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Mall
搜索文档
阿里把天猫商家搬上Lazada,双11战火燃向东南亚
雷峰网· 2025-10-11 08:27
阿里电商出海战略布局 - 公司旗下三大核心平台天猫、Lazada和淘宝出海采取“抱团出海”策略,通过差异化定位协同拓展市场 [2][3] - 淘宝出海定位“轻”和“全”,主打商品多样性,平台在售商品数达几十亿,其中超过4亿商品可包邮销往境外 [5] - 速卖通优势在于全球物流网络和成熟的跨境履约体系,重点在于规模化和成本效率,目标是全球化卖货 [5] - Lazada联动天猫出海的模式旨在打造品质商城,战略核心从“货通”升级为“品牌通”,不局限于中国品牌出海,更强调全球品牌进口Lazada [5][6][14] Lazada与天猫协同的战略意图 - 选择Lazada与天猫深度协同的原因在于瞄准东南亚市场约1.5亿中产阶层的品牌需求缺口,该市场品牌电商GMV占比仅约30%,远低于中国市场的50%以上 [9] - 此次协同是“本地化能力”与“品牌供给能力”的强强联合,Lazada提供东南亚本地市场运营经验,天猫则提供大量经过国内验证的品牌商家资源 [10][11] - 通过“一键轻出海”项目,天猫商家可一键授权,商品、库存、营销信息自动镜像至Lazada的LazMall,生成实时同步的店铺,极大简化出海流程 [11] - 项目选择在双11节点推出,旨在帮助品牌实现“一份投入,两地爆发”,公司为此次双11在海外投入超10亿元营销补贴,助力10万商家目标翻倍增长 [1][14] 东南亚电商市场竞争格局 - 东南亚电商市场竞争激烈,Shopee已推出品牌商城并大力招商,TikTok Shop也借助直播和短视频的“边看边买”模式吸引用户 [18] - Lazada的差异化优势在于起步较早,拥有LazMall的品牌背书以及阿里生态的协同支持,试图在Shopee和TikTok Shop的夹击中寻找破局点 [15][18] - 市场面临本地化深度挑战,包括语言翻译的情感表达、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如泰国重情感、越南重实用、马来西亚重清真认证)以及国际品牌渠道协调问题 [18] - 东南亚电商市场正处于从“低价”向“品牌”过渡的结构升级关键阶段,抓住“品质供给”和“用户信任”被视为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核心 [19][20]
天猫品牌出海东南亚,为什么第一步是Lazada?
36氪· 2025-09-28 17:32
Lazada品牌化战略 - 将品牌化作为最高战略 借助阿里电商事业群整合带来的组织红利 投入前所未有的精力和资源 [5] - 战略基于市场变化:东南亚中产用户达1.5亿且不断扩容 追求品质和品牌商品的品质用户成为主流群体 [6] - 2018年被阿里收购后开启品牌布局 引入双11狂欢节 推出东南亚最大线上品牌商城LazMall 入驻品牌包括欧莱雅 斯凯奇等国际品牌及Wardah等本地品牌 [5] 与天猫的系统级打通 - 实现天猫店铺库存 营销和价格一键镜像到Lazada店铺 帮助天猫商家低成本轻量化出海 [6] - 系统级对接优势:AI智能翻译商品详情 分段解决定价客服物流问题 实现营销价格同步 [14] - 首批入驻品牌包括韶音 蕉下 babycare 飞利浦 乐扣乐扣等 [6] 组织整合红利 - 通过与天猫行业小二协同 规模化开展品牌引入 替代传统点对点BD方式 [7][15] - 定位为Lazada品牌出海副驾(Brand Co-Pilot) 主驾驶权归品牌商家 平台提供本地化洞察和全链路赋能 [17] 品类拓展策略 - 短期优先发展短尾标准化品类:消费电子和美妆因易标准化 可快速搭建链路 单品销售易规模化 [21] - 消费电子需求旺盛 成功案例包括影石防水全景摄像机和几素手持电风扇 [20] - 美妆品类需适应本地需求:东南亚核心诉求为持妆(如卡姿兰黑磁散粉)而非国内的去黄显白 [20] 本地化深度运营 - 通过LazRun等本地IP活动与品牌联动 如与泡泡玛特合作植入品牌互动环节 建立情感链接 [22][23] - 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国内中心仓集货至本地中心仓模式 部分品牌可选择本地备货或自有海外物流 [24] - 长期需为本土市场研发特定产品 结合供应链深度和本地化运营 实现更重更定制化模式 [25] 平台竞争优势 - 客单价最高 品牌用户渗透率最高 品牌成交占比增加率最高 品质用户占比东南亚电商第一 [11] - 明确差异化定位:深耕东南亚本地化电商 区别于速卖通的全球跨境市场统领定位 [5][17]
天猫品牌出海东南亚,为什么第一步是Lazada?
