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经销
搜索文档
中国汽车出海快马加鞭,隐秘的渠道力量浮出水面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8 10:44
公司海外业务拓展 - 和谐汽车在10多个海外市场布局经销网络 在全球18个国家建设并运营83家店 其中亚太地区有68家 [2][3] - 公司担任比亚迪和腾势在亚洲及欧洲多个地区的经销代理 两年内于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成功开设100家比亚迪门店 [2] - 通过香港附属公司收购联大汽车资产 成为香港独家比亚迪经销商 当地设有10家展示厅和3家服务中心 [3] - 海外销售服务网络覆盖柬埔寨 泰国 菲律宾等亚太国家 以及英国 法国 波兰等欧洲市场 [3] 品牌合作与销售表现 - 2024年比亚迪(含腾势)在和谐汽车销售6274辆 全部来自香港及海外市场 占总销量18.9% 较2023年增长146倍 [3] - 比亚迪成为公司销售体系中第二大品牌 仅次于宝马 广汽埃安同为海外业务重要组成部分 在泰国设两家网点 香港设一家陈列室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总收入156.17亿元 同比下降5.8% 为港股8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中最小跌幅 [5][8] - 毛利润7亿元 毛利率4.5% 净利润亏损2.85亿元 同比下降20.8% [5] - 香港及海外业务收入17.89亿元 同比激增10856% 国内业务收入138.29亿元 同比下降16.5% [8] 资产重组战略 - 出售海外新能源汽车业务平台iCar Group Limited的45%权益给EGL(董事长全资控股公司) 交易完成后保留55%股权 [6][7] - iCar集团拥有42家子公司 运营45家4S中心 34家展厅和4家服务中心 是比亚迪在香港的独家一级授权经销商及柬埔寨授权国家经销商 [6] - 该集团近两年持续亏损:营业收入0.16亿元和19.35亿元 税后亏损0.14亿元和1.95亿元 2024年亏损额2.86亿元中海外业务占比68% [8] 战略调整动因 - 海外业务需要持续大量营运资金用于库存采购和网点建设 通过引入EGL按股权比例分担注资压力 [6] - 全球汽车行业竞争激烈 iCar集团处于增长阶段 实现盈利需时 出售权益可分散财务风险 [6] - 海外铺店速度极快导致资产加重 欧洲及东盟市场陷入价格战使单车毛利腰斩 公司现金流吃紧 [9] 行业模式对比 - 日本汽车出海依靠商社形成"联合舰队"模式 提供资本 资源整合和情报支持 尤其在东南亚获得近70%市场份额 [9][10] - 中国车企多以"单兵作战"为主 缺乏资本 资源 风险三位一体的生态支撑 在金融支持 本地政商关系等方面存在差距 [9][10] - 日本商社模式难以复制 但可效仿其深耕策略 通过把资本做长 网络做密 人才做深构建中国自己的联合舰队 [10]
二季度汽车经销商调研报告:超半数品牌返利兑现周期缩至30天内
经济观察网· 2025-09-02 20:54
返利兑现账期 - 40个主要汽车品牌中 25个品牌主要固定返利兑现账期不超过30天 15个品牌不超过60天[2] - 非固定返利方面 18个品牌兑现账期不超过30天 16个品牌不超过60天 2个品牌不超过90天 4个品牌不涉及非固定返利[2] - 总体兑现账期较前期明显缩短 超过90天和180天的品牌大幅减少 自主品牌账期相对更短 豪华品牌账期偏长[3] 返利兑现形式 - 12个品牌以现金账户或提车账户形式全额无手续费提现[3] - 28个品牌采用混合兑现方式 其中9个品牌提现需支付手续费或主机厂批准 5个品牌无手续费但审批严格或额度受限 4个品牌仅限提车使用 10个品牌完全不可提现[3] - 商会呼吁主机厂实现现金方式或无障碍提现 避免资金使用限制[4] 品牌返利政策问题 - 宝马 比亚迪 捷豹路虎 一汽奥迪4个品牌返利政策考核复杂严苛 全额获取难度大[5] - 奔驰部分年度返利兑现账期超过180天[5] - 广汽本田年度返利占比过高 对经销商资金造成压力[5] - 长安 捷途 奇瑞 红旗 奔腾5个品牌返利与提车销量强关联 加剧库存压力[5] 库存状况 - 行业整体库存偏高 53.19%经销商库存超过1.5 其中29.36%超过2.0[5] - 13个品牌库存低于1.5 小鹏 小米 深蓝因销售模式实现零库存 问界 雷克萨斯库存控制在1.0以内[5] - 10个品牌库存超过2.0 其中长安 红旗 捷途 奇瑞 奔腾5个品牌超3.0库存比例偏高[5] 价格倒挂 - 32个品牌存在价格倒挂 行业综合平均倒挂幅度16.18%[6] - 较两个月前80%主销车型倒挂超20%的情况有所改善[6] 行业整体改善 - 返利兑现账期缩短 极端库存情况减少 价格倒挂幅度收窄[6] - 部分品牌仍存在返利周期过长 政策复杂 库存压力大等问题[5][6]
招商证券国际:降中升控股目标价至22.3港元 新车市场或现曙光
智通财经· 2025-09-02 16:56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11亿元人民币 低于市场预期50% [1] - 新车及二手车盈利能力承压导致利润不及预期 [1] - 招商证券国际下调2025至2027年利润预测8%/5%/4% [1] 业务运营状况 - 新车毛利率下降主要受厂家补贴节奏影响 [1] - 核心支柱售后业务保持稳健增长 [1] - 新能源业务进展顺利 [1] 行业环境与展望 - 新车市场即将见底并可能反转 源于经销渠道持续整合 [1] - 市场份额向龙头集中趋势明显 [1] - 反内卷政策落地有利于汽车销售价格稳定 [1] 产品与品牌动态 - 主要品牌奔驰明后两年将发布超过30款新车 [1] - 即将迎来强产品周期 [1] - 定价韧性增强推动盈利修复 [1] 投资评级与估值 - 维持增持评级但目标价从24港元下调至22.3港元 [1] - 新目标价对应2025财年12.8倍市盈率 [1] - 估值水平与公司历史均值一致 [1]
