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

搜索文档
高唐县重点文旅项目招商推介会在杭州举行
齐鲁晚报网· 2025-06-02 10:46
高唐县文旅产业推介会 - 高唐县举办文旅项目招商推介会 向投资机构和文旅企业全面推介当地文旅产业投资价值与发展机遇 [1] - 活动主题为"锦绘高唐鲤跃钱潮" 包含唐小鲤IP全球首发和高唐锦鲤产业指数发布会 [1] - 活动地点设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 显示高唐县积极对接长三角资源 [1] 高唐县文旅资源禀赋 - 高唐县拥有2800年历史 被誉为"江北水城"和"书画之乡" 文化底蕴深厚 [3] - 当地文旅宣传片展示千年文脉与时代新韵 突显文旅融合发展潜力 [3] - 地理区位优势显著 位于京沪动脉与黄河战略交汇处 是济南都市圈与京津冀的连接点 [5] 政府支持政策 - 高唐县承诺提供"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 对浙商投资给予特殊支持 [5] - 提出"店小二"式全程服务 保障项目落地效率 [5] - 强调打造肥沃创业土壤和温暖营商环境 吸引投资者 [5] 产业合作动态 - 通过政企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 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7] - 以书画文化和水韵特色为依托 开放姿态吸引八方合作 [7] - 旅游大使刘春阳带领"高唐文旅发现之旅" 增强项目吸引力 [5]
安徽再迎国际盛会 2025RCEP黄山论坛即将启幕
新华财经· 2025-06-02 09:56
论坛概况 - 2025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将于6月4日至6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主题为"区域合作携手发展"[1] - 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东盟中心等协办,包含开幕式、多场对话会及商务考察等活动[1] - 论坛将发布《2025RCEP区域合作发展报告》,并展示RCEP成员国产品[1] 参与方与影响力 - 泰国作为主宾国,RCEP成员国使领馆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及企业代表将出席[2] - 论坛已升级为国家级机制性平台,促进安徽省与RCEP成员国建立25对友好省州关系[2] - 2024年安徽省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达2085.4亿元,同比增长3.5%,占全省进出口总额25%[2] 产业合作成果 -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通过RCEP加速国际化,2024年对RCEP成员国出口"新三样"产品51.2亿元,同比增长34.3%[3] - 电动汽车出口量激增,2024年出口1.2万辆,价值1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倍和5.8倍[3] 人文与经济联动 - RCEP成员国占安徽省外国游客来源的50%以上,同时省内超半数出国旅游目的地为RCEP成员国[2]
AI再现金明池上赛龙舟 现代游客呐喊与千年前欢呼声隔空和鸣共振
央视网· 2025-06-01 13:39
文旅场景创新 - 河南开封通过AI技术复原北宋《金明池争标图》,再现宋代龙舟竞渡盛况,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1][2][6] - 清明上河园水域场景复现画中临水殿和龙舟赛事,游客从"观光"升级为"共情",实现古今情感共振[11] - 景区每日节目量达150场(节假日200+场),游客停留时间从4小时延长至8小时,非门票收入占比超50%[20] 消费拉动效应 - 端午假期预计游客量达150万人次,沉浸式体验带动餐饮、住宿等周边消费增长[21] - 宋代"四雅"非遗项目(焚香、点茶等)被复原展示,如《陈氏香谱》记载的龙涎香制作工艺吸引游客参与[23][26][28] 文化IP商业化 - 《金明池争标图》IP衍生出水上歌舞、仙女御凤等表演项目,还原宋代端午习俗(水秋千、水傀儡等)[14][18] - 宋代制香技艺通过非遗传承人现场复原,结合影视IP元素(如龙涎香)增强体验吸引力[29]
端午假期海南各地龙舟赛等活动带火民俗旅游
海南日报· 2025-06-01 10:14
