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
搜索文档
电商税新政全面实施!慧策旺店通最全解读与避险指南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9-29 20:55
电商税首轮报送将于今年十月正式启动。此前,慧策旺店通已通过举办覆盖北京、上海、青岛、成都、 苏州、南京、石家庄等线下11城巡讲及线上4场直播课,全方位助力商家平稳对接新规要求。 为更好帮助商家解决电商合规问题,今天为大家带来电商税课程的文本版解读,系统解析《互联网平台 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的核心内容与应对策略,希望能让商家更好地理解政策、规避风险,并通过数字化 工具实现合规经营与效率提升。 一、 法规核心内容解读 2025年6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10 号),该规定已于2025年6月13日经国务院第61次常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一) 法规适用范围与核心主体 根据规定,需明确三类核心主体,具体职责与范围如下: 报送主体:互联网平台企业(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需按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涉税信息。 报送客体:平台内经营者(开店商家)与从业人员(如主播、运营人员等)。 适用场景:通过互联网提供网络经营场所、交易撮合、信息发布等服务,供平台内经营者 / 从业人员销 售货物、无形资产、提供服务及开展其他网络交易活动的场景。 (二)报送内容与频次 1 ...
提前开打、促销方式做减法“双11”竞争逻辑生变
北京商报· 2025-09-29 15:25
双11促销模式变化 - 电商平台双11启动时间普遍提前 京东10月9日启动持续37天 抖音9月16日启动持续57天 天猫10月15日启动[1][2][3] - 促销方式持续简化 京东提供官方直降低至1折 抖音采用立减折扣和一件直降 天猫推出官方立减玩法 均无需凑单[2][3] - 现货直降成为核心特征 消费者可随想随买 无需等待预售期[1][2] 行业竞争逻辑转变 - 平台竞争重心从流量收割转向价值创造 促销模式更加直接透明[1][4] - 电商大促从单纯价格战转向用户体验 服务质量和供应链效率的全方位比拼[5] - 复杂促销玩法逐渐被淘汰 未能响应市场变化的平台可能失去市场份额[5] 消费者行为演变 - 消费者决策模式从冲动囤货转向审慎比较 更关注产品性价比和质价比[3][4] - 活动周期延长至37-57天 为消费者提供更从容的决策窗口[2][4] - 简化促销符合高效理性购物需求 提升购物体验和购买转化率[3][4] 商家运营要求提升 - 商家需与平台共同承担优惠成本 对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要求更高[4] - 商家需要在保证利润的同时提供真正有竞争力的价格[4] - 大促成效衡量标准改变 爆发式交易和短期成交额不再是核心指标[4] 平台战略调整 - 超长促销周期帮助平台摆脱大促依赖 为新业务留出检测窗口[4] - 本地生活和即时配送等新业务可获得发展机会[4] - 平台通过持续性曝光与内容渗透提升消费者购买转化[4]
抢跑“双11”:多平台定档10.9 消费节继续“减法革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4:50
双11时间提前趋势 - 京东2025年双11于10月9日晚8点现货开卖 较2024年10月14日提前5天 创历史最早记录 [1][3][5] - 抖音于10月9日开启 天猫于10月15日开启预售 主要平台均较往年提前 [1][5] - 双11从2009年单日促销演变为近一个月购物周期 2019年京东提前至10月18日 2024年平台统一于10月14日启动 [4][5] 促销机制简化改革 - 京东取消凑单规则 实行单件商品立减 现货开卖无需等待 [6][7] - 天猫抖音推行"官方立减"模式 取代复杂跨店满减规则 [7] - 行业从以平台为中心复杂规则转向消费者为中心简单直接让利模式 [7][9] 平台策略分化 - 京东坚持现货开卖策略 强调无需等待的消费体验 [6][8] - 天猫重启预售制 考虑高客单价商品需要更长决策周期 [8] - 策略差异反映平台对用户心智和供应链能力的差异化考量 [8]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2024年京东双11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 天猫成交总额强劲增长且用户规模创新高 [6] - 头部平台通过延长促销周期留住用户消费可能性 超长周期策略被验证有效 [6] - 行业竞争重点转向供应链效率 用户体验 服务保障及情绪价值全方位竞争 [10]
天猫品牌出海东南亚,为什么第一步是Lazada?