中金:维持中升控股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2 09:53
业绩表现 - 1H25收入773.22亿元同比-6.2% 归母净利润10.11亿元同比-36.0% [1] - 1H25毛利率5.4%同比-0.5个百分点 新车销售毛损扩大至23.88亿元同比+20.0%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9.48亿元同比大幅提升103.3% 运营效率显著改善 [3] 业务结构 - 新车销量22.9万台同比-1.7% 收入579.31亿元同比-4.7% 豪华品牌销量占比提升至62.3% [2] - 二手车销量11.1万台同比+9.6% 收入60.2亿元同比-27.0% 长车龄旧车拉低单车收入 [2] - 售后服务收入114.45亿元同比+4.4% 毛利54.41亿元同比+8.1% 受益于入厂台次增长及单台产值上涨 [2][3] 财务预测 - 下调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35.1%/38.1%至24.64亿元/30.80亿元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14.3倍/11.2倍市盈率 目标价18港元对应16倍2025年市盈率 [1] 战略布局 - 豪华品牌渠道持续扩张 上半年新增57家经销店及20家维修中心 其中48家为豪华品牌 [4] - 活跃客户数达454万名同比+15.2% 客户基盘持续扩大 [4] - AITO品牌贡献1.1万辆增量 品牌矩阵优化调整 [2] 行业展望 - 德系豪华新一代产品如奥迪A5L、奔驰CLA陆续上市 推动业务修复 [4] - 行业非理性竞争规范加强 终端售价有望趋稳 [4] - 售后业务稳健增长 有效对冲新车市场压力 [2]
新焦点(00360.HK)中期收入约2.7亿元 同比上升约13.70%
格隆汇· 2025-08-30 00:42
核心财务表现 - 综合收入同比上升13.70%至人民币2.7亿元 [1] - 经营亏损扩大至人民币4468.9万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354.7万元) [1] - 行政开支增加约人民币1848.8万元导致亏损扩大 [1] - 其他盈亏净额由盈转亏产生差额约人民币1711.4万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汽车电子产品业务涵盖逆变器、充电器、多功能电源和冷暖箱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销售市场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美与欧洲地区 [1] - 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集中于内蒙古自治区 包括汽车销售、售后及保险金融产品分销 [1] 新兴业务进展 - 氢能燃料电池业务于2023年下半年启动 主要面向政府及IDC领域客户 [1] - 相关厂房及生产线已基本完成整体建设 [1] - 氢能业务在报告期内尚未产生收入 [1]
和谐汽车尾盘涨超16% 今日盘后将发中期业绩 近期完成出售海外新能源汽车业务
智通财经· 2025-08-29 15:14
股价表现 - 和谐汽车股价单日上涨16.06%至2.53港元 成交额1098.89万港元 [1]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公司将于8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批中期业绩 [1] - 8月18日完成出售海外新能源汽车业务45%权益 交易后仍持有55%股权 [1] - 出售标的为海外新能源车经销业务 受让方为公司控股股东冯长革 [1] 战略调整动因 - 出售原因包括海外新能源车业务高速发展 需分散财务风险 [1] - 控股股东通过交易加强对公司业务支持 [1] 行业影响 - 国产新能源车凭借成本与产品力优势在海外持续高速发展 [1] - 国内经销商海外经营加码有望促进中国新能源车海外产业链闭环形成 [1] - 长期将提升中国新能源车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 [1]
中国民企五百强 武汉占五席
长江日报· 2025-08-29 08:39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概况 - 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湖北共有13家企业上榜 其中武汉企业占5席 上榜企业数量与上年持平[1] - 中国民企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 企业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1] - 新进榜2家企业分别为卓尔智联和宝业湖北建工集团[1] 卓尔智联集团表现 - 卓尔智联位列第46位 同时位列湖北民企榜首[1] - 公司自2021年起营收连续4年突破千亿元规模 2024年增长至1623.59亿元[1] - 旗下拥有汉口北国际贸易城 智能交易平台中农网 卓钢链 化塑汇 CIC 海上鲜 累计服务客户数量达30多万家[1] - 入选"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排名第11位[1] 九州通医药集团表现 - 九州通位列第53位 排名较上年提升2位 为近5年最高位次[1] - 作为国内最大民营医药商业企业 是行业内首家获评5A级物流企业 唯一获评全国十大"国家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的企业[2]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持续深化"三新两化"战略转型 取得阶段性实施成果[2] - 公司董事长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和中外记者见面会 提升公司社会和品牌影响力[2] 其他上榜武汉企业 - 宝业湖北建工集团新进榜单 位列第483位 是一家集建筑施工 建筑工业化 房地产开发 海外建设投资于一体的企业集团[2] - 恒信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36位[2] - 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299位[2]
