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数据服务

搜索文档
奥飞数据:8月13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9:13
公司动态 - 奥飞数据第四届第二十四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13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 [2] - 会议审议了《关于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论证分析报告的议案》等文件 [2] 资本市场活动 - 公司计划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2]
助剂龙头跨界算力,日科化学:对专注主业说不!
市值风云· 2025-08-11 18:08
公司概况 - 日科化学是国内塑料和橡胶助剂龙头之一,主产ACR和ACM系列产品,应用于装饰材料、建筑材料等领域 [4] - 2024年通过全资子公司哈金贝斯斥资1.1亿元收购碳和科技51%股权,布局算力租赁业务,但该业务营收仅3200万,占比不到1%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5.18亿,同比增38.64%,其中化工行业占比95.36%,互联网数据服务占比0.91% [5] - 分产品看,ACR系列营收17.3亿(占比49.17%),ACM系列营收12.27亿(占比34.87%),算力服务营收3217万(占比0.91%)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大增54%至9亿,但ACM系列毛利率大跌8.7个百分点至-3.68%,ACR系列毛利率降3.6个百分点至8.46%,导致扣非归母净利润转亏 [8][9] 产能扩张 - 2024年新投产"年产20万吨ACM装置"等多个项目,导致固定资产从2023年5.6亿飙升至26.5亿,新增转固资产占总资产40% [19] - 产能爬坡阶段导致折旧摊销大增,固定资产折旧从2023年343万增至2024年2075万 [16][17] - 有息负债率从2022年3%升至2024年26%,新增负债13亿几乎全部用于产能建设 [19][22] 股权激励争议 - 公司推出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拿出4.15%股份激励算力业务团队,授予价5.26元/股 [26][27] - 业绩考核目标宽松:以2022-2024年均值为基数,2025-2027年营收增速仅需26%/32%/38% [30][32] - 实控人鲁民投主导跨行业并购,但原实控人赵东日多次对算力业务收购表达异议,认为缺乏相关经验且标的亏损风险大 [33]
新兴产业用电量激增44.6%!数据中心、新能源车成用电增长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8-04 08:22
全国用电负荷创新高 - 入夏以来全国用电负荷屡创新高 新动能支撑作用显著 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保持较强市场韧性 [1] - 用电量变化反映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与新趋势 用电结构优化体现经济结构升级 [1] 新兴产业用电增长驱动因素 - 新兴产业对用电负荷增长贡献显著 在国家"两新""两重"政策推动下新质生产力快速成长 [3] - 6月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44.6%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17.4%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增13.0% [3]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上半年用电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二季度较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 [3] - 信息传输业和充换电服务业二季度用电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高4.6和3.3个百分点 [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用电特征 -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技术、需求推动下快速发展 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用电需求 [3] - 电池生产、充电桩建设等环节用电需求大幅上升 [3] 电力消费格局重构 - 新兴产业改变传统重工业用电集中格局 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使更多区域用电增长 [4] - 内蒙古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基地增加绿色制造用电 浙江县域智能家电等产业推高县级电网负荷 广东数据中心用电量同比增44.43% [4] - 上半年广东209家数据中心用电量达35.20亿千瓦时 [4] 新兴产业用电趋势 - 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成为电力消费新增长极 [4] - 预计2025-2027年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占比将从3%升至6% [4] 能源结构调整 - 新兴产业用电需求推动清洁能源发电比重提升 促进智能电网技术进步 [5] - 电力消费结构优化助力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 [5]
从新兴产业成用电主力军看电力供需新逻辑
证券日报· 2025-08-04 00:11
用电量增长与新兴产业发展 - 全国用电负荷屡创新高 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用电量增长的"主力军" 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热门赛道用电量增速迅猛 6月份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44.6%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4%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13.0% [1] -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扩张 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推动产销量持续高速增长 整车制造规模扩大 上下游产业链如电池生产、充电桩建设蓬勃发展 带动整个产业用电量大幅上升 [2] 电力消费版图重构 - 新兴产业崛起重塑电力消费模式 从重工业集中转向数字经济、新能源等多区域布局 内蒙古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生产基地扩张 浙江县域经济中智能家电、跨境电商推动县级电网负荷攀升 广东数据服务用电量大增支撑数字产业集群 [3] - 上半年广东209家数据中心用电量35.2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4.43% 电力消费结构变化成为新兴产业崛起的具象化表达 打破传统产业布局路径依赖 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3] 电力供需逻辑变化 - 新兴产业成为电力消费新增长极 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拉动用电量增长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2027年中国数据中心电力消耗量占比将从3%增长到6% [4] - 新兴产业用电需求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电力供应端加大清洁能源发电比重 智能电网技术进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电力系统稳定性 用电数据成为经济动能转换的"风向标" [4]
电力数据显示吉林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5:55
第一产业用电情况 - 上半年第一产业用电量13.2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71% 近五年上半年平均增长12.95% [1] - 农业用电量占比46.1% 同比增长9.14% 近五年平均增长12.47% [1] - 畜牧业用电量占比51.17% 同比增长16.96% 近五年平均增长14.27% 成为第一产业增长核心驱动力 [1] 第二产业用电情况 - 上半年第二产业用电量261.08亿千瓦时 占比53.47% 近五年平均增长4.25% [2] - 工业用电量近五年平均增长4.38% 汽车产业用电量平均增长1.59% 新能源车制造用电量平均增长508.21% [2] - 220千伏前程变电站投运 显著提升汽车产业集群电力保障能力 [2] 第三产业用电情况 - 上半年第三产业用电量123亿千瓦时 占比25.19% 同比增长8.65% 近五年平均增长10.41% [3] - 批发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34% 近五年平均增长16.62% [3] - 住宿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11% 近五年平均增长15.86% [3] - 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161.81% 近五年平均增长38.76% [3] -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近五年平均增长77.51% [3]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吉林省GDP达6823.28亿元 同比增长5.7% 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 [4] - 电力公司将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强化电力大数据与政府需求对接 助力"数字吉林"建设 [4]
上半年山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
