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冰雪运动
icon
搜索文档
冰雪运动行业全景图
2025-09-26 10:2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中国冰雪运动及冰雪经济产业[1] * 纪要提及的公司包括安踏体育、波司登、三夫户外等[3][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冰雪经济产业规模从2020年的5,00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900亿元,年复合增速达21.19%[1][4] * 国务院提出到2030年实现整体规模达到1.2万亿元的目标[3][10] * 2023-2024年冬季,冰雪相关消费规模超1,500亿元[6] 场地设施与供给 * 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2,847个冰雪场地,同比增长16.1%[1][4] * 滑雪场地占比32.84%,滑冰场地占比67.16%,表明滑雪场地仍有较大发展空间[1][4] 用户参与与消费趋势 * 第十届大众评审季参与人数已超1.8亿人次,全国参与各类体育项目的人数达5,735万人[1][6] * 北京冬奥会后,72.73%的受访者有冰雪相关消费,但40%的人群花费在500元以下,花费2000元以上的人群占比仅2.43%,消费潜力有待挖掘[3][9] * 全国成年人以上居民中,民俗活动参与率为17.73%,具体项目参与率为6.05%[1][8] 政策支持与发展策略 * 国家政策对冰雪经济给予大力支持,自2021年以来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2] * 后奥运时代发展策略聚焦于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速智能研发和数字技术在冰雪场馆的应用,并扶持虚拟冰雪体育发展[1][5] * 通过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推动全国普及与发展[3][10] 投资机会与建议 * 冰雪经济涵盖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及冰雪文化等较长产业链条,导流效应显著[2][13] * 投资建议关注优质核心资产,如安踏体育、波司登、三夫户外等业绩确定性强、股息率较高的白马股[3][14] * 安踏体育作为本土冰雪运动品牌先行者,市场份额有较大提升空间[14] * 波司登布局高端滑雪运动品牌,有利于进入高端羽绒服行业并进军海外市场[14] * 三夫户外以优质高端户外品牌打造新的增长曲线[14][15] 其他重要内容 区域分布特点 * 华北地区,特别是河北省,在冰雪消费方面表现突出,山东、江苏、新疆等处于全国第二梯队[3][9] 潜在风险 * 行业面临消费者偏好变化、渗透率提升空间不确定、季节波动性等风险[16] * 低温环境和季节性限制了部分群体参与度,整体经济和消费偏好不确定性也需关注[16]
助力校园冰雪运动发展,“绿舟杯”上海市中小学生滑雪锦标赛成功举办
新浪财经· 2025-09-23 21:49
延续"真雪"突破 打造专业赛道体验 交通银行·耀雪冰雪世界作为全球领先的室内真雪滑雪馆,为本届赛事提供了国际级水准的专业赛道。比赛赛道全长314米,最大坡度22度。比赛采用国家 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竞赛规则,为青少年滑雪运动员提供了真实、专业且安全的竞技环境。与往年相比,本届赛事在赛道维护、裁判配备、安全保障等方面 进一步优化,赛事邀请国际级、国家级裁判执裁,保证了赛事高标准、高水准的组织质量。 9月19日,2025第三届"绿舟杯"上海市中小学生滑雪锦标赛在交通银行·耀雪冰雪世界顺利落下帷幕。本届赛事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体育局共同指 导,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上海市校园冰雪运动训练基地)、上海市中学生体育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市静安区滑雪协会承办,上海耀 雪冰雪世界、沃雪(上海)体育俱乐部有限公司、五星体育传媒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市冰雪协会、上海申创教育发展中心、上海雪酷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法国滑雪学校-蒙热内夫尔(ESF-MONTGENEVRE)也为比赛提供了大力协助。 作为上海市校园冰雪运动的年度重磅赛事,"绿舟杯"今年已迈入第三届,影响力和参与度再创新高。本届比赛分为单板大回转、高山大回转两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援疆路上绽繁花
