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
搜索文档
集邦咨询:AI推理需求导致Nearline HDD严重缺货 预计2026年QLC SSD出货有望趁势爆发
第一财经· 2025-09-15 13:54
行业趋势 - AI创造庞大数据量冲击全球数据中心存储设施 [1] - 传统海量数据存储基石Nearline HDD出现供应短缺 [1] - 高效能高成本SSD逐渐成为市场焦点 [1] 产品发展 - 大容量QLC SSD出货可能于2026年出现爆发性增长 [1]
研报 | AI推理需求导致Nearline HDD严重缺货,预计2026年QLC SSD出货有望趁势爆发
TrendForce集邦· 2025-09-15 13:46
AI驱动数据中心存储需求变革 - AI创造庞大数据量冲击全球数据中心存储设施 传统Nearline HDD出现供应短缺 高效能高成本SSD成为市场焦点 大容量QLC SSD出货可能于2026年出现爆发性增长[2] - 在传统数据中心储存分层架构中 HDD凭借每单位储存容量极低成本优势稳居冷数据主流储存方案 冷数据包含备份档案历史记录等不常被存取但需长期归档保存的数据[2] - SSD以其高速读写性能主要负责需频繁存取的热数据和温数据 QLC SSD相比Nearline HDD不仅效能较佳 还可节省约30%耗电量[2] 产品性能与市场供需分析 - Nearline HDD交付周期达52周 每GB平均售价0.015美元 最大容量32TB 性能较低 能效较低[3] - QLC SSD交付周期仅8周 每GB平均售价0.05-0.06美元 最大容量122TB 性能强 能效较高[3] - 全球主要HDD制造商近年未规划扩大产线 无法满足AI刺激的突发性巨量储存需求 NL HDD交期从数周急剧延长至52周以上[5] 行业转型趋势与价格展望 - 北美CSP早已规划在温数据应用扩大采用SSD 因HDD缺口严峻 甚至开始考虑在冷数据采用SSD[5] - CSP导入QLC SSD于冷数据储存需考量数据管理算法修正 软件堆栈适配 以及对整体拥有成本TCO的精算[5] - 买卖双方将进行价格博弈 预计带动2025年第四季整体Enterprise SSD合约价季增5-10%[6]
ODCC 2025 | 华为SSD斩获年度卓越成果奖,全新AI SSD系列新品惊艳亮相引行业热议
环球网· 2025-09-12 13:40
公司荣誉与行业认可 - 华为主导的大容量SSD技术要求及评价指标标准荣获ODCC 2025年度卓越成果奖 推动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1] - 华为OceanDisk 116P和OceanDisk 300P获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颁发的算力强基·企业级SSD卓越产品称号 在性能 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表现出色 [1][3] 产品技术突破 - 华为AI SSD系列包含极致性能盘 高性能盘和大容量盘三种类型 为AI训推场景提供全方位存储解决方案 [3] - OceanDisk LC 560单盘物理容量达到业界最高245TB 采用隔水舱技术使爆炸半径缩减至1/4 可靠安全耐用性提升100% [5] - 面向集群训练场景 大容量盘降低原始语料库存储空间占用及能耗消耗 实现数据预处理读取效率6倍提升 [5] - 面向集群推理场景 通过HBM扩展技术打破内存墙 实现2.5倍推理长度提升 首Token时延降低75% [5] - 在训推一体机训练场景中 通过搭配DiskBooster扩展HBM从GB级到TB级 使单机可微调模型参数扩大6倍 [5] - 在训推一体机推理场景中 实现1倍推理长度提升 首Token时延降低75% [5]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华为AI SSD系列新品为AI训练和推理提供强大存储支持 推动智能经济从概念走向落地 [7] - 新品发布标志着公司在AI存储领域的领先地位 为数据中心智能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7] - 华为在AI存储领域展现深厚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 为整个行业树立新标杆 [8]
从易会满任期的上市潮,到易会满被查的退市潮
搜狐财经· 2025-09-08 09:32
