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研究组织(CRO)
搜索文档
益诺思发布上市后首份年报:2024年营收达11.42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1.48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4-30 10:4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9.94% [1] - 归母净利润1.48亿元,扣非净利润1.25亿元 [1] - 非临床CRO业务营收10.89亿元,同比增长8.99%,其中安全性服务收入9.59亿元,同比增长7.86% [1] - 临床CRO业务营收4693.85万元,同比增长27.17% [1] 订单情况 - 2024年新签订单金额8.19亿元,年末在手订单金额9.73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和新药上市申请阶段新签订单数合计同比增长18.37% [1] 技术平台 - 已建立重要靶器官毒性生物标志物评价技术平台、特殊毒性评价关键技术平台等7大核心技术平台 [2] - 截至2024年底已协助完成近200个国际国内首个创新药的研究服务 [2] 研发方向 - 加速构建"AI+"能力,探索研发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病理辅助诊断系统 [2] - 通过AI智能辅助分析为临床决策提供精准支撑 [2]
博济医药20250427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博济医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收 7.42 亿元,同比增长 33.5%;净利润 2877 万元,同比增长 18.23%;扣非净利润 1930 万元,同比增长 92.71%;新增业务合同金额约 15.15 亿元,同比增长 38.12%;在执行合同未确认收入约 27.6 亿元[2][3] - 临床业务板块营收近 6 亿元,同比增长 44%,占比 80.51%;临床订单金额 13.05 亿元,同比增长 38.6%,占比 86.15%;在研药物类项目超 220 个,比 2023 年增加 60 多个[3] - 临床前业务营收 8000 多万,增长 7.7%;订单 1.8 亿元,略微下降;注册业务营收 4000 多万,订单 5200 多万,同比略有下降[4]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39 亿元,净利润 390 万元,扣非净利润 170 万元,同比下降;扣除去年同期大订单影响后,新签订单略有增长[2][4] - 2025 年营收目标 9.7 - 10 亿元,中药订单占比约 30%,增速 20% - 30%;预计实现约 6.8 亿元收入[2][10] 2. **财务指标** - 2024 年整体毛利率下降 3 个百分点,临床业务毛利率下降 2.73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下降 2.5 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下降 1.12 个百分点[2][4] - 2025 年预计毛利率略微下降,临床业务毛利率在 30%左右;项目转让可能弥补临床及临床前毛利下降[3][11] 3. **竞争策略** - 承接更多项目保持业绩增长,订单增速保持在 30%以上;存量订单充足支撑营收增长[5] - 新签合同价格受市场影响有变化,但坚持基本毛利水平,预计未来不会大幅降价[7] 4. **行业需求与自身优势** - 未来创新药项目需求可能回升,注册和临床前领域机会增多[3][8] - 通过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凸显龙头优势[3][8] 5. **人员招聘** - 2025 年临床前业务补充离职人员,药学、GLP 实验室及 CDMO 服务等领域持续招人,临床领域增长不超 100 人[3][10] 6. **业务突破** - 2024 年在肿瘤、GLP - 1 受体激动剂、高尿酸血症、核药、乙肝等领域取得突破[3][13] - 自主立项临床前业务转化预期高,预计临床试验和转让金额约七八千万[14] 7. **业务规划** - 主要精力投入临床业务,做好 GLP 独立研究;各板块协同,自主立项转让后锁定临床试验,提供全流程服务[15][16] 8. **订单情况** - 去年有部分订单因融资等问题未启动或暂停,但总体少见;新签订单推进较顺利,今年一季度签单势头不错,目标 20 亿有难度[21][22][23] 9. **CDMO 业务** - 规模小,服务临床前和临床试验,成本高,以转让文号为主,毛利率不高;2024 年毛利率约 35%,销售收入 400 多万[24][25] 10. **AI 领域部署** - 应用于临床试验方案撰写、数据统计编程,研究用于临床试验监察;与药渡合作辅助新化合物筛选;与国奥经方合作进行中药筛选[26][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行业出清加速,部分小型 CRO 公司面临困境,如上海汉博瑞祥基本不运营,华世康源基本破产,供给端有所改善[3][9] 2. 核药领域新兴,国内从事核药的公司和 CRO 较少,博济虽经验不足但有国际体系和技术优势,获客户认可[20] 3. 生物医药行业处于低谷期,但公众健康需求强劲,企业转向创新药研发,大型上市 CRO 公司更具优势[28]
毛利率下滑、创近七年最差业绩,泰格医药如何熬过寒冬
北京商报· 2025-04-01 19:42
文章核心观点 - 泰格医药2024年业绩下滑,营收和净利润双降,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公允价值变动造成明显影响,公司采取BD措施并拓展海外市场,还提及AI应用 [1][3]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降10.58%;归属净利润4.05亿元,同比下降79.99%,年度净利降幅系上市以来最高,业绩创近七年新低 [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55亿元,同比下降42.1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97亿元,同比下降4.64% [2] - 2024年末资产总额286.71亿元,同比下降3.