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搜索文档
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突破16亿,8月户均接入流量20.87GB
新浪财经· 2025-09-23 12:32
截至8月末 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 比上年末净增3132元F 8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 接入流量 c 同比增长14.3% 2025年前8个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 前8个月,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量收保持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 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一、总体运行情况 图1 电信业务收入和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增速 二、电信用户发展情况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规模稳步扩大,千兆用户数持续增加。截至8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8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 1885万户。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6.55亿户,占总用户数的95.2%;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 接入用户达2.33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664万户,占总用户数的33.9%,占比较上年末提升3个百分点。 移动电话用户稳中有增,5G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截至8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1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953万 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5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4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 ...
ST广网: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1: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58%至6.47亿元,净亏损3.60亿元,同比减亏0.85%,主要由于传统有线电视业务持续下滑及财务费用高企,但通过降本增效和业务结构调整部分缓解亏损压力 [7] - 公司持续推进"有线+5G"融合转型,在广电5G用户发展、文化数字化、融媒体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进展,但面临用户流失、技术迭代及财务风险等多重挑战 [3][6][7] - 股票自2024年7月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需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满12个月后申请撤销 [2][24]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47亿元,同比下降24.58%,主要因有线电视用户流失及商品销售业务收缩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减亏0.85%,降本增效措施部分抵消固定成本压力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0亿元,同比下降33.27%,因销售回款减少 [7][19] - 总资产105.2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11%;净资产17.13亿元,下降17.39% [3] - 财务费用1.24亿元,同比增长7.43%,因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增加 [7][19] 业务运营 - 有线电视主终端488.89万个,其中"秦岭云"智能终端125.20万个;个人宽带终端128.37万个 [12] - 广电5G用户达81.77万户,上半年新增25.10万户;5G共享基站总量14.04万个 [12] - 专网专线新增1471条,数据业务及云网类收入占比提升 [13] - 应急广播覆盖全省89个区县、1.4万余个行政村,在灾害预警中发挥关键作用 [13] - 文化数字化业务新落地项目30个,文化专网接入近60家单位,数据库资源超100GB [15] 战略与转型 - 围绕"一二三四"工作部署(聚焦利润、提升业务统筹与内控能力、三条主线、四项重点),推动传统广电向融合媒体运营商转型 [7] - 布局低空经济、算力网、微短剧等新赛道,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并筹备无人机平台建设 [16] - 完成5个市级融媒体平台建设,推进数字乡村平台功能升级 [14] - 对8家子公司拟定"关停并转"方案,完成1家子公司注销,优化投资结构 [17] 行业环境 - 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6亿户,基本稳定;广电5G用户超3500万户,进入"质态提升"阶段 [6] - 行业受IPTV、互联网视频冲击,用户收视习惯向移动端、短视频转变,传统广电面临普遍竞争压力 [3][24] - 政策要求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推进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推动"全国一网"整合 [3][6] 风险与挑战 - 传统业务下滑与转型新业务接续不足,导致连续亏损 [23] - 应收账款余额及账龄增长,资产负债率高,财务压力显著 [7][19] - 技术更新迭代加快,基层技术团队能力与转型要求存在差距 [24] - 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需待2025年10月后申请撤销 [2][24]
用电量增长看产业结构的三重变化
证券日报· 2025-08-25 11:32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态势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月度关口[1] - 前7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 保持平稳增长[1] - 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近六成 7月达593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7% 增速较6月提高1.5个百分点[1] 工业用电结构变化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前7个月用电量同比增长4.6% 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2] - 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25.7%[2] - 四大高载能行业(化工/建材/钢铁/有色)合计用电量仅增长0.9%[2] 数字经济用电表现 - 前7个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8%[3]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2% 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发展驱动[3] - 数字经济成为电力消费需求增长的关键变量[3] 居民用电与负荷创新高 - 7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8.0% 受全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新高影响[4] - 迎峰度夏期间应对15.08亿千瓦历史最高用电负荷 未实施有序用电[4] 能源结构转型进展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于3月底历史性超过火电[4] -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于5月底首次突破60%[4]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接近全国总发电量40% 超过第三产业与居民用电量之和[4] - 风电光伏新增发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4]
