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餐饮住宿
icon
搜索文档
警惕!这三类房子正在贬值:得房率低于75%,外立面是真石漆等
搜狐财经· 2025-07-01 19:36
行业趋势 - 2020-2022年建成的部分楼盘因低得房率(低于75%)和低层高(2.9米以下)面临贬值风险,例如宝山某89㎡三房实际使用面积仅65㎡,而新盘同面积户型使用面积达80㎡,导致老户型滞销半年[1] - 购房者需求从“上车”转向“住好”,上海新房市场通过放宽建筑规范(如阳台计容面积标准放宽、设备平台不计容)实现120㎡户型使用面积达160㎡,浦东某新盘120㎡四房实际得房率高达110%[1] - 开发商竞争从2021年“摇号盲买”升级至2025年“产品内卷”,涵盖外立面、车库、公区配套和精装标准等多维度[1] 产品升级 - 外立面材料从真石漆(占市场80%)升级为铝板和Low-E玻璃幕墙,高端板块如徐汇滨江、前滩新盘普遍采用全玻璃盒子户型,某国企项目通过金属格栅装饰提升质感[2] - 车库从水泥地面、裸露管线升级为星空顶、环氧地坪、石材包柱标配,闵行某楼盘设计两层挑高水景车库入口并配备人脸识别精装大堂[4] - 公区配套从千万豪宅专属(如1500㎡会所、恒温泳池)普及至500万级楼盘,包括全架空层、健身房和儿童托管区[6] 开发商策略 - 头部国央企(如中海、华润)以标准化管控和稳妥设计为主,装标稳定但缺乏亮点[8] - 本土优质民企(如绿城、仁恒)擅长打造溢价产品,但需注意高端与中端项目品质差异[8] - 地方城投和外来房企存在风险,如外地开发商照搬老家户型或城投项目因成本控制导致装标不符[8] 购房者建议 - 核心指标应关注得房率(≥80%)、外立面(非真石漆)和品牌房企自持物业,而非单纯比较赠送面积[12] - 需警惕装标虚高、会所噱头(如交付后改为物业办公室)和赠送面积风险(如规划验收问题导致无法封闭)[10]
粤开证券新一届领导班子亮相,连续两年分红开新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19:36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粤开证券完成董事长及高管团队换届,郭川舟当选新任董事长,其现任控股股东广开控股党委书记兼董事长[2] - 高管团队保持稳定,6位原高管续聘,新增苏锋为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2] - 新一届高管团队包括总裁崔洪军、联席总裁雷杰等7人,80后占比提升,兼具投行、金融科技等专业背景[5][6] - 治理结构体现"控股股东董事长兼任券商董事长"模式,强化与区域战略协同[4][5] 新任董事长背景 - 郭川舟拥有深厚产业背景,曾主导广开控股投资小鹏汽车、文远知行等标杆项目,并推动发行广州首单产业园REITs[4] - 职业履历覆盖广州开发区招商、金融管理及产业投资领域,曾任凯得投资控股董事长等职[4]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86亿元(同比+29.35%),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净资产收益率2.35%(提升1.7个百分点)[7] - 固定收益投资贡献突出,财富管理品牌"粤管家"新增资产及客户数实现两位数增长[7] - 投行业务聚焦产业投行,获"君鼎奖",REITs布局成效显著,资管产品业绩排名行业前列[7][8] - 连续第二年实施现金分红,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7] 战略规划与行业定位 - 未来将深化"产业投行+财富管理"双轮驱动,重点服务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9] - 依托大湾区产业政策及股东资源,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闭环[9][10] - 目标成为"一流精品特色券商",强化金融支持硬科技及科研成果转化[9][10]
不用等明年元旦,7月1日起,深圳下调存量公积金贷款利率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19:36
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25年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首套5年以下(含5年)利率调整为2.1%,5年以上调整为2.6%,二套5年以下(含5年)利率不低于2.525%,5年以上不低于3.075% [2] - 利率调整范围涵盖新发放和存量住房公积金贷款,新发放贷款立即执行新利率,存量贷款将于2026年1月1日起下调 [2] - 深圳市存量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提前至2025年7月1日执行,因当地规定要求按季度调整利率 [2] 深圳房贷利率及首付政策 - 深圳最新房贷利率为首套3.05%,二套3.45%,公寓商贷利率为LPR3.5%+60BP(4.1%),公积金首套2.6%,二套3.075% [3] - 深圳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为首套房20%,二套房20%,保障房15% [3] 利率下调对贷款成本影响 - 以100万元30年期公积金贷款为例,首套房月供减少132.17元,累计节省利息4.8万元 [3] - 首套多胎家庭纯公积金贷款额度209万元,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累计节省利息9.94万元 [3]
上半年IPO受理超去年全年百单,北交所为何成主力军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01 19:36
IPO市场概况 - 6月30日沪深北交易所单日受理41单IPO申请 创今年单日最高纪录 远超此前单日最高18单的水平 [1][2] - 6月全月受理150单IPO申请 前5个月仅27单 上半年合计177单 较去年全年多100单 [1][5] - 北交所成主力板块 上半年受理115单 占比65% 上交所30单(科创板21单) 深交所32单(创业板21单) [1][5] 受理结构特征 - 6月最后一周出现受理高峰 23/25/26/27日分别受理10/15/18/18单 全月19个工作日有受理记录 [2] - 6月30日41单中 北交所占32单(78%) 上交所科创板5单 深交所4单(主板创业板各2单) [2] - 申报企业93%选择板块上市标准一 165家符合盈利要求 北交所最低利润0.4亿元 科创板6家亏损企业 [5] 政策与市场动态 - 科创板6月18日改革 增设科创成长层 重启第五套标准 4家未盈利企业在此后获受理 [6] -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 6月27日出现首单未盈利受理企业 全市场未盈利企业共7家(科创板6家) [5][6] - 终止审核数量同比大降 今年约70家 较去年280家显著减少 反映申报质量提升 [6][7] 中介机构表现 - 保荐机构集中度较高 国泰海通26单居首 中信证券22单 中信建投14单 中金10单 [6] - 民生证券等机构指出 2024年IPO数量创十年新低后 今年上半年回暖超预期 [1][3] 未来趋势展望 - 专家预测下半年延续"量稳质升"趋势 北交所或持续成为受理主力 [1][7] - 注册制改革深化与专精特新企业加速对接资本市场 将推动结构性复苏 [1][3] - 科创板禾元生物成为新政后首家适用第五套标准过会企业 显示制度创新效果 [6]
