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

搜索文档
山西开行首趟跨里海铁海联运中欧班列
快讯· 2025-07-09 12:37
中欧班列铁海联运新路线 - 山西首趟跨里海铁海联运中欧班列开行 装载106.26吨光伏组件 由50节车厢组成 目的地为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1] - 班列采用"铁海联运"模式 总行程6915公里 包含陆路和海路运输 途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 哈萨克斯坦 里海阿克套港 [1] - 运输时间约20天 较传统路线缩短10天左右 通过轮渡横渡里海后在巴库上岸疏散 [1] 区域经贸合作深化 - 该班列标志着内陆省份山西与欧洲及中亚地区经贸合作持续深化 [1] - 运输货物以光伏组件为主 显示新能源产品出口成为区域贸易重要组成部分 [1]
中国高铁不断刷新“世界之最”
科技日报· 2025-07-09 09:08
行业现状 - 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70%以上 [1] - 高铁覆盖中国97%以上的50万人口大城市 [1] - 中国成为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快、运营网络通达水平最高的国家 [1] 技术发展 - 全面掌握高速铁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三大领域核心技术 [2] - 形成完备的高铁技术体系,成功修建主跨超千米的高铁桥梁和长度超10公里的高铁隧道 [2] - 自主研发复兴号动车组成为行业标杆 [2] - 主持制定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领域全部13项系统及国家标准 [2] 重点项目 - 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实现北京至上海4小时高铁都市圈 [1] - 哈大高铁全长928公里,是全球第一条穿越高寒季节性冻土地区的高铁 [1] - 京张高铁全长172公里,是世界首条智能化高速铁路 [1] - 雅万高铁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将雅加达到万隆旅行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46分钟 [2] - 匈塞铁路开通3年多累计发送旅客约1100万人次 [2] 未来方向 - 向更安全、更高速、更智能、更舒适、更绿色方向发展 [3] - 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铁路基础设施硬联通、标准规则软联通 [3] - 为世界高速铁路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
中欧班列(西安)今年以来开行超3000列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08:59
中欧班列(西安)运营情况 - 中欧班列(西安)2024年累计开行超3000列 较2024年提前40天完成目标 开行量 货运量 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1] - 西安国际港站通过95306网站及货运生产作业与管控平台整合数据 搭建智能化系统优化装卸流程 提升装运效率 [1] - 西安国际港站利用95306小程序表单为货主及车辆创建身份信息 实现预约进出园区 导航直达领送货地点 提升园区内运输效率 [1] 智能化设施与物流体系升级 - 智能档口 智能防护信号等设施与智能装卸机具联动 通过管控平台采集系统实现作业视频监控 线路状态查询 货位管理等功能 [2] - 构建"1 3 N"智能化应用体系 涵盖生产一体化管理 综合服务智能化管理 堆场数字化管理三个子系统 [2] - 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在阿拉木图市投入运营 占地147亩 与西安的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互联互通 实现"枢纽对枢纽"运输升级 [2] 中哈贸易与班列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哈萨克斯坦发往西安国际港的饲料小麦粉近10万吨 面粉和小麦超1万吨 食用油1万余吨 [2] - 西安至哈萨克斯坦国际货运班列已开行19列 累计承运货物908车 [2] - 中哈"枢纽对枢纽"物流模式预计每月贸易量超15列 高效串联两地产业链供应链 [2] 未来发展规划 -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将持续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 提升班列开行品质 [3] - 目标构建效率高 成本低 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3]
