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数据服务
搜索文档
助剂龙头跨界算力,日科化学:对专注主业说不!
市值风云· 2025-08-11 18:08
公司概况 - 日科化学是国内塑料和橡胶助剂龙头之一,主产ACR和ACM系列产品,应用于装饰材料、建筑材料等领域 [4] - 2024年通过全资子公司哈金贝斯斥资1.1亿元收购碳和科技51%股权,布局算力租赁业务,但该业务营收仅3200万,占比不到1%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5.18亿,同比增38.64%,其中化工行业占比95.36%,互联网数据服务占比0.91% [5] - 分产品看,ACR系列营收17.3亿(占比49.17%),ACM系列营收12.27亿(占比34.87%),算力服务营收3217万(占比0.91%)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大增54%至9亿,但ACM系列毛利率大跌8.7个百分点至-3.68%,ACR系列毛利率降3.6个百分点至8.46%,导致扣非归母净利润转亏 [8][9] 产能扩张 - 2024年新投产"年产20万吨ACM装置"等多个项目,导致固定资产从2023年5.6亿飙升至26.5亿,新增转固资产占总资产40% [19] - 产能爬坡阶段导致折旧摊销大增,固定资产折旧从2023年343万增至2024年2075万 [16][17] - 有息负债率从2022年3%升至2024年26%,新增负债13亿几乎全部用于产能建设 [19][22] 股权激励争议 - 公司推出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拿出4.15%股份激励算力业务团队,授予价5.26元/股 [26][27] - 业绩考核目标宽松:以2022-2024年均值为基数,2025-2027年营收增速仅需26%/32%/38% [30][32] - 实控人鲁民投主导跨行业并购,但原实控人赵东日多次对算力业务收购表达异议,认为缺乏相关经验且标的亏损风险大 [33]
润和软件等投资成立新能源公司,含互联网数据服务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8-06 12:06
公司基本信息 - 江苏开拓智联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7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陈华 登记状态为在业 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未披露[1][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龙山路4号C幢132-4 邮编214100 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类型[2] - 国标行业分类为研究和试验发展(M73) 英文名称为Jiangsu Kaituo Zhilian New Energy Co Ltd[2] 股权结构 - 江苏开拓信息与系统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100%股权 认缴出资额2000万元 认缴出资日期为2030年7月14日[1][3] - 江苏开拓信息与系统有限公司的股东包括孙旭初(持股47.8002% 认缴984.737万元) 郭东明(持股29.9997% 认缴618.027万元) 陈华(持股12.2001% 认缴251.336万元) 以及润和软件(持股10.0000% 认缴206.01万元)[3]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 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和光伏设备销售[1][2] - 附加业务涉及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 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管理服务以及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与销售[2] - 技术服务范围包括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和技术推广[2]
新兴产业用电量激增44.6%!数据中心、新能源车成用电增长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8-04 08:22
全国用电负荷创新高 - 入夏以来全国用电负荷屡创新高 新动能支撑作用显著 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保持较强市场韧性 [1] - 用电量变化反映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与新趋势 用电结构优化体现经济结构升级 [1] 新兴产业用电增长驱动因素 - 新兴产业对用电负荷增长贡献显著 在国家"两新""两重"政策推动下新质生产力快速成长 [3] - 6月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44.6%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17.4%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增13.0% [3]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上半年用电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二季度较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 [3] - 信息传输业和充换电服务业二季度用电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高4.6和3.3个百分点 [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用电特征 -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技术、需求推动下快速发展 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用电需求 [3] - 电池生产、充电桩建设等环节用电需求大幅上升 [3] 电力消费格局重构 - 新兴产业改变传统重工业用电集中格局 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使更多区域用电增长 [4] - 内蒙古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基地增加绿色制造用电 浙江县域智能家电等产业推高县级电网负荷 广东数据中心用电量同比增44.43% [4] - 上半年广东209家数据中心用电量达35.20亿千瓦时 [4] 新兴产业用电趋势 - 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成为电力消费新增长极 [4] - 预计2025-2027年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占比将从3%升至6% [4] 能源结构调整 - 新兴产业用电需求推动清洁能源发电比重提升 促进智能电网技术进步 [5] - 电力消费结构优化助力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 [5]
从新兴产业成用电主力军看电力供需新逻辑
证券日报· 2025-08-04 00:11
用电量增长与新兴产业发展 - 全国用电负荷屡创新高 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用电量增长的"主力军" 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热门赛道用电量增速迅猛 6月份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44.6%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4%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13.0% [1] -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扩张 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推动产销量持续高速增长 整车制造规模扩大 上下游产业链如电池生产、充电桩建设蓬勃发展 带动整个产业用电量大幅上升 [2] 电力消费版图重构 - 新兴产业崛起重塑电力消费模式 从重工业集中转向数字经济、新能源等多区域布局 内蒙古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生产基地扩张 浙江县域经济中智能家电、跨境电商推动县级电网负荷攀升 广东数据服务用电量大增支撑数字产业集群 [3] - 上半年广东209家数据中心用电量35.2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4.43% 电力消费结构变化成为新兴产业崛起的具象化表达 打破传统产业布局路径依赖 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3] 电力供需逻辑变化 - 新兴产业成为电力消费新增长极 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拉动用电量增长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2027年中国数据中心电力消耗量占比将从3%增长到6% [4] - 新兴产业用电需求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电力供应端加大清洁能源发电比重 智能电网技术进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电力系统稳定性 用电数据成为经济动能转换的"风向标" [4]
除了气温因素,还有工业生产、出口超预期回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21:41