元亨燃气(00332)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7-01 19: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营业务总额为807,82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4,969,826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4] - 该年度石油及天然气销售合约总额为231,19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3,942,794千元人民币显著减少[4] - 年内亏损为1,992,98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522,274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来自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为29.27分人民币,2024年为7.60分人民币[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持续经营业务亏损净额约19.5824亿元人民币[11] - 2025年来自外部客户的分部收益为8.0782亿元,2024年为49.69879亿元[24][26] - 2025年除税前亏损为1.999815亿元,2024年为5252.09万元[24][26] - 2025年集团收益总额约为5.7737亿元,2024年约为10.51517亿元[28] - 2025年生产及销售液化天然气收益为5.24751亿元,2024年为9.83477亿元[29] - 2025年石油及天然气合约买卖收益为74万元,2024年为2443.2万元[29] - 2025年其他收入为192.2万元,2024年为433.3万元[30] - 2025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23万元,2024年为352.41万元[31] - 2025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净额为1.865601亿元,2024年为507.777万元[32] - 2025年融资成本为691.18万元,2024年为72.573万元[24][26][33] - 2025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3万元,2024年为13.67万元[24][26][30] - 持续经营业务2025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本年度为160千元,过往年度拨备不足582千元,递延税项为-7576千元,合计-6834千元;2024年对应数据分别为0、-4114千元、1179千元、-2935千元[34] - 2025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内亏损为0,出售亏损为34741千元;2024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1332千元、0[38] - 2025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收益为0,2024年为53千元[38] - 2025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0,2024年为2475千元[39] - 2025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0,2024年为1279千元[39] - 持续经营业务2025年核数师薪酬为850千元,2024年为932千元[41] - 持续经营业务2025年已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756070千元,2024年为959451千元[41]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19.16096亿元,2024年为4.9727亿元;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18.81355亿元,2024年为4.91638亿元[4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持续经营业务亏损净额约19.58亿元[5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营业额约8.08亿元(2024年:约49.7亿元),除税后亏损约19.93亿元(2024年:约5.22亿元)[5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生产约4.84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较去年增加约4200万立方米或9.5%,销售收益约为5.25亿元,较去年减少约4.58亿元或46.6%,占集团总营业额约65.0%[5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管道天然气销售收益(2024年:约5.3万元)[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石油及天然气销售合约总额由约39.43亿元减少至约2.31亿元,较去年减少约37.12亿元或94.1%,占集团总营业额约28.6%[59] - 