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

搜索文档
湖南长沙县打造微短剧产业新高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5:04
行业发展趋势 - 微短剧行业凭借短频快特性成为数字文化新蓝海 长沙县通过整合广电湘军底蕴 盘活存量资源 引入龙头项目和构建政策体系加速产业生态闭环成型 [1] - 工业厂房改造为拍摄基地提供18大主题场景 2023年接待剧组超300个 2024年暑期单日最高同时5-6个剧组拍摄 需求火爆推动与乡村旅游新业态联手拓展户外实景 [2] - 依托湖南广电区位优势形成人才蓄水池 企业以文旅+传统文化创新为特色开辟新赛道 多部作品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推荐剧目 [3] 产业生态建设 - 建设4万平方米影视产业综合体作为核心引擎 致力于打造产业链闭环+产商融合生态 通过自研AI工具链提升效率 影视数据库盘活数字资产 联合高校破解用工荒 [4] - 构建完整可持续生态链为核心竞争力 涵盖基地建设 内容创作 科技赋能和人才培养 形成培养-就业-创业闭环生态 [4] - 政策支持体系对国家级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最高奖励30万元 平台分账首破500万元作品按1%奖励(单部上限20万元) 年销售额首破500万元原创作品按1%奖励(上限10万元) [5] 企业运营发展 - 企业已策划制作精品剧集近百部 构建以分账短剧为核心的多元化商业版图 并向玄幻 种田文等热门竖屏题材进军 [3] - 营商环境提供一事一议绿色通道支持 在审批和资源协调方面高效保障 街道主动协调物业改造和政策支持问题 提供政策解读与资源对接服务 [6] - 形成以文旅+为特色 科技创新为支撑 完整生态为保障的微短剧产业新高地 [6]
微短剧出海,“长优”才能“长红”(文化只眼)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3 06:14
行业增长与市场规模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中国短剧APP下载量达2.7亿人次 同比增长4倍 [1] - 中国微短剧海外应用数量突破300款 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出海市场总规模预估达百亿美元量级 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1] 内容特性与受众契合度 - 单集时长几十秒至15分钟 具备快节奏叙事和高浓度情绪特点 [2] - 强冲突开场(3秒内)、专业镜头语言及无注水剧情构成通用流量密码 [2] - 基于人类共同情感的题材实现跨文化传播 本地化策略提升受众契合度 [2] 技术赋能与产业成熟度 - AI技术实现多语言翻译与快速剪辑 支持爆款内容快速海外上架 [3] - 多模态生成技术应用于全流程制作 如《中国神话》AI编剧占比达80% [3] - 制作机构、平台及从业者快速涌入 提升内容生产与制作能力 [3] 内容创新与文化输出 - 中华文化元素融入创作(如苏扇技艺、古城保护) 获得海外市场好评 [4] - 题材同质化问题显著 情感逆袭类占比过高且存在剧情雷同现象 [4] - 部分作品滥用AI合成技术 克隆公众人物或生成虚假内容 [4] 发展策略与行业方向 - 需平衡"快"(抢占先机)与"慢"(沉淀价值)的发展节奏 [5] - 坚持文化自觉与故事深耕 应对跨文化跨市场挑战 [5] - 持续输出优质内容以实现长期海外市场竞争力 [5]
武汉“造梦工厂”半年吸引400个剧组
长江日报· 2025-08-22 08:30
微短剧产业基地发展 - 长江微短剧基地是湖北首个微短剧产业基地 占地8800平方米 拥有63个实景影棚及专业拍摄设备[2] - 基地通过多场景集成模式使剧组制作成本下降30% 制作周期缩短35% 5-7天即可完成一部短剧拍摄[2][3][4] - 开业半年接待超400个全国剧组 单日最高七八个剧组同时拍摄 配备4.3万件道具和MOCO自动机械臂等高科技设备[2][3] 数字音乐产业生态 - 海葵数字音乐产业园已入驻400多名从业者 预计年营收达5亿元 曾推出《白月光与朱砂痣》等热门作品[6] - 园区正打造音乐街区 整合创作表演消费功能 通过线上平台挖掘音乐人并投资成立个人工作室[6] - 合作音乐人包括王靖雯 海来阿木等 形成从创作到职业化的完整孵化体系[6] 数字内容产业扩张 - 抖音集团在武汉新落户18家数字内容企业 其中8家企业营收总额突破140亿元[7] - 国家网络游戏属地管理试点落地 31款游戏获版号 包括腾讯《暗区突围》等4款产品[7] - 小游戏产业孵化基地吸引近20家企业入驻 已形成研发发行运营完整产业链[7] 文化产业集群效应 - 微短剧基地联动文旅资源 将黄鹤楼等景点纳入协拍联盟 推动线上传播线下体验模式[4] - 基地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器材租赁 美术制景 审查备案 并配套餐饮住宿交通支持[4] - 产业聚集为留汉大学生创造创业就业机会 形成全产业链平台覆盖内容生产与文化出海[4][5]
南宁正在批量制造流量
投资界· 2025-08-20 15:40
