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业

搜索文档
标普全球香港5月PMI升至49 但连续4个月跌入紧缩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6-04 09:48
香港PMI数据 - 5月香港PMI由4月的48 3升至49 显示营商环境倒退幅度为3个月以来最小 但连续4个月处于紧缩区间[1] - 企业经营活动连续第二个月缩减 减产幅度与4月持平 四大行业领域均紧缩生产 制造业跌幅最显著[1] - 新增订单跌幅按月明显回落 整体轻微 美国暂停加征关税对部分企业销情有提振作用 但本地市道偏差[1] - 外销订单跌势减慢但跌幅仍明显 来自内地的订单量则大致稳定[1] 就业与库存 - 私营企业四个月来首次增聘人手 就业增长为去年5月以来最显著 职位增幅主要来自制造业和建造业[1] - 积压订单跌幅按月收窄 为五个月以来最慢 走势与新订单相符[1] - 企业进一步减购投入品 采购数量减幅中等 采购库存跌幅按月显著 反映库存策略更趋审慎[1] 未来业务前景 - 企业对未来一年业务前景维持看淡 悲观情绪自2023年9月以来持续 但5月较4月淡化 仍高于历史水平[2] -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本土需求走弱是主要担忧因素[2] - 经济学家指出PMI虽处紧缩区间 但新订单跌幅不大 经营活动略为紧缩 下行幅度较小[2] - 美国关税政策暂缓带动部分企业销情好转和就业增长 内地订单额稳定 扭转前两月急速跌势[2] - 私营企业对未来生产维持悲观 担忧全球经济贸易不确定性及本地经济复苏时点[2]
环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较大 香港中小企业营商信心仍偏保守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0:04
综合营商指数表现 - 2025年第二季综合营商指数微升1.0至43.8,反映香港中小企在环球经济不明朗下仍维持保守信心 [1] - 五大分项指数中"营业状况"、"盈利表现"及"投资意向"增长,但"环球经济"分项指数大跌4.7至24.9,接近2022年第二季水平 [1] - "进出口贸易及批发业"、"制造业"及"专业及商用服务业"的环球经济分项指数跌幅最大,接近2021年第一季度水平 [1] 行业分化与投资趋势 - 11个行业中"金融及保险业"升幅最高,而"信息及通信业"、"地产业"及"住宿及膳食服务业"跌幅较大 [2] - 94%中小企计划维持或增加投资,重点投向线上推广(47%)、数字科技培训(27%)、IT系统及研发项目 [2] - 54%企业预期原材料成本上升(较上季降3个百分点),仅20%计划加薪(降7个百分点),17%拟提价(降3个百分点) [2] 贸易环境影响与应对策略 - 78%中小企拟采取应对措施,47%选择增加本地客源,27%加强AI/数字应用 [4] - 制造业43%计划发展其他市场,进出口贸易业33%侧重本地客源 [4] - 29%企业考虑三年内拓展海外市场(较上季升7个百分点),首选内地(14%)和东盟(10%) [4] 政策支持与出海服务 - 生产力局成立"The Cradle出海服务中心",提供产品、技术、制造及管理出海的一站式支持 [5] - 商品出口货值加速增长,尤其输往内地和东盟市场,制造业积极通过多元化市场分散风险 [4][5]
1月至3月香港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为3.2%
智通财经网· 2025-04-22 17:05
智通财经APP获悉,4月22日,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发表的最新劳动人口统计数字(即2025年一月至 三月的临时数字),2025年一月至三月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为3.2%,与2024年十二月至2025年二月的 数字相同。就业不足率在该两段期间亦保持不变,维持于1.1%的水平。 与2024年十二月至2025年二月比较,在2025年一月至三月期间,各行业的失业率(不经季节性调整)变动 不一,其中资讯及通讯业、社会工作活动业、专业及商用服务业(不包括清洁及同类活动),以及建造业 有相对明显的升幅。各行业的就业不足率亦变动不一,但幅度普遍不大。 总就业人数由2024年十二月至2025年二月的3709500人,下跌至2025年一月至三月的3692700人,减少约 16800人。同期的总劳动人口亦由3821300人下跌至3815500人,减少约5800人。 失业人数(不经季节性调整)由2024年十二月至2025年二月的111700人上升至2025年一月至三月的122800 人,增加约11100人。同期的就业不足人数亦由40700人上升至42700人,增加约2000人。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评论最新失业数字时表示: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