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燃!农业铁军出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3:12
编者按: AI重构农业有多野?科技种田有多"潮"?广东"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南方财 经全新推出"粤来粤好百千万·农业科技"系列内容,带你走进100个农业科技应用场景。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 在实验室的显微镜前,在无人机的操控屏下,在深海养殖平台旁,在丰收的田埂上, 一路向前,从不停歇。 他们告别军营,褪下戎装,投身"农"门,却本色不改。 他们说,阵地变了,冲锋的姿态永远不变。 他们用当年在军营里练就的"硬骨头",啃下农业科技的"硬堡垒", 为乡村振兴写下最坚实的注脚。 他们,是农业战场上的科技尖兵, 他们,是岭南大地上的"农业铁军"。 "我们的木本饲料,把桑树变成饲料,获得了教育部奖励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吉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志强—— "坚守农业,一定要像在部队那样不怕苦不怕累,保持传统作风,才能够跟农业打交道,因为 干农业是非常辛苦的!" 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广州2022年度最美红棉老兵钟远文—— "退伍不褪色,部队教会了我坚韧不屈,我要用部队的冲劲,把广东荔枝推出去,让全国人民 都尝到广东荔枝的甜。" 他们以"12221"市场体系,为"东方爱情果"等岭南佳果构建 ...
苏州市农业招商服务中心正式揭牌
苏州日报· 2025-08-01 06:37
据介绍,下一步,苏州市农业招商服务中心将围绕科技强农"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 产业基础,加强板块联动,协同推进农业招商,加大重大农业产业项目招引力度,积极助力智能农机、 现代种业、合成生物学等农业前沿科技重大成果在苏州产业化落地。 副市长查颖冬参加活动。 昨天(7月31日),苏州市农业招商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市农业产业创新升级、深化开放 合作迎来新起点。市委副书记黄爱军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苏州农业产业科创基金四个投资意向项目发布,涵盖人工智能养殖、生物技术育种、精 品咖啡国际化及农业农村大数据利用等领域。苏州农业产业科创基金投贷联动签约,标志着苏州农业产 业"资本+产业+科技"生态圈的进一步完善。未来,苏州将持续深化政银企合作,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 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将苏州打造为全国农业科创高地。 ...
南农晨读丨稻浪翻滚
南方农村报· 2025-07-31 09:33
南农晨读丨稻浪 翻滚_南方+_南 方plus 农村厅联合主办 的千名"乡村网 红"大培训正式 收官。本次培训 分5期开展,覆 盖全省21个地市 共1000名学员, 旨在培育一批具 备"账号运营+直 播带货+短视频 创作"复合能力 的"乡村网红" , 打造一支懂技 术、善运营、会 传播的人才队 伍。 打造2个万亿级 产业集群!广东 加力提速推 进"百千万工程" 【今日关注】 快评丨数字火种 燎原南粤 日前,广东省委 网信办、省农业 7月28日-29日, 广东省十四届人 大常委会第二十 次会议在广州召 开。会议审议了 省人民政府关于 构建现代乡村产 业体系、深化农 村一二三产业融 合发展工作情况 的报告(下 称"报告")。报 告指出,近年来 广东加力提速推 进"百千万工 程",取得诸多 成果成效,但特 色产业资源还有 待发掘、经营主 体队伍实力有待 加强、产业链发 展水平有待进一 步提升、要素保 障有待优化。 技术落地终极命 题:谁来保证基 因编辑的食品安 全?|解码基因 编辑⑤ 2023年4月,我 国首个农业用基 因编辑生物安全 证书颁发,一种 高油酸大豆通过 安全认证;2024 年5月,我国首 个主粮作物基因 ...
