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疗器械
搜索文档
沪鸽口腔港股IPO之路:历史问题待解,上半年业绩降仍大额分红引争议
搜狐财经· 2025-08-23 08:43
上市历程 - 公司曾于2019年底寻求科创板上市未果 后于2021年转战创业板 最终于2022年8月撤回申请 [1] - 公司今年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意图冲击港股IPO [1] 股权问题 - 2016年定向增发中存在原董事李军替57人代持股份的情况 代持比例高达74.16% [1] - 代持关系虽于2019年7月全部解除 但公司此前招股文件曾声称不存在股权代持 存在披露不一致 [1] 财务内控 - 存在业务员代收货款及第三方回款中大量个人回款等不规范行为 [3] - 2018年至2021年第三方回款金额占比持续较高 [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 其中净利润同比下降56.4% [3] - 在业绩下滑背景下实施大额分红 分红金额占前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总和的87.88% [3] 业务布局 - 公司提供口腔临床类 技工类及数字化产品 [3] - 计划升级扩张日照工厂生产线 并在印尼设立工厂 [3] 行业竞争 - 中国口腔医疗器械市场高端细分领域主要由国际品牌主导 [3] 股权结构 - Huge Star及其关联方持有公司52.56%股份 [4] - HDMC Aurora LJQ Ltd持有13.81%股份 [4] - Future LJQYHD持有9.35%股份 [4] - 秦立娟女士通过受控法团持有23.16%权益 [4]
沪鸽口腔冲刺港股:IPO前大笔分红,曾存财务内控不规范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8-22 17:09
IPO历程与历史问题 - 公司于2025年8月18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继续冲刺港股IPO [1] - 公司曾于2019年底尝试A股科创板上市未果 后于2021年12月转战创业板 [1] - 深交所于2022年1月下发审核问询函 重点关注股份代持及财务内控不规范问题 [3] - 公司于2022年8月主动撤回创业板IPO申请 深交所终止审核 [8] - 公司于2025年2月18日首次递交港股招股书 因满6个月失效后于8月18日更新招股书 [8] 股份代持问题 - 2016年第三次定向增发中 原董事李军认购238万股股份 其中176.50万股为代持 代持比例达74.16% [3] - 代持涉及57人 包括实控人宋欣的朋友 子公司高管及公司员工等 [3] - 代持关系于2019年7月全部解除 [3] - 2016年《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中主办券商招商证券曾声明"不存在股权代持情形" 与后续披露存在矛盾 [4] 财务内控问题 - 存在业务员代收货款及第三方回款中大量个人回款等不规范情形 [5] - 2018年至2021年第三方回款金额分别为2460.69万元 2528.68万元 2863.05万元和2306.73万元 占当期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收到现金比例分别为9.63% 8.76% 10.55%和8.04% [5] - 个人回款主要来自客户法人 董监高 股东 员工及医生等 [5] - 公司确认存在利用个人账户对外收款情形 但否认通过关联方代收货款及出借公司账户等行为 [7] 经营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2.8亿元 3.58亿元和3.99亿元 保持增长态势 [9]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403.3万元 8835.4万元和7656.9万元 2024年同比下降13.33% [9]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97亿元 同比下降3.9% 净利润2610万元 同比下降56.4% [9] - 业绩下滑主要因口腔临床类产品销售量下降 订单减少及行政开支增加 [9] 大额分红争议 - 公司于2025年1月16日宣派股息1.45亿元(扣除预扣税后) [10] - 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总和约1.65亿元 分红金额占比达87.88% [10] - 实控人宋欣及母亲秦立娟分别持股52.56%和23.16% 两人合计获得分红超1亿元 [10] - 分红行为引发外界对募资必要性质疑 [12] 业务与行业概况 - 公司主营口腔材料 产品包括口腔临床类产品 口腔技工类产品及口腔数字化产品等 [8] - 中国口腔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激烈且高度分散 高端市场由3M GC及Dentsply Sirona等国际品牌主导 [8] 未来资本开支计划 - 计划升级扩张日照工厂生产线 2026年至2030年预期资本开支合计1.055亿元 [11] - 计划在印尼设厂 2027至2028年预期资本开支合计0.2亿元 [11]