微短剧行业概况 - 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已反超电影市场,预计2027年突破千亿元[12] - 行业直接创造21.9万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42.8万个,总计64.7万个就业机会[12] - 典型微短剧投资规模在30-50万元,多数难以覆盖制作成本,成本压缩集中在人力与场景环节[12][13] 南宁微短剧产业优势 - 头部企业山海星辰位列全国平台方第5,自研平台StarDust TV覆盖200+国家地区[9] - 群演日薪80-120元,场景租赁价格1000-数千元/周,显著低于传统影视基地[10] - 拥有38栋200米以上摩天楼(全国第10),闲置豪宅/办公楼供应充足[10] - 产业配套完善,覆盖制作全环节,形成外地团队带剧本+本地企业提供服务的协作模式[13] 政府政策支持 - 2025年发布两份文件:4月措施对达标企业/作品现金奖励,开放公园绿地拍摄[14] - 6月"微短剧+文旅"方案重点降低企业成本,促进文旅联动[14] - 差异化定位包括东盟地缘优势(11国领事馆、留学生资源)、气候条件及少数民族文化元素[15] 产业转移趋势 - 行业竞争加剧促使制作向南宁等低成本地区转移,外地团队占比高[12][13] - 本地企业通过快速响应、抱团分工强化性价比优势,但原创爆款能力仍待提升[13][14] 微短剧与文旅融合 - 典型案例《绣缘》结合广西"三月三"节日,实现跨城联动营销[18] - 需平衡商业题材(言情类主导)与城市宣传需求,避免行政干预削弱创作力[18] - 建议保留网感与类型化叙事,巧妙植入本土元素作为差异化突破口[19]
广西南宁正在批量制造流量
36氪· 2025-08-20 10:19
微短剧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 反超电影市场 [10] -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10] - 行业直接创造约21.9万个就业岗位 间接带动42.8万个 总计64.7万个就业机会 [10] 南宁微短剧产业基础 - 头部企业山海星辰位列2025年上半年行业百强榜平台方第5名 [5] - 自研海外平台Stardust TV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 当地影视公司覆盖制作全环节 提供群演招募、场景租赁及后期制作一条龙服务 [11] 成本优势与产业配套 - 群演日薪80-120元/天 低于传统影视基地 [9] - 豪宅及办公楼场景租赁价格1000至数千元/周 [9] - 南宁拥有38栋200米以上摩天大楼(全国第十) 支撑豪华场景供应 [9] - 气候条件优越 全年适合拍摄 压缩时间成本 [13] 政府政策支持 - 2024年发布文件对符合标准微短剧产品、企业及基地提供现金奖励 [2][12] - 开放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用于拍摄 [12] - 2025年专项行动方案聚焦降成本与文旅融合 [12] 差异化竞争优势 - 作为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 具备东南亚风情及跨境文化元素 [13][14] - 高校东盟留学生数量众多 商务区及异国餐厅提供丰富拍摄场景 [13] - 少数民族元素丰富 助力内容创新与同质化突破 [13] 微短剧与文旅融合 - 部分作品以广西历史、风光及节日为创作背景 如《绣缘》结合"三月三"传统节日 [19] - 开展跨城联动(如南宁与成都)实现互宣互推 推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 [19] - 2024年广西旅游总收入1.03万亿元 较贵州(近1.5万亿元)存在近5000亿元增长空间 [15] 行业挑战与盈利模式 - 单部微短剧投资额约30-50万元 多数收益无法覆盖制作成本 [10][11] - 爆款作品需平衡商业性与文旅宣传需求 避免行政干预削弱创作力 [19] - 产业面临快速迭代洗牌 南宁承接部分外省团队成本压缩需求 [10][11]
南宁正在批量制造流量
虎嗅· 2025-08-20 09:49
微短剧产业与南宁发展 产业基础与优势 - 南宁因城市景观多元、制作成本低、产业链完善成为微短剧热门取景地,大量作品以南宁为"A市"背景[2][3] - 头部企业山海星辰(全国平台方排名第5)带动本地中小影视公司崛起,其自研海外平台Stardust TV覆盖200+国家[9][10] - 成本优势显著:群演日薪80-120元(低于传统影视基地),豪宅/办公楼场景租赁价1000-数千元/周,摩天大楼数量全国第十(38栋200米+建筑)[14][15][16]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2025年上半年南宁连发两份文件,通过现金奖励、开放公共场所拍摄、建设专业化场景等措施支持微短剧产业[4][25][26] - 提出"微短剧+文旅"战略,目标打造现象级景点并带动城市知名度[5][27][35] - 与杭州、郑州等城市竞争差异化优势:东盟地缘资源(领事馆、留学生、东南亚风情场景)、气候适宜全年拍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31][32][33]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微短剧市场规模2024年达504亿元(超电影市场),预计2027年突破千亿;2024年直接创造21.9万就业,间接带动64.7万岗位[17][19] - 行业盈利难:多数作品收益难覆盖30-50万制作成本,压缩人力/场景成本成主要手段[21][22] - 南宁当前以协拍服务为主(占70%业务),爆款自主开发能力待提升[23][24] 文旅联动潜力 - 广西2024年旅游收入1.03万亿元(低于贵州近5000亿),计划借微短剧流量撬动文旅增长[39][40] - 需平衡商业性与宣传性:避免行政干预削弱剧本原创力,建议巧妙融入本土元素(如东南亚风情、壮族文化)提升差异化[42][43][44]