易会满任期内A股制度改革 - 新证券法明确注册制并于2019年底公布 允许亏损高科技企业上市 [2] - 2021年退市新规明确上市公司不达标自动退市 解决A股只进不出弊端 [1][2] - 罚款上限从60万改为按募资额两倍罚款 足以使造假公司倾家荡产 [2] 紫晶存储财务造假细节 - 2017年虚增营收4349.73万元占当年营收13.9% 虚增利润2162.71万元占利润总额35.82% [7] - 2018年虚增营收11145.79万元占营收27.75% 虚增利润3903.63万元占利润总额32.59% [8] - 2019年上半年虚增营收6693.95万元占营收42.97% 虚增利润2532.66万元占利润总额137.33% [9] - 2019年虚增利润1.45亿元占利润总额绝对值94.55% 2020年虚增利润1.69亿元占150.21% [13][14] 紫晶存储违规担保与处罚 - 未披露2016年末担保1000万元 2017年末1000万元 2019年上半年末7500.12万元 [11] - 招股书签署日未披露担保余额合计1.35亿元 [12] 2021年为14家企业提供16笔违规担保达3.603亿元 [15] - 公司及13名责任人共被罚9071万元 实控人郑穆罚2164.26万元且终身市场禁入 罗铁威罚1803.55万元且10年市场禁入 [16] 先行赔付机制创新 - 四家中介机构交纳承诺金合计12.75亿元 通过先行赔付已赔偿投资者约10.86亿元 [19] - 有效赔付人数约16986人占总赔付人数97.22% [20] - 开创先行赔付机制 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 代表人诉讼制度三项先河 [21][22][23]
速递|黄仁勋“钦点”的AI存储新王计划2026年IPO:Vast Data订单增长300%,估值升至300亿美元
Z Potentials· 2025-08-28 11:51
英伟达对数据存储行业的影响 - 英伟达通过向新兴云服务提供商供应AI芯片重塑云计算市场 其影响力正延伸至数据存储领域 [2] - 英伟达多次投资Vast Data并公开称赞其技术 黄仁勋在主题演讲中演示利用Vast构建运行于英伟达芯片的AI Agent [3] Vast Data业务表现与增长 - 截至1月31日的12个月内签约订单金额增长约300% 达到近8亿美元 [3] - 目标在2026年1月结束的财年实现20亿美元订单签约额 [3] - 2023年收入预计超过1亿美元(2022年的三倍多) 年底年收入有望达2亿美元 [4] - 2023年底获英伟达认证为适用于大型芯片集群的"企业级"存储系统 [8][12] 技术优势与客户群体 - 软件可在客户自有或租用的英伟达芯片服务器上运行 不自主研发硬件 [6] - 设计使客户快速访问大量数据 将非关键数据卸载至低成本闪存 为GPU保留高速闪存存储 [11][12] - 客户包括xAI、Zoom、特斯拉、高频交易公司、CoreWeave及对冲基金/研究机构/政府机构 [3][7][10][12] - 2023年新增生成式AI开发企业客户 学术机构客户用于药物研发/欺诈分析/数据恢复 [12] 行业竞争与估值 - 正以约300亿美元估值融资(较2023年底90亿美元显著上升) 远超上市竞争对手Pure Storage/NetApp [5] - 英伟达同时投资竞争对手Weka(估值16亿美元) 其年度经常性收入突破1亿美元但增速不明 [7] - 通过数据库产品直接竞争Snowflake/Databricks等数据库供应商 [10] 战略合作与生态布局 - CoreWeave(英伟达支持的重要云服务商 市值450亿美元)是Vast关键客户 利用其存储支持AI开发与训练 [9][10] - 英伟达通过扶持Vast/CoreWeave等企业 构建替代传统云巨头(亚马逊/谷歌/微软)的生态链 [10] - 黄仁勋称期待与Vast"未来80年继续合作" 突显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13]
冲击300亿美元估值,AI存储独角兽被谷歌、英伟达相中
36氪· 2025-08-28 08:09
融资动态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投资机构CapitalG与英伟达正就参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企业Vast Data新一轮融资进行谈判 [1] - 若融资成功 Vast估值有望达到300亿美元 或成为以色列科技公司史上最大规模融资 使之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之一 [1] - Vast正在从科技巨头 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方处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 融资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落地 [1] 资金用途 - 融资资金可能用于支持收购行动 尽管Vast历来以自主研发软件著称 [1] - 公司可能加大研发力度 开发更高效的数据传输技术 帮助客户打通本地数据中心与公有云区域之间的连接 [1] 融资战略意图 - 估值本身即是一种战略信号 