沪鸽二次递表港交所 弹性体印模材料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智通财经· 2025-08-19 07:02
公司业务概况 - 沪鸽是一家专业的口腔材料公司,提供涵盖口腔临床类产品、口腔技工类产品及口腔数字化产品的多元化产品组合,适用于牙科核心专业领域的多种应用场景 [3] - 公司主要通过经销模式在中国生产及销售口腔材料,并逐步拓展国际市场 [3] - 综合产品矩阵覆盖口腔医疗机构和技工所的所有场景,有效满足包括修复科、种植科、牙体牙髓科、正畸科及儿牙科在内的客户多样化临床需求 [3] 市场地位 - 2024年中国口腔材料市场占整体口腔医疗器械市场的42.2%,市场具有高度分散的特点 [3] - 2024年沪鸽在中国口腔材料市场按收入计的市场占有率为1.3% [3]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沪鸽是中国最大的口腔印模制取材料制造商,亦为中国最大的口腔临床类材料制造商之一 [3] - 按中国2024年销售收入计,沪鸽的弹性体印模材料及合成树脂牙排名第一 [3]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沪鸽的弹性体印模材料在全球市场中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3] 销售网络与品牌 - 在中国基于广泛的经销商及口腔技工所的网络支撑,有能力为广泛的口腔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4] - 产品获得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主要海外市场包括欧洲、美国及东南亚 [4] - 公司在欧洲及美国市场具有竞争力,同时也希望成为东南亚市场的领导者 [4] - 品牌(沪鸽、护嵴舒、凯晶、凯丰、凯丽、凯标、美佳印、美益汀、美晶瓷及美天固)于口腔医疗器械行业中获得了显著知名度并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 [4]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收入2.8亿元,2023年度3.58亿元,2024年度3.99亿元,2025年上半年1.97亿元 [4] - 2022年度利润6403.3万元,2023年度8835.4万元,2024年度7656.9万元,2025年上半年2610万元 [4] - 毛利率从2022年的54.9%提升至2024年的58.6%,2025年上半年为58.6% [6]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的7.0%提升至2024年的7.4%,2025年上半年为7.7% [6] - 销售及经销开支占比从2022年的17.9%提升至2023年的19.0%,2024年为18.0%,2025年上半年为20.1% [6]
新股消息 | 沪鸽二次递表港交所 弹性体印模材料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06:59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口腔材料公司,提供涵盖口腔临床类产品、口腔技工类产品及口腔数字化产品的多元化产品组合,适用于牙科核心专业领域的多种应用场景 [4] - 公司主要通过经销模式在中国生产及销售口腔材料,并逐步拓展国际市场 [4] - 2024年中国口腔材料市场占整体口腔医疗器械市场的42.2%,该市场具有高度分散的特点,公司按收入计的市场占有率为1.3% [4] - 公司的综合产品矩阵覆盖口腔医疗机构和技工所的所有场景,有效满足包括修复科、种植科、牙体牙髓科、正畸科及儿牙科在内的客户多样化临床需求 [4]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口腔印模制取材料制造商,亦为中国最大的口腔临床类材料制造商之一,在国内制造商中拥有最多CE标志或FDA批准的口腔临床类材料 [4] - 按中国2024年销售收入计,公司的弹性体印模材料及合成树脂牙排名第一,弹性体印模材料在全球市场中亦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4] 销售网络与品牌建设 - 公司构建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在中国基于广泛的经销商及口腔技工所的网络支撑,有能力为广泛的口腔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5] - 在海外市场,公司的产品获得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主要海外市场包括欧洲、美国及东南亚,公司在欧洲及美国市场具有竞争力,同时也希望成为东南亚市场的领导者 [5] - 通过大量的市场开发,公司的品牌(沪鸽、护嵴舒、凯晶、凯丰、凯丽、凯标、美佳印、美益汀、美晶瓷及美天固)于口腔医疗器械行业中获得了显著知名度并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 [5] - 