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搜索文档
新华网涨2.27%,成交额1.6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80.2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0 14:41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1月10日盘中股价上涨2.27%,报收20.27元/股,总市值136.77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1.68亿元,换手率1.25%,主力资金净流入880.28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8.68%,近5个交易日下跌2.64%,近20日上涨3.63%,近60日上涨5.46%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3.06亿元,同比增长7.88% [2] - 2025年1-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30.56%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政企综合服务38.65%,全媒广告服务36.30%,数字及智能化业务19.73%,文化创意服务5.32%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4.57万,较上期减少0.97%,人均流通股14767股,较上期增加31.2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953.63万股,较上期增加674.34万股 [3] - 东方红新动力混合A和南方中证1000ETF分别位居第八和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均有增加 [3] 公司背景与行业分类 - 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4日,于2016年10月28日上市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传媒-数字媒体-门户网站 [1] - 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知识产权、知识付费、AI语料库、在线教育、影视传媒等 [1]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1.15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发现金分红2.77亿元 [3]
人民日报丨从用电量看中国发展向新性、稳定性、普惠性
国家能源局· 2025-11-03 09:06
宏观经济与用电量趋势 -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7.77万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2] - 7月和8月连续两个月用电量"超万亿",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用电量,为全球首次 [2] - 用电量作为经济"晴雨表",清晰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劲脉动 [2] 产业结构与新质生产力 - 前三季度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2%,领跑三大产业 [4][5] - 南方五省区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46.05%,其中贵州受益于49个重点数据中心,用电量增幅达72.92% [6] - 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其竞争依赖电力支撑,中国已能为数据中心提供充足电力 [6] - 从传统耕作到智慧农业,电是驱动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底座" [4] 能源安全与战略布局 - 通过高温气冷堆、可控核聚变等技术突破以及白鹤滩水电站等重大工程,能源供应链的"命门"被牢牢掌握 [10] - 西北的风电与西南的水电通过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实现跨区域输送,如"点亮"大湾区和"照亮"长三角 [11] - 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科技领域采取"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策略 [10] 区域发展与市场统一 - 重庆跃升为消费第一城,安徽成为汽车产量第一省 [11] - 前三季度湖北经济增速以6%居经济大省首位 [11] - 打破市场壁垒、消除堵点,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 [11] 普惠发展与民生保障 - 中国是唯一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却实现全民通电的国家 [17] - 在用电需求大幅增加的同时,居民基本生活用电价格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15] - 投资3025万元的户户通电工程和2.8亿元的联网工程让云南独龙江乡等偏远地区灯火辉煌、产业兴旺 [16] 国际合作与全球贡献 - 在巴西,中国特高压技术输送清洁水电,满足约2200万人口用电需求 [18] - 在沙特,500万个中国智能电表为9个地区撑起智能电网 [18] - 在肯尼亚,中企承建的光伏电站满足逾38万人口用电,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4万吨 [18]
新华网涨2.05%,成交额1.1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00.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4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31日盘中上涨2.05%,报19.95元/股,成交1.10亿元,换手率0.82%,总市值134.6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00.82万元,特大单净买入136.55万元,大单净买入364.27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6.80%,近5个交易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89%、1.37%、4.45%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4日,于2016年10月28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政企综合服务38.65%,全媒广告服务36.30%,数字及智能化业务19.73%,文化创意服务5.32%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传媒-数字媒体-门户网站,概念板块包括知识产权、数据确权、知识付费、数据要素、区块链等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3.06亿元,同比增长7.88%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30.56% [2]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4.57万,较上期减少0.97%,人均流通股14767股,较上期增加31.2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953.63万股,较上期增加674.34万股 [3] - 东方红新动力混合A(000480)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349.34万股,较上期增加131.41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46.87万股,较上期增加56.14万股 [3]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1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77亿元 [3]
