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海联运
搜索文档
“铁海联运”“黄金水道”按下秋粮运输“加速键” 为全国粮食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央视网· 2025-11-21 14:44
央视网消息:随着东北地区秋粮收获接近尾声,秋粮运输迎来了高峰期。从10月中下旬开始,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吉林省已经调 出粮食近400万吨。作为秋粮运输的重要始发地的吉林扶余,从秋收后88个粮食发运站已开启高位运输模式。 长春铁路物流中心扶余营业部是秋粮运输的关键枢纽,秋粮运输简单来说就是将产粮区的优质粮食通过物流运输送往各地。 工人师傅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将粮食从货车上卸下来,一袋袋金灿灿的玉米通过传送带被运送到列车车厢里。这里每5个师傅编成一个运输 小队,两名师傅在高处负责将粮食卸车放到运输带上,另外三位师傅则在车厢里将粮食码好。据了解这一袋粮食有60公斤重,一辆货车上大约 有30吨粮食,一个运输小队一天需要搬运四辆货车的粮食。 据了解,吉林省已经连续4年粮食总产量超过了800亿斤,今年的产量有望再创新高。从今年10月中旬开始,长春铁路物流中心就一直处于 高位运输的状态。10月份以来,吉林省累计发送粮食400万吨,同比增长近50%,吉林省内88个粮食发运站、112条专用线"火力全开",24小时 连续作业。为确保粮食运输通道持续畅通高效,国铁沈阳局为重点粮食生产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障粮食运输需求,提升全 ...
厦门海事局打“组合拳”:护航首单省外新能源汽车“铁海联运”出海
人民网· 2025-11-04 17:20
业务模式创新 - 厦门港完成首单省外新能源汽车“铁海联运”出口业务 26台东风品牌汽车从湖北襄阳经铁路运至厦门后海运至波兰格但斯克港 [1] - 该业务标志着厦门港“内陆—沿海”联动的“新三样”出海通道正式贯通 为内陆新能源产业开辟高效新路径 [1] - 业务基于厦门与武汉两地海事局签署的合作备忘录 实现“武汉产-厦门出”的无缝衔接监管护航 [1] 监管与服务优化 - 针对新能源汽车属第9类危险货物的特性 海事部门通过上门教学和云端审核完成全流程安全风险防控与高效监管 [1] - 开展上门培训与远程教学 向襄阳铁路站点一线作业人员详解锂电池车辆海运安全技术标准 提升规范作业能力 [2] - 实行云端审核与云监管 在新能源汽车抵港前完成危险货物申报资料审核及装箱作业现场远程视频检查 [2] - 在船舶进出港、危险货物审批等环节开设绿色通道 使从出厂到出海环节缩短5-7天 [2] 效率提升与协同机制 - 构建内部协同与外部联动全链条服务保障网络 与码头、铁路、船公司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实现车船箱无缝衔接 [2] - 开展船舶安检专项检查 重点检查承运船舶关键设备与船员应急能力 确保船舶适航与船员适任 [2] - 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破解新能源汽车集装箱铁海联运难点与堵点 提升物流效率 [2][3] 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 该业务展现了海事部门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的主动作为 [3] - 厦门海事部门将持续优化监管服务与跨区域协作机制 以吸引更多内陆地区货源经厦门港出口 [3] - 此举旨在为厦门港航经济、外贸进出口等领域持续带来增量 助力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3]
山西开辟铁路35吨宽体集装箱铁海联运“一箱到底”新通道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5:19
新通道开启 - 山西成功开启铁路35吨宽体集装箱“经渤海湾、北部湾至西南内陆”铁海联运“一箱到底”新通道,首趟列车满载3136吨工业用不粘煤,由98个35吨宽体敞顶集装箱组成 [1][3] 技术突破与效率提升 - 研发“铁路集装箱装载转换平台”,实现铁路宽体箱与船舶标准箱位的转换连接,使宽体集装箱无需换装即可下水 [3] - 新装运模式减少堆场暂存、二次倒装等环节,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3%,货损率从原来的5‰降至几乎为零 [3] - 京唐港区内每年使用35吨宽体集装箱集疏港的货源达800多万吨,约31万标箱 [3] 运营模式与未来规划 - 实现铁路、码头、船公司三方数据互通、标准统一,货主只需对接铁路部门即可完成全程运输,实现“一箱到底、一单制” [4] - 公司后续将常态化开行35吨宽体集装箱多式联运专列,预计每月开行3列,年底前可实现近千个铁路35吨宽体集装箱原箱装船下水 [4]
首趟跨波罗的海铁海联运中欧班列(西安—汉堡)开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4:50
新线路开行 - 首趟跨波罗的海铁海联运中欧班列(西安—汉堡)顺利开行,标志着新线路的启动 [1] - 班列采用“铁海联运”模式,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从俄罗斯圣彼得堡港转海运至德国汉堡港,最终分拨至杜伊斯堡、布达佩斯等欧洲站点 [3] - 通过优化调度和协调通关,新线路全程时效控制在17天左右,与传统线路时效持平 [3] 线路网络与战略意义 - 中欧班列(西安)已构建包括传统运输线路和南通道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在内的多条核心运输网络 [3] - 传统线路串联中亚、欧洲重要节点城市,南通道线路经跨里海、黑海联通欧洲,具有辐射区域更广、安全性更高的特点 [3] - 新线路的开行是对市场对“运输时效稳、线路选择多”迫切需求的精准回应 [3] 运营数据表现 - 今年1至8月,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4069列,同比增长12.4% [3] - 欧洲方向开行3090列,中亚方向开行979列 [3] - 运送货物总重454.8万吨,同比增长11.9%;发送箱41.1万标箱,同比增长8.2% [3] - 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发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优势,联合各方加大开行力度 [4] - 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加密开行频次、研发新线路与新产品 [4] - 目标是为构建欧亚发展新格局提供充足运能保障,持续助力中欧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 [4]
陕西开行首趟跨波罗的海铁海联运中欧班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6 14:47