重组成功!2025年全国41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名单公布
仪器信息网· 2025-07-30 12:08
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现状 - 截至2025年7月20日,已有近50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或重组完成 [2] - 约110所"双一流"高校参与近40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立或共建,占总数的80% [2] -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重点实验室数量尤为突出 [2] 高校参与情况 - 北京理工大学参与共建多个实验室,包括爆炸科学与安全防护、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等 [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空地一体新航行系统技术等实验室 [3] - 北京大学参与跨媒体通用人工智能、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等实验室建设 [3] - 华中科技大学在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等领域布局多个实验室 [5] 行业领域分布 - 交通运输领域: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车路一体智能交通等实验室 [3] - 能源领域:光伏科学与技术、新能源电力系统等实验室 [4] - 医疗健康领域: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呼吸疾病等实验室 [4] - 农业领域:猪禽种业、作物遗传改良等实验室 [5] - 信息技术领域:通信抗干扰、移动通信等实验室 [4] 企业参与共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实验室 [3]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参与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实验室建设 [6] -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合作光伏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4] -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共建克服递药屏障高端制剂实验室 [4] 区域分布特点 - 北京地区高校参与实验室数量最多,涉及多个前沿科技领域 [3] - 上海交通大学在海洋工程、大型客机集成技术等领域布局 [6][9] - 西部地区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在航空航天领域表现突出 [7] - 华南理工大学在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先进造纸等领域建立实验室 [5]
新洋丰: 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30 00:21
会议召开和出席情况 - 现场会议于2025年7月29日14:00召开 网络投票时间为同日9:15-9:25、9:30-11:30、13:00-15:00 [1] - 通过现场和网络投票的股东及授权代表共372人 代表有表决权股份872,533,552股 占总股本的69.5393% [1][2] - 现场出席股东10人 代表股份699,575,894股 占比55.7549% 网络投票股东362人 代表股份172,957,658股 占比13.7844% [1][2] 议案表决结果 - 补选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议案获99.9388%高票通过 反对票占比0.0542% 弃权票占比0.0070% [2] - 表决采用现场记名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中小投资者投票数据未单独披露 [2] 法律程序合规性 -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见证会议流程 确认召集程序、表决结果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3] - 法律意见书明确本次股东会决议合法有效 [3] 信息披露渠道 - 议案详情已提前于2025年7月12日在四大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披露 [3] - 备查文件包括股东会决议及律师事务所签章版法律意见书 [3]
粮食有增产 企业能增收 合作在深化——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观察
新华网· 2025-07-27 16:56
粮食增产 - 潍坊绿野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提升农机手作业技能和优化生产机械,小麦产量从每公顷6吨提高到9吨,玉米产量从每公顷7.5吨提高到9.7吨 [2] -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减损智能化控制模型构建、收获机械智能化自动控制进行重点优化,软硬件、控制模型以及收获机械产品已开发到位并试销推广 [2] - 中科北斗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应用"天空地网"星河AI融合平台,通过高效决策、提前预警,玉米种植的年损失减少5% [4] - 2024年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机收损失率分别为0.93%、1.76%和2.06%,比2021年降低1至2个百分点,3年共减少粮食损失500亿斤以上 [4] - 三大主粮病虫害危害实际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每年挽回产量损失2800亿斤以上 [4] 企业增收 - 北京惠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依靠自主研发的集成化工程系统,构建谷物收、储一体的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已在全球主要农业产区建成超过3000座钢板仓系统工程 [5] - 北京惠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国际业务经营收入占公司总收入50%以上 [6] - 山东金胜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研发"适温压榨,适度加工"新工艺,花生饼粕的平均售价从约3000元/吨提升至约7000元/吨 [7] 国际合作 - 来自中国、俄罗斯、肯尼亚等国家的10位青年代表共同发布节粮减损"新食尚"倡议 [8] - 巴西青年代表朱诺认为中国冷链物流、智慧农业等方案对破解巴西粮食物流困局极具借鉴意义 [9] - 大会发布《粮食减损南南合作行动方案》,呼吁未来3年在政策研究、数字技术、多双边项目、经验分享、国际合作等方面共同开展行动 [11]
AI赋能,惠南镇八村联动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第一财经· 2025-07-27 09:22
八村联动AI赋能乡村振兴 - 浦东惠南镇以八村联动为核心展示AI深度融入乡村振兴的"数智富春山居图" [1] - 八村联动推出首个低成本乡村科创空间"蚂蚁乡创" 整合资源助力乡村产业创新发展 [1] - 八村联动并非简单物理组合 在多个应用场景产生化学反应 [1] 五大AI赋能场景 - 中国电信5G+AI灌溉模型为远东村1134亩水稻节水同时增产15%以上 [2] - 正大集团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将"沼—菜—鱼"循环模式融入算法构建绿色农业生态 [2] - 宝武集团搭建乡村振兴馆 以智慧工会平台激活乡村"造血基因" [2] - 国民公路G318通过一键导航将骑行爱好者引入乡村民宿 [2] - 一带一路国际乡创中非洲博士联盟将非洲农业经验与惠南AI试验田结合 [2] 政企村合作项目 - 中国电信・浦东公司与惠南镇签约AI赋能城乡融合项目 [2] - 正大集团等企业与长江村签约打造"生命健康百岁村" 聚焦数字治理/智慧交通/乡村云脑等领域 [2] 乡创联盟倡议 - 10个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与惠南镇共同发布《浦东倡议》倡导AI作为"新农具"、数据作为"新农资"、人才作为"新农夫" [3]
高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27
安徽是农业大省,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5个粮食净调 出省之一。"十四五"时期以来,安徽将农业科技创新视为金字招牌,以科技为笔,在江淮大地上勾勒出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路径。如今,安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7%,农业生产信息化率为52%,均 居全国前列。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在于科技现代化,这一认知在安徽的发展实践中愈加清晰。"十五五"时期是全面推进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5年,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高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粮作物,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组建联合攻关团队,以提单产、增 效益为主要目标,以科技和绿色双核驱动,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 全链提升绿色食品产业链,培育一批头部企业,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作物生命信息智能感知、智能农机关键技术与装备攻关,研发 推广无人机精准施药、AI病虫害识别、智能灌溉等技术,汇聚多模态数据,构建数智化种植技术体 系。 (作者系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安徽农业现代化研究院院长)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发挥好农 ...