公司确认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未经审核亏损约3500万元,因终止综合入账华亨能源产生一次性收益约3200万元,扣除确认财务担保合约负债产生亏损约6700万元[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营业额约8.08亿元,2024年约49.7亿元,主要因石油及天然气交易减少[6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4400万元,2024年约8200万元,毛利率由约1.6%增至约5.5%[6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收入约200万元,2024年约400万元,较去年减少约50.0%[6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亏损净额约20万元,2024年收益净额约3500万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净额减少至汇兑亏损净额约20万元[6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约18.66亿元,2024年约5.08亿元,因全球经济放缓[6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行政开支约9200万元,2024年约8500万元,较去年增加约8.2%[6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融资成本约6900万元,2024年约6800万元,增加约1.5%[7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持续经营业务2025年已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756070千元,2024年为959451千元[41] - 持续经营业务2025年核数师薪酬为850千元,2024年为932千元[4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行政开支约9200万元,2024年约8500万元,较去年增加约8.2%[6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融资成本约6900万元,2024年约6800万元,增加约1.5%[7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生产及销售液化天然气收益为5.24751亿元,2024年为9.83477亿元[29] - 2025年石油及天然气合约买卖收益为74万元,2024年为2443.2万元[2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生产约4.84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较去年增加约4200万立方米或9.5%,销售收益约为5.25亿元,较去年减少约4.58亿元或46.6%,占集团总营业额约65.0%[5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管道天然气销售收益(2024年:约5.3万元)[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石油及天然气销售合约总额由约39.43亿元减少至约2.31亿元,较去年减少约37.12亿元或94.1%,占集团总营业额约28.6%[59] - 2025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内亏损为0,出售亏损为34741千元;2024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1332千元、0[38] - 2025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收益为0,2024年为53千元[38] - 2025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0,2024年为2475千元[39] - 2025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0,2024年为1279千元[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董事实施或正实施优化营运策略、与债权人沟通、解决未决诉讼、重组现有债务、获取新资金等措施提高集团流动资金及与债权人达成和解[11][12] - 公司董事编制集团自2025年4月1日起不少于十二个月期间的现金流量预测[12] - 集团与若干潜在战略投资者接洽参与融资计划,与部分潜在买家联络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12] - 公司董事认为若假设、计划及措施全部实现,集团有足够营运资金履行财务责任,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财务报表属适当[1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广州元亨持有华亨能源49%股权,达州汇鑫持有1%股权,贵州燃气持有50%股权,广州元亨持有达州汇鑫69%股权[35] - 集团债务总额约为67401000元,以财务担保合约负债入账[36] - 终止确认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的净负债为56730千元,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的亏损为32660千元[40] - 两个年度内公司均无派付、宣派或建议派付股息,报告期末后亦无建议派付股息[43] - 2025年贸易应收账款为12.28696亿元,信贷亏损拨备10.90483亿元;其他应收账款2422.1万元,信贷亏损拨备1950.5万元;预付款项22.97317亿元,信贷亏损拨备13.39751亿元[44] - 2025年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等合计12.34899亿元,2024年为4.48146亿元[45] - 2025年银行借贷11.17899亿元,2024年为11.9622亿元;2025年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银行借贷为11.17899亿元,2024年为11.8772亿元[4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拖欠偿还银行借贷约10.43305亿元,触发交叉违约借贷约7159.4万元须按要求偿还[46] - 