中升控股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0.11亿元 同比减少36%
智通财经· 2025-08-28 12:23
财务表现 - 收入总额773.22亿元 同比减少6.2%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11亿元 同比减少36% [1] - 每股基本盈利0.427元 [1] - 售后服务收入114.5亿元 同比增长4.4% [1] - 售后服务毛利54.4亿元 同比增长8.1% [1] 运营数据 - 活跃客户454万 同比增长15.2% [1] - 售后入厂台次400万 同比增长1.7% [1] - 新车销量22.9万台 同比减少1.7% [2] - 豪华品牌销量占比提升至62.3% [2] - 二手车销量11.1万台 同比增长9.6% [3] 网络优化战略 - 完成史上最大规模网络优化 超过20%门店参与调整 [1] - 新增57家经销店及20家维修服务中心 [1] - 退网37家经销店 [1] - 新增经销店中48家为豪华品牌 包括36家AITO [1] - 等店售后服务入厂台次同比增长4.5% [2] - 等店售后服务收入增长8.13亿元 同比增长7.9% [2] 业务结构调整 - AITO品牌贡献1.1万台新车增量 [2] - 新增网络带来售后服务收入3.31亿元 [2] - 关闭门店影响售后收入6.63亿元 [2] - 售后服务实现净增长4.81亿元 [2] 二手车业务 - 二手车收入60.2亿元 同比下降27.0% [3] - 单台车收入同比下降33.4% [3] - 近80%二手车车龄在6年或以上 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3] - 单台车综合利润压缩至不足3000元 [3] - 二手车业务综合利润约3亿元 同比下降60.2% [3] 市场环境影响 - 以旧换新政策冲击二手车成交价格 [3] - 新车市场价格战挤压二手车盈利空间 [3] - 收购大量长车龄旧车拉低单车收入 [3]
中升控股(00881)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0.11亿元 同比减少36%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2:14
核心财务表现 - 收入总额773.22亿元同比减少6.2%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11亿元同比减少36% 每股基本盈利0.427元 [1] - 售后服务收入114.5亿元同比增长4.4% 售后服务毛利54.4亿元同比增长8.1% [1] - 二手车业务收入60.2亿元同比下降27.0% 该业务板块综合利润约3亿元同比下降60.2% [3] 运营数据与客户基础 - 活跃客户454万同比增长15.2% 售后入厂台次400万同比增长1.7% [1] - 新车销量约22.9万台同比减少1.7% 豪华品牌销量占比提升至62.3% [2] - 二手车销量约11.1万台同比增长9.6% 但单台车收入同比下降33.4% [3] 网络优化战略 - 完成史上最大规模网络优化 超过20%门店参与调整 [1] - 新增57家经销店及20家维修服务中心 退网37家经销店 [1] - 新增经销店中48家为豪华品牌 包括36家AITO及多家德系豪华品牌 [1] 售后服务业务表现 - 等店售后服务入厂台次同比增长4.5% 等店售后服务收入增长8.13亿元同比增长7.9% [2] - 新增网络带来售后服务收入3.31亿元 部分抵消关闭门店造成的6.63亿元收入损失 [2] - 售后服务收入实现净增长4.81亿元 [2] 品牌结构调整 - AITO品牌贡献1.1万台新车增量 部分抵消其他品牌销量下滑 [2] - 豪华品牌销量占比增至62.3% 符合战略性豪华定位 [2] 二手车市场挑战 - 近80%成交二手车车龄在6年或以上 较去年同期上涨近10个百分点 [3] - 单台车综合利润被压缩至不足3000元 [3] - 地方政府以旧换新政策导致收购大量长车龄旧车 直接拉低单车收入 [3]
正通汽车(01728)发盈警 预计中期净亏损同比增加约40%
智通财经· 2025-08-25 21:25
公司财务表现 - 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0% [1] - 净亏损增加主要由于新车售价下降、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固定资产减值所致 [1] 减值计提原因 - 针对表现欠佳4S门店商誉和/或无形资产(汽车经销权/经销商经营权)计提减值 [1] - 对计划转型的4S门店房屋及装修等固定资产计提减值 [1] 经营环境压力 - 受到愈演愈烈的汽车市场价格战影响 [1] - 受到宏观经济因素的不利影响 [1] 股东支持与运营展望 - 控股股东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供长期战略支持 [1] - 董事会认为公司可适应行业变化并维持运营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