新华财经· 2025-07-25 15:47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态势 - 山西省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569.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 [1] - 三次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均保持增长:第一产业用电量14.02亿千瓦时(+6.81%),第二产业1126亿千瓦时(+5.05%),第三产业254.67亿千瓦时(+12.18%),居民生活174.9亿千瓦时(+6.29%) [1] 工业用电结构变化 - 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7%,传统产业用电增速显著: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3.9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16.4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7.98%) [2] -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激增671.83%,新能源整车制造(+197.09%)、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36.5%)、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27.2%)、仪器仪表制造业(+25.63%) [2] 服务业用电新动能 - 服务业八大领域用电量同比增长12.48%,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增长43.28%,大同市数据中心集群新投产企业用电量增长迅猛 [2] -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激增91.1%,旅游业用电量增长14.78%,带动批发零售业用电增长27.8%,住宿餐饮业用电增长8.27% [2] 经济结构转型成效 - 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用电增速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反映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动能增强 [3]
贵州:全社会用电量比增9.03%
中国电力报· 2025-07-18 11:29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 1~6月贵州省全社会用电量达1004.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3% [1] - 用电量数据成为经济活力与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 [1] 工业用电 - 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35%,占全社会用电量较大比重 [2] - 铝冶炼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33% [2] - 清镇市铝产业链用电量达3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8% [2] - 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用电量激增47.63% [2] - 磷化工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29% [2] - 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日均用电量达3.3万千瓦时,1~6月用电量同比增长257% [3] 大数据产业用电 - 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51.68% [4] - 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用电量达12.57亿千瓦时 [5] - 数据中心用电负荷5年增长3倍 [4] - 供电可靠率达99.999% [4] 文旅产业用电 - 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75% [6] - 肇兴侗寨累计接待游客102.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2亿元 [6] - 贵阳市南明区青云路步行街区域用电量同比增长15% [6] 充换电服务 - 1~6月贵州省充换电用电量达12.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92% [7] - 已建成2476个充电站和12782支充电枪,实现乡镇充电桩全覆盖 [7]
首都在线上市4周年:营收稳步增长,市值较峰值大幅回落
搜狐财经· 2025-07-01 09:48
公司概况 - 首都在线于2020年7月1日上市,至今已4周年 [1] - 上市首日收盘价4.85元,市值19.95亿元,当前市值97.67亿元,增长3.9倍 [1][5] - 市值峰值出现在2020年8月5日,达到179.46亿元,股价43.63元 [5] - 截至6月30日收盘,股价19.46元,市值97.67亿元,较峰值减少81.79亿元,蒸发45.57% [5]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包括高性能IDC服务及云服务等信息技术服务 [3] - 核心产品分为IDC服务和云主机及相关服务 [3] - IDC服务收入占比55.30%,云主机及相关服务占比41.12% [3] 财务表现 - 2020年营收10.09亿元,2024年13.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46% [3] - 2020年归母净利润0.40亿元,2024年-3.03亿元,累计利润增长-856.32% [3] - 上市5年间有3年出现亏损,仅1年实现利润增长,占比20.0% [3] 发展趋势 - 公司成长体现为规模扩张和业务结构优化 [1] - 营收保持稳定增长但盈利能力持续承压,从盈利转为亏损状态 [3] - 资本市场对公司发展前景保持认可,市值较上市初期显著增长 [1][5]
大位科技: 大位数据科技(广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25年5月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5-13 21:2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25日,系依照《公司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为广东省揭阳市区新兴东二路1号 [1][2] - 公司于2001年6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次公开发行4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4.78亿元,股份总数14.78亿股,均为人民币普通股 [2][5] - 公司注册名称:大位数据科技(广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Dawei Technology(Guangdong)Group Co.,Ltd. [2]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设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1人,副董事长由董事会根据需要设置 [50] - 法定代表人由董事会决定,可由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或经理担任 [2] - 公司设立党组织,为党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4] - 公司股东会可授权董事会决定向特定对象发行融资总额不超过3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20%的股票 [18] 经营范围与经营宗旨 - 经营宗旨: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服务商 [4] - 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数据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云计算设备制造、储能技术服务、新能源技术研发等 [4] - 许可项目包括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 [4] 股份管理 - 公司股份采取股票形式,发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5] - 公司股份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集中登记托管 [5] - 公司不接受本公司股份作为质权标的 [9] - 公司董事、高管及持股5%以上股东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卖出后6个月内买入股票,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 [9][10]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股利分配、表决权、质询权、查阅公司资料等权利 [11]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对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行为提起诉讼 [15]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维护公司独立性,不得占用资金或违规要求提供担保 [17][18] 重大事项决策 - 公司对外担保单笔超过净资产10%或总额超过净资产50%需经股东会审议 [19] - 公司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过总资产30%的事项需股东会特别决议通过 [19][34] - 关联交易金额超过300万元或净资产0.5%以上需董事会审议,超过3000万元或净资产5%以上需股东会审议 [55] 董事会职权 - 董事会负责决定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定利润分配方案 [51] - 董事会可决定聘任或解聘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等高管人员 [51] - 董事会管理公司信息披露事项,向股东会提请聘请或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51] 董事义务与责任 - 董事应遵守忠实义务,不得侵占公司财产、谋取商业机会或进行利益冲突交易 [43][44] - 董事应遵守勤勉义务,保证公司商业行为合法合规,公平对待所有股东 [44] - 董事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视为不能履行职责,董事会可建议股东会撤换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