广东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香港北环线项目第一部分财务安排获批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07:52
广东用电负荷 - 7月7日广东电网系统负荷达15974万千瓦,创2024年新高,较此前峰值增长1.94% [1] - 迎峰度夏期间广东9个地市用电负荷均突破历史纪录 [1] - 用电数据反映广东作为经济强省的产业活跃度与韧性 [1] 新能源汽车出口 - 比亚迪"深圳号"汽车运输船完成跨洋首航,该船总长219米,单次可载9200辆汽车 [2] - 7月8日该船搭载6800辆新能源汽车从深圳启程赴欧 [2] - 比亚迪计划投用8艘滚装船组建"出海舰队",支撑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扩张 [2] 广东气候风险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广东降水呈西多东少格局,珠三角和粤西地区偏多1-2成,其余地区偏少1-2成 [3] - 同期全省平均高温日数达24-28天,热带气旋影响次数预计3-5次 [3] - 气候条件将对农业、能源、交通及旅游业产生多维度影响 [4] 香港基建投资 - 香港北环线项目第一部分获批314亿港元预算(按2025年7月价格计算) [5] - 该项目连接东铁线与屯马线,形成环状铁路网络以提升土地开发潜力 [5] 深市行情 - 7月8日深证成指收涨1.46%至10588.39点 [6] - 欣灵电气、国际复材、首航新能涨停,涨幅均达20% [7] - ST华铭、*ST紫天跌停,常山药业单日跌幅12.8% [7]
上半年浙江中欧班列发运量 同比增长11.1%
每日商报· 2025-07-09 06:17
中欧班列(义新欧)运营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累计发运集装箱13.1万标箱,同比增长11.1% [1] - 单日同时发出两列班列,分别装载日用百货、汽车配件、纺织服装及太阳能板、五金工具等本地产品 [1] - 货物发运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 [2] 路线与运输模式创新 - 开行全国首趟"金华-巴希-巴库"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缓解阿克套港至巴库线路拥堵 [1] - 推出长三角首趟整列铁公多式联运"义乌-喀什北-塔什干"班列,运输时间成本较一般铁路运输节约15% [1] - 稳定跨境运输线路达26条,形成多元化网络布局 [2] 货物品类拓展 - 运输货品门类新增消费型锂电池产品混装运输,为长三角地区首趟该类班列 [1] - 货物结构持续优化,涵盖日用百货、汽车配件、纺织服装、太阳能板、五金工具等多品类 [1][2] 海关支持措施 - 推广"铁路快通""抵港直装"便利化措施,开辟"绿色通道"实现7×24小时预约通关 [2] - 实施"即到即查""即验即放"机制保障班列高效通关 [2] - 计划推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深化"智关强国"行动落实 [2]
探秘列控仿真实验室 看高铁列车上演“贪吃蛇”的背后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04:56
中新网郑州7月8日电题:探秘列控仿真实验室看高铁列车上演"贪吃蛇"的背后 盛夏时节,中原大地热浪滚滚。京广、郑渝、郑阜等高铁线路上,一列列高铁列车如同银色"巨龙"般穿 梭不息,载着万千旅客奔向远方。 暑运期间,客流量持续攀升,高铁线路满图运行。高密度、高频次的运行,对高铁运行的安全性与时效 性带来不小考验。在这背后,高铁列控系统犹如"贪吃蛇"游戏中的智能算法,能提前规划列车行驶速度 和方向,为列车在复杂的线路中"穿针引线",确保每趟行程安全有序。 图为铁路职工在高铁列控仿真实验内进行试验。许琛摄 列控系统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专业运维人员的精心呵护。高铁列控系统技术精密、结构复杂,传统的培 训模式往往局限于理论讲解和简单的模拟操作,难以让职工掌握实战技能。 近年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郑州局)郑州高铁基础设施段创新打造高铁列控运 维三维仿真实训系统,以数字化手段赋能高铁运维人才培养,为中国高铁技术持续领跑注入新动能。 "系统还具备故障复现追溯、操作流程评估、数据智能分析等功能,可精准定位学员技术短板,定制个 性化方案。"国铁集团郑州局郑州高铁基础设施段相关负责人介绍,学员利用仿真实训系统,可模 ...