36氪· 2025-09-28 15:53
核心观点 - Lazada将品牌化作为最高战略 通过阿里电商事业群整合实现与天猫系统级打通 借助天猫品牌资源提升东南亚市场竞争力 [1][2][3] - 东南亚中产用户达1.5亿且持续扩容 Lazada在该区域拥有最高客单价和品牌用户渗透率 [2][6] - 通过Lazada Brand Co-Pilot模式为出海品牌提供本地化运营支持 重点发展消费电子和美妆等短尾品类 [11][13][15] 战略布局 - 2018年推出LazMall线上品牌商城 引入Wardah欧莱雅斯凯奇等国际品牌 现为东南亚最大线上品牌商城 [1] - 与天猫实现系统级库存营销价格一键镜像 首批入驻品牌包括韶音蕉下babycare飞利浦乐扣乐扣 [3][8] - 组织整合后可通过天猫行业小二规模化对接商家 替代传统点对点BD模式 [3][9] 市场定位 - 聚焦东南亚7亿人口市场 品质用户成为主流消费群体 消费力与中国中产相当 [2][6] - 区别于速卖通的全球跨境定位 Lazada专注东南亚本地化电商 为品牌提供明确增量阵地 [11] - 双11将作为品牌化战略首次验收节点 评估商家端和用户端成效 [4] 品类策略 - 短期优先发展消费电子和美妆等标准化短尾品类 因其易规模化且链路搭建快 [13][15] - 消费电子类需求旺盛 影石防水摄像机几素手持风扇等性价比产品受欢迎 [13][14] - 美妆品类需适应本地化需求 如卡姿兰持妆散粉针对东南亚湿热气候开发 [14] - 服饰等长尾品类因退换货率高选品复杂 后续将提供个性化服务 [15] 运营支持 - 通过LazRun等本地化IP活动与泡泡玛特合作 建立品牌情感链接 [16] - 提供三种物流方案:国内中心仓集单配送本地备货已有海外物流能力诊断 [17] - 品牌出海需经历从轻量化出海口到本土定制研发的演进 平台提供全链路赋能 [18]
天猫品牌出海东南亚,为什么第一步是Lazada?
36氪未来消费· 2025-09-28 10:16
Lazada品牌化战略背景 - 东南亚电商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参与者包括Shopee Lazada TikTok和Temu [3] - Lazada将品牌化作为最高战略 借助阿里电商事业群整合国内和国际业务的组织红利 [3] - 2018年被阿里收购后 Lazada引入双11狂欢节并推出类似天猫商城的LazMall [3] - LazMall已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线上品牌商城 引入本地品牌如Wardah和国际品牌如欧莱雅 Swiss 斯凯奇等 [4] 品牌化战略实施与优势 - Lazada中产用户在东南亚电商中占比最高 基于1.5亿且不断扩容的中产用户规模仍有较大空间 [4] - 追求品质和品牌商品的东南亚中产正成为Lazada主流用户群体 被定义为品质用户 [4] - Lazada与天猫进行系统级打通 商家天猫店铺库存 营销和价格可一键镜像到Lazada店铺 [5] - 系统打通帮助天猫商家低成本实现轻量化出海 在做好国内生意同时同步开展东南亚跨境生意 [5] - 首批入驻Lazada的天猫品牌包括韶音 蕉下 babycare 飞利浦 乐扣乐扣等 [5] - 组织整合后 Lazada可沟通天猫行业小二 成为他们运营商家计划的一部分 实现规模化开展 [5][12] 市场机会与品类策略 - 东南亚有7亿人口 中产人口急剧提升达1.5亿 消费力不输国内中产 [9] - Lazada目前是东南亚电商里客单价最高 品牌用户渗透率最高 品牌成交占比增加率也最高的平台 [9] - 消费电子类品牌在东南亚需求旺盛 本地消费者喜欢运动户外 引入影石防水全景摄像机 几素手持电风扇等受欢迎产品 [17] - 国内美妆更看重色号和去黄显白 东南亚美妆核心诉求是持妆 卡姿兰主打持妆的散粉黑磁在东南亚市场卖得很好 [17] - 