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园区运营
搜索文档
北京:2025年第二批北京市建设一流大学科技园项目开始申报
仪器信息网· 2025-11-04 17:08
项目申报启动 -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启动了2025年度第二批支持建设一流大学科技园项目的申报工作 [1][3] - 申报对象限定为北京市内的大学科技园投资建设或运营单位 [5] - 申报系统在线填报功能开放时间为2025年11月1日14:00,截止时间为11月6日10:00 [7] 项目支持方案 - 支持方式为事前补助,支持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6] - 支持资金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50%的比例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 [6] - 第一年支持资金最高2000万元,第二、三年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每年最高支持1500万元 [6] 项目目标与资金用途 - 项目旨在支持大学科技园完善管理机制、打造高水平团队、建设专业服务平台,以推动大学科技成果转化 [4] - 目标是通过项目加快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和企业,培育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4] - 支持资金明确用于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具体用途包括设施购置或租赁费、材料购置费、空间改造费、人员费用等 [6]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中关村被定位为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创新发展旗帜 [2] - 《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实现基础前沿领域领先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2]
国科云招(南通)科技产业园运营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30 07:49
公司基本信息 - 新成立公司全称为国科云招(南通)科技产业园运营有限公司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吕海彬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30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许可项目包括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不产生油烟、异味、废气) [1] - 一般项目涵盖园区管理服务、技术服务、大数据服务、创业空间服务等 [1] - 业务范围延伸至企业管理咨询、物业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及会展服务 [1] - 广告相关业务包括广告制作、发布、设计及代理 [1] - 技术开发领域涉及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人工智能应用及基础软件开发、物联网技术服务 [1] - 零售业务包括预包装食品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及工艺美术品零售 [1]
华金资本持股7.92%股东力合科创拟减持不超3%股份
新浪财经· 2025-10-16 20:45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减持公司股份,截至公告日其持有华金资本股份2728.722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7.92% [1] - 减持计划期间为2025年11月7日至2026年2月4日,计划以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1034.1249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 [1] - 减持股份来源为协议转让所得的股份及其孳生股份,减持原因为股东经营发展需要 [1] 减持交易细节 -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的,在连续90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即不超过344.7083万股) [1] - 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在连续90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即689.4166万股),且受让方在受让后六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 [1] - 减持价格区间将根据减持时的市场价格及交易方式确定 [1] 减持计划的影响与性质 - 力合科创不属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本次减持计划的实施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2] - 本次减持计划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2] - 截至公告披露之日,力合科创未对公司出具持股意向相关承诺,本次减持计划不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形 [1]
拆墙松绑、破旧立新: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加速推进
新华网· 2025-09-19 12:51
北部都会区战略定位 - 香港北部都会区与深圳接壤 面积和未来人口约占香港三分之一 是香港战略发展区域 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 能创造大量职位 提升生产力[1] - 北部都会区是引领香港未来发展的引擎 是创科产业的重要载体 也是与粤港澳大湾区兄弟城市合作的重要基地[1] - 新田科技城位于北部都会区心脏地带 其中新田一带约20公顷创科用地将陆续交由香港科技园公司发展和营运[3] 政策与制度创新 - 成立由行政长官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 订立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专属法例 授权特区政府制定简化法定程序[1] - 引入快速审批制度 以试点形式推行分阶段开发模式 灵活批拨土地 推动企业落户和投资[2] - 简化行政措施 降低建筑成本 设计不同融资方案 容许按实补价 鼓励市场参与北部都会区发展[3] 产业发展与产城融合 - 北部都会区建设迈出产城融合实质步伐 通过交通网络加密与产业政策倾斜 成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界面[2] - 建议将北都大学城打造成科研成果转化中心 邀请有规模和研发能力的科技企业参与 实现校企合作与创新协同发展[3] - 科技园公司正就新田科技城园区进行总体规划研究 全力推进项目 通过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集群协同合作建构完整创科产业链[3] 组织架构与实施机制 - 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三个工作组: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组负责探索创新投融资和运营模式 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专注于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与引入 规划及发展工作组统筹整体规划与建设推进[2] - 特区政府采取拆墙松绑 破旧立新措施 体现出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的决心 改革求变的信心和志在必得的意志[2] - 分阶段开发模式特别针对洪水桥商业用地施行 有助提升地产商开发及财务灵活性[3]
未来之城新画卷
经济日报· 2025-09-04 09:01
雄安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片区处于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紧张施工状态[1] - 雄忻高铁是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政配套工程是新区重要基础设施[1] - 未来将实现雄忻高铁、京雄快线、规划地铁M1/M2线四线交汇格局[1] 数字化城市建设成果 - "雄安印象"展馆通过AR、裸眼3D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数字体验空间[2] - 采用"地下一座城、地上一座城、云端一座城"的三维城市设计理念[2] - 政务服务智能终端可实现许可证打印、营业执照打印等便捷办理[2] 产业协同发展态势 - 中关村科技园开园运营两周年 承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与培育新质生产力重任[2] - 京津冀协同发展从硬件对接走向制度创新 构建"六链五群"产业体系[3] - 经历八年发展 从"一张白纸"到"雏形初现"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3]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研究中关村示范区分园创新发展综合评价结果等事项 市长殷勇主持会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3 22:35
中关村示范区分园创新发展 - 中关村示范区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阵地 需用好综合评价结果推动各分园补短板强弱项 提升园区发展质效 [1] - 将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引入专业运营管理机构 提升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运营能力 [1] - 推动分园成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承载地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 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 [1] - 持续落实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任务 优化"一区多园"产业空间创新资源布局 [1] - 将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 加强前瞻布局和政策衔接 支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1] 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 发挥"双奥之城"优势 利用冬奥遗产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 [2] - 组织群众性冰雪运动 发展特色冰雪旅游 推动商文体旅深度融合 [2] - 提升冬奥场馆市场化运营水平 保障高品质冰雪赛事举办 [2] - 培育冰雪经济经营主体 实现产业高水平融合发展 [2] 总部经济发展 - 总部经济是首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将实施《若干措施》培育总部企业 [2] - 精准服务企业 发挥"服务包"机制作用 落实便利措施促进总部企业在京发展 [2]
多管齐下,做强科创主阵地
人民日报· 2025-05-29 08:06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策略 -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园通过原址重建实现空间升级 新园区容积率达到2 7 是原先的5倍 新建梯度化物理空间包括科创研发楼 科创孵化楼和科创加速楼 满足企业不同成长阶段需求 [1] - 园区通过腾笼换鸟 工业上楼 亩均论英雄 容积率奖励等手段整合低效资源 重新规划产业空间 [1] - 采用分层定位 功能互补 要素融通 动态升级原则 构建核心引领—区域支撑—专业深耕的立体化产业布局体系 [1] 要素配置与人才体系创新 - 打造战略科学家—产业工程师—数字工匠的人才金字塔 实现从单一引进到生态培育的转变 [2] - 推出供地双轨制 对赌式补贴 以投代补等新政策 将普惠补贴升级为精准赋能 [2] - 通过要素重组打破传统资源配置玻璃门 实现从成本洼地向创新高原的质变 [2] 产业链协同与招商策略 - 围绕链主企业需求 协同技术链—产业链—服务链—资本链 打造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应用的完整创新生态 [2] - 招商策略从简单引资转向精准补链 通过上游补短板 中游强配套 下游拓应用延伸高附加值环节 [2] - 推动产业园区从盖楼出租转向价值创造 增强属地经济韧性与活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