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婚庆
icon
搜索文档
“婚姻登记+旅行”消费IP花样上新 新需求、新业态释放“甜蜜经济”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7-03 10:51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影响 - 2025年5月实现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新人们可自由选择登记地点 [1] - 青岛2025年婚姻登记人数同比2024年增长60% 外地户籍新人数量增长100% [4] - 北京西城区婚姻登记中心80%登记新人非本地户籍 [10] 特色婚姻登记点发展 - 青岛云上海天景区设立山东省首个高空婚姻登记点 高度达369米 [6] - 南昌青云谱婚姻登记点搬迁至公园 日均登记量达之前3倍 [16][22] - 北京西城区胡同婚姻登记中心带动周边摄影 咖啡 服装等行业 [8][14] 婚恋与文旅融合模式 - 青岛推出"海誓山盟"爱情旅游线路 整合景区 酒店 民宿等10多个产业资源 [8] - 北京西城区形成"甜蜜路线" 2025年上半年新增30-40家婚恋主题商家 [15] - 南昌婚庆产业园推出喜饼DIY小课堂 "十一"假期婚宴全部订满 [22][26] 婚庆服务创新 - 青岛提供婚姻登记 婚礼 旅拍 蜜月等一体化套餐服务 [8] - 南昌设计西式"空中海岛"和中式山水画主题颁证厅 [19] - 北京老字号企业推出甜蜜六件套产品组合 [15] 数字化服务升级 - 北京西城区打造幸福联盟 新人扫码即可选择相关服务 [15] - 南昌通过小程序链接婚纱摄影 婚宴酒店等全流程服务 [25]
“婚庆+旅游”开启甜蜜之旅(文旅新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4 06:58
婚庆+旅游新业态发展 - 年轻人对婚姻登记和婚礼的个性化需求增加,推动"婚庆+旅游"新体验兴起,如雪山婚礼、川西深度游等[2] - 2023年中国旅拍需求量超2200万人次,市场规模达395.3亿元,其中婚纱蜜月类旅拍占比超50%[4] - 云南大理2024年为超20万对新人提供婚纱旅拍服务,90%以上客户来自省外,年行业产值近18亿元,从业人员达6000人[4] 政策与区域创新 -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实施后,"领证游"成为现实,多地推出"婚姻登记进景区"服务(如赛里木湖景区登记可享终身免票)[3] - 北京市首个户外婚姻登记点启用后带动周边婚纱摄影店铺消费,西城区登记处因毗邻故宫等地标更受欢迎[3][4] - 云南大理、安徽黄山等地将"目的地婚礼"列入发展目标,通过链条式消费促进"甜蜜经济"[5] 目的地婚礼市场 - 雪山、海岛、森林等户外场地成为热门婚礼目的地,兼顾旅行与婚庆的仪式感需求[5] - 参与者将婚礼与亲友旅行结合,形成"微度假"模式(如利用周末参加多地婚礼)[5] - 行业通过提炼文化符号和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差异化婚恋目的地[6] 主题蜜月消费升级 - 延长婚假政策推动"主题蜜月"多样化,包括休闲酒店、户外运动及文博探索等国内游玩法[6] - 出境长线游中,"欧洲浪漫主题游"保持经典地位,非洲野生动物游、中亚文化游等小众路线关注度上升[6]
从新中式到二次元,当年轻人“爆改”婚礼
新华网· 2025-05-23 10:43
婚礼行业趋势 - 新中式婚礼和二次元婚礼等个性化婚礼形式受到90后、00后追捧,78%的受访单身青年认同婚礼仪式,超过五成的00后认为婚礼必须隆重举办 [1][2] - 年轻人正重新掌控婚礼定义权,成为自己婚礼的"主理人",社交媒体是他们分享幸福的主阵地和筹备婚礼的灵感源泉 [4] - 婚礼习俗变得更加"清爽",体现社会进步,年轻人对不合时宜的习俗说"不" [10] 婚礼消费行为 - 年轻人婚礼场所选择多样化,快餐店、咖啡馆、民宿等年轻人"密度"较高的消费空间都能变身婚礼场所,如海底捞婚礼消费2.25万元,麦当劳婚礼总计消费不到2万元 [6] - 