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次元周边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谷子经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2 09:09
行业定义与起源 - "谷子"源自英文"goods"音译 专指二次元IP周边产品 涵盖徽章 立牌 纸制品等装饰性物品 [5] - 起源于二次元文化 基于漫画 动画 游戏等内容IP衍生 具有体积小 成本低 轻便等特点 [5] - 行业早期依赖日本进口IP衍生品 2010年后本土制造商凭借供应链优势入局 2014年国产IP崛起推动生态构建 [8][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700亿元 同比增长超40% 预计2025年突破2000亿元 [1][12] - 2018-2024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2022年首破千亿 盲盒 潮玩等创新形态快速普及 [8][12] - 泛二次元用户规模2024年达5亿 Z世代占比40% 消费潜力支撑行业长期增长 [1][16] 产品结构与渠道 - 产品以徽章(吧唧)为主 占二手市场64%份额 纸制品(19%)和立牌(12%)次之 [10][11] - 销售渠道多元化 线上电商 社交平台与线下谷子店 动漫展会并存 二手交易活跃 [31][32] - 国产IP在头部销量TOP10中占比提升 2025年占据6席 超越日系IP趋势明显 [21][22] 用户画像与消费行为 - 女性消费者占比从2023年67%升至2025Q1的78% 情绪消费和社交属性突出 [34][37] - Z世代月均购买3次 单次消费超百元 65.7%用户接受40%以上溢价 限量款需求旺盛 [1][35][36] - 00后和05后占比达55% 经济独立性增强推动收藏和同人创作生态繁荣 [37] 产业链与IP运营 - 上游以IP开发为核心 中日IP平分秋色 中游需1-3个月完成设计生产 快速响应市场热度 [19][23] - 国产IP衍生品化率仅10% 远低于美日(30%-40%) 国风IP和跨界联名是未来突破点 [2][18] - 迪士尼等国际IP通过体系化授权开发实现高变现 国产影视IP需加强系列化和前置化布局 [63][66] 代表企业动态 - 上影集团开发60个经典IP 覆盖联名授权 游戏联动 AI数智人等多元变现路径 [83][86][87] - 光线传媒《哪吒》衍生品销售额3亿元 但备货不足限制IP价值充分释放 [88][89] - 奥飞娱乐推出AI玩具 结合"喜羊羊"等IP实现交互功能升级 布局全球增长市场 [96][99] - 阿里鱼聚合宝可梦 三丽鸥等顶级IP 2024年全球授权代理零售额排名升至第11位 [101][105]
2025年谷子经济行业简析报告-嘉世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5-29 19:35
行业定义 - "谷子"源自英文"goods"音译,指二次元IP周边产品,涵盖徽章、立牌、纸制品等,"吃谷"即购买这些产品的行为 [7] - 行业起源于二次元文化,产品以徽章(吧唧)最热门,占二手市场销售额64% [13][15] 行业发展历程 - **萌芽阶段(2010年前)**:以海外IP衍生品引入为主,市场小众 [11] - **破局期(2010-2016)**:国产制造商介入,结合传统元素的IP崛起,如《大圣归来》带动国产IP发展 [12] - **成熟期(2020年后)**:供应链规模化降低成本,转向"内容+产品"协同模式 [1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40%,预计2025年突破2000亿元 [1][47] - 2018-2024年复合增速显著,2021年规模813亿元,2024年近1700亿元 [16][18] 用户特征 - **性别与年龄**:女性占比从2023年67%升至2025Q1的78%,Z世代为主力,00后、05后消费突出 [41][42] - **消费行为**:月均购买3次,单次消费超百元,65.7%用户接受40%以上溢价 [43][44] - **用户规模**:泛二次元用户2025年达5亿,Z世代占比不足20%但消费规模占比高 [23][2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IP开发)**:日本动漫IP与国产游戏IP(如《原神》《光与夜之恋》)主导,2025年国产IP占头部销量6席 [30][31] - **中游(生产运营)**:设计生产周期1-3个月,需快速响应市场热度 [32][35] - **下游(渠道)**:线上(电商、社交平台)与线下(谷子店、动漫展)并存,二手交易活跃 [36][38] 产品结构 - 徽章(吧唧)占比64%,立牌占12%,其他包括纸制品、玩偶等 [13][15] 行业挑战 - **同质化竞争**:2024年新增企业超272万家,部分因同质化严重倒闭 [45] - **版权问题**:盗版"同人谷"泛滥,劣质材料损害消费者权益 [46] 发展机遇 - **国产IP崛起**:国产电影衍生品收入占比仅10%,远低于美日(美30%、日40%),潜在空间巨大 [20][21][48] - **跨界联名**:国风IP与跨界合作推动差异化发展,挖掘IP后市场价值 [22]