科技重塑江淮粮仓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02
农业科技赋能成果 - 2024年安徽省粮食总产量达836.9亿斤同比增长0.8%油料产量189.5万吨同比增长0.3%蔬菜产量2717.4万吨增幅3.3% [1] - 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科技引领的农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 [1] 智能农业装备发展 - 合肥智慧农业谷研发高通量土壤成分智能检测机器人可检测42种土壤指标将检测时间从15天缩短至3天 [2] - 合肥智慧农业谷已推出农业MEMS传感芯片草莓采摘伴随机器人智能虫情测报灯等智能装备 [3] - 合肥现有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近80家其中规上企业35家2024年营收约76亿元同比增长9.7% [3] - 安徽省农机总动力达7207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6%农业生产信息化率52%居全国首位 [4] 智慧农业应用场景 - 芜湖中联重科峨桥智慧农场采用"天空地人机"五位一体数据采集方式实现水稻种植全过程精准管理 [5][6] - 安徽省已建设智慧农(牧渔)场314家应用场景1490个综合节本增效10%至20% [7] - 滁州民之源鹅业实现种鹅智能化养殖通过自动控温投料等设施提高生产效率 [7] 种业科技创新 - 黄淮海(宿州)种业科技谷筛选出32个大豆新品系蛋白质含量提升9%以上单产提升10%以上 [8] - 科技谷汇聚4所农业高校和4家种业领军企业推动种业科技成果转化 [9] - 安徽省2024年通过国审主要农作物品种193个居全国第二收集种质资源4.6万份居全国第三 [10]
闲置荒地“盐值”降了效益增了
新华日报· 2025-07-26 05:52
公司发展 - 智元百草(盐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盐碱地种植耐盐苜蓿草,每亩产量约3-5吨,相当于6亩玉米的粗蛋白含量,显著提升禽畜重量和肉蛋奶品质 [1] - 公司成立仅一年半已掌握优质苜蓿半干青贮品质提升、干草防霉品质稳定、牧草青贮品质改善等核心技术 [3] - 2023年上半年实现亩产5吨牧草,完成开票销售1000多万元,下半年订单已排满,计划年内将盐城基地规模从5000亩扩至8000亩 [3] 技术突破 - 通过"返盐隔断材料+耐盐植物"组合技术构建耐盐牧草多物种种植模式,克服高温多湿区种植难题 [3] - 获得耐盐牧草多物种种植模式等专利技术,联合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专家进行技术研发 [2][3] - 采用"智慧化种植技术+规模化盐碱改良"模式,形成种养循环产业链 [3] 行业机遇 - 优质苜蓿被称为"牛奶芯片",长期依赖进口,公司项目有助于破解进口依赖 [2] - 项目可改良盐碱地,预计带动盐城畜牧业年增收超亿元,提升盐碱地碳汇能力 [3] - 项目获得盐城市"黄海明珠领军人才"创业项目支持,正在推进"滨海盐碱地生态修复与智慧牧草产业化"省级创新项目 [2][4] 政策支持 - 大丰区委组织部协调要素资源,帮助企业对接科研机构 [2] - 盐城市海洋产业科技镇长团发挥产学研桥梁作用,联合重点实验室专家进行技术攻关 [3] - 当地在政策支持、科技投入、产业协同上打出"组合拳"加速技术落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