新人们更加追求性价比,婚礼总花费普遍下降10%到15%,小而美的婚礼场景、优而精的个性化体验、私人定制化的服务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8][9] - 有新人用奶茶代替敬酒,喜茶、霸王茶姬等多个新中式茶饮品牌推出喜宴团餐业务,开辟婚礼定制的新赛道 [14] 婚庆市场现状 - 婚庆市场两极分化严重,有口碑、有名气的婚庆公司即便年年涨价还至少要提前大半年预订,而许多小婚庆公司则面临价格战压力 [11] - 32.6%的新人采取与婚庆公司合作策划的方式来筹备婚礼,年轻人更愿意为真正触动内心、满足定制化需求且价格合理的婚礼服务支付溢价 [14] - 2024年中国狭义婚庆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84万亿元,广义市场规模达到14.32万亿元,婚庆产业链根据客户需求不断丰富和拓展 [15] 新兴婚礼产品 - 年轻人用自己喜欢的新消费品牌重新诠释婚礼,如jellycat手捧花玩偶、乐高积木戒指盒、泡泡玛特盲盒取代传统的结婚喜糖等 [15] - 婚庆消费新场景不断落地、新业态涌现,市场仍有巨大的想象空间等待挖掘 [15]
2418对!“520”婚姻登记创近年新高 全国通办提速 甜蜜服务升级
深圳商报· 2025-05-21 13:58
婚姻登记高峰数据 - 深圳市5月20日单日办理结婚登记2418对 创近年新高 [1] - 龙岗区凭借"全国通办"新政与精细化服务 单日登记量再创新高 [1] - 宝安区单日办理结婚登记331对 创区域新高 [2] 婚姻登记流程优化 - 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 登记流程从15-2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左右 [1] - 宝安区采用"延时服务+弹性窗口"模式 实现"即来即办" [2] - 南山区婚姻登记处增设至9个窗口 提升办理效率 [2] 甜蜜经济创新场景 - 龙岗区推出"登记即旅拍"一站式体验 结合十大"甜蜜路线"提供免费跟拍抽奖 [2] - 南山区开创"婚姻登记+海洋经济"新模式 新人可乘招商邮轮接受海上颁证 [2] - 盐田区推出"十全十美大礼包" 整合低空飞行/新能源婚车等十大特色服务 最低折扣达4折 [3] 跨行业联动营销 - 宝安区联合欢乐港湾商圈及本地企业推出覆盖文旅/餐饮/购物的"520甜蜜大礼包" [2] - 南山区联合喜茶/DR珠宝等品牌推出"领证即享"福利 [2] - 光明区活动促成王老吉/中国银行等企业现场捐赠物资 实现"甜蜜公益" [3] 产业链融合效应 - 深圳首届"甜蜜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月"融合婚恋/文旅/消费多领域 [1][3] - 活动覆盖婚纱摄影/婚宴酒席/低空旅游/珠宝消费等全产业链 [3] - 展现出婚庆产业链与多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活力 [3]
全国结婚登记通办首现高峰,520广东17418对新人登记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13:52
婚姻登记高峰 - 广东省5月20日单日结婚登记达17418对 多地婚姻登记部门实行延时服务并优化流程[1] - 广州市5月20日婚姻登记量2249对 同比增加41% 跨省市登记993对 创历史新高[1] - 广州各区举办13场婚俗改革活动 包括集体婚礼、婚服秀等 参与新人及亲友超4300人次[1] 政策影响分析 - 新《条例》取消户口本要求及实现"全国通办" 降低异地工作者和复杂家庭关系群体的登记障碍[2] - 政策简化或促使部分情侣加速结婚计划 短期内推动婚庆市场小高峰 但长期仍受经济与观念制约[2] - 登记手续简化直接降低结婚流程门槛 推动结婚意愿转化为实际需求 利好婚庆产业链扩容[3] 行业应对策略 - 行业需通过专业化、品牌化提升竞争力 避免低效内卷 关注轻量化、高性价比婚礼需求[2] - 婚庆企业应创新服务模式 把握政策红利 提供优质便利的婚礼体验[2][3]
上海创新打造婚姻登记消费链 云端登记启动 甜爱专列启程
解放日报· 2025-05-20 09:47