旅游市场表现 - 海南多地民俗游目的地预订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端午民俗旅游热度上升 [2] - 海口渡海路龙舟赛吸引大量游客 有游客专程从江西赶来观赛 [2] - 海口东坡老码头客流量达7万人次 是平常的3倍 [3] - 儋州泊爱渔家休闲共享渔庄12间客房在端午假期全部被预订一空 [3] 民俗活动与商业联动 - 海南12个市县同步举办龙舟赛事 包括三亚 儋州 琼海 万宁 临高等地 [3] - 临高县调楼镇和新盈镇举办龙舟竞渡活动 涉及42艘龙船 [3] - 琼海市博鳌玉带滩举办龙舟竞赛 多支当地队伍参与 [3] - 海口东坡老码头30多家商户推出端午节优惠活动 并组织端午手工艺制作 旱地龙舟体验等活动 [3] - 儋州泊潮村举办泊潮海龙舟习俗活动 吸引游客参与 [3] 游客体验与活动策划 - 儋州泊爱渔家休闲共享渔庄为游客设计全天活动 包括赶海 龙舟民俗 游船和海鲜餐 [4] - "洗龙水"传统习俗在海南各大海域受欢迎 三亚湾和海口假日海滩聚集大量市民游客 [4] - 全省举办104场旅文体活动 旨在深度挖掘和弘扬海南端午民俗文化 [4][5] 行业发展趋势 - 端午民俗活动推动海南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 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5]
文旅商业探索:“文旅+奥莱”模式如何重塑消费场景,释放融合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5-31 17:01
核心观点 - "文旅+奥莱"模式通过整合文旅场景流量与奥莱商业变现力,实现消费链条延伸、品牌下沉及区域发展催化[1][2] - 该模式已验证流量高效转化、业态创新契合消费趋势、政企协同激活区域经济等优势[4] - 未来进化方向包括科技赋能体验升级、深化乡村经济链接、激活多元客群潜力等[13] "文旅+奥莱"模式创新 - 消费链条延伸:布局奥莱于文旅目的地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并提升客单价[1] - 品牌下沉路径:国际品牌通过奥莱低成本拓展下沉市场,结合非遗互动提升文化附加值[1] - 区域发展催化:盘活存量资产、创造就业、拉动本地消费及带动配套升级[2] 实践样本与市场验证 - 沪浙样本:青浦奥莱与朱家角古镇联动,通过"购门票赠优惠券"实现千万级客流转化,坪效优于传统购物中心[5] - 成都创新:融入蜀绣、竹编等非遗元素打造"国潮奥莱",提升本土品牌溢价与游客参与度[6] - 三线城市:近郊"微度假"综合体周末客流量超市中心商圈,激活区域人气与土地价值[7] - 数字化运营:丽水奥莱线上销售占比达40%,单店品牌直播销售额近50万元,核销率85%[8] 模式深化关键考量 - 运营整合:需构建"文化IP+商业场景+数字化服务"闭环,避免盈利模式单一[9] - 文化耦合:防止文化体验浅层化,全中奥莱项目证明尊重文化内涵是长期吸引力关键[9] - 下沉市场策略:轻奢品牌、国潮与本地特色产品组合更适配,盲目堆砌国际大牌易"水土不服"[10] - 数据驱动:打通景区与商业体数据孤岛,提升精准营销与复购率[10] 未来进化空间 - 业态融合:转向"购物+休闲+度假"复合型目的地,探索"奥莱+健康"、"奥莱+赛事"等[12] - 科技赋能:AR/VR导览、智能导航等技术提升购物趣味性与便捷性[13] - 乡村经济链接:通过"一村一特色馆"模式助力农副产品直达消费者[13] - 客群拓展:优化适老化服务与产品组合,满足"银发族"高品质需求[13]
广大民营企业在乡村全面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跨越发展 在希望的田野上双向奔赴(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5-31 05:59
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与就业带动 - 飞鹤乳业在黑龙江泰来县建厂带动1000余名年轻人返乡就业,配套企业提供1000多个岗位,员工月薪达6000元,农户年收入超10万元,为县财政贡献数亿元税收 [2] - 飞鹤全国累计创造17万个就业岗位,带动16万农民增收 [3] - 羚锐制药在河南新县建立中药材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800多户种植,年纳税超6亿元 [3] 农业产业链升级 - 拼多多通过"中转集运+平台兜底物流"模式降低西部农产品物流成本,电商西进带动日均发货2000箱苹果,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 [4] - 喜茶在汕头金灶镇发展订单农业,引导400户农户标准化种植桑葚,推出"酷黑莓桑"饮品实现产销联动 [6] - 京东"奔富计划"开设2200余个农特产馆,茶百道年采购超25万吨农产品原料 [6] 乡村多元价值开发 - 九牛文旅将江西望仙乡废弃矿山改造为景区,年接待游客310万人次,营收5.28亿元,带动1000家民宿和300家农家乐,培训4万余人创业就业 [7] - 秀艺毯业在四川苍溪县打造"非遗+产业"工坊,带动200人就业,融合旅游观光与手工艺生产 [7] 规模与成效 - 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推动产业帮扶集群化、绿色化发展 [3] - 拼多多累计带动30万新农人返乡创业,助力超2000万农业经营主体增收 [4]
解码德保农商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德保样本”
证券日报· 2025-05-30 14:51
德保农商银行业绩与战略 - 2024年1月至4月累计为县域经济输送信贷资金超5.5亿元,截至4月末存款余额54.06亿元、贷款余额42.82亿元 [1] - 综合排名从2022年末第44名跃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第8名,监管指标持续向好 [1] - 坚持"做小、做散、做精"转型方向,围绕重大项目、园区建设及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发力,打造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德保样本" [1] 工业领域金融支持案例 - 对石灰岩产业企业信贷支持从600万元增至4350万元,通过"全周期+嵌入式"服务机制精准匹配产能扩建需求 [3] - 投放"桂惠贷"为企业减少融资成本47.57万元,该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 [3] - 支持企业建成13座石灰窑和3座现代化钢窑,形成日产量2155吨规模,成为广西华银铝业长期合作伙伴 [3] 文旅产业金融创新 - 以收费权质押+股东担保方式为德保矮马王国景区提供1800万元固定资本贷款 [4] - 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13.52万人次,实现营收约925万元,带动周边村落发展 [4] - 累计投向文旅产业信贷资金6000万元,推动产业突破"门票经济"边界 [4] 农业领域金融服务 - 创新以"财政补贴型水果种植保险单"质押方式向百乐德农业发放280万元贷款 [6] - 支持企业打造5000余亩柑橘产业版图,提供代发工资、移动支付等一站式服务 [6] - 计划重点支持企业建设"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系统,探索"金融+科技+农业"融合路径 [7]
双节巧遇催生文旅新体验 电广传媒打造“回到童年过端午”主题游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12:57
文旅活动策划 - 公司以"回到童年过端午"为主题,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IP,在湖南全域打造双节文旅盛宴 [1] - 长沙世界之窗推出水上龙舟竞渡与旱地龙舟趣味赛,结合传统点雄黄、射五毒活动与现代水幕光影秀 [2] - 汨罗屈子文化园新增"百粽宴"、儿童龙舟体验等互动,强化端午文化符号 [2] - 安化茶马古道景区推出黑茶入粽制作、清凉溯溪、田园垂钓等自然体验活动 [2] - 湘潭万楼·芒果青年码头通过祭屈祈福、非遗火壶秀等演艺唤醒童年记忆 [2] 科技赋能文旅 - 衡阳青春东洲岛打造全国首个数字船山书院,运用AR、VR、AI技术实现与王夫之跨时空对话 [3] - 长沙芒果未来艺术中心"千里江山奇幻游"光影展通过动态数字长卷、全景CAVE空间等技术复活《千里江山图》 [3] - "群星闪耀时"馆藏展结合AI交互与数字艺术再现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师真迹 [3] 亲子活动创新 - 长沙世界之窗联合"猪猪侠"打造首个线下端午主题乐园,推出限定版"高粽"猪猪侠互动 [4] - 湘潭万楼·芒果青年码头推出"赛龙舟"主题活动,超级飞侠助阵趣味龙舟赛 [4] - 衡阳青春东洲岛、安化茶马古道等景区推出超级飞侠见面会、亲子旱地龙舟等丰富活动 [4] - 圣爵菲斯大酒店、南岳芒果晨曦客栈推出非遗连粽三元、古法香囊DIY等亲子手作体验 [4] 战略成果 - 公司通过创新文旅实践探索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同的新路径 [5]