36氪· 2025-09-28 17:32
Lazada品牌化战略 - 将品牌化作为最高战略 借助阿里电商事业群整合带来的组织红利 投入前所未有的精力和资源 [5] - 战略基于市场变化:东南亚中产用户达1.5亿且不断扩容 追求品质和品牌商品的品质用户成为主流群体 [6] - 2018年被阿里收购后开启品牌布局 引入双11狂欢节 推出东南亚最大线上品牌商城LazMall 入驻品牌包括欧莱雅 斯凯奇等国际品牌及Wardah等本地品牌 [5] 与天猫的系统级打通 - 实现天猫店铺库存 营销和价格一键镜像到Lazada店铺 帮助天猫商家低成本轻量化出海 [6] - 系统级对接优势:AI智能翻译商品详情 分段解决定价客服物流问题 实现营销价格同步 [14] - 首批入驻品牌包括韶音 蕉下 babycare 飞利浦 乐扣乐扣等 [6] 组织整合红利 - 通过与天猫行业小二协同 规模化开展品牌引入 替代传统点对点BD方式 [7][15] - 定位为Lazada品牌出海副驾(Brand Co-Pilot) 主驾驶权归品牌商家 平台提供本地化洞察和全链路赋能 [17] 品类拓展策略 - 短期优先发展短尾标准化品类:消费电子和美妆因易标准化 可快速搭建链路 单品销售易规模化 [21] - 消费电子需求旺盛 成功案例包括影石防水全景摄像机和几素手持电风扇 [20] - 美妆品类需适应本地需求:东南亚核心诉求为持妆(如卡姿兰黑磁散粉)而非国内的去黄显白 [20] 本地化深度运营 - 通过LazRun等本地IP活动与品牌联动 如与泡泡玛特合作植入品牌互动环节 建立情感链接 [22][23] - 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国内中心仓集货至本地中心仓模式 部分品牌可选择本地备货或自有海外物流 [24] - 长期需为本土市场研发特定产品 结合供应链深度和本地化运营 实现更重更定制化模式 [25] 平台竞争优势 - 客单价最高 品牌用户渗透率最高 品牌成交占比增加率最高 品质用户占比东南亚电商第一 [11] - 明确差异化定位:深耕东南亚本地化电商 区别于速卖通的全球跨境市场统领定位 [5][17]
好评如潮,共创共赢——DCF智能商城的创新实践
金投网· 2025-09-28 16:05
一、真实可感:从一次下单到一条可追溯的价值链 可追溯的好物:重点农特产品接入"批次—产地—检测—物流"链路码,消费者扫码可见核心关键信息。 "真"是平台的生命力,"新"是平台的成长力。DCF智能商城以"Digital Connectivity for Global Fair-Flow(数字连接促进全球公平流动)"为品牌内核,贯通生 产—流通—消费全链路,在"合规可信"的底座上,跑出"规模可复用、价值可衡量"的增长曲线。 可信的商家:入驻需通过资质审核、质量承诺与交付能力评估;差评预警与复购指数纳入商家健康度评分。 可验证的服务:7×24在线客服、超时未响应升级;售后赔付时限明确,平台与商家共同担责。 二、技术即服务:把复杂留给系统,把简单留给用户 智能选品与推荐:结合历史销量、价格弹性、同城供需、季节因素,给出"上新/补货/替换"建议;用户侧实现个性化推荐与限时拼团。 AI内容工厂:基于合规词库的短视频模板、直播脚本、详情页自动生成;A/B测试自动跑数,形成内容增长闭环。 配送与库存协同:门店-前置仓-中心仓三阶库存策略,热销品"就近发",生鲜品"定时半径内必达"。 三、产业带方法论:让"一县一品"变成"一区 ...
天猫品牌出海东南亚,为什么第一步是Lazada?
