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
搜索文档
中欧班列通道口岸段最长桥架梁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5: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徐世明 中欧班列通道口岸段最长桥架梁 中新网佳木斯9月5日电 (记者 史轶夫)9月5日,同江特大桥进入架梁施工阶段,中欧班列"东通道"佳同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再提速。 佳同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西起佳木斯市东佳木斯站,终至同江北站,是一条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的干线 铁路,改造线路全长258.25公里。 此次进入架梁阶段的同江特大桥位于同江至同江北改建段,是全线"头号控制性工程",桥梁全长 10435.14米,采用单线T梁结构设计,是中国目前中欧班列三大通道中口岸段最长新建桥梁。 设计单位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考虑施工地点季节性冻土广泛分布的特点,增加桥梁结构的耐久性与经济 性。同时,为节约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地区宝贵的黑土地资源,确定了"外绕城市+以桥 代路"的设计方案,该段桥梁占比高达84%,大幅节约土地资源占用,将对三江平原的生态扰动降至最 低。 "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同江特大桥T梁架设量共计638片,按施工计划有序推进。"中铁二十三局佳同项 目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313片T梁预制及300片T梁架设任务。 目前,佳同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已进入主体大干阶段。建成投用后,将全面 ...
盘兴高铁热滑试验顺利完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5:19
项目进展 - 盘兴高铁接触网热滑试验于9月5日顺利完成 热滑试验车从盘州站驶出并于7点47分到达兴义南站[1] - 接触网送电工作于9月4日22点10分启动 并于9月5日0点30分实现全线送电成功[1] - 热滑试验通过电力机车受电弓滑行检测接触网电压稳定性及弓网关系 确保供电系统达到联调联试条件[2] 技术实施 - 试验由沪昆客专贵州公司盘州指挥部组织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及贵阳供电段等单位共同执行 配备详细试验方案及应急预案[2] - 试验过程中列车按规定速度运行 精确检测分段绝缘器、线岔及定位点等关键设备状态[2] 项目意义 - 盘兴高铁是贵州省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的收官项目 全长约98公里 设计时速250公里[4] - 线路桥隧比例达90.66% 为贵州高铁中桥隧比例最高线路[4] - 建成后贵阳至兴义通行时间将缩短至2小时 贵阳与省内8个市州中心城市形成1-2小时高铁交通圈[4] - 项目将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 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4]
盘兴高铁完成热滑试验
新华网· 2025-09-05 14:15
项目进展 - 盘州市至兴义市高速铁路于9月5日顺利完成热滑试验,标志着线路通过首次运行测试,轨行区基本具备行车条件 [1] - 热滑试验是接触网带电情况下对高铁供电、轨道等系统进行的全面检测,试验列车以低、中、高三种速度完成,各项参数及观感指标均达预期标准,牵引供电系统顺利通过验收 [1] 项目意义 - 盘兴高铁是贵州省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的最后一个项目,项目建成通车后,贵阳至兴义2小时可达 [1] - 项目通车后,贵阳至省内8个市(州)中心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高铁交通圈,对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强区域间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1]
江苏扬州:沪渝蓉高铁跨京杭运河斜拉桥施工正酣
人民网· 2025-09-05 10:09
沪渝蓉高铁建设进展 - 江苏扬州段跨京杭运河斜拉桥目前处于紧张施工阶段 [1][2][3][4] 基础设施项目动态 - 沪渝蓉高铁关键节点工程京杭运河斜拉桥正在推进建设 [1][2][3][4]
西延高铁全线接触网实现贯通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08:41
项目工程进展 - 西延高铁全线接触网于9月4日实现贯通,为后续全线送电及联调联试奠定坚实基础 [1] - 该工程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电气化局承建 [1] 项目战略定位与规模 - 西延高铁是陕北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也是国家高速铁路网包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线路与在建的西渝高铁共同形成南北大通道,是陕西省“米”字型高铁网主骨架的重要构成 [1] - 线路全长299.8公里,设计速度为350公里/小时,建设标准为双线高速铁路 [1] 项目影响与意义 - 线路投入运营后,西安至延安的运行时间将从目前的2.5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 [1] - 项目对提升陕西省区位优势、强化全国铁路网枢纽地位、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络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1] - 项目将服务于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1]