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6.71亿元,同比下降1.69% [2] 业绩下滑原因 - 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研发需求波动,部分客户风险偏好变化,依赖外部融资的未盈利客户现金流压力大,临床研究外包服务和相关行业竞争压力大、增长挑战大 [3] - CRO行业竞争加剧,市场份额争夺激烈,企业利润空间受压缩,医药研发技术进步和法规政策完善对CRO机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求提高 [3] -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由38.18%降至33.27%,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毛利率由38.21%降至29.56%,部分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订单取消或终止影响收入和毛利率 [4] - 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较大,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 -5.02亿元,上年同期为3.53亿元,出售收益72.67万元,上年同期为2.32亿元 [5] 应对措施 - 2024年下半年缩减国内部分受影响较大区域的临床运营团队以及疫苗临床运营团队规模 [4] - 在BD方面推出针对性措施,成立临床运营策略委员会、跨国药企解决方案部和6个BD业务单元,提高签单成功率 [8] - 视情况择机出售所持有的上市及未上市公司的股权,对投资采取谨慎态度,力求每年退出的投资多于新增投资 [6] 业务亮点 - 2024年订单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大型跨国制药企业国内采购需求,国内药企和Biotech公司及其海外合作伙伴临床需求增长也有推动作用 [8] - 海外市场拓展取得显著成绩,北美地区新订单和业务快速增长,BD团队扩展 [8] - 2025年2月完成开源大模型DeepSeek - R1的本地化部署,子公司打造医雅AI大模型平台并上线,覆盖多个医学应用场景 [9]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2023年相比略有下滑,原因包括利息收入调入投资性现金流,存款和贷款利率下降偿还部分贷款,大量现金用于股东回报 [7] - 2024年内A + H股累计分红4.79亿元,截至2025年1月使用超5亿元回购A股股份,两者合计约9.79亿元 [7]
红杉基金 2024 年第四季度股东信
美股研究社· 2025-03-11 19:24
文章核心观点 - 红杉基金目标是长期跑赢标普 500 指数,虽近年落后但对前景有信心,采用逐家公司方法管理基金,专注单个企业合理评估,寻找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优质企业投资机会 [2][5] 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红杉基金第四季度回报率 -0.04%,1 年回报率 20.79%,3 年(年化)2.37%,5 年(年化)10.67%,10 年(年化)8.02%,自成立(年化)13.32%;同期标普 500 指数第四季度回报率 2.41%,1 年回报率 25.02%,3 年(年化)8.93%,5 年(年化)14.51%,10 年(年化)13.09%,自成立(年化)11.36% [1] - 自 2016 年 6 月投资委员会管理基金以来,红杉和标普 500 指数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12.33% 和 14.87%;2016 年 6 月到 2021 年底,二者复合增长率均为 18.2%,此后基金落后于标普 500 指数 [1][2] 市场分析 - 股市目前远非便宜,上涨速度长期不可持续且极其狭窄,仅七只股票占标普 500 指数 2023 年回报近三分之二、2024 年回报一半,“七大豪强”占指数超三分之一,市场高度集中 [2] - 标普 500 市值加权指数今年上涨 25.0%,去年上涨 26.3%,等权重指数同期上涨 13.0% 和 13.8%,两指数不同步变动但长期将趋同,目前市值加权指数累计表现优于过去 25 年 [3] - 从最长期看,市场复合年化率不会超 25%,也不会达 15%,其受企业利润增长和经济增长制约 [5] 投资案例 - 劳斯莱斯 2019 年底股价 234 便士(3.11 美元),疫情时跌至 39 便士(0.50 美元),现创 612 便士(7.56 美元)历史新高,较底部涨 17 倍,较 2019 年底涨超 2.5 倍,是基金最大单一持股 [4] 投资组合情况 - 截至年底,投资组合由 22 家公司组成,集中投资且涵盖各行业、业务模式和地区,基础业务优质且价格有吸引力,前十大持股占投资资本 63.3% [6] - 去年基金周转率约 7%,包括退出、削减、增加和新仓位 [7] 投资组合调整 退出投资 - 今年退出 CarMax 和 Lumine,Lumine 因估值扩大至预期收益 45 倍以上被出售,CarMax 因全渠道转型对盈利压力超预期、二手车市场疲软等因素被退出 [7][8] 减持股票 - 今年减持台积电、SAP、Jacobs Solutions、Capital One Financial 和劳斯莱斯,台积电因股价飙升 90% 在第四季度被减持,SAP 因股价以美元计算上涨近 60% 且升值速度快于基础业务增长而被出售部分股份 [8][9] 新增股票 - 今年新增环球音乐集团、Charter Communications/Liberty Broadband 和 Eurofins,环球音乐集团因付费流媒体收入增长低于预期股价下跌 23% 被增持,Charter Communications 因估值与实地调查结果不符且看好其业务而增加投资 [10][12] 新仓位 - 今年在 ICON plc 设立新职位,该公司是世界最大合同研究组织之一,因两大客户需求减弱、生物技术融资环境低迷和大型制药开发支出疲软致股价从高点下跌 47%,公司以有吸引力价格买入 [13][14] 团队变动 - 首席财务官帕特里克·丹尼斯年底当选合伙人,Chase Sheridan 因健康问题和陪伴家人需求辞去公司管理和投资委员会成员职务,仍担任分析师,投资委员会减至三名成员 [15][16]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9-06 17:08
业绩总结 - 2020 - 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60.80%和78.76%[29][81] - 2023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增速放缓[29][82] - 2022年营业收入86307.38万元,净利润11815.5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540.71万元[67][69]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9.80%、38.40%和40.35%[33][87] 用户数据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恒瑞医药、礼新医药、石药集团等[64] 未来展望 - 预计发行后总市值不低于10亿元,适用上市规则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且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规定[7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最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为10015.31万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63%[67] - 