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预扣法

搜索文档
【涨知识】@职场新人 属于你的个税小贴士来啦!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01 22:26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查询与计算 - 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查询收入纳税明细 包括年度收入合计 已申报税额合计及每月收入申报情况 [3] - 工资薪金所得采用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 计算公式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5000元/月)-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4] - 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 累计减除费用可按5000元/月乘以当年截至本月月份数计算 [4] 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调整 - 预缴纳税申报表增加职工薪酬和出口方式附报事项项目 要求准确填报相关情况 [12] - 调整预缴税款计算部分 增加销售费用 其他收益等项目 并在营业收入下增设自营出口收入 委托出口收入 出口代理费收入等明细项目 [13][14] - 增加抵免所得税额项目 允许适用专用设备抵免政策的企业在预缴申报时自主选择填报 [15] 出口企业申报要求 - 自营方式出口企业需将本企业生产或销售货物对应的收入纳入营业收入申报 并进一步申报出口收入具体情况 [9] - 代理出口业务企业需将出口代理费收入纳入营业收入申报 并附报《代理出口企业受托出口情况汇总表》提供委托方基础信息和出口金额 [9] - 代理业务中实际委托出口方应依法计算缴纳所得税 若报送非实际委托出口方或非境内主体 将作为自营方式由企业承担相应企业所得税 [10] 总分机构所得税分配调整 - 将汇缴环节总分机构分摊税款计算方法推广至预缴环节 先对应纳所得税额进行分摊 再由总分支机构分别抵减已分摊预缴税款 [15][16] - 修改《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总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 增加总机构分摊 总机构财政集中分配等项目 以及实际应分摊所得税额 累计已分摊所得税额等数据项 [16] 纳税缴费信用管理 - 纳税缴费信用评价采取年度评价指标得分和直接判级方式 经常性指标和非经常性指标齐全从100分起评 非经常性指标缺失从93分起评 纳税缴费信息不齐全从90分起评 [21][22] - 存在逃避追缴欠税 骗取出口退税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骗取留抵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经营主体直接判为D级 [24] - 偷税金额10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 在规定期限内未足额缴纳税款 利息 滞纳金和罚款等情形也会直接判为D级 [24][25] - D级经营主体将受到限额限量领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限制数电发票额度 普通发票领用实行交(验)旧领新 严格限量供应等措施 [27][28]
第一个月工资到账了,如何查询纳税明细?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22 23:05
个税基础知识 - 工资薪金所得包括因任职或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及其他相关所得 [4] -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无需自行缴纳,由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作为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 [6] - 新入职员工需向单位提供基本信息并下载个人所得税App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6] 个税计算方法 - 采用累计预扣法计算: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其他扣除 [8] - 计算公式: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8] - 预扣率分7级,从3%至45%,速算扣除数随收入层级递增 [8] 关键扣除项目 - 基本减除费用为每月5000元,年度累计计算(如7月入职可减除35000元) [12] - 专项扣除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 [13] - 专项附加扣除涵盖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7项 [14] - 其他扣除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 [15] 个税查询流程 - 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查询路径:首页→收入纳税明细→选择年度→勾选所得类型→查询 [17] - 可查看综合所得收入、已申报税额、扣缴义务人信息、申报日期及税款所属期等 [17] - 必查风险点包括核实收入申报记录是否相符、是否存在未入职公司申报记录 [20][21]
【毕业第一课】人生第一份工资需要缴税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22 08:38
工资薪金所得定义 - 工资薪金所得包括个人因任职或受雇取得的工资、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及其他相关所得 [2] 个人所得税缴纳机制 - 个人所得税由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作为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纳税人无需自行缴纳 [3] - 新入职需提供基本信息(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等)并下载个人所得税App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3]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 累计预扣法公式: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其他扣除 [4] -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4] - 累计减除费用按5000元/月乘以任职月份计算(如5月入职则首月减除5000元,次月10000元) [5][6] - 专项扣除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6] - 专项附加扣除涵盖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8] - 其他扣除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 [9] 预扣率表 - 预扣率分7级,从3%(≤36000元)至45%(>960000元),速算扣除数随级数递增 [10] - 示例:月薪20000元的小张,1月预缴270元,5月起因累计收入超36000元,税率升至10% [11] 收入纳税明细查询 - 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查询路径:首页→收入纳税明细→选择年度→勾选所得类型→查询 [13] - 可查信息包括综合所得收入、已申报税额、扣缴义务人信息、专项扣除详情及税款计算明细 [14] - 重点核对收入申报记录是否与实际相符,异常情况可通过“批量申诉”功能处理(分“目前在职”“从未在职”“曾经在职”三类) [15][16][18] 常见问题 - 个税APP显示收入为税前金额,高于实际到手工资 [20] - 已申报税额为预缴税款,最终补退税额需通过年度汇算清缴确定 [20]
收到自然人代开的劳务费发票,企业如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16 08:54
劳务费发票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流程 - 企业在收到劳务费发票后需通过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为自然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3] 操作步骤 1. **人员信息采集** - 登录系统后进入"人员信息采集"页面,选择人员状态为"正常" - 录入基本信息时任职受雇从业类型需选择"其他"并完善相关信息,保存后完成报送 [5] 2. **综合所得申报** - 选择"劳务报酬(不适用累计预扣法)"或"劳务报酬(适用累计预扣法)" - 不适用累计预扣法的情形包括:一般劳务报酬所得 - 适用累计预扣法的三种特殊情形: - 保险营销员佣金收入 - 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 - 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实习劳务报酬 [6] 3. **数据录入与申报** - 通过"添加"或模板导入方式填写收入数据 - 保存数据后返回申报主界面完成全流程 [6] 系统界面说明 - 申报流程涉及四个功能模块: 1. 收入及减除填写 2. 税款计算 3. 附表填写 4. 申报表报送 - 示例界面显示当月申报状态及税款计算明细 [7] 平台声明 - 相关内容来自非官方学习平台,仅作为财税知识学习参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