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加工业
icon
搜索文档
东非掘金,选坦桑尼亚还是肯尼亚?
虎嗅· 2025-05-29 14:33
人口与劳动力 - 坦桑尼亚人口6300万,肯尼亚5500万,坦桑尼亚人口更年轻且工资更低,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皮革、农产品加工 [4] - 肯尼亚教育水平高,英语普及率高,适合区域统筹、金融、物流、商务外包等需要精英人才的行业 [4] 语言与制度 - 坦桑尼亚主要使用斯瓦希里语,语言障碍较大,影响技术指令传达和合同签订 [5] - 肯尼亚英语普及率高,适合国际业务、跨国会议和区域管理 [5] - 肯尼亚司法独立,政策透明,营商环境较好,而坦桑尼亚政策变动频繁,办事依赖关系 [6] 地理位置与物流 -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吞吐量大,但内陆交通落后,铁路和公路条件差 [7] - 肯尼亚是东非物流中枢,拥有蒙内铁路、标轨铁路(SGR)、蒙巴萨港和内罗毕机场,货物配送覆盖东非五国 [7] - 东非共同体五国免关税后,肯尼亚作为枢纽的优势更加明显 [8] 政府政策与行业支持 - 坦桑尼亚对新能源和矿业投资友好,提供土地、税收优惠和电力支持 [9] - 肯尼亚政府鼓励总部经济、金融企业、高端制造,推动数字经济、绿色金融和电动车产业 [11] 成本与产业优势 - 坦桑尼亚最低工资约700人民币,电价约0.5元/度,地价低,适合劳动密集型和基础原材料产业 [13] - 肯尼亚最低工资约1200人民币,电价约1.4元/度,地价高,适合高附加值产业和总部经济 [13] - 坦桑尼亚工业用水部分免费,肯尼亚水费较高,进一步降低坦桑尼亚的生产成本 [13] 产业定位与选择 - 坦桑尼亚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如纺织、农产品、建材、矿产 [14] - 肯尼亚适合区域总部、物流、数字经济、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产业 [14] - 旅游业在肯尼亚更成熟,服务业完善,旅游体验优于坦桑尼亚 [15]
沃野千重浪 中原正担当
河南日报· 2025-05-25 07:26
粮食生产与安全 - 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2024年夏粮总产757.14亿斤位居全国第一,全年粮食总产1344亿斤位居全国第二 [7][22] - 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78%,2024年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00万亩以上 [8] -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45%,中原农谷每年为全国提供优质种子45亿斤(冬小麦供种占全国50%) [11]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高出全国14个百分点),小麦、玉米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15] 现代农业产业链 - 农产品加工能力突出:生产全国1/2火腿肠、1/3方便面、1/4馒头、3/5汤圆、7/10水饺、4/5酸辣粉 [20] - 累计创建9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03个农业产业强镇 [22] - 拥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84家(其中国家级122家),双汇覆盖全国100多万销售终端,标点食品面点产品国内市场覆盖率超90% [25] - 正阳县花生年产量50多万吨,40%原料通过鲁花集团全自动生产线实现增值(每小时灌装6000桶食用油) [22] 种业与科技创新 - 中原农谷汇聚67家高能级平台,与国际科研机构合作构建种业创新生态圈 [11] - 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落地河南,洛阳一拖推动"大中小型兼备、绿色高效智能一体"农机发展 [14] - 全省1.3万名基层农技人员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片"技术服务活动,打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13] 农业社会化服务 - 全省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超20万家、家庭农场超27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2.7万个 [17] -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2.28亿亩次,舞阳县农机合作社服务周边2.3万亩麦田 [16][17] 品牌与区域发展 - 构建"豫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三级体系,推动杞县大蒜、西峡香菇等土特产品牌化 [26] - 通许县年产酸辣粉7.2亿桶(中国酸辣粉之都),带动6.1万人次就业 [29] - 西峡县"菌果药旅"产业链带动3万农民从事旅游业,平舆县产业链群带动9万农户年人均增收3万元 [29]
美关税政策令脆弱国家面临系统性风险——访马达加斯加经济学家拉库图
新华社· 2025-05-20 18:08
美国关税政策对马达加斯加经济的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使马达加斯加等经济结构脆弱的国家面临系统性风险 [1] - 美国对马达加斯加输美产品加征47%关税后暂缓执行 但维持10%基准关税 [1] - 短期影响包括出口大幅放缓 外汇收入锐减 民众失业风险增加 [1] - 中长期将削弱国际投资者信心 导致工厂减产或关停 引发生产体系系统性风险 [1] 重点受冲击产业分析 - 纺织业受冲击最严重 占马达加斯加GDP近20% 吸纳7%外国直接投资 提供超10万个就业岗位 [2] - 马达加斯加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二大成衣对美出口国 2022年出口额仅次于肯尼亚 [2] - 农业及农产品加工行业受影响 香草行业占出口创汇25% 美国是最大出口目的地 [2] 应对策略建议 - 非洲国家应推进贸易一体化建设 寻求WTO等多边贸易体制支持 [1][2] - 马达加斯加需推动出口渠道多元化 提升产品附加值 加快产业升级 [2]
3个方面20条措施,山东省政府出台首个关于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齐鲁晚报网· 2025-05-09 16:26
山东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政策解读 政策背景与总体要求 - 山东省政府出台首个乡村富民产业专项政策文件《实施意见》,体现省委省政府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决心 [3] - 政策核心目标为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路径构建山东特色乡村富民产业体系,到2027年实现农民经营性/工资性收入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3] - 发展原则包括立农为农、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片区推动四大方向,强调保护耕地/生态、尊重农民意愿和市场经济规律 [5] 重点任务分解 乡村特色产业 - 构建"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完善"13+N"培育体系 [4] - 推动品种更新换代、数字农业发展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 [4] - 分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4] 农产品加工业 - 鼓励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技术应用,引导企业向园区/产地下沉形成集聚区 [4] -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元化农产品,打造加工优势集聚区 [4] 农文旅融合 - 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促进三产深度融合 [4] 乡村服务业 - 加强商贸流通与电商产业,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村生活服务场景 [4] 实施保障措施 -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通过财政奖补/产业基金重点帮扶经济弱县 [5] - 强化财政/金融/人才/科技要素支持,实施重大产业项目打造片区集聚区 [5] - 突出品牌引领和市场开拓,推广典型经验形成社会支持氛围 [5] 后续推进计划 - 省农业农村厅将以片区建设为抓手,通过平台搭建和政策机制完善推动任务落地 [5]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可比增长4.1%
