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短剧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微短剧工委会正式成立
中国经济网· 2025-10-28 22:16
工委会成立与领导架构 -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微短剧工作委员会于10月27日正式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 [1] - 仪式公布了工委会首届领导班子成员名单与会员名单 [1] - 首批成员单位包括46家成员单位代表以及16位委员 [2] 工委会未来工作方向 - 赋能内容创作 鼓励推出贴近生活 反映时代精神 传递正能量的优秀作品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1] - 推动行业自律 在政策法规框架下牵头协商制定内容制作审核 版权保护 规范经营等关键领域的标准细则 [1] - 搭建交流平台 通过组织业务合作交流与开展国际对话助力微短剧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取得更大发展 [1] - 未来工作将围绕赋能精品创作 推动技术创新 强化版权保护 促进信息流通 加强行业交流等方向展开 [2] 行业定位与发展目标 - 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关键期 需要工委会从宏观层面开展研究并制定战略性规划 [2] - 旨在助力微短剧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背景下的代表性内容业态 [2] - 工委会成立旨在深入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相关管理精神 加强行业自律与服务规范发展 [2] - 成员广泛涵盖行业组织 视听平台 制作机构 高校 研究机构 技术机构 版权管理机构 电商平台等单位 [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提质提效 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郑州日报· 2025-10-28 08:50
产业发展战略 - 强调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2] - 聚焦省"1+2+4+N"目标任务体系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项目提质提效 [1] - 强化链群培育、创新引领、数字赋能 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2] 算力与数字基础设施 - 在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调研 鼓励企业瞄准科技前沿提升算力服务水平 [1] - 支持企业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助力郑州打造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支点 [1] 新材料产业 - 在河南鸿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关注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研发 [1] -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1] 微短剧产业 - 在高新区微短剧产业生态基地调研 强调要优化政策环境和服务保障 [1] - 计划打造最优产业生态 塑造郑州"竖店"品牌 加快建设"微短剧创作之都" [1] 项目建设推进 - 在庙湾水库工程项目调研 要求加快推进资金筹措和土地征迁等重点工作 [1] - 加强每周调度和挂图作战 推动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快推进、竣工项目早达效 [2]
高质高效抓项目 扎扎实实保民生
郑州日报· 2025-10-28 08:50
重点项目推进 - 强调高质高效抓项目 紧盯节点推动重点项目早建成 早投产 早达效[1] - 大河惠济国际食品贸易港项目是集仓储加工 保税物流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区[1] - 麦斯克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 产业发展与支持 - 着力推动大河惠济国际食品贸易港园区资源优化整合 打造全流程冷链物流产业平台和生态 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格局[1] - 叮嘱属地和相关部门为麦斯克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动靠前服务 强化要素保障 解决项目推进困难[1] - 微短剧是新兴产业 有较好发展基础 需积极引导规范发展 打造精品力作 培育文化产业新增长点[2] 民生保障工作 - 扎实做好冬季供暖保障工作 确保群众温暖过冬[1] - 详细了解北部区域引热入郑项目市区配套管网工程收尾情况 新增热源覆盖面积[2] - 确保供暖管网项目按期投用 满足群众取暖需求 关注天气变化 做好应急预案 依托网格化治理畅通反馈渠道[2] 文化产业发展 -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微短剧创作 助力产品出海 讲好当代中国故事 河南故事 郑州故事[2]
微短剧:反套路别成新套路(看台人语)
人民日报· 2025-10-28 06:31
"反套路"的目标和精髓,不应是用一套新模板取代旧模板,更不应是二者之间的无限循环,而是勇于打 破套路的魔咒,在叙事主题、人物塑造、价值传达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创新,使每一部作品都生长 出独一无二的形态。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近年来,微短剧涌现出不少独辟蹊径的爆款,以"反套路"叙事成为一股"清流"。但这些作品在突破窠臼 的同时,也迅速催生了新的创作定式,面临新的套路困境。 现象级作品《家里家外》一反"家庭矛盾""恶毒后妈"等套路化演绎,深耕平实温馨的"生活流",取得商 业、艺术和口碑的多维突破。此后,短剧市场扎堆出现反映生活温暖、家庭温情的作品。《好一个乖乖 女》塑造了一个表面温顺,实则处事犀利、机智果敢的女主角形象,颠覆了爱情剧中只会等待援助 的"花瓶"人设。随后,清醒独立的模式化女主角在很多微短剧里出现。最近播放量超过30亿的《盛夏芬 德拉》,用精巧的运镜和置景营造"气氛美学",于是追求电影级视听语言的微短剧纷纷涌现…… ...