夏春:认识创新、竞争与增长的复杂性——深度解读24-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搜狐财经· 2025-10-30 12:45
诺奖研究主题与关联性 -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霍伊特(KAH),其研究核心为"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 [1] - 该获奖主题被认为与中国推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 [1] - 2024年获奖者阿西莫格鲁、约翰逊与罗宾逊(AJR)的研究领域与KAH高度重合,均涉及"创新与技术进步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与社会平等",连续两年颁奖给同一领域学者在经济学诺奖历史上极为罕见 [10][11] 工业革命成因的学术演进 - AJR早期发展并因"制度优势论"获奖,但该观点受到学界批评,难以解释工业化为何很快从英国扩展到整个西欧 [12] - 莫基尔获奖的关键在于其提出工业革命发生需"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能够被充分创造、积累、传播并相互结合,强调英国与欧洲特殊的政治与文化环境更有利于两类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12] - AJ在2023年出版的《权力与进步》中反思并修正了自身观点,承认制度仅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并提出了整合地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更全面动态的解释框架 [13][15] - AJ的新框架强调英国新兴中产阶级的崛起与"新愿景"的形成是工业革命的关键驱动力,指出工业革命本质是"中产革命",由中北部英格兰的"新贵"企业家驱动 [16][17] 创新与共享繁荣的关系 - 历史上大部分时间的技术进步并未带来共享繁荣,创新的好处主要被资本和权力阶层获取,而劳动阶层面临失业、收入降低及工作环境恶化 [21] - 二战后主要发达国家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是技术进步惠及劳工阶层的少数例外 [21] - 在美国,对于没有大学文凭的男性而言,实际工资收入自1970年代起长期停滞,贫富差距扩大 [22] - 与AI乐观派不同,AJ对人工智能能否带来共享繁荣表示怀疑,并呼吁提前应对其潜在冲击 [23] 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悖论与解释 - 全球多国TFP自1960年代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美国TFP从1940年代开始下降,仅在1980-2000年间短暂回升 [26] - 中国在2010-2019年间,TFP的贡献从之前十年的年均3.1个百分点下降至1.1个百分点 [27] - 菲利庞在《大逆转》中发现,2000年后的美国超级明星企业对实体经济和上下游企业的贡献减少,尽管其规模与财富增加,但对TFP的贡献却在减小 [27] - 阿吉翁等人的研究指出,超级明星企业在加大自身创新的同时,会通过阻碍追赶者创新(如大量购买并封存专利)来维持优势,导致普通企业创新激励不足,最终拉低整体经济的创新与增长 [28][29] - 利率环境的变化影响了企业行为,2000年后更低的宏观利率促使领先企业为巩固地位而创新,但这反而打击了普通企业的创新,导致产业集中度提高而总创新下降 [30][31] 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启示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警惕过度扶持领先企业可能拉大其与追赶者的差距,导致更多企业选择减少创新投入 [33] - 提高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并非"一枝独秀",而是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降低准入门槛,限制大企业滥用专利保护,鼓励知识技术的传播与扩散,以缩小领先企业与追赶企业的差距 [33]
新华网涨2.02%,成交额1.2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52.9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11:54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9日盘中股价上涨2.02%,报20.16元/股,总市值136.03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1.22亿元,换手率0.91%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52.96万元,特大单净买入217.58万元,大单净流出470.54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8.03%,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23%、1.51%、9.91%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8.11亿元,同比增长2.30%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30.20%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政企综合服务38.65%,全媒广告服务36.30%,数字及智能化业务19.73%,文化创意服务5.3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1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77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4.61万户,较上期减少8.99% [2] - 人均流通股11249股,较上期增加9.8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279.29万股,较上期减少5.95万股 [3] - 东方红新动力混合A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217.93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90.74万股,较上期增加36.11万股 [3] 行业与业务定位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传媒-数字媒体-门户网站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数据确权、数据要素、知识产权、知识付费、区块链等 [2]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网络广告、信息服务、网站建设及技术服务、移动互联网等 [2]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突破16亿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22:01