36氪· 2025-09-28 15:53
核心观点 - Lazada将品牌化作为最高战略 通过阿里电商事业群整合实现与天猫系统级打通 借助天猫品牌资源提升东南亚市场竞争力 [1][2][3] - 东南亚中产用户达1.5亿且持续扩容 Lazada在该区域拥有最高客单价和品牌用户渗透率 [2][6] - 通过Lazada Brand Co-Pilot模式为出海品牌提供本地化运营支持 重点发展消费电子和美妆等短尾品类 [11][13][15] 战略布局 - 2018年推出LazMall线上品牌商城 引入Wardah欧莱雅斯凯奇等国际品牌 现为东南亚最大线上品牌商城 [1] - 与天猫实现系统级库存营销价格一键镜像 首批入驻品牌包括韶音蕉下babycare飞利浦乐扣乐扣 [3][8] - 组织整合后可通过天猫行业小二规模化对接商家 替代传统点对点BD模式 [3][9] 市场定位 - 聚焦东南亚7亿人口市场 品质用户成为主流消费群体 消费力与中国中产相当 [2][6] - 区别于速卖通的全球跨境定位 Lazada专注东南亚本地化电商 为品牌提供明确增量阵地 [11] - 双11将作为品牌化战略首次验收节点 评估商家端和用户端成效 [4] 品类策略 - 短期优先发展消费电子和美妆等标准化短尾品类 因其易规模化且链路搭建快 [13][15] - 消费电子类需求旺盛 影石防水摄像机几素手持风扇等性价比产品受欢迎 [13][14] - 美妆品类需适应本地化需求 如卡姿兰持妆散粉针对东南亚湿热气候开发 [14] - 服饰等长尾品类因退换货率高选品复杂 后续将提供个性化服务 [15] 运营支持 - 通过LazRun等本地化IP活动与泡泡玛特合作 建立品牌情感链接 [16] - 提供三种物流方案:国内中心仓集单配送本地备货已有海外物流能力诊断 [17] - 品牌出海需经历从轻量化出海口到本土定制研发的演进 平台提供全链路赋能 [18]
“双11”前与天猫完成系统打通 Lazada能否撬开东南亚电商市场新局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20:44
项目概述 - Lazada与天猫系统打通,推出“一键轻出海”项目,为天猫品牌零门槛拓展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五个海外市场 [1] - 项目允许天猫商家后台报名,经筛选后,其店铺将“镜像”同步至Lazada的LazMall,商品、库存、营销等信息自动更新 [1] - 订单产生后,天猫商家仅需发货至国内中转仓,Lazada负责后续跨境运输及售后,商家无需注册海外公司或组建团队 [2][4] 战略背景与动机 - 此次系统打通是Lazada品牌战略的升级,旨在利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协同,实现1+1>2的整合红利 [1][5] - 东南亚六国GDP增长,高消费力人群数量增加,且对品牌商品存在需求,但由品牌驱动的GMV在平台电商中占比不足30%,远低于中国市场的约50% [5] - 阿里巴巴集团于去年11月成立统一的电商事业群,为此次业务整合提供了关键的组织前提 [5] 市场竞争环境 - 2024年东南亚平台电商GMV达到1284亿美元,同比增长12% [6] - 东南亚电商增长最快的市场为泰国(增长21.7%)和马来西亚(增长19.5%),越南和菲律宾增速也超过15% [6] - Lazada面临激烈竞争,例如在泰国市场,Shopee的GMV占比为51%,Lazada为25%;在菲律宾市场,Shopee占比52%,Lazada为28% [7] 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 - 泰国增值税公平法案于2024年7月生效,对低价进口商品统一征收7%增值税,标志着“低价战略”在东南亚市场受阻 [8] - 行业观点认为,跨境电商出海正从“薄利”模式转向“服务化”或“品牌化”模式,品牌出海更符合政策导向并能带来更好收益 [8] 阿里巴巴集团整体动向 - 阿里系正集中资源加速全球布局,其旗下速卖通近期启动“超级品牌出海计划”,招募知名品牌 [9] - “淘宝出海”宣布将为今年双11在海外市场投入10亿元营销补贴,目标帮助10万商家实现海外成交额翻倍 [9]
亚马逊助力中国品牌出海,齐心集团智磐AI驱动跨境电商运营提效
搜狐财经· 2025-09-26 18:21