央视网· 2025-09-18 20:43
援疆产业投资与发展 - 19个援疆省市累计投入资金超2000亿元,其中80%投向民生领域,80%用于县及以下基层[10] - 北京援建和田大数据等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就业超1.1万人[6] - 山东援疆项目“东虾西移”在麦盖提县发展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养殖规模扩大至160亩,吸引100多名当地百姓加入[3][5] 特色产业与技术引进 - 湖南专家在吐鲁番推广种植新技术,使千亩枣林实现大丰收[6] - 山东援疆干部通过两年多摸索,将虾苗存活率大幅提升,并将复杂养殖流程编成通俗手册推广[3][5] - 吉林援建阿勒泰冰雪运动基地,使喀纳斯成为冬季网红打卡地[6] 民生与公共服务改善 - “组团式”医疗援疆培训近40万人次,教育援疆项目达2000多个,培训教师超20万人次[10] - 河南在哈密开创“全能班主任培训课程”培育优秀教师,江苏在克州推出“润心计划”为困难群众提供医疗兜底保障,成功救治数千名患者[8] - 安徽援疆医疗队在和田地区皮山县利用新建导管室,为急症患者仅用68分钟完成手术,相比过去需奔波几百公里救治效率显著提升[8]
2025冰雪运动推广普及科技创新案例征集启事
人民网· 2025-08-18 11:03
核心观点 -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委托人民体育启动"2025冰雪运动推广普及科技创新案例征集"活动 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 激发冰雪经济活力 巩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1] 征集对象 - 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 各级国家机关 人民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均可自荐或推荐案例[2] 征集内容范围 - 涵盖大众冰雪运动 青少年和校园冰雪运动 竞技冰雪运动领域[3] - 包括传统和新兴冰雪运动项目中响应政策 满足消费需求 服务人民生活的科技创新产品及技术案例[3] 案例要求 - 案例主体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良好声誉 无违法违规记录和负面舆情 允许不超过3家单位联合申报[4] - 案例须符合冰雪运动政策法规 具有科技支撑冰雪运动场景创新特征 并具备真实性 创新性 实效性 典型性和可推广性[4] - 案例主体对材料真实性负责 需确保产品 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无纠纷[4] 案例形式要求 - 案例文本需主旨清晰 信息完整 层次分明 资料翔实[9] - 申报表格需在"申报单位盖章处"加盖公章[9] - 申报邮件需同时提交盖章扫描件PDF版本和WORD版本[9] 征集方式 - 通过关注"人民体育"微信公众号并回复"冰雪"下载申报书[6] - 填写后发送至指定邮箱rmyx@people.cn 邮件主题需标注"2025冰雪运动科技创新申报+单位名称"[6] - 提供联系电话010-65363473及13801189047王老师作为咨询渠道[7] 案例宣传 - 征集期间将制作专题页面 在人民网人民体育 人民优选平台等多渠道展示案例[7] - 案例将汇编成案例集 推荐给相关省(区 市)体育局及单项体育协会[7]
在全国唱响“要滑雪去武汉”
长江日报· 2025-07-21 08:17
武汉冰雪经济发展现状 - 武汉已成为全国拥有室内冰雪场最多的城市 四家室内雪场集中开业 13家冰雪运动场所覆盖全阶段需求[1] - 甘露山文创城国际滑雪场为华中最大室内滑雪场 开业不到一年接待游客近45万人次[1] - 冰雪场地规模定位各异 形成差异化互补格局 企业合力做大市场[1] 冰雪运动推广策略 - 多家企业发力"冰雪小白"市场 通过冰雪进校园活动推动青少年参与[2] - 武商热血奇迹建议举办冰雪积分赛 建立长效机制维持场馆热度[2] - 冰龙冰上运动中心每年举办600多场赛事 通过冰雪联动实现运动"破圈"[2] 产业协同与品牌建设 - 十余家企业组建"武汉冰雪产业传播联盟" 联手推动产业发展[2] - 武汉已形成四季城市IP 冰雪作为冬季IP具备辐射华中/华南/华东的区位优势[2] - 行业计划开展全员联动式IP打造 目标形成与"吃小龙虾 看樱花"同级别的滑雪口号[2] 行业发展机遇 - 企业抓住后奥运时代机遇 借助官方媒体支持实现冰雪经济持续升温[3]
夏日一起去“追风” 吹热“清凉经济”
南京日报· 2025-07-16 08:18