卖徽章、立牌、开设IP主题餐厅……“谷子经济”激发消费新场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4 14:49
谷子经济定义与特征 - 谷子经济指围绕二次元IP(漫画、动漫、游戏等)周边商品形成的消费文化,商品类型包括徽章、立牌、卡牌等,单价多在15元至50元区间 [1] - 核心消费群体为年轻动漫爱好者,商品兼具消费品属性与情感价值,体现对IP角色的热爱 [1] 二次元业态对传统商业的改造 -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引入卡游店等二次元业态,通过鲜明视觉设计和多IP主题区域吸引客流 [2] - 某传统百货转型为二次元主题商场后,两年总销售额突破7亿元,单日最高客流量达9万人次,改造区域2024年1-3月客流增长60%、销售额同比提升130% [4] - 商场引入70个品牌(含20家新店),地下500平方米空间定期轮换IP活动形成"兴趣聚落" [4] 消费群体与场景拓展 - 消费人群覆盖青少年至老年人,出现祖孙共同参与的现象,体现文化破圈效应 [3] - 静安区商场通过原创IP罗小黑战记快闪活动、主题餐厅及专用化妆间等细节提升体验,引发排队热潮 [4] 政策支持与行业规范 - 上海黄浦区出台二次元商业"合规指引",涵盖快闪活动、商品预售规则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推动新业态健康发展 [4]
“谷子”经济迅猛发展 年轻人带动千亿市场
快讯· 2025-04-27 08:59
谷子经济市场概况 - 谷子经济指以漫画、动漫、游戏等IP为原型的二次元周边商品经济模式 [1] - 该模式通过赋予商品"陪伴"和"精神消费"等情绪价值吸引Z世代消费者 [1] - 国内多个城市商圈正打造二次元消费地标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1689亿元 [1] - 较2023年增长40.63% [1]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1] 行业影响 - 谷子经济趋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1] - 为消费市场带来新活力 [1]
谷子也要按斤卖了?第二波谷店倒闭潮来了
创业邦· 2025-03-28 11:37
谷店倒闭潮现状 - 2024年前三个月近百家线下谷店关闭,2月单月闭店数量达60余家,新开店仅35家,行业呈现萎缩态势 [8] - 全国连锁谷店暴蒙BOOMCOMIC计划撤出北京市场,王府井和西单门店面临关闭 [10] - 商场抽成比例从2023年的15%升至2024年的30%,成都天府红商铺租金达270元/平方米 [10] 倒闭核心原因 - **选址问题**:二次元商圈规划不合理,如成都天府国际动漫城因远离市区及年轻人群导致客流不足,月流水3万仅够支付租金 [12][13][15] - **消费理性化**:IP同质化严重(如《咒术回战》《蓝色禁区》主导市场),消费者审美疲劳且产生"被割韭菜"感 [15] - **选品与压货风险**:店主需紧跟热门IP复刻,现金流与库存强绑定,滞销后小型谷店无法承受清仓损失(如潮玩星球5元痛Tee、4.9元吧唧促销) [15][17] 新兴业态:"垃圾堆"模式 - **价格与IP优势**:中古谷子售价仅为原价40%(如100元商品卖40元),且覆盖冷门IP吸引细分粉丝 [21] - **线上线下融合**:北京扑谷模仿日本骏河屋模式,周末客流量翻倍;抖音直播间如Q酱潮玩以10-50元低价拍卖库存,东北部分店铺按克(0.5元/克)销售 [22][23][25][28] - **连锁店转型案例**:快看漫画将门店2/3区域改为"垃圾堆",成为商圈唯一高粘性店铺 [25] 差异化转型路径 - **二次元主题咖啡店**:钢镚漫咖馆从航海王主题起步,1年内扩张至广州等5城,并升级为千平二次元街区+漫展模式 [32][34] - **手作体验服务**:提供拼豆、流麻等DIY项目,应援扇单价低于百元,推出不限时畅玩套餐 [34] - **卡牌游戏联动**:卡店通过组织《游戏王》等赛事提升客流,结合谷子销售形成综合业态 [36] 行业趋势判断 - 市场从蓝海转为红海,消费降级趋势明显,单纯依赖IP销售的粗放模式难以为继 [6][31] - 头部连锁店通过清仓促销挤压小商户生存空间,折扣便利店(如好特卖Max)入局加剧竞争 [17][19]
骗谷大军,盯上年轻人
投中网· 2025-03-18 21:45
