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江西南昌 为企业匹配115名博士助发展
科技日报· 2025-06-30 09:41
南昌市"一企业一博士"科技人才服务行动 - 南昌市科技局已为87家企业匹配77位博士和10个博士团,共计115名博士 [1] - 博士团队将帮助企业攻克关键难题、突破核心技术 [1] - 建立了"一企业一博士"数字化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与博士服务意向在线对接 [1] - 采用"企业点单、博士接单、政府配单"模式形成科技服务供需清单 [1] - 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企一博士、一产业N团队"的协同创新局面 [1] 服务行动运作机制 - 通过在线揭榜应征实现初步对接,随后双方深入洽谈和实地考察 [1] - 建立了"三位一体"考核体系,包括量化指标、"三级联动"考评和刚性奖惩约束机制 [1] - 江西省科学院组织25名博士参与申报 [2] - 南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常年受理企业技术需求和博士服务意向 [2] 行动效果与意义 - 推动科研项目紧密贴合企业实际需求 [2] - 促进科研成果在企业一线实现转化 [2] - 为科研人才提供在企业一线锻炼成长的平台 [2] - 第二批集中匹配工作即将开展 [2]
孙元江:迪士尼落地当日房价翻倍,从事房地产的可以去阿联酋看看
凤凰网财经· 2025-06-30 07:44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论坛由凤凰网主办,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 [1] - 论坛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论坛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1] 中东地区投资机遇 - 亚投行选择在阿布扎比设立首个海外办公室,因其地处亚非欧交汇处的8小时航空圈核心位置,可高效覆盖非洲、中东、中亚和南亚等关键市场 [3] - 中东国家尤其是海湾地区正积极推动经济转型,迪拜通过打造世界最高楼哈利法塔、人工岛等标志性项目成功实现从依赖石油到旅游、投资枢纽的转变 [3] - 阿布扎比通过文化岛、娱乐岛及迪士尼乐园等项目复制迪拜路径,迪士尼宣布当天当地房价直接翻倍 [3] - 沙特、阿联酋等国正积极推进经济多元化战略,注重再生能源、高科技、AI技术、数据基础设施、生物等领域 [3] - 物流、房地产等领域是企业可以关注的投资方向 [3]
从“六位一体”服务到金融伙伴计划 上海致力构建国际化科技经济融合平台
上海证券报· 2025-06-30 03:13
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 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韩志强强调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对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作用,提出需高质量要素供给、高水平科创服务和健全生态系统[2] - 上海市科经会发布"科技服务2 0升级版",联合多方力量构建"六位一体"全链条服务体系,覆盖资源、转化、智力、人才、数智、全球化六大维度[2] - "科创中国·上海行动"金融伙伴计划新增32家成员单位,包括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等,旨在为科技创新提供多元融资支持[3] 学术与实践进展 - 上海市科经会学术委员会成立,标志着科技经济融合领域研究与实践进入更专业阶段[2] - 论坛颁发"长三角科经融合奖"表彰产学研协同创新案例,并发布"经纬六度·智链未来"科经云平台以深化融合水平[3] 中国科创发展态势 -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指出中国科创力量显现,鸿蒙系统、"新三样"和AI领域崛起,国际投行如高盛重新审视中国市场[4] - 上海市科经会会长梁国勇称中国科技领域呈井喷式发展,AI和创新药表现突出,中国企业研发活跃状态创新药累计近3600个居全球首位[4] 上海发展机遇与挑战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认为上海面临科创与金融融合的机遇与挑战,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4] - 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郭建利表示将深化科技部门协同联动,助力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4]