亚马逊水手星计划与中国品牌出海 - 亚马逊广告与亚马逊全球开店将《水手计划》升级为《水手星计划》 连续5年记录43个中国品牌出海历程 今年聚焦15个优质品牌包括齐心 通过7大主题故事诠释出海征程 [1] - 计划通过亚马逊创新工具和服务以及本地支持 帮助中国品牌触达全球消费者 提升国际影响力 [1] 齐心品牌出海策略与成果 - 齐心国际业务团队通过分析海外本地化需求 多次调整产品设计方案 严格把控细节和质量 推动产品迭代和运营优化 [2] - 在亚马逊Prime Day期间 凭借优质服务 本土化产品设计及平台资源支持 实现产品销量提升 [2] - 将跨境电商作为开拓海外销量的重要渠道 通过亚马逊开启全球布局 利用亚马逊企业购触达海外企业客户 同时借助创新推广方式探索C端市场 实践"B端起步 C端突围"路径 [4] 齐心集团品牌与业务发展 - 齐心集团深耕办公领域30余年 旗下COMIX齐心是知名办公品牌 以提供高效工作方式为使命 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和创新力 [6] - 在出海过程中细致拆解产品设计 包装 营销与品牌定位逻辑 精准契合海外差异化需求 实现从产品出口向品牌出海升级 [6] - 将今年推出的齐心智磐AI大模型应用于跨境电商场景 驱动运营 营销和供应链高效智能化 加强与亚马逊等国际平台深度合作 产品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公司国际业务增长表明中国品牌出海需兼顾产品力与品牌力 利用全球网络和数字化工具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是深耕国际市场的重要助推力 [6]
东南亚电商Lazada已与天猫完成系统打通 为商家增加5个海外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2:23
品牌出海战略升级 - 公司推出“一键轻出海”项目,将天猫商家拓展至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5个海外市场 [1] - 项目无需商家投入,通过系统打通实现商品、库存、营销、优惠同步更新,商家仅需发货至国内中转仓 [1] - 项目内部优先级高,强调内部协同与系统对接,为天猫商家在Lazada上生成“双胞胎”店铺 [1] 东南亚电商市场格局 - 东南亚电商2024年市场规模达1284亿美元,Shopee、Lazada与TikTokShop合计占据超过80%市场份额 [2] - 东南亚被视为国内品牌出海第一站,当地消费者对品牌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2] - 公司定位为品牌商城,并拥有深耕本地的团队作为独特优势 [2]
Lazada要在东南亚再造一个“天猫”
华尔街见闻· 2025-09-26 12:00
核心战略举措 - Lazada与天猫系统打通,推出“一键轻出海”项目,使天猫品牌商家能够零门槛进入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五个东南亚市场 [2] - 该战略旨在将Lazada打造为天猫商家在东南亚的主战场,并复制天猫品牌商城的成功模式 [3][10] - 项目通过内部协同(天猫小二筛选优质商家)和系统对接(利用AI能力)实现,为天猫商家在LazMall生成一个同步商品、库存、营销和优惠的“双胞胎”店铺 [2] 运营模式与商家支持 - 项目显著降低商家出海门槛,商家只需发货至国内中转仓,Lazada负责后续跨境运输和售后,无需注册海外公司或组建本地团队 [4] - 为满足商家深度运营需求,Lazada提供从商品合规、选品备货到营销落地的全流程支持,允许商家在验证市场潜力后自行运营店铺和配备团队 [5] - 该模式被定位为商家在东南亚以最轻量级方式获得自主运营权店铺的商业机会 [6] 市场机遇与竞争格局 - 东南亚电商市场潜力巨大,2024年平台电商GMV达到1284亿美元,但电商渗透率仍较低 [8] - 市场竞争激烈,Shopee、Lazada和TikTok Shop三大平台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 [8] - Lazada自2012年成立起即定位为品牌商城,是东南亚最早从事零售和品牌商城运营的平台之一,并于去年7月实现EBITDA转正 [9] 战略升级的驱动因素 - 此次品牌战略升级是Lazada面对行业竞争的一次“升维”尝试,旨在跳出价格战,构建以品质和服务为核心的电商生态 [9] - 公司认为品牌化已进入黄金时期,仅依靠现有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供给不足以支撑其品牌化电商升级的雄心,因此直接打通天猫以引入更多优质供给 [10] - 战略选择在双11前发布,旨在帮助商家利用这一全年最重要的增长机会,实现国内与东南亚市场的同步爆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