谷子经济市场概况 - 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从2983亿元迅速提升至5977亿元,2029年有望达到8344亿元 [4][5] - 2024年"谷子"相关商品淘宝销量达1700万件,同比增长近5倍 [5]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预计2029年超3000亿元 [23] 谷圈消费乱象 - 黑猫投诉平台"谷子"相关投诉达865条,典型案件包括600人拼团20余万元未发货、400人7万元拼团卷款跑路等 [6] - 未成年人诈骗现象突出,典型案例显示15岁诈骗者通过多个人设跨圈层诈骗,涉案金额达150万元 [12][13] - 诈骗手法包括伪造下单截图、赛博转生换号、发布虚假死亡通知等,维权成功率不足5% [13][14][15] 消费者维权困境 - 个体被骗金额普遍低于3000元刑事立案标准,法律维权渠道受阻 [23] - 维权群存在信息不透明问题,部分群主私下与骗子达成还款协议却未告知其他受害者 [15][17] - 跨国代购纠纷处理难度大,海外卖家解散群聊后拉黑消费者,资金追回率趋近于零 [19][21] 行业解决方案 - 闲鱼、淘宝等平台代购因交易保障机制成为消费者新选择,但需支付10-15%代购费 [10][21] - 乐淘一番、挖煤姬等专业海淘软件崛起,虽存在8-12%丢件率和较高邮费,但提供标准化服务 [23] - 抖音、小红书直播间因实时物流追踪功能吸引30%受骗消费者转向平台交易 [20][21] 典型案例 - 鄂检在线披露的团伙诈骗案涉及千人16万元,但成功追款案例不足2% [22][23] - 代购诈骗中部分未发货谷子后期市价上涨300%,如排球少年周边从500元升值至2000元 [20] - 跨国代购通过"拖肾费"等规则额外收取15-20%费用,最终卷款跑路率达7% [19][21]
年轻的“吃谷人” 一年种出深圳七大 “谷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3 21:04
文章核心观点 - 谷子经济消费市场处于增长期,深圳作为全国新消费试验场,谷子店数量增加、二次元活动增多,涌现出七大“谷地”,但行业也面临运营成本、版权冲击等问题,未来仍有广阔增长空间 [1][8][12] 深圳谷子经济发展现状 店铺情况 - 深圳目前有超130家谷子店,主打稀缺、高品质谷子的店铺增多,如三月兽华南首店、全国最大的万代官方扭蛋专卖店、布谷社华南首店等 [3][4] - 全国第二家宝可梦官方道馆在深圳开业,使众多宝可梦周边谷子可与上海首家门店同步购买,催生出代购生意 [4] 产品品类 - 谷子商店产品品类不断扩展,有徽章、手办等传统产品,也有镭射票、亚克力立牌、联名快消品等新形态产品,泛二次元相关产品日益增多 [5] 活动情况 - “吃谷”人喜欢参加的活动在深圳越来越多,2月举办了13场漫展,3 - 5月将有五场大场地漫展,魔道祖师主题活动将于5月1日登陆深圳 [5] “谷地”形成 - 去年深圳形成大中华BitCity次元小镇、中洲湾CFutureCity等七大“谷地”,遍布宝安、福田、罗湖、南山等区域,罗湖老牌商业项目和深圳首个大悦城项目等也在筹划打造区域“谷地” [6] 商业模式更新 - 谷子集聚区朝着两类商业模式更新,一类是聚焦二次元消费群体打造的专属商业综合体项目,如BitCity次元小镇;另一类是作为家庭消费业态补充的商业项目,如前海壹方城捣谷岛谷 [6][7] 项目数据 - BitCity次元小镇单日峰值超5万人次,二次元消费者占比70%,提袋率40%,会员复购率45%,用户平均停留3小时以上,二次元区坪效约为传统零售区的1.5倍 [7] - 前海壹方城捣谷岛谷开业后垂类二次元客群数量占比可达60%,客单价可达1000元左右,首批开业的23家品牌中,月均收入超300万元的门店有一家,超20%门店月均业绩过百万元 [8] 谷子经济面临的问题 市场经营问题 - 谷子店面临控制运营成本、保持产品竞争优势、应对版权冲击等问题,如多数二次元IP生命周期仅1至2年,热门IP授权费用缺乏统一定价标准 [10][11] 消费文化问题 - 二次元爱好者消费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未成年人,易受群体行为影响非理性购买,如何正确引导其“吃谷”需进一步关注 [11] 谷子经济发展前景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消费人群达5.03亿人次,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预计2029年将超3000亿元 [8] 行业发展 - 业内人士认为谷子经济市场规模未来10年左右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漫兴起带动周边产品热销,资本市场上“谷子”概念股上涨 [12] 深圳市场 - 深圳年轻消费人群结构和周边地区人群为谷子经济带来流量,大湾区市场仍有广阔增长空间,未来2 - 3年将是高速发展期,预计3年内垂直领域二次元消费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