公司凭借研发能力、强大的生产能力及非常高效的专业化服务体系,致力于开发并制造达到国际公认性能标准的产品,同时持续探索海外市场的机遇 [5]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分别约为2.8亿元、3.58亿元、3.99亿元、1.97亿元人民币 [5]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6403.3万元、8835.4万元、7656.9万元、2610万元人民币 [5]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分别为280,072千元、357,613千元、399,440千元及196,888千元人民币 [6] - 同期,毛利分别为153,736千元(毛利率54.9%)、203,696千元(毛利率57.0%)、234,214千元(毛利率58.6%)及115,429千元(毛利率58.6%) [6] - 同期,税前利润分别为76,798千元(占收入27.4%)、105,805千元(占收入29.6%)、110,794千元(占收入27.7%)及31,270千元(占收入15.9%) [6]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64,033千元(净利率22.9%)、88,354千元(净利率24.7%)、76,569千元及26,100千元(净利率13.3%) [6]
创始人频频减持套现 隐形正畸行业第一股时代天使发展面临挑战
新华网· 2025-08-12 13:37
创始人减持与股价表现 - 时代天使创始人李华敏近期减持250万股套现约1.4亿港元 距离上一次减持270万股仅四个月 [1] - 自上市以来创始人持股比例从14.26%降至6.37% 减持频率较高 [1] - 公司股价从上市首日历史高点490港元/股跌至当前水平 市值缩水约88% 从超800亿港元降至百亿港元 [1] 财务与估值状况 - 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2021年净利2.86亿元 2024年仅为1002万美元 [2] - 当前市盈率约107倍 虽低于上市初期但仍显著高于国际竞争对手艾利科技的34倍 [2] - 海外市场投入持续扩大但亏损加剧 2024年国际市场亏损2970万美元 较2023年2898万美元进一步扩大 [2] 行业竞争与市场挑战 - 国际竞争对手艾利科技2024年全球营收达39.99亿美元 但2025年因业绩不佳股价大跌30% 反映行业增长压力 [2] - 时代天使海外收入规模较小 面临投入高、变现周期长的问题 与国际巨头竞争存在明显劣势 [2] - 行业整体面临增长天花板疑虑 市场担忧正畸行业可能接近拐点 [2]
6.68亿元加码数字化口腔赛道 爱迪特打造“研发-中试-量产-循环”闭环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8-03 19:41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全球口腔医疗市场正以8 6%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 主要受老龄化和消费升级驱动 [2] - 2020-2025年全球口腔医疗市场复合增速预计8 6% 2025-2030年降至5 2% 2030年市场规模达7097亿美元 [3] - 行业面临"增量+升级"双重机遇 数字化智能化重塑诊疗流程 种植牙、隐形正畸、高值耗材等领域将呈现技术爆发 [3] 公司战略布局 - 爱迪特投资6 68亿元建设牙科产业园 占地107 7亩 建筑面积8 22万平方米 建设期2年 [2][5][6] - 产业园定位为战略载体 涵盖CAD/CAM材料产业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及研发中试基地 构建"研发-中试-量产-循环"闭环体系 [5] - 扩产旨在争夺行业标准制定权 通过数字化、国产替代等抢占千亿元增量市场 [4] 技术研发与创新 - 中试基地聚焦技术从0-1到1-100的放大验证 固化关键工艺窗口 降低产业化调试成本 [5] - 计划引入数字孪生和AI预测模型 实现工艺参数实时优化 数据驱动替代经验驱动 [6] - 联合实验室将整合高校资源锁定下一代技术路线 用户共创中心可缩短产品设计周期30% [7] 运营与效率提升 - 部署MES/WMS/UDI系统实现全流程数据在线化 提升合规性与追溯能力 [6] - 智能立库和物流自动化使空间利用率达91% 通过WMS实现库存动态优化 [7] - 分布式光伏年发电310万Kw/h 节省电费173 6万元 降低物流环节能耗 [7] 区位与生态协同 - 秦皇岛区位具备1小时进京、2小时抵津优势 利于吸引人才并降低物流成本 [4] - 计划建设共享中试平台 形成垂直生态 将技术领先转化为供应链和成本优势 [5] - 国际化培训中心将与欧美日韩共建认证体系 支持全球化拓展 [7] 产能与财务规划 - 项目分两期建设 2025年底完成主体封顶 2026年Q1首批产线投产 [6] - 扩产将优化产品结构 覆盖更广客户群 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6] - 园区建成后预计显著提升口腔医疗器械产能 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2]