2022年末研发人员总数117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0.45%[6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应用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共12项[6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1年公司新设控股子公司黄山益诺思,益诺思、安徽盛鹏和黄山文投分别出资4845万元、2850万元和1805万元,股权比例分别为51.00%、30.00%、19.00%[115][116] - 2021年10月26日,黄山益诺思以4391.38万元收购安徽盛鹏的经营设施、消耗性生物资产等[117] 其他新策略 - 公司为应对猴资源供应紧张,采购繁殖猴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61] 发行相关 - 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3,524.4904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4,097.9615万股[8][54][166] - 发行方式为网下向询价对象申购配售和网上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相结合,或证券监管部门认可的其他发行方式[54] - 承销方式为余额包销[54]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益诺思总部及创新转化中心项目、高品质非临床创新药物综合评价平台扩建项目、补充流动资金[55] - 发行人高级管理人员、员工不参与本次发行战略配售,保荐机构将安排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参与本次发行战略配售[8][55] 股权结构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医工总院持股26.6748%、国新控股持股10.8399%、国开投资持股5.8858%等[123] - 申报前十二个月新增股东包括国药集团、上海科创投等6家[173] 公司架构 - 发行人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人[192]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人[193] - 高级管理人员7人,核心技术人员3人[193]
万邦医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9-04 20:37
发行信息 - 本次拟公开发行股份1666.666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后总股本6666.6667万股[8][36] - 每股面值1元,预计发行日期2023年9月14日,拟上市深交所创业板[8]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8][16] 业绩总结 - 202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912.99万元、21,109.20万元、26,078.10万元,复合增长率36.91%[28][50][51] - 2020 - 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451.56万元、8,187.03万元、9,873.38万元[28] - 2020 - 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34%、50.68%、48.15%[29][81] - 2023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16,499.24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3.28%;净利润5,382.06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0.23%[60] - 2023年1 - 9月预计营业收入25,350.00 - 26,650.0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40.55 - 47.76%[65][66] 业务数据 - 2020 - 2022年生物等效性研究服务收入分别为9955.55万元、14973.36万元、18811.92万元,占比分别为74.80%、74.70%、76.41%[41] - 2020 - 2022年仿制药开发、一致性评价服务收入分别为3055.35万元、4594.46万元、5002.00万元,占比分别为22.96%、22.92%、20.32%[41] - 2020 - 2022年公司在生物等效性研究领域占比分别为6.53%、7.50%、9.77%[46] - 2020 - 2022年药学研究收入复合增长率达27.95%[46] 研发情况 - 2020 - 2022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78.31万元、1034.74万元、1596.66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59%、4.90%、6.12%,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43.23%[49][5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285名技术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87.16%[49] 公司架构 - 公司股东包括百瑞邦投资、昭峰投资、泰格投资等,全资子公司有伊然生物、精迅康达等,分公司有万邦医药湖南分公司等[15] - 截至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拥有7家子公司、2家分公司,无参股公司,精迅康达有1家分公司[116] 风险提示 - 公司存在因自身原因导致合同终止并向客户退款的风险[24] - 若未来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满足行业监管政策要求,公司经营将受不利影响[25][26] - 若未来医药行业增长放缓,公司业务将受不利影响[27] 其他 - 2015年以来累计承接项目超500项,成功获取受理号195个,通过核查或免核查93次,成功获批88个[38][5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30,893.93万元[51] - 募集资金拟用于药物研发及药代动力学工程中心项目40398.00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8000.00万元,合计48398.00万元[70]