南京日报· 2025-05-06 10:22
农业机械化与智慧农业 - 高淳区淳南农业专业合作社采用无人机精准施药,日作业能力达500亩至1000亩,拥有40余台农机装备和12名农机手,服务周边3万多亩农田 [2] - 六合区圩里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应用"稻麦生产智慧管理社会化云服务"技术,通过无人机处方图实现精准施肥,减少化肥用量15%以上 [3] - 南京市稻麦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8%,主要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3] 农产品供应与生产 - 江宁谷里示范园的古理生态农业每日供应1万多斤瓜果蔬菜,预计5月中旬西瓜等上市后供应量翻倍 [4] - 一季度南京市蔬菜播种面积23.86万亩,产量54.49万吨,水果产量2.12万吨(同比+12.2%),生猪存栏22.75万头(同比+3.9%),出栏10.27万头(同比+0.5%) [5] 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 - 溧水区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项目投资2.6亿元,占地40亩,预计2024年12月投用,将整合邮政快递、电商、冷链物流等功能 [6] - 江宁区鸭制食品加工项目投资3000万元,计划年产350吨鸭制食品,带动50人就业,预计2025年初投产 [7] - 2024年南京市计划开工206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总投资291.94亿元,一季度已开工158个(开工率77%) [7]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广西日报· 2025-04-30 10:15
粮食与农产品供给 -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全区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410万吨左右,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 [2] - 发展以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粮(油)桑复合种植模式 [2] - 确保能繁母猪保有量稳定在210万头左右,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完善支持牛羊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 [3] - 实施现代设施农业提升行动,加强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建设,发展深远海养殖和大水面生态渔业 [3] 农业科技与设施 - 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加强与东盟国家智慧农业领域合作 [4] -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一批优质稻、糖料蔗、水果、蚕桑、畜禽等领域急需紧缺突破性品种 [4] - 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加快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和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 [4][5] -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行动,开展全区盐碱地专题调查和酸化退化耕地治理 [3] 乡村产业与增收 - 实施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6] - 实施"桂字号"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推动新茶饮、嗦粉经济、果蔬产业、渔畜禽产业等优质发展 [6] - 加快补齐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短板,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培育直播带货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6] - 完善促农增收协调机制,支持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通过订单带动、盈余返还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 [7] 乡村建设与公共服务 - 继续实施"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工程,分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规范化建设 [8] - 有序推进乡村道路"三项工程"项目及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物流体系 [8] - 持续改善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规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9] - 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中心乡镇卫生院和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9] 乡村治理与要素保障 -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持续推动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 [11] - 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整区试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 [14] - 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一般公共预算投入,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 [15] - 实施广西农业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支持专项,统筹抓好高素质农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人才培育项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