雄商高铁全线开始铺轨
齐鲁晚报· 2025-09-05 00:06
项目进展 - 雄商高铁全线于9月1日正式进入铺轨阶段 [2] - 铺轨工程同步启动于河北段河间铺轨基地和山东段郓城铺轨基地 [2] 工程规模 - 项目正线全长552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2] - 河北段占258公里 山东段占269公里 河南段占25公里 [2]
未来之城新画卷
经济日报· 2025-09-04 09:01
雄安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片区处于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紧张施工状态[1] - 雄忻高铁是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政配套工程是新区重要基础设施[1] - 未来将实现雄忻高铁、京雄快线、规划地铁M1/M2线四线交汇格局[1] 数字化城市建设成果 - "雄安印象"展馆通过AR、裸眼3D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数字体验空间[2] - 采用"地下一座城、地上一座城、云端一座城"的三维城市设计理念[2] - 政务服务智能终端可实现许可证打印、营业执照打印等便捷办理[2] 产业协同发展态势 - 中关村科技园开园运营两周年 承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与培育新质生产力重任[2] - 京津冀协同发展从硬件对接走向制度创新 构建"六链五群"产业体系[3] - 经历八年发展 从"一张白纸"到"雏形初现"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3]
我国西部,正在悄悄推进两个超级“国家工程”
虎嗅· 2025-09-03 21:10
核心观点 - 中国在西部推进两个超级国家工程 总投资超过1.6万亿元 超过2024年全国GDP的1% 将重塑西部发展格局和地缘战略 [3][6][9] 雅江下游水电工程 - 位于西藏林芝 规划5座梯级电站 总装机容量6000万-8100万千瓦 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 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 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 [12][13] - 建设周期15-20年 将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中国2024年石油消费72%依赖进口 其中80%经过马六甲海峡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 首次突破单月万亿度 [40][41][45] - 为AI算力提供能源基础 并可能使青藏高原成为影响南亚和东南亚的清洁能源基地 [44][46] 新藏铁路工程 - 全长约2000公里 连接新疆和田与西藏日喀则 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 最高点达5200米 将是世界海拔最高、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 [14][15] - 投资超过4000亿元 建设周期12-15年 年均投入300-400亿元 [5][35] - 通过日喀则仲巴县 该县已设置矿业权23个 包括亚洲第一大锂矿盐湖扎布耶 2024年锂矿产出5083吨 [56][59][60] 工程建设挑战 - 高海拔挑战:施工区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新藏铁路沿线达4500米 最高点5200米 氧气稀薄气候恶劣 [7][25] - 地质挑战:穿越昆仑山等世界级山脉 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跃冻土广布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形险峻生态脆弱 [28][29] - 气候挑战:年平均气温0度 最低零下40度 强风暴雪沙尘暴等极端天气频繁 实际施工窗口期有限 [31][32] 西部发展影响 - 旅游产业提升:2024年西藏接待游客6389万人次 同比增长15.8% 旅游收入740亿元 占GDP四分之一以上 青藏铁路2024年运送旅客289.1万人次已近饱和 [53][54] - 资源开发加速:除锂矿外 西藏还有铬矿(山南市罗布莎矿区)、铜矿(拉萨巨龙铜矿)等资源 铁路网将提升物资流通效率 [56][61] - 产业升级契机:稳定廉价的电力供应将支持高耗能制造业发展 促进资源输出向经济收益转化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62] 地缘战略布局 - 连接中亚通道:通过和田、喀什连接吐尔尕特和伊尔克什坦口岸 直达吉尔吉斯斯坦 中吉乌铁路2025年启动 将成为中国通往欧洲和中东的最短货运路线 [69][70] - 打通南亚通道:经喀什通过红其拉甫口岸连接中巴经济走廊 直达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缓解马六甲海峡依赖 [71][73] - 线路南移扩大影响:相比2018年规划 2023年新藏铁路线路向南偏移 经佩枯错、定日、定结等地 增强在亚欧大陆中心影响力 [76][77][78] 投资与就业创造 - 两个工程总投资1.6万亿元 西部铁路网整体投资超2万亿元 加上配套基础设施规模空前 [6][19] - 建设期间每年千亿级投资将直接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 建成后带动产业上下游发展创造间接就业 [88]