电力负荷情况 - 7月17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5.08亿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7亿千瓦 [1][2] - 7月以来多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7月7日、7月16日、7月17日用电负荷连创新高 [2] - 若夏季气温再创历史新高,最高用电负荷可能达到15.2亿至15.7亿千瓦 [1][3] 用电增长驱动因素 - 国家“两重”“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和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内需稳定,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 [2] - 6月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3%,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6%,均高于制造业平均增速 [3] - 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6月同比增长44.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7.4%,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增长13.0% [3] 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 预计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8月将进入电力保供关键期 [3] - 华东、华中、西南、南方区域个别省份可能出现短时供需紧张,但通过跨省跨区余缺互济后可实现电力平衡 [3]
上半年南方五省区用电量同比增长5%
广州日报· 2025-07-28 08:54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 南方电网经营区域1-6月全社会用电量达831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 高于全国增速1.3个百分点 较1-5月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 [1] - 电力需求攀升反映区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且稳中向好 [1] 产业结构用电贡献 - 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贡献率达46.1% 为区域用电增长主力 [1] - 第三产业用电量贡献率为29.4% 成为拉动用电增长重要引擎 体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 [1] 制造业用电表现 - 1-6月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8% [1]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1% 专用设备制造业与仪器仪表制造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0%和7.1% 保持较快增速 [1] - 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3.8% 反映新动能持续积聚 [1] 绿色消费与新能源产业 - 双碳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 [1] - 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增长9.6%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大幅增长43.3% 体现绿色生产力加速培育 [1] 服务业与数字化用电 - 服务业发展良好且数字化转型加快 带动第三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 [2] - 生产性服务业 生活性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用电增速较1-5月分别提高0.8/0.2/0.5个百分点 [2] - 数字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8% 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35.8% [2]
电力数据显示吉林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5:55
第一产业用电情况 - 上半年第一产业用电量13.2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71% 近五年上半年平均增长12.95% [1] - 农业用电量占比46.1% 同比增长9.14% 近五年平均增长12.47% [1] - 畜牧业用电量占比51.17% 同比增长16.96% 近五年平均增长14.27% 成为第一产业增长核心驱动力 [1] 第二产业用电情况 - 上半年第二产业用电量261.08亿千瓦时 占比53.47% 近五年平均增长4.25% [2] - 工业用电量近五年平均增长4.38% 汽车产业用电量平均增长1.59% 新能源车制造用电量平均增长508.21% [2] - 220千伏前程变电站投运 显著提升汽车产业集群电力保障能力 [2] 第三产业用电情况 - 上半年第三产业用电量123亿千瓦时 占比25.19% 同比增长8.65% 近五年平均增长10.41% [3] - 批发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34% 近五年平均增长16.62% [3] - 住宿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11% 近五年平均增长15.86% [3] - 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161.81% 近五年平均增长38.76% [3] -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近五年平均增长77.51% [3]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吉林省GDP达6823.28亿元 同比增长5.7% 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 [4] - 电力公司将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强化电力大数据与政府需求对接 助力"数字吉林"建设 [4]
上半年山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
新华财经· 2025-07-25 15:47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态势 - 山西省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569.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 [1] - 三次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均保持增长:第一产业用电量14.02亿千瓦时(+6.81%),第二产业1126亿千瓦时(+5.05%),第三产业254.67亿千瓦时(+12.18%),居民生活174.9亿千瓦时(+6.29%) [1] 工业用电结构变化 - 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7%,传统产业用电增速显著: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3.9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16.4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7.98%) [2] -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激增671.83%,新能源整车制造(+197.09%)、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36.5%)、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27.2%)、仪器仪表制造业(+25.63%) [2] 服务业用电新动能 - 服务业八大领域用电量同比增长12.48%,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增长43.28%,大同市数据中心集群新投产企业用电量增长迅猛 [2] -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激增91.1%,旅游业用电量增长14.78%,带动批发零售业用电增长27.8%,住宿餐饮业用电增长8.27% [2] 经济结构转型成效 - 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用电增速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反映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动能增强 [3]
贵州:全社会用电量比增9.03%
中国电力报· 2025-07-18 11:29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 1~6月贵州省全社会用电量达1004.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3% [1] - 用电量数据成为经济活力与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 [1] 工业用电 - 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35%,占全社会用电量较大比重 [2] - 铝冶炼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33% [2] - 清镇市铝产业链用电量达3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8% [2] - 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用电量激增47.63% [2] - 磷化工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29% [2] - 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日均用电量达3.3万千瓦时,1~6月用电量同比增长257% [3] 大数据产业用电 - 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51.68% [4] - 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用电量达12.57亿千瓦时 [5] - 数据中心用电负荷5年增长3倍 [4] - 供电可靠率达99.999% [4] 文旅产业用电 - 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75% [6] - 肇兴侗寨累计接待游客102.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2亿元 [6] - 贵阳市南明区青云路步行街区域用电量同比增长15% [6] 充换电服务 - 1~6月贵州省充换电用电量达12.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92% [7] - 已建成2476个充电站和12782支充电枪,实现乡镇充电桩全覆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