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社消息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行政约谈要求外卖平台企业理性竞争
新华网· 2025-08-12 14:36
编导:徐中哲 记者:赵文君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全员社保:被看见的与被忽视的
36氪· 2025-08-12 10:17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严格来说,《解释二》并非新规,只是针对《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未明确的规则制定了细化标准。 按照法律规定,企业给员工缴纳社保,本就是强制义务,但在实践中,总存在一些模糊空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承诺无需缴 纳社会保险费"就属于此类。 当前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一般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60%,收入低于这一缴费基数的也以此缴纳。以北京为例,2025年的社保缴费基数 为6821元,而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540元,社保缴费基数约为最低工资的2.7倍。 一个月收入3000元的保安,如果按照6821元的缴费基数来缴纳社保,每个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支出分别为545.68元、139.42元和34.11元, 到手收入2280.79元,而保安公司需要承担的社保费用为1807元,是工资成本的一半还多。 只要签一份协议,用人方就能够减少成本,劳动者也乐得多获得些可支配收入,你情我愿,一拍即合,看似"双赢"。 在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模式下,抚养比(职工与离退休人员的比值)正在逐年下降。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的测算,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等改 革措 ...
21评论丨从“抢用户”到“扶持商家”,外卖平台竞争进入新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06:38
近日,美团宣布,面对近期餐饮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正式启动中小商户发展扶持计划,向中小商户发 放助力金,支持更多餐饮小店实现稳定增长。计划在此前助力金的基础上,进一步追加现金和补贴投 入,重点支持长期经营、复购高、口碑好的中小餐饮商户。预计到今年年底,美团助力金将新增覆盖超 10万家餐饮小店,单店助力金最高5万元。 无独有偶,在今年3月,饿了么就宣布启动"优店腾跃计划",在2025年,向商家投入超过10亿元,在费 率优惠、专项补贴、专属流量、数字化运营服务和硬件设施以及AI技术能力等多方面,助力餐饮商家 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收获新渠道生意增量。6月16日,饿了么升级"优店腾跃计划",再投入逾10亿 元,提供新店扶持,进一步吸引连锁品牌与中小餐饮商家入驻。 在今年5月、7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引导行业合法规范经营,公 平、理性竞争,构建多方共赢生态。8月1日,多个外卖行业平台接连在自己官方社交媒体发文表态,倡 导良性竞争。 在约谈后的商家支持政策,可以看作平台发文表态的后续措施:这不是要加码价格战,而是要在深层次 上,进行良性竞争。这个局面,一方面是源于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顺应 ...
平台价格战没有赢家,整治“内卷式”竞争核心是破除内卷,而非消灭竞争
南方都市报· 2025-08-06 07:09
政策导向与治理框架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下半年政策重点为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3]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首次提出"统一政府行为尺度"和"统一市场监管执法"要求[4][5] - 国家发改委提出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明确招商引资鼓励与禁止行为清单[5] 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 地方政府在"内卷式"竞争中兼具市场秩序维护者与恶性竞争推手的双重角色,根源在于GDP考核压力与财政分权矛盾[5][6] - 典型内卷策略包括制造"政策洼地"、同质化产业布局、设置市场壁垒,导致地方债务加剧和资源错配[6][7] - 招商引资中的税收返还、财政奖补等选择性产业政策引发地区间存量企业互挖,加剧供需失衡[7][8] 平台经济竞争乱象 - 