中国,正在西部悄悄推进两个超级“国家工程”
36氪· 2025-09-03 18:00
核心观点 - 中国在西部地区同时推进雅江下游水电工程和新藏铁路两大超级国家工程 总投资超过1.6万亿元 相当于2024年全国GDP的1% 体现国家战略重心向西部转移 将重塑中国及亚洲经济版图[4][5][51] 工程项目概况 - 雅江下游水电工程总装机容量6000万-8100万千瓦 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 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 将成为世界最大水电工程[5] - 新藏铁路全长约2000公里 连接新疆和田与西藏日喀则 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 将成为世界海拔最高、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5] - 西部铁路网建设总投资将超过2万亿元 包括川藏铁路、滇藏铁路、中尼铁路等 配套公路、机场、电网等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达前所未有高度[7] 工程建设挑战 - 海拔挑战:新藏铁路最高点达5200米以上 施工人员需在氧气稀薄环境中作业 雅江工程海拔稍低但条件类似[11][14] - 地质挑战:新藏铁路穿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等世界级山脉 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跃、冻土广布[15] - 气候挑战:年平均气温0度 最低零下40度 强风、暴雪、沙尘暴等极端天气频繁 实际施工窗口期有限[18][19] - 资金与时间压力:新藏铁路建设周期12-15年 年均需投入300-400亿元 雅江水电站建设周期15-20年 需持续千亿级资金保障[21][22][23] 战略意义 - 能源安全:中国2024年消费7.56亿吨石油中72%依赖进口 其中80%经过马六甲海峡 雅江水电站年发电3000亿千瓦时可缓解能源进口依赖[25][29] - 算力支撑:AI发展受能源禀赋制约 雅江水电站将提升电力容量 为算力提供基础保障[27][28] - 旅游经济:2024年西藏接待游客6389万人次 同比增长15.8% 旅游总收入740多亿元 占全区GDP四分之一以上 新藏铁路将串联班公湖、冈仁波齐等景点 进一步促进旅游发展[34][35] - 资源开发:扎布耶盐湖2024年产出锂矿5083吨 仲巴县已设置矿业权23个 新藏铁路经过该县将提升矿产资源运输效率[36] - 产业升级:稳定电力供应和交通网络将推动西部发展高耗能制造业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实现资源输出向经济收益转化[39] 地缘战略布局 - 新藏铁路连接和田、喀什 通过吐尔尕特和伊尔克什坦口岸直达吉尔吉斯斯坦 中吉乌铁路2025年启动后将成中国通往欧洲和中东最短货运路线[44] - 红其拉甫口岸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唯一陆路口岸 直通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由中国公司运营管理 可缓解马六甲海峡能源运输风险[44][45] - 铁路线路向南偏移(日土-定日-定结-日喀则)扩大中国在亚欧大陆中心地带的影响力 重构地理格局[47][48] 西部发展模式转型 - 从"输血式"发展(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转向"造血式"发展(内生增长) 新藏铁路提供对外贸易通道 雅江水电站提供清洁能源 支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50] - 建设期间每年千亿级投资创造数十万就业岗位 建成后带动产业上下游发展 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 吸引内地企业与人才 实现共同富裕[50]
广东首个时速350公里高铁“隔音隧道”完工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09:03
中新社佛山9月2日电 (郭军 王锐)广东省首个时速350公里高铁"隔音隧道"——广湛高铁全封闭式声 屏障2日完工。 广湛高铁2标项目正线全长约10.38公里,含佛山特大桥、高中立交特大桥2座。其中,高中立交特 大桥全长约5101米,包括8座连续梁,跨越佛山中心城区。该桥设有全线唯一一段全封闭式声屏障,长 度占桥梁全长近50%。 据中铁二十五局项目现场负责人陆浩介绍:"高中立交特大桥22号墩到82号墩紧邻居民区,为降低 列车高速运行产生的噪声影响,我们为桥梁加装了2.5公里圆形全封闭式声屏障,形成一段'隔音隧 道'。" 广湛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铁路客运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北部湾城市群的高速铁路。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大幅缩短粤西地区 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广州中心城区至湛江中心城区可实现90分钟互达。(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