光格科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苏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相关问题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30 00:17
项目周期分析 - 2024年第四季度平均验收周期为123.61天,较前三季度平均107.75天增加15.86天,主要因项目验收工作集中在该季度且早期合同收入确认延迟 [2] - 第四季度项目数量为132个,占全年295个项目的44.75% [2] - 2024年第四季度平均合同周期为173.76天,前三季度为160.29天,与验收周期同步延长 [2] - 2025年第一季度合同周期和验收周期均高于2024年度水平,受部分长周期项目影响 [2] 职工薪酬变动 - 2024年职工薪酬总额较2023年增加184.08万元,其中因平均人数增长5.33人导致薪酬增加131万元 [3] - 销售人员平均薪资上调4.3%,主要基于保持薪酬竞争力的策略 [3] - 销售人员奖金提成同比下降4.01%,因项目招标/交付延期导致新增订单及回款未达预期 [3] - 社保及公积金基数随上年工资水平调整,进一步推高薪酬支出 [3] 销售费用与绩效 - 2024年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同比增长11.85%,主因人数增加及社保基数调整 [4] - 销售人员奖金减少反映经营业绩下滑及回款不及预期,公司将加强成本管控 [4] 代理商合作核查 - 代理费用基于项目工作量、难度等协商确定,推广模式具备商业合理性 [5] - 核查未发现公司/实际控制人与代理商存在异常资金往来 [5] - 代理商提供全流程服务,包括前期市场开发支持 [5]
5月规上工企利润下降9.1%,Zara Home撤出多个城市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6-28 09:21
工业企业利润 - 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7204.3亿元,同比下降1.1%,5月单月利润同比降幅扩大至9.1% [1] - 分企业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8709.5亿元(-7.4%),股份制企业20170.7亿元(-1.5%),外商及港澳台企业6856.8亿元(+0.3%),私营企业7592.5亿元(+3.4%)[1] - 工业品价格低迷和需求不足是利润下滑主因,私营企业展现较强韧性 [2] 民营经济 - 全国民营经济组织达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96.76%,同比增长2.3% [2] - 民营企业贡献大量税收、就业和创新成果,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3] 阿里巴巴 - 合伙人数量从26人精简至17人,保留人员多为一线业务负责人(如蒋凡、万霖等),9名非一线高管退出 [4] - 2025财年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增77%至1259.76亿元 [4] - AI云和电商增长显著,本地生活与文娱板块亏损收窄 [5] 小米新品 - YU7车型三款配置售价25.35-32.99万元,3分钟大定超20万台,1小时达28.9万台 [6] - AI眼镜定价1999元起,支持第一人称视频拍摄和直播,内置小爱同学 [6] - 汽车产能不足或影响交付,AI眼镜生态建设尚处早期 [7] 万科债务 - 2024年偿付公开债197亿元,2025年已偿还超160亿元,新增融资综合成本3.54% [8] - 2024年营收超3400亿元,交付房屋18万套,销售回款率超100% [8] - TOD模式转型和保障房收储成为新方向 [9] Zara Home - 关闭长沙、杭州最后门店,中国内地门店从2019财年52家缩减至17家 [10] - 高租金和低性价比导致经营压力,消费者转向国产替代品牌 [11] Meta版权诉讼 - 美国法院裁定Meta使用版权作品训练AI属"合理使用",但判决不具普适性 [12] - 司法趋势倾向于保护AI技术发展,同时规范输出结果版权 [13] 荣耀IPO - 启动A股上市辅导,计划2026年一季度完成,拟转型AI终端生态公司 [14] - 未来五年AI投入将达百亿美元,但手机出货量已跌出前五 [15] A股市场 - 沪指跌0.7%报3424点,两市成交额1.54万亿元,超3300只个股上涨 [16] - 算力硬件和有色板块走强,银行股调整,市场呈现板块轮动特征 [17]
新人不会培养,老人不愿出去,出海人才难题何解?