安徽万邦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5-26 15:46
发行信息 - 拟公开发行股份不超过1666.666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6666.6667万股[7][35] - 每股面值1元,发行股票类型为A股,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7]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912.99万元、21109.20万元、26078.10万元,复合增长率36.91%[27][49][51] - 2020 - 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5451.56万元、8187.03万元、9873.38万元[27] - 2020 - 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34%、50.68%、48.15%[28] - 2020 - 2022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32.13%[51] - 2022年末资产总额40460.04万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3161.70万元,资产负债率18.45%[55] - 2023年3月末资产总额42301.80万元,较上年末增长4.55%;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5660.42万元,较上年末增长7.53%[58]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7205.8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60%;净利润2498.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95%[58] - 2023年1 - 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404.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1.06%[58] - 2023年1 - 3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7.3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69%[58] - 预计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区间14250.00 - 15750.00万元,同比增长32.39% - 46.32%[63] - 预计2023年1 - 6月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3895.00 - 4305.00万元,同比增长8.72% - 20.17%[63] - 预计2023年1 - 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3657.50 - 4042.50万元,同比增长16.46% - 28.72%[63] 用户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30893.93万元[51] 未来展望 - 将在药学研究服务方面向复杂仿制药、改良型新药、MAH转化、创新药开拓业务[72] - 搭建I - IV期临床研究服务平台并逐步拓展相关服务[72] - 在生物样本分析领域拓展大分子药物生物样本分析业务以及创新药PK/PD等相关检测业务,打造符合中美双报的生物样本检测平台[7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0 - 2022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78.31万元、1034.74万元、1596.66万元,占比分别为5.59%、4.90%、6.12%,复合增长率43.23%[4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最近一年公司不存在收购兼并使被收购企业资产总额等占公司相应项目超20%的情况[112] 其他新策略 - 本次募集资金拟用于药物研发及药代动力学工程中心项目40398.00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8000.00万元,合计48398.00万元[6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1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33]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拥有7家子公司、2家分公司,无参股公司[115]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157]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监事会由3名成员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62]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共7名,任期从2022年8月至2025年8月[164][165]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共7人[169] 人员数据 - 2020 - 2022年签订劳动合同员工人数分别为145、213、316人[196] - 2020 - 2022年签订劳务合同员工人数分别为5、5、0人[196] - 2020 - 2022年实习生/见习生人数分别为10、10、11人[196] - 2020 - 2022年公司总人数分别为160、228、327人[196] - 截至报告期末,30岁以下员工250人,占比76.45% [198] - 截至报告期末,技术人员285人,占比87.16% [199] - 截至报告期末,本科学历员工247人,占比75.54% [200] 股权结构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陶春蕾持有公司2642.78万股股份,持股比例52.86%,许新珞持有972.62万股,持股比例19.45%[134] - 陶春蕾、许新珞合计持有公司3615.4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72.31%,陶春蕾还通过百瑞邦投资、合肥航邦控制公司10.68%的股份[134] - 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5000万股,发行后陶春蕾持股比例降至39.6417%,许新珞降至14.5893%等[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