新线路开通 - 首趟跨波罗的海铁海联运中欧班列(西安—汉堡)顺利开行,采用铁路与海运结合的创新模式 [1] - 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在圣彼得堡港转海运横跨波罗的海,最终抵达德国汉堡港 [3] - 新线路全程时效控制在17天左右,与传统线路时效持平,实现了保时效与添选择的双重目标 [3] 运营数据表现 - 今年1月到8月,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4069列,同比增长12.4% [5] - 欧洲方向开行3090列,中亚方向开行979列 [5] - 运送货物总重454.8万吨,同比增长11.9%;发送箱41.1万标箱,同比增长8.2% [5] - 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 [5]
永州陆港铁海联运再提速 泰乐潮玩专列直达日本激活湘南外向型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9-21 22:07
运输效率与成本 - 本趟专列搭载30个40英尺集装箱,出口创汇近150万美元 [3] - 铁海联运模式预计5天即可抵达日本东京、大阪两大目的港,较传统运输模式大幅缩短交货周期 [3] - 该模式使国际物流综合成本降低35%至40% [3] 物流模式优势 - 货物可在永州本地直接装入海运标准集装箱,实现一次装箱、直达港口、无缝出海,避免了传统公路长途运输至广东换装带来的高额运费和多次转运风险 [3] - 该模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运输碳排放,助力绿色低碳物流体系构建 [3] 永州陆港发展现状 - 自2022年起,永州陆港已累计开行涵盖轻工产品、农产品、建材等领域的多趟特色产业专列 [5] - 今年以来,专列开行数量同比增长显著,初步形成辐射东南亚、东亚的多式联运网络体系 [5] 战略定位与未来规划 - 永州陆港是湘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物流节点,凭借铁海联运打破内陆区位限制 [5] - 未来将进一步拓展联运线路,推出订舱、报关、运输、清关一体化服务,为更多湘南企业打通出海快车道 [5]
华中地区新增一条铁海联运国际物流新通道
新华网· 2025-09-01 17:35
物流通道拓展 -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开通"襄阳—厦门港—东南亚"铁海联运班列 [1] - 该班列于8月31日实现首发运营 [1] - 华中地区新增一条国际物流铁海联运通道 [1]
湖北襄阳开辟铁海联运国际物流新通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8-31 17:48
铁海联运新通道开通 - 湖北襄阳首发"襄阳—厦门港—东南亚"铁海联运班列 满载33车1850吨化肥 通过厦门港装船发往越南等东盟国家 [1] - 班列采用"一箱制"门到门无缝衔接模式 简化单证交接、短驳运输及货物换装流程 实现从襄阳直达厦门前场站 [2] - 运输时间从过去6天压缩至2天抵达港口 用时缩短三分之二 严格遵循国际海运标准装箱检查 减少出口货物周转时间 [5] 物流通道运营数据 - 上半年襄阳铁海联运国际物流通道发运量达2164标箱 同比增长143% [2] - 在稳定开行"襄阳—宁波"及"襄阳—南沙"两条通道基础上 新增厦门港东南亚线路 [2] - 铁路部门实施"一企一策"运输方案 优先配空装车挂运 减少企业与海运公路环节的协商及单证交接 [5] 区域经济与战略意义 - 襄阳作为中国重要制造业基地 通过铁海联运推动内陆城市开放 促进"襄阳造"产品走向世界 [2] - 路企合作拓展运输新通道 加快运输结构调整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5] - 该模式为全面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及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强劲动能 [2]
四川成都直达比利时安特卫普中欧班列正式开通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07:13
中欧班列新线路开通 - 四川成都直达比利时安特卫普中欧班列正式开通 搭载55柜货物 总值达3500万元人民币 [1] - 班列8月7日从成都启程 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和德国 8月27日抵达安特卫普港区 [1] - 货物将通过欧洲铁路网分拨至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等西欧和南欧国家 [1] 班列运营与货物构成 - 该班列为法国邮政旗下物流公司DPD定制班列 由四川丝路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运营 [1] - 货物包含跨境电商商品和冷链食品等高附加值品类 [1] - 未来计划通过安特卫普港实现铁海联运 将货物经海运发往非洲 [1] 中欧班列整体发展 - 中欧班列自2011年3月开始运行 截至今年6月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 [1] - 累计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 [1] - 服务范围覆盖中国境内128个城市 联通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及亚洲11个国家100余个城市 [1]
中欧班列(成都—安特卫普)首发
四川日报· 2025-08-08 17:36
网络拓展 - 成都国际班列新增比利时安特卫普港目的地 境外辐射城市总数增至126个 [1] - 新线路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国家 [1] 运输模式创新 - 采用"欧洲通"运输模式 支持同一班列受理不同欧洲站点的运输需求 [1] - 货物在欧洲枢纽节点整列到达后分拨至各终到站 实现"一次启运、多程分拨" [1] 物流效率提升 - 货物抵达安特卫普港后可在2-3天内通过铁路分拨至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等国 [1] - 通过铁海联运模式可将货物分拨至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北非国家 [1] - 成都至非洲铁海联运总时效缩短至25天左右 较传统海运时效提升约50% [1] 客户合作 - 本次班列为法国邮政DPD集团定制班列 是该集团在成都开通的第二条定制线路 [1] - 班列货值约3500万元人民币 货物包含跨境电商商品和冷链食品 [1] - 法国邮政DPD集团在安特卫普港设立"中心仓" 为跨境电商提供48小时欧洲送达服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