吴晓波频道· 2025-06-27 00:47
中国企业出海人才现状与挑战 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出海规模急速增长但面临严重人才错位问题 海外营收占比超40%的企业达52% 制造业海外人才缺口率高达48% [4][7][11] - 出海人才结构呈现梯队特征 高管层中国籍占比超60% 基层当地员工占比超80% 营销人才本地化趋势显著 [13][15][16] - 中外员工协作效率低下仅9%企业认为高效 价值观差异和管理风格冲突是主要障碍 [29][30] - 海外用工成本分化明显 北美用工成本达国内2倍以上 东南亚成本优势减弱仅29%企业低于国内水平 [21] 出海规模与人才缺口 - 2024年中国非金融类境外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0% 11%出海企业实现海外营收翻倍增长 [6][8] - 6万多家企业开展海外业务 预计2026年将形成450万人才需求 领英平台招聘增速达30% [12] - 日本中小企业经验显示46.1%将人才保障列为首要课题 34.6%重视人才培养 [12] 人才结构与用工模式 - 营销/业务岗位本地招聘占比最高 制造/研发岗位中外互补 高管岗位主要依赖外派 [16] - 外派团队中高管稳定性最高 本地团队中层管理岗位流动率突出 [18] - 中国外派与本地员工业务能力无显著差异 企业可放心任用海外人才 [19] 成本与支持体系 - 已出海企业47%提供培训支持 43%设置津贴补偿 但58%计划出海企业尚未建立支持体系 [23][24] - 计划出海企业优先需求营销和合规人才 已出海企业更重视组织管理类人才 [25][26] 核心挑战与解决方案 - 人才获取三大痛点:寻找周期长(不好找) 能力不匹配(不好用) 外招成本高(不便宜) [35] - 内部培养障碍:缺乏出海经验(72%企业) 员工外派意愿低(典型案例500人企业无人愿赴巴基斯坦) [35][36][37] - 专业培训机构受青睐 已出海企业偏好商学培训 计划出海企业倾向实战陪跑 [39][40] 人才培养计划 - 推出四大维度培养体系:领航者班(战略层面) 五大必修课(国别选择/合规等) 主题训战班(合规/供应链等) 海外考察线路(新加坡等) [48][51][53][55] - 联合20位国际化专家启动"千家万企"计划 目标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实战型管理人才 [45][47]
签约177个项目!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发出“中心型世界城市”邀约
搜狐财经· 2025-06-26 23:18
投资年会概况 - 第十一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签约177个项目,涵盖24个产业领域,总投资额1608亿元,预计产值/营收达3064亿元 [1] - 全球1000余名企业家和投资者参与,聚焦"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目标 [1] 广州战略定位 - 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赋予广州"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等"6+4"核心功能定位,目标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 [4] - 广州提出"五广"优势:广兴百业、广育新机、广通全球、广聚英才、广拓空间 [5] 产业与基础设施 - 近三年工业投资4500亿元,形成6个千亿级先进制造集群和7个千亿级服务行业,拥有1.3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 [5]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4%,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战略平台云集 [5] - 白云机场三期年底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单体机场,港口吞吐量稳居世界前六,5万多家外资企业和362家世界500强企业扎根广州 [5] - 新增城镇空间417平方公里,划定工业区块626平方公里,南沙、东部中心、北部增长极三大平台支撑产业新骨架 [5] 重点项目与投资 - 央企重仓:中海油在海珠区落子销售总部项目,年销售额近千亿元;中国邮政、国家开发投资集团等央企达成全面合作协议 [11] - 外企深耕:巴符科技投资德国海睿泊先进沉井式智慧停车场及新能源交通基站项目;法国法雷奥增资扩产,打造中国唯一、亚洲最大的智能座舱核心公司 [11] - 民企突围:高德地图打造"空中高德"示范基地,哈啰普惠落地智驾总部,小鹏汽车布局南区零部件产业园,恒瑞医药推进mRNA创新药研发 [11] 创新生态与独角兽 - 广州以24家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列全球城市第11位,相当于日本与韩国总和 [12] - 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华南脑控脑机轮椅、广汽人形机器人等展品展示广州"智造"实力 [12] 营商环境与服务 - 今年1-5月广州新登记经营主体31.85万户,增速连续12个月居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首位 [15] - 每新增7家外资企业就有1家落户广州 [15] - 首批15家"广州城市合伙人"获授牌,立邦中国、世邦魏理仕等企业高度认可广州营商环境 [15] 城市发展愿景 - "投资广州,就是投资未来"成为年会主题,广州从"广交世界"迈向"广聚动能",打造中心型世界城市 [16]
信凯科技: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关于浙江信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26 01:55
