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搜索文档
永安林业子公司拟实施福建莆田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一期)
智通财经· 2025-09-17 22:31
项目概况 - 全资子公司中林(莆田)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福建省莆田市开展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 计划总规模15万亩 分期推进[1] - 董事会审议通过福建莆田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一期) 计算期30年 含8年建设期(2025-2032年)和22年运营期(2033-2054年)[1] - 项目一期估算总投资1.54亿元 建设规模2.51万亩[1] 建设内容 - 建设期末形成短周期小径材原料林14,992亩 中周期中径材用材林3,476亩 中长周期大径材用材林2,736亩 中长周期珍贵树种混交林3,906亩[1] - 可生产木材86.45万立方米 建设期末储备活立林蓄积16.15万立方米[1] - 每年碳储量达到0.7万吨[1] 战略意义 - 高标准推进国储林项目可调整公司现有森林资源结构 厚植林业绿色家底[1] - 促进公司资源增量 经营增效和项目增收 优化资源配置[1] - 为林板一体化战略布局提供坚实资源支撑[1]
永安林业(000663.SZ):拟开展福建莆田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一期)
格隆汇APP· 2025-09-17 22:20
项目概况 - 全资子公司中林(莆田)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拟在福建省莆田市开展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 计划建设规模15万亩 结合实际分期推进项目落地[1] - 项目估算总投资15378.42万元 将在建设期内结合实际分年度投资支出[1] 投资结构 - 建设投资13216.62万元 占总投资的85.94%[1] - 建设期利息2161.8万元 占总投资的14.06%[1]
永安林业:总经理赵家悦辞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21:07
人事变动 - 公司总经理赵家悦因个人原因辞职 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1] - 董事会授权副总经理査桂兵代行总经理职责 主持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1] 财务结构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构成:人造板制造业占比89.52% 林业占比5.26% 其他业务占比5.23% [1] 市值情况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22亿元 [1]
破解林业发展风险难题 林业保险产品体系持续扩容
金融时报· 2025-09-17 17:03
政策支持与行业导向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15项金融支持措施,探索构建指数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责任保险在内的森林保险产品体系[1] - 政策鼓励创新“森林保险+”模式,发挥保险融资增信作用,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1][4] - 支持开展国家储备林保险、经济林保险、林下经济保险、古树名木保险、林业碳汇保险等多元化保险产品[4] 林业经济规模与风险特征 -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13万亿元,同比增长5.3%,预计2030年总产值可能达1.5万亿元[2] - 林业生产具有长周期、高风险特性,易受台风、暴雨、暴雪、干旱、森林火灾及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影响,例如今年夏季台风导致海南部分产业减产超40%[2] - 市场波动带来经营风险,木材及林产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宏观经济、贸易政策影响,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3] 保险产品创新与实践案例 - 山西省政策性森林保险保额由每亩1000元提高至1200元,预计2025年将为全省森林多增加250亿元风险保障,总保障额度达900亿元[4] - 广西2024年政策性森林保险参保面积1.45亿亩,同比增长1.4%,实现所有市县全覆盖,保费补贴2.64亿元,提供风险保障1530亿元[4] - 山西省推出“林下经济保险套餐”,为中药材种植户提供价格波动和自然灾害双重保障,带动新增林下经济参保面积28万亩[5] - 贵州省为13.75万株古树名木统一购买保险,总保额37.2亿元,单株保费约62元,保障范围扩大三成以上[5] 行业挑战与优化方向 - 传统森林保险产品对生态价值、碳汇价值等新兴领域保障相对薄弱,产品定价未充分考虑实际损失价值和区域风险特征[6] - 建议采用“主险+附加险”灵活模式,主险覆盖火灾、病虫害等核心风险,附加险延伸至意外天气灾害等次要风险[6] - 需科学厘定差异化保险费率,按树种、林龄、区域等维度细分风险等级,并建立费率动态调整机制[7] - 科技赋能提升定损理赔效率,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精准测量损失,缩短理赔周期,降低定损成本[7]
永安林业:公司积极做好主责主业的提质增效
证券日报· 2025-09-17 16:07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正按照建设国家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坚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2] - 公司积极做好森林资源培育经营、绿色板材家居制造、林业生态技术服务等主责主业的提质增效 [2] - 公司加强品牌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 [2] 资本与治理措施 - 公司综合运用资本市场工具不断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2] - 公司进一步强化合规治理并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 [2] - 公司健全市值管理相关制度体系逐步提升投资价值以期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2]