项目启动初期优先短尾行业如消费电子和美妆 因更标准化可快速搭建链路 单品销售容易规模化 [18] - 服饰等长尾商品退换货需求旺盛 需精准选品 操作过程更难链路更长 [18] 本地化运营与品牌支持 - Lazada聚焦服务品质用户 他们愿意为泡泡玛特等情绪消费产品买单 [19] - 通过LazRun等本地化IP活动 与泡泡玛特合作植入品牌互动环节 效果很好 [19] - Lazada本地化资源帮助匹配品牌在当地营销 宣传等一揽子诉求 建立和消费者的情感链接 [19] - 提供不同模式支持品牌出海 如一键轻出海商家可镜像天猫店铺 发货到国内中心仓后由Lazada集单到本地中心仓并通过官方物流伙伴配送 [20] - 部分商家选择本地备货模式 有海外物流能力的品牌也可获得诊断帮助以更高效参与本地经营 [20] 长期战略方向 - 中国品牌出海经历代际变化 从高性价比轻工业产品到高精尖电子设备 美妆护肤 提供情绪价值的潮玩IP [21] - 品牌出海要走得长远 需为本土市场研发特定产品 做定制 做供应链深度和本地化运营结合 变成更重更定制化模式 [21] - Lazada定位为商家更稳 更快 更智能出海提供保障护航的副驾 负责提供本地化洞察和智能化全链路赋能 [14] - 今年双11将首次验收品牌化战略初步成果 评估其在商家和用户端的成绩 [6]
东南亚电商Lazada已与天猫完成系统打通 为商家增加5个海外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2:23
品牌出海战略升级 - 公司推出“一键轻出海”项目,将天猫商家拓展至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5个海外市场 [1] - 项目无需商家投入,通过系统打通实现商品、库存、营销、优惠同步更新,商家仅需发货至国内中转仓 [1] - 项目内部优先级高,强调内部协同与系统对接,为天猫商家在Lazada上生成“双胞胎”店铺 [1] 东南亚电商市场格局 - 东南亚电商2024年市场规模达1284亿美元,Shopee、Lazada与TikTokShop合计占据超过80%市场份额 [2] - 东南亚被视为国内品牌出海第一站,当地消费者对品牌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2] - 公司定位为品牌商城,并拥有深耕本地的团队作为独特优势 [2]
Lazada全面打通天猫 向天猫商家开放东南亚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16 13:47
天猫与Lazada系统级打通 - 阿里旗下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首次向天猫商家全面开放东南亚本地化运营能力 包括蕉下 babycare 飞利浦 乐扣乐扣等多家知名品牌已确认加入[1] - 天猫和Lazada首次进行系统级打通 商家通过后台一键打通即可进入东南亚市场 无需重新注册 无需组建本地团队 无需复杂运营[1][2] - 商品信息经AI翻译后同步上架 商家仅需供货至国内中转仓 后续多语言客服 广告投入 国际运费均由Lazada负责 跨境退货成本由平台全额兜底[1][2] 品牌出海成本结构优化 - 商家无需承担国际运费 无需负担境外售后成本 显著降低出海门槛[1][2] - 平台承担全部国际运费 跨境售后成本及广告投入 商家人力投入为零[2] - 项目核心设计旨在降低品牌出海门槛 支持低成本试水东南亚市场 同时保留本地化演进路径[2] 运营与服务保障机制 - 商家可立即获得与天猫相同的LazMall店铺 直接面向东南亚消费者[1][2] - 平台提供全权负责的商品出海流程 包括开设店铺 周度优化及精准配资服务[2] - 售后服务采用有度施建武度300%的保障机制 确保跨境退货体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