300亿美元的估值将成为市场重要参考基准 既可能影响未来潜在收购方出价 也为可能IPO奠定基础 [3] - 高估值充分反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有助于增强客户信任感 并在人才招聘中树立领先形象 [3] - 估值是Vast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关键筹码 传统存储企业如Pure Storage市值178亿美元和NetApp市值202亿美元在市值规模上已明显被Vast超越 [3] 公司定位 - Vast不将自己定位于单纯存储公司 业务覆盖AI基础设施 数据管理等多个高价值领域 [3] - 更高估值有助于市场将其与Snowflake市值684亿美元和Databricks约620亿美元等数据平台巨头置于同一竞争维度 凸显差异化价值 [3] 财务表现 - Vast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完成多轮融资 包括2018年A轮融资4000万美元 2019年B轮融资4000万美元 2020年C轮融资1亿美元 2021年D轮融资8300万美元 2023年E轮融资1.18亿美元 [4] - 在E轮融资时 Vast已连续12个季度保持正现金流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3倍 毛利率接近90% [4] - 截至目前Vast已筹集约3.8亿美元资金 2023年最后一轮融资中估值达到91亿美元 [4] 上市计划 - Vast此前表示未来若时机成熟将考虑启动首次公开募股IPO [4] - 尽管目前暂无明确上市时间表 但投资者与投行人士普遍认为公司已具备未来冲击IPO潜力 [4] 商业模式 - Vast与客户签订5-7年长期合约 而非行业常见短期协议 这一策略使其客户流失率保持在极低水平 业务稳定性显著高于同行 [6] - 客户群覆盖多个领域头部机构 包括美国空军 能源部 Booking Holdings Zoom 皮克斯动画 波士顿儿童医院 以及埃隆·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 [6] 行业地位 - 凭借在人工智能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 Vast已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收购目标 [6] - 英伟达不仅是Vast早期投资者 同时也是其客户与技术推广者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Computex主题演讲中称Vast为大规模部署AI模型的关键推动者 [6]
智立方:产品可应用于数据存储行业等功能模块及器件制造环节
证券日报网· 2025-08-15 18:44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产品可应用于数据存储行业[1] - 产品可应用于AI智能终端[1] - 产品可应用于数据中心及数据传输等功能模块及器件制造环节[1]
智立方(301312.SZ):产品可应用于AI智能终端、数据中心及数据传输等功能模块及器件制造环节
格隆汇· 2025-08-15 15:02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产品可应用于数据存储行业[1] - 产品可应用于AI智能终端[1] - 产品可应用于数据中心及数据传输等功能模块及器件制造环节[1]
智立方:公司产品可应用于数据存储行业、AI智能终端、数据中心及数据传输等功能模块及器件制造环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4:27
公司业务应用 - 公司产品可应用于数据存储行业、AI智能终端、数据中心及数据传输等功能模块及器件制造环节 [2]
兴民智通发布公告 拟收购中科信维50.29%股权
北京商报· 2025-08-14 07:12
公司收购 - 兴民智通拟发行股份购买中科信维50 29%股权 初步作价约11 06亿元 [1] - 公司拟向控股股东青岛创疆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9 23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中科信维将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 [1] 标的业务 - 中科信维在完成对PCPL的收购后将主要从事HDD精密零组件的研发 生产与销售 [1] - 主要客户为希捷 西部数据和东芝等知名机械硬盘制造商 [1] 战略意义 - 上市公司将得以进入前景广阔的数据存储业务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