来钱多、来钱快,市场增长迅猛,好莱坞也要“下海”微短剧
北京商报· 2025-10-22 08:38
曾不受主流影视圈"待见"的微短剧,如今正凭借其"吸金"能力持续影响全球影视娱乐行业。对此,好莱 坞也有新动作——不仅开始打造本土微短剧平台,也越发重视该行业给演员、编剧等从业者带来的长远 影响。 近日,美国"E!娱乐电视"频道创始人阿兰·穆鲁卡宣布,即将推出美国首个微短剧平台Verza TV。该报 道称,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微短剧平台都来自中国,而Verza TV作为主打移动端的美国本土微短剧流媒体 平台,希望通过"试看+付费"模式来打开当地市场——用户可以免费收看前5集,剩下部分则需支付4.99 美元。 另据"截止日"网站13日报道,美国演员工会不久前宣布了侧重于竖屏微短剧的新协议,呼吁在这种预算 低于30万美元、快节奏制作的影视项目中,"保护工会成员的利益"。 微短剧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增长。据意大利FormatBiz网站援引全球技术市场咨询机构Omdia的评估数 据,预计这种新兴影视娱乐形式在2025年将创造110亿美元的收入。该机构媒体和娱乐主管玛丽亚·鲁阿· 阿盖特称,这种情节紧凑、情感强烈的微短剧正在重新定义数字时代的"优质故事":"它们(微短剧)将社 交媒体的即时性与电视剧的情感体验深度结合在一起, ...
从“快生长”到“精深耕” 南京微短剧“抱团”发力
江南时报· 2025-10-22 00:50
250余家相关企业,1500余部优质精品佳作,上线24小时播放量突破5亿,国家级奖项"拿到手软"……南 京微短剧爆款迭出,已全面闯入短剧这个千亿级赛道。 10月20日下午,南京微短剧产业联盟成立仪式暨产业链资源对接活动举行,旨在助力南京在短剧赛道上 实现从"快速生长"到"精品深耕"的关键转型。 百部佳作亮实力: 多部作品获国家级认可 今年以来,南京微短剧作品屡创佳绩。由南京百川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短剧《何苦相思煮余年》上 线24小时播放量突破5亿,成爆款短剧;《神兽河行纪》《世界因你共温凉》《傲娇村长来自斯坦福》 《流量风云》等多部短剧入选国家"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美食来敲门》创新"微短剧+文旅"模 式,播放量突破2500万;首部基层司法题材短剧《司法所里的故事》获得广电总局精品创作传播工程项 目扶持。 活动现场重磅发布了"2025年南京微短剧片单",近百部微短剧作品,涵盖都市情感、女性成长、家庭情 景、古风权谋等多个领域。 从"快生长"到"精深耕" 南京微短剧"抱团"发力 值得期待的是,一大批新剧即将到来。 由头条视听(江苏)传媒有限公司打造的"苏超"主题短剧《苏超球王》国庆节期间全网上线,收获近 ...
海外市场竞争倒逼我国微短剧精品化
证券日报· 2025-10-22 00:42
行业全球认可度与市场格局 - 迪士尼2025年加速器计划入选名单包含中国短剧平台DramaBox,表明短剧内容形式获得全球顶尖IP方青睐 [1] - 2025年8月美国微短剧App下载量前三名均来自中国,为ReelShort、DramaBox、GoodShort,三者共同占据当地市场份额的57.72% [1] - 2025年上半年海外短剧市场呈现“双寡头引领、本土力量崛起”格局,头部平台ReelShort与DramaBox共占近半数收入,比例为45.68% [3] - 乌克兰MyDrama、韩国Vigloo、日本UniReel、印度KukuTV等本土平台加速入局,反映短剧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渗透 [3] 中国微短剧出海竞争优势 - 中国微短剧在制作成本上具有优势,单部剧成本可控制在30万美元以内,制作周期在三个月内完成 [1] - 对于IP改编和老剧重拍项目,制作周期更短,成本相应更低,从实拍到后期剪辑仅需10天至15天 [1] - “出海”需求扩大促使微短剧公司考虑将场地拍摄放在国内,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和缩短周期 [2] - AI技术不断赋能中国微短剧,国内AI短剧制作平台和漫剧崛起,加速市场内容更新并降低成本 [2] 行业内容供给与IP储备 - 微短剧的快速更新节奏消耗大量IP内容,平台需要充足的内容或IP储备 [2] - ReelShort、DramaBox、GoodShort三家公司背后的中国企业均拥有自己的IP供给平台,例如中文在线和点众科技都拥有小说原创平台 [2] - 行业海外市场竞争白热化将促使中国微短剧向精品化发展,以应对内容同质化问题并提升竞争力 [3] 市场规模与前景 - 全球技术市场咨询机构Omdia评估数据显示,预计微短剧在2025年将创造110亿美元的收入 [2] - 这种新兴市场正在吸引更多国家的微短剧平台出现 [2]
微短剧擅改网文侵权判了!行业抄袭乱象引关注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20:16
编辑:王永乐 庭审中,被告辩称"相似仅为思想或通用情节",不构成侵权。法院审理认为,微短剧虽叙事浓缩,但核 心吸引力来自原创的人物关系、情节序列及视听呈现。经查,被诉短剧摄制时间晚于小说走红时间,可 推定存在接触可能,且其主线背景、人物关系、情节推进与小说实质性相似,最终认定侵权。 据了解,当前,微短剧行业抄袭、同质化问题突出,部分作品存在洗稿网文、AI改剧本、标签化人物 等问题,此次判决对规范行业版权秩序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判断侵权关键看是否提取并再现原作独创性核心,而非逐字比对。"该案主审法官张小玲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微短剧擅改网文侵权判了!行业抄袭乱象引关注 中新网宁波10月21日电 (张斌 张晓静)近日,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微短剧著作权侵权 案,认定《将军!夫人她请旨和离了》(下称被诉短剧)擅自改编热门网络小说《桃花马上请长缨》(下称 涉案小说),侵犯其改编权、摄制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判决出品方广州三某公司等赔偿权利方25万 元,目前判决已生效。 据悉,涉案小说由作者"六月"于2023年底在瓜子小说网首发,2024年7月起登顶七猫、咪咕阅读等多平 台榜单,北京鼎甜文化娱乐有限公 ...