外卖平台"价格战"表现为系统性低于成本补贴(如"0元购奶茶"),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11][12] - 短期补贴导致订单激增但商户利润压缩,长期引发行业生态萎缩和"低价-低质-低利润"恶性循环[12][13] - 平台强制商家承担补贴或实施"二选一"行为,扭曲价格信号并造成资源错配[16][18] 治理路径与制度创新 - 需重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从GDP导向转向营商环境建设,推动区域协同发展[8][9] - 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禁止财政资金支持平台低于成本价促销[9][16] - 建立三重复合机制:立法细化平台定价标准、执法强化部门协同、司法完善效果分析规则[21] 行业转型方向 - 平台企业应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造",发展差异化服务如"优质商家白名单""明厨亮灶直播"[21] - 政府需拓展企业国际市场和智慧城市等新赛道,缓解存量市场竞争压力[14][15] - 完善骑手保险等社会政策兜底功能,通过转移支付保障从业人员福利[21]
送外卖减肥,更应看到浪漫故事的另一面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23:21
行业趋势与现象 - 平台型零工经济正以指数级速度渗透到社会各阶层与城市空间 灵活就业者人数预计2025年超2亿 其中外卖骑手约1300万 日均新增注册超3万人 [3] - 送外卖现象反映健康消费平民化 职业选择多元化 技术重塑生活方式的三大趋势 被业内专家解读为数字时代零工经济与健康需求的结合 [1] - 送外卖成为Z世代应对城市生活压力的中间地带 既非完全逃离主流职业轨道 也非主动融入平台底层劳动力大军 而是在不稳定中争取自我调节空间 [2] 平台经济模式 - 平台经济将碎片化时间转化为可售商品 使骑手同时赚取卡路里消耗与零花钱收入 实现即时满足 [1][2] - 送外卖活动呈现游戏化任务特征 整合减肥 社交 城市探索和情绪出口等功能 形成可见可控可量化的反馈机制 [2] - 平台算法可能更青睐可灵活上下线且无需缴纳五险一金的兼职骑手 这可能导致订单分流和单价稀释风险 抬高职业骑手生存门槛 [3] 劳动力结构变化 - 体验型骑手群体包括公务员 银行经理 城管执法人员等体制内人员 利用业余时间参与送外卖以寻求即时回报与掌控感 [1] - 全职骑手面临老龄化与保障缺失问题 与体验型骑手形成不对称竞争 后者享有原单位社保医保公积金等福利并可随时退出 [3] - 建议平台建立兼职池与职业池的区隔机制 监管部门试点将职业骑手工伤保险和职业培训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3]
以“短期让利”换“行业话语权”式价格战 本质是低效消耗战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07:17
行业竞争现状 - "内卷式"竞争成为多个行业普遍现象,涉及建筑、光伏、新能源汽车及平台经济等领域,表现为低价策略主导的同质化竞争[5] - 平台经济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外卖等行业通过高额补贴掀起"价格战",如"满18减18"等极端促销手段[5][10] - 价格战短期带来流量增长和消费者实惠,但长期导致行业利润率下降、创新停滞及生态破坏[8][10] 价格战本质与影响 - 价格战本质是企业以牺牲利润换取生存空间的策略,在供大于求环境下形成"囚徒困境"[8][9] - 补贴行为催生"泡沫市场",属于低效竞争,导致消费者低价预期固化、商家利润空间压缩[10] - 平台经济价格战具有两面性,需警惕恶性竞争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损害[10] 法律规制进展 -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新增第十四条,明确禁止平台强制商家低于成本销售[12] - 《价格法》修正草案将低价倾销适用范围从商品扩展至服务,新增"强制低价倾销"条款[14] - 法律修订旨在遏制恶性竞争,保护中小商家权益,引导行业转向价值竞争[16] 执法难点与突破 - 平台经济存在隐性成本(流量分配、数据支持)和动态成本(算法定价)两大认定难题[18] - 拟修正《价格法》要求平台披露隐性成本构成,监管需结合数字平台特点精细化认定[18] - 需构建法律完善、监管创新、行业自律、技术赋能协同治理体系保障制度落地[19] 行业转型路径 - 政策端需完善竞争法规,强化消费者保护,出台长期价值激励政策[20] - 行业层面应制定竞争公约,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共享[20] - 企业需转向用户思维,投资技术创新,构建商家共赢生态[20] - 转型本质是市场竞争从"成本转移"向"效率竞赛"回归[21] 治理原则 - 需区分合理竞争(技术创新带来的降价)与恶性内卷(低于成本倾销)[22] - 避免治理宽泛化,防止借"反内卷"之名损害正常市场竞争机制[22] - 治理应精准施策,通过成本量化、行为清单、行业分类实现平衡[23]
鼓励良性竞争,让平台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0:41