全球都在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
36氪· 2025-08-05 19:28
全球怀旧经济上行期现象 - 互联网平台掀起对经济上行期的追忆热潮 小红书和抖音相关话题浏览量超过百亿次 [1] - 日本年轻人倾向于昭和复古消费 昭和时期City Pop音乐播放量超6000万次 [1] - 美国文娱产业通过怀旧情绪贩卖"美国梦" 多部电影植入80-90年代符号 [1] 各国经济上行期特征 - 日本经济上行期对应昭和年代(1926-1989) 年轻人通过对昭和的怀念投射对平成和令和时代社会困境的情绪 [2] - 美国经济上行期分为二战后"黄金时代"(1945-1970s)和90年代"新经济繁荣" 1971年中产人群占比达61% [2] - 中国经济上行期集中在千禧年至2019年 经济增速长期保持10%以上 制造业、房地产、互联网行业爆发式增长 [2] 经济上行期的行业机遇 - 移动互联网行业在2009-2019十年间成绩斐然 应用类型涵盖工具、购物、教育等十几个类目 [3] - 互联网大厂扩张带来财富创造机会 腾讯2004年上市诞生5个亿万富翁和7个千万富翁 [9] - 阿里巴巴IPO时员工持股超过2000股即可成为百万富翁 百度IPO诞生8位亿万富翁和50位千万富翁 [9] 消费投资市场繁荣 - 2015-2018年中国消费大升级 催生泡泡玛特、完美日记等现象级品牌 [12] - 2013-2017年新消费类项目融资达11100余个 并购类融资额增长76%至1460.90亿美元 [12] - VC/PE类项目融资额涨幅达127% 社交电商和短视频重构营销渠道 [12] 当前经济环境变化 - 2023年全球初创公司融资额下降58%至约17亿美元 美国初创公司融资额同比下降62%至10.3亿美元 [13] - 七大科技巨头在标普500指数中市值占比达25% 截至2025年占据纳斯达克100指数约35%权重 [14] - 美国CEO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从1950年的20倍扩大到2013年的204倍 [14] 年轻人应对策略 - 知识付费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26.5亿元增长至2022年1126.5亿元 预计2025年达2808.8亿元 [15] - 2024年945.4万年轻人在闲鱼发布副业 00后占比40.8% 平均收入3660.5元 [16] - 情绪消费市场快速增长 2024年宠物消费突破3000亿元 潮玩市场达600亿元 [16] 新兴发展机遇 - 2025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流量达1867亿GB 同比增长16.4%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92亿户 [20] - 5G新通话、直播短视频、云游戏等新兴业务蓬勃发展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两位数增长 [20] - AI提示词工程和供应链韧性管理课程增长最快 人工智能成为高考热门专业 [20]
前5个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同比增长16.2%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7 09:01
总体运行情况 - 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488亿元,同比增长1.4% [2] - 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8.6% [2] 电信用户发展情况 -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82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216万户 [3] - 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达6.48亿户,占总用户数的95% [3] - 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达2.23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635万户,占总用户数的32.7%,占比较上年末提升1.8个百分点 [3] - 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0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699万户 [3] - 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9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8414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0.8% [3] - 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达27.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24亿户 [3] - 互联网电视(IPTV、OTT)用户数达4.11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15.6万户 [3] 电信业务使用情况 - 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537亿GB,同比增长16.2% [4] -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8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14万户 [4] - 5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21.3GB/户·月,同比增长14.9%,比上年年底高1.6GB/户·月 [4] - 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完成8412亿分钟,同比下降5.7% [4] - 固定电话主叫通话时长完成292.3亿分钟,同比下降6.9% [4] - 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同比增长23.6%,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 [4] 通信能力情况 - 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2.32亿个,比上年末净增2984万个 [5] - 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11.9亿个,比上年末净增3012万个,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96.6% [5] - 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2980万个,比上年末净增160万个 [5] - 5G基站总数达448.6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3.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5.3%,占比较前4个月提高0.4个百分点 [5] 地区发展情况 - 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1000Mbps及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渗透率分别为33%、33%、33.5%和25.9%,较上年末分别提升1.8个、1.9个、1.9个和2.3个百分点 [6] - 5G移动电话用户渗透率分别为60.5%、61.4%、60.7%和60.9%,较上年末分别提升3.9个、4.2个、4.4个和4.7个百分点 [6] - 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分别达到642.6亿GB、363.7亿GB、440.5亿GB和90亿GB,同比增长15.3%、16.5%、15.4%和25.5% [6]
1.89亿缺口!谁被挡在数字世界之外?
