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等

搜索文档
红利板块股息率已具备较强吸引力,国企红利ETF(159515)蓄势调整
新浪财经· 2025-08-13 14:49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涨跌 -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下跌0.42%至2025年8月13日14:10 [1] - 成分股中粮糖业领涨5.03% 西部矿业涨2.87% 广日股份涨1.47% [1] - 潞安环能领跌4.45% 深物业A和江苏银行跟跌 [1][3] ETF交易数据 - 国企红利ETF报价1.16元 盘中换手率3.67% 成交额174.97万元 [1] - 近一年日均成交额为310.52万元截至8月12日 [1] 红利策略优势 - 央企盈利能力支撑高股息率 分红具备可预测性和持续性 [1] - 红利策略提供资本增值潜力和分红收益的双重收益配置 [1] - 市场风险偏好下降背景下稳健投资需求提升 [1] 指数构成与权重 - 指数选取100只现金股息率高且分红稳定的国有企业证券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6.77%截至7月31日 [2] - 权重最高为中远海控2.36% 冀中能源2.00% 山煤国际1.47% [2][3] 板块估值与配置价值 - 红利板块估值调整后股息率具备吸引力 [2] - 低估值高股息资产在利率下行环境中配置价值凸显 [2] - 建议关注长期稳健收益特征 [2]
合肥云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12 09:42
公司基本信息 - 合肥云浔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耿广庆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技术服务 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 [1] - 餐饮管理及餐饮服务(需经相关部门批准) [1] - 互联网销售(除需要许可的商品) 日用品销售 国内贸易代理 货物进出口 [1] - 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 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 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 [1] -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及销售 塑料制品制造 金属包装容器及材料制造 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 [1]
中国基建的DeepSeek时刻
国信证券· 2025-07-22 20:58
核心观点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下中国经济向注重内需转型,基建板块成开启内需“第二格局”关键力量,在政策与市场需求驱动下迎来发展机遇,截止2025上半年投资完成额同比增近9%,兼具投资价值,投资应关注从“量”到“质”转变及相关龙头企业 [2][5][7] 国内基建领域热点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启动,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优化能源结构、带动投资需求,新成立的中国雅江集团未来有望整合更多水电资产 [3] -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获政策支持,吸引资本和人才,其建设需完善基础设施,与旅游等产业相关的基建将快速发展 [3] - 城市更新行动是城镇化新阶段战略,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带动上下游产业增长,为基建投资提供新增长点 [4] 全球经贸不确定性下的内需转变 - 贸易摩擦倒逼经济结构转型,基建投资作为内需驱动型产业重要性凸显 [5] - 内需格局从居民消费向国内基建转变,基建投资可拉动上游产业、刺激消费和产业升级 [6] - 国内要素大市场构建与基建形成协同效应,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提升基建投资效率和回报 [6] - 基建板块有较高股息率和政策护城河,投资周期长但项目运营后现金流稳定,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小,大型基建企业有竞争优势 [6] 投资逻辑主线 从“量”到“质”的转变 - 战略性项目优先,如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等重大项目获优先支持 [9] - 短板与弱项补齐,城市更新等项目持续发力 [9] -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5G等新基建板块为数字经济提供支撑 [10] - 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基础设施等绿色基建成投资热点 [10] 聚焦高股息、政策护城河与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 - 关注高股息率的建筑央企,其有稳定现金流、高股息率、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分红稳定 [11] - 关注受益于城市更新的细分领域龙头,如在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有核心技术和市场份额的上市公司 [11] - 关注新能源基建与绿色环保领域的先行者,如在新能源发电等领域有优势的企业 [11] - 关注具备“国内要素大市场”协同效应的企业,如物流和数字基础设施相关企业 [11]
退出利好:允许大湾区的港股企业回深A上市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10 22:36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核心要点 - 政策旨在通过金融、科技、数据等领域改革推动深圳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建设,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引擎作用[1][3] - 重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金融赋能实体经济、数据要素市场化等六大领域23项具体任务[3][4][6][7][8][10][11] - 允许港交所上市的大湾区企业按政策在深交所上市,支持保险资金投资深圳特定领域私募基金[1][6]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探索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并赋予经费支配等更大权限[4] - 试行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国有资产长周期考核机制[4] - 推动校企联合培养复合型工科人才,支持外资在深设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4][5] - 完善海外人才引进配套政策,扩大用人单位在人事科研管理方面的自主权[5] 金融与科技产业融合 - 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试点,健全知识产权证券化及交易规则体系[6] - 优化科技型企业债权股权融资协同机制,深化绿色金融改革[6] - 依托深交所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6] - 探索人工智能医疗设备数据使用规则及低空飞行监管创新[6]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健全数据交易、可信流通及收益分配机制,推进交通医疗等领域公共数据分级开放[7] - 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探索高效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7]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 支持盐田港探索通关便利化及燃料加注结算创新[8] - 开展保税维修业务试点,扩展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场景[8] - 便利港澳台船员社保办理,扩大境外职业资格执业认可范围[8][9] 城市治理现代化 - 深化药械审评审批改革,探索国际新药真实世界数据用于注册[10] - 创新土地盘活利用方式,加强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10] - 建立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解决机制,深化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