清凉家电消费升级 - 南京京东MALL和苏宁易购门店的空调、风扇、制冰产品等清凉家电销售显著增长,门店推出优惠价格、抽奖活动、满减和买赠优惠等促销措施 [2] - 消费者对空调等清凉家电的需求从"单纯制冷"向"健康节能"升级,新一级能效空调销售同比增长82%,新风空调销售同比增长116% [3] - 带有加湿和凉风功能的冷风扇、空气循环扇销售环比分别增长62%、89%,新型风扇产品成为家庭夏日清凉"新宠" [3] 文商旅体融合新消费 - 江心洲ROCHO灯塔咖啡融合观景、骑行、露营等生态景点功能,落日前后客流集中,周末客流量达上千人次 [4] - 咖啡馆依托长江文化景观打造,提供看江景、吹晚风、遛宠物、骑行、露营等多元体验,成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4]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明确盘活提升存量空间,丰富传统消费场所文旅业态,推动文商旅体资源深度串联 [4] 冰雪运动经济升温 - 南京冰纷万象滑冰场暑期客流平均每日300人次以上,1456平方米冰面配备3组专业制冷设备,提供夏日清凉娱乐场所 [5] - 中国冰雪产业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0053亿元,南京室内滑冰滑雪场成为热门打卡地 [6] - 沃德喜马拉雅冰雪乐园推出冰雕滑梯、极地冰屋、冰雪广场等趣味游乐项目,并推出暑期娱雪亲子票等优惠吸引家庭客群 [6]
【经济新观察】河北:“体育经济”释放消费潜力 “文旅新风尚”
搜狐财经· 2025-07-15 21:07
正定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 - 华北地区最大专业室内滑雪场 占地面积超3万平方米 瞬时可容纳1600人同时滑雪 [2] - 建设初级/中级滑雪道各1条及地形公园 中级道最大垂直落差46米 坡度13度 满足专业竞赛/教培/大众滑雪/亲子娱雪需求 [4] - 雪质获资深滑雪爱好者认可 雪道硬度适宜刻滑 高铁2小时可达实现四季畅滑 [4][5] - 配套10余项娱雪项目如雪地摩托/冰上碰碰车 结合"地道战"主题展厅打造"冰雪+研学"特色 [7] - 计划推出少年营/公益电影展演/国家赛/夏令营等活动 补充河北夏季运动空白 激发青少年冰雪兴趣 [7] 冰雪经济与文旅融合 - 差异化定位"全季可玩/全龄可享/全域联动" 与正定古城文旅有机融合 形成新消费场景 [7][9] - 预计带动餐饮/住宿等关联产业 创造新经济增长点 [7] - 崇礼打破季节壁垒 夏季游客430万人次首超冬季 计划推出314项文体活动强化"文旅+赛事"模式 [9] 河北省体育消费生态 - 2024上半年举办5552场赛事 吸引1343.62万人参与 直接消费269亿元 同比增197% [13] - 通过攀岩联赛/龙舟赛/帆船赛等特色活动 打造"户外在河北"等IP 转化体育流量为经济增量 [11][13] - 帆船锦标赛等国际赛事吸引境外游客 促进滨海旅游发展 [11] 暑期文旅消费创新 - 河头老街单日客流峰值12万人次 升级公共空间 推出实景演出《大唐之山》提升体验 [15] -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累计接待180万人次 今年入园人次同比增150% 沉浸式戏剧成引流利器 [16] - 荣国府夜游项目设7大主题活动 暑期每日3场演艺 结合节日节点强化互动体验 [18] - 针对入境游推出8大主题线路 覆盖城市/塞外/滨海/长城等多元场景 [21]
“十五冬”冰雪场地建设开启“加速度”
辽宁日报· 2025-06-28 09:32
赛事规划与建设进度 - 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承接3分项18小项雪上竞赛 规划面积788公顷 其中滑雪场占地667公顷 [1] - 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设计28条雪道 总长度27997米 最长连续滑雪线路接近5公里 总造雪面积151.34公顷排名全国前五 雪道最大落差800米为全国仅有的六家之一 [1] - 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场地容量可舒适容纳11404人 最大接待22422人 5条索道与3条魔毯保障每小时13400人运力 [1] - 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项目预计2026年10月底完工 目前施工单位已进场 今年内将完成雪道土石方工程量的70% 运动员村等建筑主体砌筑 水处理工程主体施工 [2] - 西露天冰雪运动中心承赛核心区规划建设跳台比赛出发区 雪道 裁判塔等设施 符合奥运比赛标准 目前核心区已开展土方挖掘 预计今年12月底完成造雪达到试跳条件 [2] 赛后利用规划 - 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赛后冬季开放28条雪道 全季运营将改造运动员村为准三星至准五星酒店群 建筑一层打造商业街 引入旱雪 卡丁车等特色旅游项目 举办音乐节 露营等活动 [2] - 西露天冰雪运动中心赛后设置展示 攀岩 蹦极 跳伞 观景等体验项目 四季冰雪运动场地规划建设训练小跳台群 滑雪道 雪圈道等 冬季滑雪夏季使用人工仿雪材料实现四季畅滑 [3] - 西露天冰雪运动中心未来可举办体育赛事 文艺活动 兼具大众健身 休闲娱乐功能 实现工业遗存活化利用与矿坑生态治理结合 [3]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研究中关村示范区分园创新发展综合评价结果等事项 市长殷勇主持会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3 22:35