股东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本次股东会由公司董事会召集,董事会已作出相关决议并于2025年6月5日发布召开通知 [2] - 股东会定于2025年6月25日召开,通知提前20日以公告方式发出,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审议议题等关键信息 [2] - 会议采取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现场会议于6月25日14:30在公司杭州会议室召开,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系统分时段进行 [3]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8日,符合法定程序要求 [3] 股东会出席情况 - 现场会议出席股东及代理人共6名,合计持股70,304,770股,占总股本75.00% [4] - 网络投票股东资格由系统提供机构验证,其他出席人员包括董事、监事及见证律师 [4] 审议议案内容 - 主要议案包括《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关于2025年度对外担保计划的议案》等 [3] - 特别决议事项需获出席股东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中小投资者表决单独计票 [5] - 关联股东对相关议案回避表决,未对通知外事项进行表决 [5] 法律程序合规性 - 会议召集人资格、出席人员身份及表决程序均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4][5] - 表决结果合并统计现场与网络投票数据,计票监票程序合法有效 [4] 结论性意见 - 股东会全程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表决结果合法有效 [5]
容知日新: 容知日新关于调整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及作废处理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1:47
调整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及作废处理部分限制性股票 - 公司于2025年6月25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调整授予价格及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1] - 调整事由为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完毕,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3元(含税),总股本87,427,353股为基数 [3] - 根据激励计划规定,授予价格调整公式为P=P0-V(P0为调整前价格14.885元/股,V为每股派息额0.43元),调整后授予价格为14.455元/股 [3][4] 作废处理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原因和数量 - 18名激励对象因离职丧失资格,作废7.00万股未归属限制性股票 [4] - 2024年公司层面业绩达触发值(An)未达目标值(Am),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比例为80%,作废14.30万股 [4] - 33名激励对象因个人绩效考核未达"B+及以上",作废1.064万股 [4] - 本次合计作废22.364万股限制性股票 [4] 调整及作废事项对公司的影响 - 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5] - 不影响核心团队稳定性及股权激励计划继续实施 [5]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意见 - 认为调整及作废符合上市规则、管理办法及激励计划草案规定,无损害股东利益情形 [5] 监事会意见 - 确认授予价格调整符合法律法规及激励计划规定,无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情形 [6] - 同意作废22.364万股限制性股票,程序合法合规 [6] 法律意见书结论 - 本次调整及作废已取得必要批准与授权,符合管理办法及激励计划规定 [7] - 公司已履行现阶段信息披露义务,需继续履行后续披露义务 [7]
容知日新: 容知日新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符合归属条件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1:47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核心内容 - 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符合归属条件,可归属数量为56.136万股,涉及205名激励对象[10][21][22] - 激励计划授予总量为150万股,授予价格为14.455元/股(调整后),覆盖223名激励对象[3][10] - 第一个归属期公司层面归属比例为80%,因2024年净利润1.02亿元达到触发值(An=1亿元)但未达目标值(Am=1.2亿元)[12][14] 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机制 - 考核指标为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净利润加股份支付费用,2024年目标值1.2亿元、触发值1亿元,2025年目标值1.5亿元、触发值1.25亿元[2][12] - 公司层面归属比例分档:A≥Am时100%,An≤A<Am时80%,A<An时0%[2][12] - 个人层面考核分三档:B+及以上(100%)、B(80%)、B以下(0%),205名在职激励对象中172人获100%比例,33人获80%比例[17][18][19] 激励计划实施流程 - 2024年5月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审议,6月完成15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6][8][10] - 第一个归属期为授予后12-24个月(2025年6月24日至2026年6月23日),归属权益数量占授予总量的50%[1][10] - 18名激励对象因离职不符合归属条件,其对应股份作废处理[12][20] 财务与合规情况 - 限制性股票费用按股份支付准则分期摊销,对当期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4] - 监事会及法律顾问确认归属程序合规,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20][23][24] - 本次归属股票来源为定向增发A股普通股,不涉及董事及高管交易限制[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