移动互联网用户与流量 - 截至2025年8月末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6.01亿户 [1] - 8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20.87GB/户·月 同比增长14.3% 比上年底高1.17GB/户·月 [1] - 前8个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2534亿GB 同比增长16.4% [1] 移动通信用户与5G发展 - 截至8月末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19亿户 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54亿户 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3.4% [1] - 截至8月末5G基站总数达464.6万个 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6.3% [1]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 - 截至8月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89亿户 [1] - 千兆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户达2.33亿户 占总用户数的33.9% [1] 电信业务收入与总量 - 前8个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182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8% [1] - 按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8.8% [1] 行业发展态势 - 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电信业务量和收入保持增长 [2] -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5G 千兆 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2] -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
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突破16亿,8月户均接入流量20.87GB
新浪财经· 2025-09-23 12:32
总体运行情况 - 前8个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1821亿元,同比增长0.8% [7] - 按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8.8% [7] - 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量收保持增长 [3] 电信用户发展情况 -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8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885万户 [6] - 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户达2.33亿户,占总用户数的33.9%,占比较上年末提升3个百分点 [6] - 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1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953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54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3.4% [6] - 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达28.72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16亿户 [9] - 互联网电视用户数达4.12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24.6万户 [9] 电信业务使用情况 - 前8个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2534亿GB,同比增长16.4% [10] - 截至8月末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6.01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132万户 [10] - 8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20.87GB/户·月,同比增长14.3% [10] - 前8个月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同比下降5.4%,固定电话主叫通话时长同比下降12.6% [10] - 前8个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同比增长21.9%,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4% [10] 通信能力情况 - 截至8月末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2.39亿个,比上年末净增3710万个,其中光纤接入端口占96.7% [11] - 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3076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55.1万个 [11] - 5G基站总数达464.6万个,比上年末净增39.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6.3% [12] 地区发展情况 - 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1000Mbps及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渗透率较上年末分别提升2.7、2.3、4和3.5个百分点 [13] - 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5G移动电话用户渗透率较上年末分别提升6.4、6.8、7和7.6个百分点 [13] - 前8个月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分别增长16.4%、16.2%、15%和25.2% [13]
ST广网: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1: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58%至6.47亿元,净亏损3.60亿元,同比减亏0.85%,主要由于传统有线电视业务持续下滑及财务费用高企,但通过降本增效和业务结构调整部分缓解亏损压力 [7] - 公司持续推进"有线+5G"融合转型,在广电5G用户发展、文化数字化、融媒体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进展,但面临用户流失、技术迭代及财务风险等多重挑战 [3][6][7] - 股票自2024年7月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需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满12个月后申请撤销 [2][24]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47亿元,同比下降24.58%,主要因有线电视用户流失及商品销售业务收缩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减亏0.85%,降本增效措施部分抵消固定成本压力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0亿元,同比下降33.27%,因销售回款减少 [7][19] - 总资产105.2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11%;净资产17.13亿元,下降17.39% [3] - 财务费用1.24亿元,同比增长7.43%,因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增加 [7][19] 业务运营 - 有线电视主终端488.89万个,其中"秦岭云"智能终端125.20万个;个人宽带终端128.37万个 [12] - 广电5G用户达81.77万户,上半年新增25.10万户;5G共享基站总量14.04万个 [12] - 专网专线新增1471条,数据业务及云网类收入占比提升 [13] - 应急广播覆盖全省89个区县、1.4万余个行政村,在灾害预警中发挥关键作用 [13] - 文化数字化业务新落地项目30个,文化专网接入近60家单位,数据库资源超100GB [15] 战略与转型 - 围绕"一二三四"工作部署(聚焦利润、提升业务统筹与内控能力、三条主线、四项重点),推动传统广电向融合媒体运营商转型 [7] - 布局低空经济、算力网、微短剧等新赛道,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并筹备无人机平台建设 [16] - 完成5个市级融媒体平台建设,推进数字乡村平台功能升级 [14] - 对8家子公司拟定"关停并转"方案,完成1家子公司注销,优化投资结构 [17] 行业环境 - 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6亿户,基本稳定;广电5G用户超3500万户,进入"质态提升"阶段 [6] - 行业受IPTV、互联网视频冲击,用户收视习惯向移动端、短视频转变,传统广电面临普遍竞争压力 [3][24] - 政策要求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推进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推动"全国一网"整合 [3][6] 风险与挑战 - 传统业务下滑与转型新业务接续不足,导致连续亏损 [23] - 应收账款余额及账龄增长,资产负债率高,财务压力显著 [7][19] - 技术更新迭代加快,基层技术团队能力与转型要求存在差距 [24] - 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需待2025年10月后申请撤销 [2][24]
用电量增长看产业结构的三重变化
证券日报· 2025-08-25 11:32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态势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月度关口[1] - 前7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 保持平稳增长[1] - 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近六成 7月达593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7% 增速较6月提高1.5个百分点[1] 工业用电结构变化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前7个月用电量同比增长4.6% 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2] - 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25.7%[2] - 四大高载能行业(化工/建材/钢铁/有色)合计用电量仅增长0.9%[2] 数字经济用电表现 - 前7个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8%[3]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2% 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发展驱动[3] - 数字经济成为电力消费需求增长的关键变量[3] 居民用电与负荷创新高 - 7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8.0% 受全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新高影响[4] - 迎峰度夏期间应对15.08亿千瓦历史最高用电负荷 未实施有序用电[4] 能源结构转型进展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于3月底历史性超过火电[4] -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于5月底首次突破60%[4]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接近全国总发电量40% 超过第三产业与居民用电量之和[4] - 风电光伏新增发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4]
全球都在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
36氪· 2025-08-05 19:28
全球怀旧经济上行期现象 - 互联网平台掀起对经济上行期的追忆热潮 小红书和抖音相关话题浏览量超过百亿次 [1] - 日本年轻人倾向于昭和复古消费 昭和时期City Pop音乐播放量超6000万次 [1] - 美国文娱产业通过怀旧情绪贩卖"美国梦" 多部电影植入80-90年代符号 [1] 各国经济上行期特征 - 日本经济上行期对应昭和年代(1926-1989) 年轻人通过对昭和的怀念投射对平成和令和时代社会困境的情绪 [2] - 美国经济上行期分为二战后"黄金时代"(1945-1970s)和90年代"新经济繁荣" 1971年中产人群占比达61% [2] - 中国经济上行期集中在千禧年至2019年 经济增速长期保持10%以上 制造业、房地产、互联网行业爆发式增长 [2] 经济上行期的行业机遇 - 移动互联网行业在2009-2019十年间成绩斐然 应用类型涵盖工具、购物、教育等十几个类目 [3] - 互联网大厂扩张带来财富创造机会 腾讯2004年上市诞生5个亿万富翁和7个千万富翁 [9] - 阿里巴巴IPO时员工持股超过2000股即可成为百万富翁 百度IPO诞生8位亿万富翁和50位千万富翁 [9] 消费投资市场繁荣 - 2015-2018年中国消费大升级 催生泡泡玛特、完美日记等现象级品牌 [12] - 2013-2017年新消费类项目融资达11100余个 并购类融资额增长76%至1460.90亿美元 [12] - VC/PE类项目融资额涨幅达127% 社交电商和短视频重构营销渠道 [12] 当前经济环境变化 - 2023年全球初创公司融资额下降58%至约17亿美元 美国初创公司融资额同比下降62%至10.3亿美元 [13] - 七大科技巨头在标普500指数中市值占比达25% 截至2025年占据纳斯达克100指数约35%权重 [14] - 美国CEO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从1950年的20倍扩大到2013年的204倍 [14] 年轻人应对策略 - 知识付费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26.5亿元增长至2022年1126.5亿元 预计2025年达2808.8亿元 [15] - 2024年945.4万年轻人在闲鱼发布副业 00后占比40.8% 平均收入3660.5元 [16] - 情绪消费市场快速增长 2024年宠物消费突破3000亿元 潮玩市场达600亿元 [16] 新兴发展机遇 - 2025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流量达1867亿GB 同比增长16.4%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92亿户 [20] - 5G新通话、直播短视频、云游戏等新兴业务蓬勃发展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两位数增长 [20] - AI提示词工程和供应链韧性管理课程增长最快 人工智能成为高考热门专业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