打造绿色数字化口腔生态圈 爱迪特口腔智慧产业园开建
证券时报网· 2025-08-02 19:48
公司动态 - 爱迪特口腔智慧产业园建设项目于2025年8月2日正式进入建设阶段,投资超6亿元,建设期为2年,预计2025年底主体结构封顶,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首批生产线设备安装及调试 [3][9] - 产业园占地107.7亩,建筑面积8.22万平方米,总投资6.68亿元,涵盖口腔CAD/CAM材料产业化、数字化口腔综合服务平台及研发中试基地三大项目 [9] - 董事长李洪文表示新产业园将大幅提升公司产能并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是响应全球市场需求和践行公司使命的重要举措 [14] 行业趋势 - 全球口腔医疗市场面临"增量+升级"双拐点,老龄化、消费升级推动需求扩大,国产替代和数字智能技术驱动供给革命 [4] - 2020-2025年全球口腔医疗市场预计以8.6%复合增速增长,2025-2030年增速为5.2%,2030年市场规模达7097亿美元 [4] - 数字化和智能化重塑牙科诊疗流程,影像设备、3D打印、AI设计软件将传统"经验驱动"升级为"数据驱动",提升医患沟通效率和成交率 [5] 产能与产品结构 - 公司2019-2022年氧化锆产品产销率持续高位(94.98%-96.42%),关键生产设备24小时运转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4] - 新产业园将扩大高端绚彩氧化锆和玻璃陶瓷义齿材料的生产比例,优化产品结构并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9] 数字化战略 - 数字化口腔综合服务平台项目通过口内扫描仪等设备连接义齿技工所、口腔医院和诊所,建立三方深度合作 [10] - 平台实现数字印模采集、传输、在线设计,提供快速义齿修复和隐形正畸服务,增强客户黏性和市场空间 [10] 研发创新体系 - 研发中试基地通过联合实验室、用户共创中心、国际化培训中心形成"从0到1到N到全球"的完整创新体系 [11][12][13] - 用户共创中心缩短产品设计周期30%,国际化培训中心预计年接纳3.6万人次培训,配备真实临床级设备和虚拟现实设施 [13] - 中试基地聚焦技术放大验证和工艺固化,未来可能建设共享平台吸引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 [13] 绿色发展战略 - 产业园集成分布式光伏发电,年发电量310万kW/h,节省电费173.6万元,年减排CO₂ 31-46.5万吨(等效植树172.2-258.3万棵) [14] - 通过低碳园区设计、绿色交通配套等将"双碳压力"转化为"绿色红利",获得全球化发展的绿色供应链优势 [14]
爱迪特:口腔智慧产业园项目开工 打造数字化口腔创新生态体系
中证网· 2025-08-02 17:56
公司动态 - 爱迪特牙科产业园建设项目于8月2日正式开工,占地107.7亩,建筑面积8.22万平方米,总投资6.68亿元,建设期2年,预计2025年底主体结构封顶,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首批生产线设备安装及调试 [1] - 新产业园区将涵盖口腔CAD/CAM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数字化口腔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及研发中试基地项目,形成"研发-中试-量产-循环"高质量闭环 [1] - 园区选址秦皇岛开发区,具备1小时进京、2小时抵津的区位优势,有助于构建产业优势、成本优势和开放优势 [1] - 公司将引进MES/WMS/UDI等系统实现数据在线化,考虑引入数字孪生和AI预测模型优化工艺参数与设备维护策略 [2] - 园区将建设联合实验室、用户共创中心、国际化培训中心,形成"从0到1、从1到N、从N到全球"的完整体系 [2] 战略规划 - 新产业园区作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战略载体,计划打造自主创新闭环体系,加大各产品线产能 [2] - 联合实验室将直接引入教授、博士和国家级课题,帮助公司完成技术扫描和原型验证,锁定下一代技术路线 [2] - 新园区建成后将吸引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入驻,形成"研发-中试-量产"垂直生态 [2] - 董事长表示新产业园将大幅提升产能,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是响应全球市场需求的重要战略举措 [4] 行业趋势 - 全球口腔医疗器械产业面临"增量+升级"双拐点,需求端受老龄化和消费升级推动,供给端受国产化、数字技术和政策红利驱动 [3] - 数字化、智能化正在重塑诊疗流程,影像设备、3D打印、AI设计软件将传统"经验驱动"升级为"数据驱动" [3] - 视觉技术深度整合到产品中,改善医患沟通和术前规划,提高成交率 [3] - 种植牙、隐形正畸、高值耗材等领域将呈现技术爆发、数字化闭环、细分需求分层趋势 [3] - 预计2020-2025年全球口腔医疗市场复合增速8.6%,2025-2030年复合增速5.2%,2030年市场规模达7097亿美元 [3]