南京微短剧产业联盟成立,“攥指成拳”闯千亿级赛道
南京日报· 2025-10-21 10:13
10月20日,南京微短剧产业联盟成立仪式暨产业链资源对接活动在南京星空剧场举行。当微短剧 的创作风口邂逅秦淮河的千年文脉,一场关于"好故事"的产业变革正在南京悄然发生。 面对微短剧这一蓬勃兴起的产业浪潮,南京企业频繁"亮剑"。 数据显示,南京已集聚近260家微短剧及相关企业,2022年—2024年间累计出品微短剧1500余 部,营收达40亿元。全市微短剧产业初步形成了上游IP孵化、中游影视制作、下游精准分发的全链条 布局,涌现出花笙书城、北斗智影等一批"链主企业"。 除了不断推出爆款产品,用佳作点亮荧屏,南京微短剧企业还通过市场拓展、技术创新等推动行业 高质量发展。 比如,北斗智影AI创作者中心会聚6000名创作者,以模式创新降低出海门槛,实现规模化收益; 炫佳科技的《流浪月球:最后的种子》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技术创新与市场口碑双丰收。 由南京百川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短剧《何苦相思煮余年》上线24小时播放量突破5亿,成为名 副其实的爆款短剧;《神兽河行纪》《世界因你共温凉》《傲娇村长来自斯坦福》《流量风云》等多部 短剧入选国家"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美食来敲门》创新"微短剧+文旅"模式,播放量突破2 ...
多城打造微短剧名城,郑州短剧人才需求位列TOP1
第一财经· 2025-10-20 23:52
行业增长势头 - 微短剧被定位为满足碎片化时间需求的“情绪快消品”,是内容消费领域的重要增长极 [3] - 2025年前三季度,短剧相关人才需求同比增长26%,显示出强劲的行业发展势头 [3]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攀升至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预计2025年将达到634.3亿元,2027年达到856.5亿元 [4] 人才需求结构 - 剪辑师是短剧行业最核心的招聘岗位,职位占比达15.9%,因生产节奏紧凑,高效剪辑和特效适配成为重中之重 [3] - 编剧职位占比10.0%,位列第二,凸显“剧情为王”的底层逻辑,优质剧情是3秒内抓住用户注意力的差异化竞争核心 [3] - 演员/模特和主播作为内容演绎载体,职位占比分别为8.6%和5.4%,其表现力直接关系到用户留存与传播效果 [3] - 短视频运营、编导、制片人等岗位保障了短剧从策划到上线的全流程运作 [3] 城市产业布局 - 郑州以13.3%的短剧职位数占比位居城市榜首,2025年三季度人才需求同比增长75.6%,已聚集相关企业820多家,形成“竖店”产业集群 [4][5] - 北京以12.9%的职位数占比排列第二,三季度人才需求同比增长36.4%,依托传统影视内容高地持续输出优质内容 [4] - 成都和西安依托本地文化资源与流量平台深度融合,形成地域特色短剧生产基地,三季度人才需求分别同比增长44.4%和127.9% [4] 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 郑州市发布工作方案,目标到2027年全市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培育10家以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作、发行企业,打造1至2个有影响力的全产业链基地 [5] - 陕西省提出两年内培育15家领军企业,推出200部精品微短剧,西咸新区通过壮大拍摄基地、打造园区等措施全力打造产业集群 [6] - 杭州临平构建“写—拍—播—评—投”五位一体的微短剧全产业链,聚力打造大视听产业高地 [6] 产业链与经济效益 - 河南省在郑州及周边构建了从剧本创作到海外发行的完整微短剧产业链,2025年1-5月规上服务业中影视节目制作企业营收增长89.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