36氪· 2025-05-18 09:21
数字化转型与性别平等 - 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为"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聚焦数字时代性别平等的机遇与挑战 [2] - 全球仍有26亿人未接入互联网,其中大部分为女性,男性与女性互联网使用比例差距为70% vs 65%,缺口达1.89亿人 [5][6] - 非洲地区性别数字鸿沟最显著,男性互联网使用率43%,女性仅31%,差距达12个百分点 [7] 地区差异与基础设施现状 - 坦桑尼亚互联网普及率仅29.1%,七成人口处于"失联"状态,固定宽带网速18.91Mbps(全球平均99.92Mbps)排名全球第136位 [9][11] - 低收入国家农村居民互联网使用率极低,每6人中仅1人上网,城市居民比例为1/3,城乡差距显著 [11] - 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是移动互联网性别差距"重灾区",分别有2.05亿和3.3亿女性未使用移动互联网,性别差距达29%和32% [14] 数字鸿沟成因分析 - 网络覆盖不足:低收入国家3G/4G网络覆盖率仅78%/39%,北非仍有2.3万个千人以下村庄无基础网络覆盖 [17] - 成本负担过重:乍得、中非共和国移动数据成本占人均收入超30%,索马里固定宽带成本占比高达76.6% [18][19] - 终端设备短缺:北非40%人口日均收入低于1.9美元,难以负担20美元功能手机 [17] 赋能措施与实践案例 - "非洲女孩能编码"计划在坦桑尼亚培训17-25岁女性编程技能,学员Juma开发出语音转文本程序助力聋哑教育 [4][21] - 利比里亚D4WEE项目通过"Buy from Women"平台帮助女性销售农产品,并提供农业咨询服务 [22] - 联合国宽带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推动"2%目标",中国移动数据成本占比仅0.42%成为标杆 [18]
克里姆林宫:为确保安全,胜利日庆祝期间可能会出现移动互联网问题。
快讯· 2025-05-07 17:46
克里姆林宫关于胜利日庆祝期间移动互联网的声明 - 为确保安全 胜利日庆祝期间可能出现移动互联网问题 [1]
弗格森定律
虎嗅· 2025-04-28 08:20
弗格森定律与美国财政 - 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提出"弗格森定律":当帝国债务利息支出超过国防开支时,往往标志其衰落或全球秩序动荡 [1] - 该理论基于对历史帝国(英国、奥斯曼、罗马等)财政与军事支出结构的研究 [1] - 美国当前面临类似风险:国防预算全球最高但国债利息支出快速上升,若超过国防开支可能削弱全球领导力 [2] - 巨额债务付息可能导致财政紧缩,进而引发货币贬值或隐性违约,影响居民购买力 [3] 科技对美国经济危机的化解作用 - 历史显示美国两次经济危机均被科技化解:90年代PC互联网(微软/谷歌/亚马逊)和2008年后移动互联网(苹果/Facebook/Uber) [6][7][8] - 关键机制包括: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灵活资本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全球化红利 [9] - 19世纪至2020年,美国历次危机后均通过工业革命(铁路/电气化)、信息技术(PC/移动互联网)和AI实现经济重启 [10] - 当前AI可能成为新增长引擎,但需结合人才、资本、容错机制共同作用 [12] AI对美国经济的潜在影响 - 短期:AI无法直接解决通胀、国债或社会不平等问题 [15][16][17] - 中期:AI或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重塑经济结构,尤其在办公、制造、医疗等领域 [19][21][22] - 长期:AI具有双刃剑效应——可能催生新型就业(如AI工程师)或加剧失业(白领被替代)及贫富分化 [24] - 关键变量包括社会制度适应性、教育体系调整速度及政策前瞻性 [33] 投资策略与财富管理 - 建议多元资产配置:黄金、跨周期现金流资产、抗通胀资产以对冲美元贬值风险 [3][35] - 财富定义需转向"抵御不确定性能力",包括实物资产、跨境配置、技能及认知升级 [34] - 警惕三大风险:货币贬值、资产泡沫破裂及政策再分配 [34] - 强调流动性资产(数字资产/美元资产)和防御性结构(信托/隔离)的重要性 [39] 社会政治与AI的局限性 - AI无法解决特朗普现象背后的社会分裂问题,可能因加剧教育/地域/经济分化而激化民粹 [29][30][31] - 科技巨头垄断AI红利可能放大贫富差距,导致中产阶级进一步萎缩 [24][29] - 社会共识破碎与信息茧房问题可能因AI个性化推荐而恶化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