一颗牙“撬”动30亿产业
新华日报· 2025-05-20 04:56
松佰牙科集团与惠山经开区合作 - 松佰牙科集团计划总投资1亿美元,将总部及上市主体整体搬迁至惠山经开区,助力打造"长三角牙谷"品牌 [1]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线上线下(300959)一体化牙科专业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1] 长三角牙谷产业概况 - 惠山经开区口腔医疗产业年规模突破30亿元,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口腔医疗产业集聚区 [1] - 园区已集聚30多家口腔医疗器械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从业人员近2000人 [2] - 2024年埃蒙迪医疗研发生产总部、高峰医疗数字化口腔种植系统研发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建成投运 [2] 口腔医疗行业前景 - 预计2023年底中国口腔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500亿元 [1] - 到2030年口腔产业规模预计达5000亿元 [1] 产业集聚发展历程 - 无锡(惠山)生命科技产业园2009年开园,瞄准口腔医疗器械产业 [2] - 16年间形成涵盖传统矫治、隐形矫治、人工种植等完整产业链 [2] - 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规模合计超28亿元,已投园区相关生物医药企业29个,投资规模超过5.8亿元 [3] 技术创新成果 - 时代天使累计生产上亿个隐形矫治器,市场份额全国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0% [4] - 高峰医疗成功开发包括多张国内首张三类证的种植体、牙冠、基台等全套种植产品 [5] - 奥世美自主研发行业首个云端三维医疗软件,构建国内首个集种植、正畸于一体的数字牙科智能云平台 [5] 未来发展规划 - IDTI口腔创新医疗器械中心预计明年6月建成投用,入驻企业目标达50家,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7] - 园区深化与上海九院合作,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口腔定制班培养专技人才 [6] - 推动产业从"产业集聚区"向"全球口腔医疗创新策源地"跃升 [7]
日照高新区2家企业入选第四批“好品山东”品牌
齐鲁晚报网· 2025-05-19 19:03
好品山东品牌评选 - 第四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公布 共有100个品牌入选 日照高新区2家企业上榜[1] - "好品山东"是山东省政府推动质量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 旨在遴选高标准、高质量、高信誉度的优秀企业及产品[4] 山东沪鸽口腔医疗集团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专注于口腔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与销售[7] - 产品涵盖口腔临床类、技工类及数智类三大领域 形成完整产业链[7] - 拥有超过1500家经销商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覆盖全国[7] - 在口腔材料领域实现多项核心技术突破 弹性印模材料和合成树脂牙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7] - 临床生物材料打破国外品牌垄断 推动国产医疗器械进口替代[7] 山东华车能源科技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专注于新能源机车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10] - 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 - 2016年制造国内首台新能源蓄电式电动轨道机车 应用于首钢京唐钢铁 填补行业空白[10] - 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港口、物流、石化等大型企业的调车作业[10] - 具备年承接新能源机车新造、改造100余台(套)的生产能力[10] 日照高新区品牌建设 - 开展"质量帮扶进千企"行动 通过融资支持、技术升级、专利导航等措施助力企业发展[10] - 累计帮助8家企业列入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认定[10] - 推动企业从"单打独斗"向"借势登高"转变 实现"小专利撬动大发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