荒山变“金山” 海外华媒点赞周宁家庭林场的生态实践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9:34
核心观点 - 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通过黄振芳家庭林场示范带动 实现从生态修复到绿色产业发展的转型 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案例 [1][3][5][7] 生态建设历程 - 1983年黄振芳贷款8万元开垦荒山 三年造林1207亩成为周宁县造林大王 [3] - 从一家种发展到家家植 后洋村林地面积扩增至7307亩 [3] - 周宁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2.96% 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 [5] 经济发展成效 - 后洋村探索林养林种林游融合新模式 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7.39万元 [5] - 周宁县培育300多家黄振芳式经营主体 带动2600多户个体种养户 总产值超3亿元 [7] - 2024年周宁县地区生产总值116.93亿元 同比增长5.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07元增长6.3% [7] 产业模式创新 - 林场采用速生林中套种马铃薯魔芋茶叶等作物的"以短养长"模式 [3] - 发展林下经济 黄传融仅蜜蜂养殖年收入达十余万元 [5] - 以林花茶薯为核心产业 推动生态佳迈向生态+发展路径 [7]
信保环球控股(00723.HK)拟成立合资以发展及运营林业机器人相关业务
格隆汇· 2025-09-16 18:04
合资公司成立 - 信保环球控股与Reliance Global Capital、AZIO、香港创新奇及兆联于2025年9月16日订立合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1] - 合资公司将发展及运营林业机器人相关业务[1] 业务范围与技术整合 - 公司木材供应链营运涵盖种植及采伐权管理、采购、采伐、品质检查、运输、加工、库存管理、清关、销售及售后服务[1] - AZIO在资讯科技及人工智能方面的专业知识将与公司森林行业经验结合[1] - 合资公司主要从事林业机器人相关业务的发展及运营[1] 行业技术应用 - 机器人在森林行业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1] - 无人机用于数据采集、监测树木库存、追踪森林再生及监测野火[1] - 无人地面车辆(如自动伐木机)研发将在未来森林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1] 战略意义 - 合资公司使集团能够把握新兴林业机器人领域的机会[1] - 合资公司业务将补充集团的木材供应链业务[1]
林业板块9月16日涨1.68%,福建金森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034.5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16:39
林业板块市场表现 - 林业板块整体上涨1.68%,领涨个股为福建金森(收盘价10.84元,涨幅3.44%)[1] - 上证指数上涨0.04%至3861.87点,深证成指上涨0.45%至13063.97点[1] - 板块成交最活跃个股为平潭发展(成交量83.44万手,成交额2.83亿元)[1] 个股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034.55万元,游资净流入887.64万元,散户净流入146.91万元[1] - ST景谷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12.71万元(占比19.29%),游资净流出209.56万元[2] - 福建金森游资净流入1200.81万元(占比5.94%),但主力净流出135.40万元[2] - 平潭发展主力资金净流出1125.78万元(占比-3.98%),散户净流入1285.42万元[2]
福建金森股价涨7.16%,诺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04.35万股浮盈赚取78.2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10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6日股价上涨7.16%至11.23元/股 成交额5230.72万元 换手率2.06% 总市值26.48亿元 [1] - 诺安多策略混合A当日浮盈约78.26万元 [2] 主营业务构成 - 杉小径业务占比53.80% 杉原木业务占比20.72% 松小径业务占比7.31% [1] - 松原木业务占比4.88% 杂小径业务占比4.02% 单板业务占比3.61% [1] - 杉短材业务占比2.85% 杂原木业务占比1.25% 碳汇业务占比0.44% [1] 机构持仓情况 - 诺安多策略混合A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04.35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44%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13.99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60.57% 近一年收益122.79% [2] 基金管理团队 - 基金经理孔宪政累计任职4年295天 管理规模46.07亿元 最佳回报75.48% [3] - 基金经理王海畅累计任职3年57天 管理规模25.29亿元 最佳回报63.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