宏观和大类资产配置周报:下一个重要时点或在三季度中下旬-20250819
中银国际· 2025-08-19 17:20
宏观经济与资产配置 - 2025年下半年是重要时间节点,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时间,也是"十五五"规划准备时间 [2] - 大类资产配置顺序为股票>大宗>债券>货币,三季度中下旬可能是重要政策窗口期 [1][2] - 2025年上半年实际GDP累计同比增长5.3%,但7月经济数据显示稳增长压力加大 [2][4]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逐渐明朗,可能减轻中国宏观政策调整的外部压力 [2][70] 经济数据表现 - 7月新增社融1.13万亿元,新增人民币信贷-500亿元,M2同比增长8.8% [4][17] - 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社零同比增长3.7%,1-7月固投累计同比增长1.6% [4][17] - 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 [17][68] - 7月70城房价环比下降,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减少至6个 [17][68] 资产表现 - A股主要指数普涨,创业板指领涨8.58%,沪深300指数上涨2.37% [1][11][15] - 债券市场普跌,十年国债收益率上行6BP至1.75%,十年国债期货下跌0.26% [1][12][41] - 大宗商品市场分化,油脂油料上涨3.96%,贵金属下跌1.40% [48][51] - 美元指数下跌0.43%,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汇率多数升值 [56][57] 政策动态 - 三部门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4][18] - 财政部等九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19] -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8] - 中美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暂停加征关税90天 [20] 行业表现 - A股通信(7.11%)、非银行金融(6.57%)、电子元器件(6.43%)领涨 [35][36] - 港股医疗保健业(7.27%)、原材料业(5.50%)、资讯科技业(4.44%)表现突出 [60][61] - 商业航天、量子技术、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领域有重要进展 [36][37][38] - 微短剧行业快速增长,横店影视城前7月接待超2300个竖屏微短剧剧组 [39]
上证早知道|支持AI与机器人产业,广东大动作!暑期档票房,突破百亿元!公募发行,热度攀升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07:03
政策动态 - 广东省发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关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提供最高5000万元补助,支持金额不超过项目新购置研发仪器设备总额的40% [2][6] - 北京市公开征求意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实施方案》,提出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推动建筑、交通等基础设施光伏应用,挖掘废弃矿山等未利用地光伏潜力 [5] 行业数据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00亿元,《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位列前三,全年总票房达373亿元 [3][6]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97亿台,同比增长1.4%,华为重夺中国市场榜首 [6] - 预计2020-2027年全球显示设备累计支出达758亿美元,受IT、汽车、XR等领域需求驱动 [6] - 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680亿元,2027年突破千亿,横店影视城前7月接待剧组超2300个 [11][12] 公司动态 - 智元机器人发布D1、远征A2等多款产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推动产业链延伸 [8] - 蔚蓝锂芯拟投资8388万美元在马来西亚建设LED项目,达产后月产能700KK芯片 [14] - 格林美与华电湖北分公司签署协议,共建全球低碳与零碳绿色产业园区 [19] - 迈威生物注射用7MW4911获FDA临床试验许可,用于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 [20] - 东方生物取得多项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流感检测试剂盒等 [21] 资本市场 - 本周45只新基金启动募集,环比增长36.36%,权益类基金持续主导 [3][23] - 主动权益类基金股票仓位升至85.84%,增持科技、金融、新能源板块 [24] - 红果免费短剧App月活达1.73亿,同比增长220%,单月分账超5亿元 [12] 业绩表现 - 骄成超声上半年净利润5803.69万元,同比大增1005.12% [16] - 孩子王上半年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79.42%,线上销售占比43.86% [15] - 安德利上半年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50.26%,浓缩苹果汁销售增长显著 [15]
抗日根据地·今昔巨变|东江抗战燃烽火 湾区今朝绘新图
央视网· 2025-08-18 09:29
东江抗日根据地历史 - 东江抗日根据地主要覆盖东莞、深圳、惠州及香港九龙地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日军占领区开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抗日政权 [1] - 1940年9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成立,1941年秋建立大岭山和阳台山等游击根据地 [1] - 1943年12月2日东江纵队正式成立,司令部位于深圳土洋村,两年内队伍发展到1.1万人并组织民兵12000多人 [5][6] - 东江纵队对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数千人,突袭新塘火车站使日军交通中断半个月 [8][9] 红色旅游与文旅产业 -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每年吸引超3万名参观者,土洋村通过红色旅游和滨海度假产业提升居民收入 [8][11] - 东莞竖店影视基地日均1-3个剧组拍摄,曾诞生单日充值200万元的爆款短剧 [13] - 东莞微短剧产业拥有108个标准化场景,联动文旅元素实现高效产出 [15] 现代产业发展 - 东莞拥有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及1500家配套企业,生产全国85%潮玩产品和全球1/4动漫衍生品,从代工转向自主IP孵化 [15][17] - 广深港高铁每日开行325列动车,覆盖7000万人口,形成1小时生活圈 [17] - 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完整石化产业链,年产值超千亿,吸引1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未来聚焦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19]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 - 粤港澳大湾区以全国0.6%的国土面积贡献全国1/9的经济总量,成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21] - 广州港、深圳港等组成全球最大港口群之一,集装箱年吞吐量超7700万标箱 [22]
“首富爱上女保洁”?先骗投资人
搜狐财经· 2025-08-16 14:13
短剧投资骗局案例 - 王志红通过"沐歌短剧"App投资10万元,承诺100天后获得28.9万元回报,但最终无法提现[1] - 诈骗手法包括伪造公司红章和冒用友邦保险担保,初期允许小额提现获取信任后卷款跑路[1][4] - 案件已符合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公安局立案侦查[5] 短剧行业现状 - 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1]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26亿[7] - 行业呈现"高流量、低门槛"特性,被不法分子滥用进行诈骗[9] 常见诈骗模式 - 虚假短剧投资平台:伪造项目或冒用正规公司名义吸引投资[7] - 承诺虚假投资收益:假冒知名公司招商,承诺年化收益1095%[8] - 传销式推广诈骗:通过拉人头分佣模式运作,最终平台崩盘[8] 正规短剧投资模式 - 投资流程包括剧本评估、可行性分析、立项、预算制定等环节[12] - 常见投资模式包括全投模式、对投模式和跟投模式[13] - 盈利模式涵盖付费充值、平台分账、广告植入、版权买断等[13] 投资风险与纠纷 - 个人投资者处于信息劣势,常遭遇本金回收困难和收益不透明[16] - 部分招募方虚增项目总投资额,稀释投资者权益比例[17] - 民事纠纷与刑事诈骗界限模糊,关键看主观意图和行为性质[18] 行业监管与责任 - 广告发布者有义务核实广告内容真实性,未尽审查义务需担责[19] - 被冒用名义的企业如银行和保险公司不直接担责,但提供担保需承担责任[18] - 北京天行沐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名字被冒用并已报警[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