行业监管与竞争规范 - 多个外卖平台在官方社交媒体发文倡导良性竞争,响应市场监管总局的约谈要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 - 市场监管总局强调避免"零元购"、显著低于成本价销售等不可持续竞争行为,但鼓励合理规范的补贴以拓展市场边际 [2] - 行业竞争激烈不可避免,良性竞争有助于提振消费和丰富市场需求 [2] 平台经济对商家的影响 - 平台凭借数据优势和规模效应能更精准感知市场变化并制定策略,商家面临的市场压力部分源于平台而非直接市场 [3] - 平台自身也处于市场竞争中,需根据市场状况调整策略以求生存和发展 [3] - 平台与商家利益一致,通过价格和补贴刺激更多消费,服务消费潜力巨大 [3] 消费潜力与补贴效应 - 服务消费频次提升空间大,如从每月一次到每周一次可带来300%的消费增量 [3] - 北京大学研究显示每1元有效闪购补贴带动6.76元额外消费,预计一年可带来6760亿元综合消费增量,占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 [4] 平台的社会责任 - 平台需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保护市场多样性,如特色小店可能因价格竞争倒闭,影响社区文化和生计 [4] - 平台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精准扶持识别特色商家,制定针对性策略帮助其渡过难关 [4] 行业发展趋势 - 外卖和闪购新业态通过良性竞争推动消费升级、促进就业和服务民生 [5] - 行业需协调平台、商家、骑手、消费者多方利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6]
淘宝闪购、饿了么、美团共同发文:呼吁抵制恶性竞争
第一财经· 2025-08-01 11:12
行业竞争规范 - 美团发文强调坚决抵制恶性竞争 承诺规范促销行为并杜绝不正当竞争 推动建立公平有序行业秩序 [1] - 淘宝闪购及饿了么联合声明抵制恶性竞争 承诺通过四项重点工作促进生态共赢 [3] - 平台方承诺尊重商家知情权、选择权和定价权 建立严查治理机制并设立兜底赔付 [5] 补贴与促销管理 - 美团将不以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 避免扭曲价格信号和扰乱市场秩序 [1] - 平台承诺合理规划补贴发放 杜绝大规模"0元购"等非理性促销活动 保障商家实收与盈利空间 [5] 服务质量提升 - 平台将持续提供多元化消费场景和丰富品类 升级配送网络效率 展示价即到手价保障消费者权益 [6] - 倡导理性消费理念 引导减少浪费 如不浪费一粒米、一瓶水 [6] 生态协同发展 - 美团呼吁行业共同构建良好生态 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1] - 建立"倾听-征询-优化-反馈"体系 围绕商家参与、商品品质、骑手权益等核心议题开展恳谈会 [6] - 百万外卖骑手和商家连接数亿消费者 展现服务业消费潜力与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5]
跑外卖 33 天后,我看见了一座更「真实」的三线城市
36氪· 2025-07-30 16:27
在家乡街道上闲逛时,看到许多外卖员在商超物流里接单送单,电动车挂篮和外卖箱上都是大件小件。商铺门墙的海报写着「外卖月入 7 千,跑满首月 700 单,免去一个月车租」,这让我也动了心思。 我问一个外卖师傅:「师傅,跑外卖真可以月入 7000 吗?」 「月入过 4 千不是随便拿,每天跑够 33 单就行了,月入 7 千有点难。」 加了师傅微信,他简单带我学会跑单后,就带去站点办了入职手续。租起外卖套装和电动车,我就开始了自己为期一月的外卖生涯。 外卖员正在取餐 外卖员最先接触的是店家。一个月的走街串巷,除了记下一堆不错的店家,还看到了些我早该知道,但不大想亲眼看到的场景。 幽灵厨房 「前方到达目的地,导航结束。」导航把我带到城中村的窄巷小路,主道路是来来往往的外卖小哥,中间穿插着放学回家的小学生。我怎么也找不到手机 屏幕上标注的「吴记猪脚饭」。 路过的老手外卖员看出了我的迷惑:「新手是吧?是不是找吴记猪脚饭啊?」 我说对啊,导航漂移,找不到在哪里,在哪号房,怎么没有招牌。 「就是右手边那个,96 号,城中村牌号都是乱的,开在城中村确实难找。」 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右手边的低矮的红砖房,两个中年阿姨在配菜和炒菜,围在 ...
新华网评:期待外卖市场构建良性竞争格局
快讯· 2025-07-25 20:34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外卖平台企业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并理性参与竞争 [1] - 要求平台企业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 [1] - 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1] 中央对外卖平台经济的政策导向 - 中央明确要求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1] - 外卖市场繁荣发展的同时,平台需珍惜市场机遇,通过有序竞争打破垄断与内卷 [1] - 激发市场活力符合市场规律和经济学原理,是理性和良性状态 [1] 行业竞争格局与生态发展 - 更加良性的竞争格局有助于培育更具韧性、更富活力、更可持续的服务消费生态 [1] - 平台需避免无序竞争,推动行业向健康方向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