婚姻登记创新服务 - 普陀区在环球港52楼设立全市首个云端婚姻登记点,高度258米,当天7对新人体验高空登记服务,流程耗时15分钟,设有5个功能区域[1][2] - 虹口区推出DZ1520"甜爱专列"巴士,线路全程8.1公里串联12处地标,形成"历史文脉+现代浪漫"微旅行动线,单程票价2元[1][4][5] - 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取消地域限制和户口本要求,实现"全国通办",上海各区推出特色登记形式联动商家发放消费券[1][6] 特色登记场景与配套活动 - 环球港云端登记点设置艺术花墙和空中花园主题,吸引新人拍照,同步推出3-15分钟低空观光航线,票价650-2520元[2][3] - 虹口区甜爱路婚姻登记中心联合滨港商业中心举办甜爱音乐会,白玉兰广场提供杜哈夫限量甜蜜礼盒[4][6] - 甜蜜产业联合促进会举办葡萄酒与巧克力主题快闪活动,情感博主分享爱情故事[5] 甜蜜产业发展规划 - 虹口区推出甜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联盟已招募89家企业,目标扩充至120家,覆盖婚庆、餐饮、文创等多领域[6] - 临港举办长三角青年集体婚礼发放3000份"520专属甜蜜消费券",联动周边商户[6] - 行业认为需通过满足年轻人情绪价值和氛围感需求创造商机[7] 数据与运营细节 - 普陀区云端登记点5月19日、20日、27日预约满额共30对新人[3] - 甜爱专列每日4班次(10:00/11:00/14:00/15:00),向市民开放体验[5] - 低空航线包含苏州河天际线、M50创意园、陆家嘴等主题[3]
开启“甜蜜经济”新赛道,激发消费新活力,深圳打造浪漫之城
南方都市报· 2025-05-19 13:00
甜蜜经济战略 - 深圳政府主导推出"甜蜜月"活动 整合婚庆 文旅 科技 低空经济等产业 形成"1+11+N"活动体系 覆盖11个区及街道分会场 [4][5] - 首批发布3条婚旅线路和十大甜蜜路线 串联梧桐山 小梅沙 摩天轮等地标 联动16家酒店和3大景点提供专属折扣 [5][12] - 活动引入低空经济概念 推出520元直升机环深飞行套餐(原价1520元) 无人机悬挂主题横幅进行航拍宣传 [12][13] 产业联动与消费刺激 - 婚庆产业展览汇聚50余家品牌商 涵盖婚礼宴会 婚纱摄影等全链条服务 企业推出试穿品鉴等体验环节 [10] - 政府发放"甜甜券"消费补贴 婚宴满5万补贴1314元 满10万补贴2999元 酒店和摄影区咨询量显著提升 [11] - 百合集团捐赠30万设立婚姻家庭公益基金 好百年 深礼堂等婚庆企业签约落户龙岗区 [13] 服务创新与品牌建设 - 婚姻登记中心推出"N+"服务礼包 包含全国通办 跟拍打卡 心理疏导 法律服务等全周期支持 [19][20][21] - 打造甜蜜婚姻登记中心打卡点 配备专业摄影团队 设置婚俗文化展示区与讲座 [19][20] - 各街道分会场定制特色活动 如平湖街道军人集体婚礼 吉华街道汉婚文化展示 横岗街道发布520限定对戒 [21][22] 行业融合与市场拓展 - 活动将婚礼从"一次性消费"升级为全产业链经济 涵盖婚品采购 蜜月度假等8大领域 [4][7] - 龙岗区融合甜蜜经济与湾区共融概念 吸引港澳台新人参与集体婚礼 促进大湾区青年交友互动 [6][15][17] - 通过金婚分享 婚服走秀 全城告白等环节强化品牌影响力 双子塔 摩天轮等商圈播放甜蜜主题内容 [15][16][17]
五一婚庆市场大爆发:当浪漫遇上内卷,年轻人如何为爱情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5-19 11:09
婚庆市场繁荣现状 - 2025年五一假期长三角城市婚宴场地半年前即被订空 部分热门场地排期至2026年[1] - 当代年轻人将婚礼视为融合个人审美、社交需求和商业创新的复合型消费行为[1] 婚礼形式变革 - 主题婚礼市场渗透率达63% 远超传统婚宴形式[4] - 创意婚礼案例包括影视IP场景还原、工业风场地改造、民宿包场等多元化形式[2] - 无人机送戒指、全息投影等原高端配置现已成为中端市场标配[4] 婚礼成本结构 - 上海高端全包式婚礼起步价突破15万元 相当于二三线城市房产首付[5] - 基础消费包含场地租赁3-5万、场景布置4-6万、四大金刚2-3万、餐饮食宿3-5万[7] - 