“天水蓝”背后的绿色动能 ——甘肃省天水市清洁能源发展助力绿色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网· 2025-05-29 15:56
空气质量与绿色发展 - 2024年天水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5天,优良天数比率97.3%,为监测机制实行以来最好水平[1] - 能源结构调整推动"风光电+文旅+交通"全链条绿色产业发展,形成常态化蓝天景观[3] 文旅产业电气化转型 - "秦州食光"美食街区使用75台智能电厨具,日均减少碳排放约1.2吨[4] - 西关古城等新晋打卡地日均客流突破2万人次,"绿电+文旅"模式实现零碳烟火气[4] - 苏湾村通过全电厨房改造,热效率达90%以上,较燃气灶提升30%-60%,减少碳排放30%-50%[6] - 秦州区分布式光伏年发电1596.3万千瓦时,风电年发电1.4亿千瓦时,可满足5万游客/天用电需求[6] 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清水县盘龙山风电场总装机100兆瓦,年发电1.9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6.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4万吨[7] - 天水市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2000万千瓦时,节约1.5万吨碳排量及8000吨标准煤[7] - 截至2025年5月,光伏电站装机22.77万千瓦,风电场装机85.45万千瓦,新能源发电总量6.69亿千瓦时,占电网电源总装机60%[9] - "十五五"期间规划开发100万千瓦风光资源,目标2030年新能源装机突破400万千瓦[9] 绿色交通网络发展 - 截至2025年5月建成充电桩超1000个,覆盖工业园区、高速路口等场景[12] - 创新"购车-装桩-充电"全链条服务,与6家车企数据共享实现"车到桩通"[12] - 充电桩故障响应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推行身份证"一证通办"简化报装流程[10][12]
佛山,重回新一线!
搜狐财经· 2025-05-29 14:47
城市排名与指标体系 - 佛山时隔两年再次上榜新一线城市,排名第15位,与成都、杭州、重庆等14座城市并列 [1][3] - 榜单采用五大一级维度评估: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未来可塑性 [1][3] - 佛山在五大维度中表现均衡:商业资源集聚度得分45.66(第19名)、城市枢纽性得分31.91(第19名)、城市人活跃度得分45.4(第15名)、新经济竞争力得分53.2(第16名)、未来可塑性得分45.98(第19名) [4] 人口与经济数据 - 2024年末佛山常住人口达969.89万人,新增超8万人,户籍人口527.74万人创历史新高 [5] - 同期人口增量优于部分万亿级城市(如南通增长0.15万人、泉州增长3.1万人) [5] - 人才资源总量245万人(博士超7000人、领军人才超400人),入选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 [7]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62元(增长2.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917.94亿元(接近3万亿) [7] 文旅与城市发展战略 - 佛山提出文旅融合发展策略,实施"串珠成链"工程,构建"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打造城市IP [8][10] - 2024年接待游客6042.81万人次(增长8.2%),过夜游客2014.70万人次(增长0.7%),外国人34.82万人次(增长96.0%) [10] - 2025年五一假期A级景区接待游客278.18万人次(增长37.82%),星级饭店接待超3万人次(增长35.05%) [10] - 2025年目标接待游客突破65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700亿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