务 [9]
光正眼科: 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续期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4-03 19:35
股份质押基本情况 - 控股股东光正投资办理股份质押续期及补充质押手续 涉及总质押股份19,520,000股 占其所持股份比例15.11%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78% [1] - 具体质押明细包括: - 质押续期13,450,000股(占持股10.41% 总股本2.60%) 融资用途 质押期限2017年12月27日至2026年3月26日 [1] - 补充质押合计6,070,000股(占持股4.70% 总股本1.18%) 分四笔完成 质押期限分别至2026年3月26日 [1] - 质权方均为财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质押不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等业绩补偿义务 [1] 控股股东质押现状 - 截至公告日 光正投资累计质押股份54,919,900股 占其持股比例42.52% 占公司总股本10.59% [2] - 当前质押对应融资余额6,900万元 其中未来一年内到期质押股份占比42.52% 涉及融资余额6,900万元 [2] - 控股股东整体持股比例24.91% 已质押股份中无冻结或限售情况 [2] 质押风险控制 - 控股股东声明具备足够风险控制能力 还款资金来源于自有及自筹资金 [3] - 公司强调质押股份不存在平仓或被强制过户风险 但未提供具体风险控制措施细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