中关村示范区分园创新发展 - 中关村示范区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阵地 需用好综合评价结果推动各分园补短板强弱项 提升园区发展质效 [1] - 将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引入专业运营管理机构 提升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运营能力 [1] - 推动分园成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承载地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 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 [1] - 持续落实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任务 优化"一区多园"产业空间创新资源布局 [1] - 将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 加强前瞻布局和政策衔接 支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1] 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 发挥"双奥之城"优势 利用冬奥遗产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 [2] - 组织群众性冰雪运动 发展特色冰雪旅游 推动商文体旅深度融合 [2] - 提升冬奥场馆市场化运营水平 保障高品质冰雪赛事举办 [2] - 培育冰雪经济经营主体 实现产业高水平融合发展 [2] 总部经济发展 - 总部经济是首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将实施《若干措施》培育总部企业 [2] - 精准服务企业 发挥"服务包"机制作用 落实便利措施促进总部企业在京发展 [2]
让赛事流量加速转化为经济增量
辽宁日报· 2025-05-17 08:40
赛事经济规模与成效 - 2024年共举办6500多场各类体育赛事 参赛及观赛人次达940余万 拉动综合消费近百亿元 [1] - 通过体育优势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取得实质性成效 [1] 政策支持与补助措施 - 出台《关于发展赛事经济促进体育消费的措施》 涵盖职业体育赛事 国际级体育赛事 全国体育赛事和群众性精品赛事4类 共13条办赛经费补助措施 [1] - 补助标准为30万元至300万元 对首次引进辽宁并能持续举办的职业体育赛事"首赛"追加100万元奖励 [1] 赛事申办与重点项目 - 今年以来已申办成功和正在申办的全国以上级别体育赛事达126项 远超历年平均水平 [2] - 重点项目包括全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 2025年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 2025世界匹克球锦标赛中国站 2025年亚洲青年赛艇锦标赛等 [2] - 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计划设置8个大项16个分项 拟承办6个大项10个分项 在沈阳 大连 抚顺3个赛区举行 [2] 冰雪经济发展规划 - 加快沈阳王家湾冰上运动中心 大连普湾滑雪场和冰上运动馆 抚顺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等重点场馆建设 [2] - 新雪季将承办国际国内赛事 组织辽宁特色冰雪活动 增加群众性冰雪赛事数量 推动"冷资源"向"热经济"转变 [2] "三大球"项目发展策略 - 完善职业俱乐部支持政策 探索政府 省队 俱乐部共建合作新模式 [3] - 加大职业俱乐部在投融资 场地设施 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保障力度 [3] - 打造"三大球"城市联赛 建设国家级青训中心 选拔培养优秀人才 [3] 全民健身赛事布局 - 持续开展"攀登辽宁""徒步辽宁""冰雪辽宁"等十大全民健身系列品牌活动 [3] - 重点举办匹克球赛 农耕农趣健身大赛 县域羽毛球赛 足球赛 乡镇篮球赛等特色赛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