2024年4月1日,两名主要客户贸易应收账款约为8.79236亿元人民币(总额10.44728亿元人民币,扣除预期信贷亏损1.65492亿元人民币)[14] - 2023年4月1日,两名主要客户贸易应收账款约为9.35688亿元人民币(总额9.38562亿元人民币,扣除预期信贷亏损287.4万元人民币)[14] - 2023年4月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先前呈报为2763702千元,重列调整为-73152千元,经重列为2690550千元[15] - 2024年3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先前呈报为2631875千元,重列调整为-424544千元,经重列为2207331千元[1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净额先前呈报为-156385千元,重列调整为-351392千元,经重列为-507777千元[1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之除税前亏损先前呈报为-162485千元,重列调整为-351392千元,经重列为-513877千元[15][16] - 2024年3月31日流动净资产先前呈报为717381千元,重列调整为-424544千元,经重列为292837千元[16] - 2024年3月31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先前呈报为1230104千元,重列调整为-385473千元,经重列为844631千元[16] - 公司本年度已首次应用多项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8] - 公司未提早应用多项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部分准则预计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其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计影响损益报表呈列及未来财务报表披露,公司正评估其详细影响[21] - 范围限制未影响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综合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17] - 2024年4月1日,财务担保合约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为6740.1万元;2025年3月31日,综合财务状况报表内的财务担保负债为9532万元[48] - 2025年3月31日及直至综合财务报表日期,公司就偿付逾期/尚未偿还银行借贷存在若干诉讼[49] - 独立核数师未对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发表意见[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供应商预付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大幅增加至约13.4亿元(2024年:零)[5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两名客户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大幅增加至约4.46亿元(2024年:约5.14亿元)[5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持有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000万元,2024年约1100万元;流动负债净额约16.34亿元,2024年流动资产净额约2.93亿元;流动比率约0.41,2024年约1.15[7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借款约11.18亿元及担保票据为1.85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 - 1.20,2024年约为1.54;集团偿还若干银行借款约10.43亿元已违约,并触发其他银行借款约7200万元交叉违约[7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支出约为人民币130万元,2024年约为人民币700万元[75] - 于2025年3月31日,集团已就银行融资抵押约人民币2.41亿元资产予银行,2024年约为人民币2.56亿元[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77] - 于2025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资本
Palantir's $100M Nuclear OS Pact Boosts Bullish Case
MarketBeat· 2025-07-01 19:33
公司动态 - Palantir Technologies与美国政府签订为期5年、价值1亿美元的合同,共同开发核操作系统(NOS) [1] - 该合同是公司近期一系列政府及能源行业合作的一部分,包括与美国陆军和主要能源公司的协议 [10] - 公司股价在6月27日因被纳入罗素1000指数而出现抛售,但6月30日午盘反弹上涨5% [4][5] 行业趋势 - 全球多国重启核能计划以支持脱碳战略,美国两党均支持核电站现代化改造 [2] - AI需求激增导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超出当前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推动关键基础设施升级投资 [3] - 能源行业正采用数字孪生和AI控制系统,核设施现代化需要整合AI、物联网传感器及预测性维护技术 [8][9]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股价136.32美元,52周波动区间21.23-148.22美元,市盈率592.7倍 [1] - 23名分析师给出的12个月平均目标价89.32美元,较现价存在34.48%下行空间,最高预测155美元 [7] - 公司市销率高达112倍,市场对其估值存在分歧 [12] 竞争环境 - OpenAI近期击败Palantir获得美国国防部合同,显示行业竞争加剧 [12] - 尽管获得新合同,部分分析师仍维持持有评级,认为需观察8月财报表现 [11][12]
Why McCormick Stock Could Soar After Durables Data Surprise