多地多部门筑牢防御台风安全屏障 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央视网· 2025-07-09 00:08
台风登陆情况 - 第4号台风"丹娜丝"于7月8日21时25分在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沿海登陆 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 [1] - 浙江温州、台州、丽水东部和南部等地部分有暴雨到大暴雨 温州市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 [2] - 福建宁德大唐发电厂所在区域最大风速达8—9级 雨势强劲 [7] 防御措施 - 浙江温州洞头区中屿景区风雨加大 浪势增强 强降雨成为主要风险 防御重点转向防暴雨及次生灾害 [4] - 福建宁德大唐发电厂提前启动防台风应急响应 停止所有室外作业 四台燃煤机组运行状态稳定 [7] - 福建省防指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维持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9] - 国铁上海局启动防汛防台三级应急响应 停运7月8日途经杭深铁路、杭台高铁、杭温高铁等旅客列车 [11][13] 电力行业影响 - 华电浙江玉环风电场进入台风七级风圈 持续风速12.9米/秒 瞬时最大风速17米/秒 32台风机全部满发且运行稳定 [5] - 福建宁德大唐发电厂四台燃煤机组运行状态稳定 持续保持电力可靠供应 [7] 气象预警 - 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和"暴雨黄色"双预警 浙江和福建多地将出现大暴雨 [1] - 福建8日至10日有显著风雨过程 三天累计雨量中北部地区150—300毫米 局部400—500毫米 其余地区100—200毫米 局部300毫米 [9]
“Whoosh”!看中国高铁一路飞驰
新华社· 2025-07-08 20:53
中国高铁发展成就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高铁网,营业总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 [3] - 形成完备的高铁技术体系,覆盖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等领域,研发了以复兴号动车组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创新成果 [3] - 构建安全高效的运营系统,单日开行动车组列车可达10000列,单日发送旅客达1600万人次,累计发送旅客超229亿人次 [3] 雅万高铁项目 - 雅万高铁是东南亚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建造,融合印尼文化特色,全程仅需40多分钟 [1] - 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标志性成果,印尼-中国高速铁路公司董事长在大会上点赞该项目 [1] 世界高速铁路大会 -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召开,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位嘉宾参会,主题为"高速铁路:创新发展让生活更美好" [1] - 大会举办30场技术交流会,围绕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基础设施等6大核心议题探讨高铁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路径 [3] 高铁技术创新 - CR450动车组样车亮相,未来运营时速将达400公里,成为世界上运营时速最快的新一代动车组 [3] - 展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展示智能建造、智能运维、智能检测等成果 [4] - 6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覆盖高速制动、5G通信等关键系统,展示中国高铁强大科研实力 [4] 中国高铁国际化 - 中国主持制定了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领域全部13项系统级国际标准,系统性完善高铁技术标准体系 [4] - 高铁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世界高铁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
张国清:中国将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技术、中国方案
快讯· 2025-07-08 19:47
中国高速铁路国际合作 - 中国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技术、中国方案 [1] - 深化合作对接,以平等互利为基础,积极发展双多边铁路合作 [1] - 推进互联互通,统筹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 [1] 技术共享与创新发展 - 中国愿与各国分享高速铁路建设运营经验,共同推动前沿技术在铁路领域广泛应用 [1] - 以数智化赋能铁路创新发展 [1] 民生与经济发展 - 统筹重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实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1]
中国高铁营业总里程达4.8万公里 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
北京商报· 2025-07-08 19:38
北京商报讯(记者 金朝力 程靓)7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日上 午,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国际铁路联盟(UIC)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 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会期持续至7月11日。大会聚焦"高速铁路:创新发展让生活更美好"主题, 搭建世界各国高速铁路成果展示、技术交流、产业协同的平台,共同探讨未来高速铁路创新发展的重大 课题。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同日开展,在国家会议中心、国家铁道试验中心集中 展示世界各国先进铁路技术和装备。 本届高速铁路大会和装备展览期间,将同步开展高铁创新之旅、技术参观、文化科普、车迷互动等活 动,举办参展商新技术新产品发布及签约仪式,传播高铁文化,提供沉浸体验,促进交流合作。大会开 幕前夕,新版《中国高速铁路》中英双语图书出版发行,本届世界高铁大会吉祥物命名正式发布,中文 命名为"福福""馨馨",英文命名为"Fufu""Xinxin"。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国高铁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 成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缩影。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运营场景最丰富的高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