杭州案例显示原预算20万婚礼最终花费38万 超支部分用于AR互动和灯光设备[5] 产业链格局重塑 - 传统酒店改造定制化空间 如模块化设计实现12小时内切换多种婚礼布局[8] - 头部婚庆品牌季度签单超2000单 营收同比暴涨180%[10] - 周边产业同步升级 涵盖喜服定制、环保装饰材料、专用鲜花种植等细分领域[10] 消费驱动因素 - 独生子女个性化表达需求、社交媒体视觉社交货币、延迟婚育补偿心理共同推动市场[13] - 87%新人专为婚礼注册社交媒体账号 61%参考网红婚礼设计仪式[13] 未来发展趋势 - 可持续婚礼、元宇宙婚礼、传统婚仪复原等创新方向将深化[15] - 服务分级细化形成从百万级奢华到万元级精简的全谱系覆盖[15]
深圳香蜜湖街道打造“甜蜜经济联盟”,以婚俗改革激活消费新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5-18 20:37
活动概况 - 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联合区民政局举办"福甜囍市 香蜜有约"婚姻主题市集活动 聚焦年轻群体需求与时尚潮流 [1] - 活动以"香蜜公园+四季花谷"为核心打造联合消费新高地 联动20多家婚庆、文旅、珠宝企业形成"甜蜜经济联盟" [1] - 现场营销金额突破100万元 带动联盟企业销售额增长17% [1] 商业模式创新 - "甜蜜经济联盟"整合婚庆策划、酒店、旅游、礼品、首饰等产业链资源 通过优惠套餐和定制化服务激发消费活力 [8] - 打造"婚恋服务+婚庆消费+甜蜜生活"全产业链生态 将幸福产业作为辖区经济新增长点 [8][9] - 活动作为福田区"广东省婚俗改革实验区"创新实践 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有机融合 [7] 文化赋能经济 - 15对新人参与中式集体婚礼 通过牵巾礼、撒谷豆等传统仪式推广婚俗新风尚 [4] - 香蜜湖街道将文化厚度转化为发展动能 通过政企联动实现"小切口服务大民生" [10] - 活动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定位 以文化IP推动四季花谷消费升级 [9] 政企协同效应 - 街道与民政局牵头搭建促消费新载体 企业通过摊位展示和体验式营销实现精准获客 [1][8] - 未来将持续推出"甜蜜经济"类创新项目 平衡经济发展与民生幸福感 [10]
没人结婚了,婚礼摄影师开始花钱“假装上班”
虎嗅· 2025-05-17 16:37
行业现状 - 婚礼摄影行业面临结婚人数持续下滑的挑战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降至610万对比2014年的1306万对腰斩 [59] - 行业整体缩水导致从业者竞争加剧 婚礼策划 婚纱店 化妆师 摄影师等产业链各环节均受影响 [62] - 行业呈现马太效应 优质资源向头部摄影师集中 新人摄影师难以获得高质量订单 [48][49][52] 商业模式转变 - 摄影老师转向开设workshop商业模式 每场招15名学员 每人收费6800元 三天收入达10万元 [3] - workshop本质是短期培训班 通过精心布置场景 专业模特和可控环境让学员快速产出样片 [7][8][11][12] - 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资源置换 婚礼策划提供场地 婚纱店展示新款 化妆师积累作品 形成多方共赢 [56] 市场供需矛盾 - 新人审美被社交平台提升 但预算有限 期望用3000元获得3万元质感的拍摄效果 [40][41] - workshop样片与实际成片差距大 导致客户预期管理失效 投诉率上升 [24][30][32] - 价格认知差异显著 客户认为单日3000元收费过高 摄影师则认为需覆盖器材 学习等综合成本 [43][45][46] 行业生态影响 - workshop成为行业自救方式 但实质是同行间内卷 难以持续 [63][64] - 该模式无法培养真正实战能力 学员缺乏应对真实婚礼复杂场景的技能 [28][21] - 样片同质化严重 多位摄影师使用相同模特和场景拍摄 降低作品真实性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