MarketBeat· 2025-07-01 19:33
公司基本面 - 公司当前股价为75 74美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57美元(0 75%) 52周价格区间为69 00-86 24美元 [1] - 公司股息收益率为2 38% 市盈率为26 30倍 分析师平均目标价为84 13美元 [1] - 公司属于消费品行业 主营调味品等非易腐商品 符合耐用消费品特征 [2][3] - 近一个月空头头寸减少2 2% 显示空头开始撤退 [4] - 近一个月股价上涨5 5% 表现优于低波动性股票特征 [5][6] 市场动态 - 2025年6月美国耐用消费品订单数据超预期两倍 带动相关股票上涨 [2] - 标普500指数过度集中于科技股 资金可能轮动至消费品等价值股 [2] - T Rowe Price机构增持28 6%公司股票 持仓达3 404亿美元 [7][8] 财务展望 - 公司重申2025年财务指引 第二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9] - 当前财务预测已考虑成本压力和贸易谈判不确定性 存在超预期可能 [10] - 分析师平均目标价84 1美元 隐含10%上涨空间 [11] - 若业绩超预期 股价可能突破当前目标价区间 [12] 行业特征 - 调味品行业通常不被视为耐用消费品 但公司产品具有非易腐特性 [3] - 消费品行业当前估值相对科技股更具吸引力 可能吸引资金流入 [2]
The Shyft Group and Aebi Schmidt Group Announc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Merger, Creating Global Specialty Vehicle Leader
Prnewswire· 2025-07-01 19:31
合并交易完成 - Shyft Group与Aebi Schmidt Holding AG的合并交易于2025年7月1日完成 合并后的公司命名为Aebi Schmidt Group [1] - 交易为全股票交易 每股Shyft普通股可兑换约1.04股合并后公司股票 交易对Shyft股东免税 [7] - 合并后公司2024年GAAP备考收入达19亿美元 调整后EBITDA为1.48亿美元 [4] 新公司概况 - Aebi Schmidt Group定位为特种车辆领域全球领导者 业务覆盖北美和欧洲市场 [2] - 公司整合了双方工程专长和客户关系 专注于基础设施和移动解决方案 [3] - 合并带来互补产品组合和增强运营能力 有望加速创新并提升市场领导地位 [3] 管理层与治理 - Barend Fruithof担任Aebi Schmidt Group首席执行官 James Sharman担任董事会主席 [5] - 领导团队整合了双方人才 致力于确保平稳整合和持续业绩表现 [5] 股票交易安排 - Aebi Schmidt Group股票将于2025年7月1日以"AEBIV"代码在纳斯达克"when-issued"基础交易 7月2日以"AEBI"代码常规交易 [2] - Shyft普通股已从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退市 公司将提交Form 25和Form 15以终止报告义务 [6] 原公司背景 - Shyft Group是北美特种车辆制造领导者 2024年销售额7.86亿美元 拥有2900名员工 [8] - Aebi Schmidt 2024年净销售额超10亿欧元 在16个销售组织和十余个生产基地拥有3000名员工 [9]
Nike: Path To Recovery In Motion
Seeking Alpha· 2025-07-01 19:30
耐克(NKE)品牌与复苏 - 耐克作为全球最具知名度和标志性的品牌之一 目前正处于复苏进程中 [1] - 公司的发展路径表明进步永无止境 品牌建设与业务恢复仍在持续 [1] 分析师背景与投资风格 - 分析人员为退伍海军军人 专注于优质蓝筹股、商业发展公司(BDC)和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的股息投资 [1] - 采用买入持有策略 重视资产质量而非数量 计划通过股息收入在未来5-7年内实现退休补充 [1] - 目标受众为工薪阶层 致力于帮助其构建高质量股息投资组合 [1] 持仓披露 - 分析人员持有星巴克(SBUX)多头头寸 包括股票、期权或其他衍生品 [2] - 研究内容为独立观点 未与涉及公司存在商业往来 [2] 平台声明 - 分析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发布方不持有证券经纪或投资顾问资质 [3] - 第三方分析师包含专业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 部分未取得监管机构认证 [3]
Sonoco To Report Second Quarter 2025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07-01 19:3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将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并召开电话会议讨论结果 [1] 财报公布及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7月23日市场收盘后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 [1] - 公司将于2025年7月24日上午9点(东部时间)召开电话会议讨论财报结果 [1][3] - 电话会议将进行直播,相关资料可在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查看,会议回放至少保留30天 [2] - 电话收听需提前在指定网址注册,注册后将通过邮件收到拨号详情和PIN码 [3] - 网络直播链接为https://events.q4inc.com/attendee/793969096 [3] 公司介绍 - 公司成立于1899年,是全球增值、可持续金属和纤维消费及工业包装领域的领导者 [4] - 公司是一家市值数十亿美元的企业,约有23400名员工,在40个国家的285个运营点工作,服务一些全球知名品牌 [4] - 公司以“Better Packaging. Better Life.®”为宗旨,努力营造创新、协作和卓越的文化 [4] - 公司在2025年被《新闻周刊》评为美国最值得信赖和负责任的公司之一 [4] 联系方式 - 联系人Roger Schrum,电话843 - 339 - 6018,邮箱roger.schrum@sonoco.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