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运载
icon
搜索文档
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搭载一颗巴基斯坦卫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9 13:40
发射任务成功 - 10月19日11时33分,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成功 [1] - 发射采用一箭三星方式,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1] - 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九次飞行 [1] 发射历史与运载能力 - 截至目前,力箭一号共将7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力箭一号入轨载荷总质量超9吨 [1] 市场拓展与行业地位 - 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1] - 力箭一号作为国内唯一实现外星搭载发射的民商火箭,已连续完成国际订单履约 [1]
一箭3星!我国民商火箭力箭一号,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
南方都市报· 2025-10-19 13:26
发射任务概览 - 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于2025年10月19日成功发射,采用“一箭3星”方式将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九次飞行,截至目前该火箭已将73颗卫星精准送入轨道,入轨载荷总质量超过9吨 [3]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定位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先锋者、发展太空经济的践行者和塑造太空文明的推动者,多次执行国家任务 [3] - 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作为国内唯一实现外星搭载发射的民商火箭,已连续完成国际订单履约 [3] 卫星技术参数 - 本次发射的中科卫星03星、04星为X波段SAR遥感卫星,运行于高度505km的太阳同步冻结回归轨道 [5] - 卫星主载荷为国内首颗卡塞格伦双反射面天线体制的SAR载荷,结构紧凑,具备干涉SAR测量及星上AI处理能力,成像分辨率优于0.5米 [5][6] - 在整星重量小于270kg的条件下,能实现单圈最大SAR成像时间5分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6] 卫星应用领域 - 两颗卫星将纳入AIRSAT星座运行,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应急防灾、水利建设、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SAR遥感数据支持 [8]
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中国新闻网· 2025-10-19 12:27
发射任务概况 - 北京时间10月19日11时33分,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 [1] - 火箭成功将搭载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1] - 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 火箭飞行记录 - 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9次飞行 [1]
马斯克星舰发射破纪录,“30X不锈钢”强在哪?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09:13
星舰试飞与技术突破 - Space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第11次试飞获得圆满成功,完成从发射到受控落水的完整闭环,标志着可复用重型火箭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 [1] - 星舰外壳采用的自研“30X冷轧不锈钢”材料引发外界大量关注 [1] 不锈钢材料技术细节 - 甬金股份董秘办人士推测,30X不锈钢的核心改进可能集中于降低镍含量以提升硬度,并通过冷轧工艺实现超薄化 [1] - 被外界称为“中国版星舰”的长征九号重型火箭箭体也明确采用不锈钢设计,显示国内航天界认可该材料在低成本、可重复使用场景中的价值 [1] 国内技术现状与挑战 - 中科院相关研究指出,国内现有301、304等牌号不锈钢仍存在冷轧后韧性不足的问题 [1] - 国内在薄壁成形与焊接技术方面仍需攻关 [1]
五十五年来累计发射六百次 “长征”冲云霄 载梦探星河(新时代画卷)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07
发射里程碑与核心成就 - 2025年10月16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执行第600次发射任务并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送入太空[1]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55年来累计发射成功率达世界领先水平并已将接近1400个航天器送入太空[1] - 火箭型谱完善包括长征三号甲系列(北斗专列)、长征五号(胖五)和长征七号(货运专列)满足不同轨道有效载荷发射需求[1] 发射效率与技术发展 - 完成连续六个“百次发射”的用时显著缩短从最初37年提速至最近一次的1年10个月反映出高密度发射已实现常态化[2] - 技术实现多项跨越包括从常温推进剂到低温绿色环保推进剂从串联到捆绑式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2] - 行业构建了专业齐全功能配套设施完备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2] 未来发展方向 -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正稳步推进重点方向为可重复使用大运载能力和智能化[2] - 未来火箭将朝着更强劲更安全更聪明的方向发展以飞得更远更稳更准为目标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新动力[2]
面对高密度发射 长八甲火箭发射队如何“多线并行”?
新华社· 2025-10-16 14:43
发射效率提升策略 - 创新采用“测试与发射脉动”模式,实现火箭转场与下一枚火箭进场准备的无缝衔接,大幅缩短发射时间间隔并最大化利用发射场工位资源 [1] - 建立精细化定岗定员机制,选择一专多能的操作人员,通过每日调度将任务安排精确到一小时乃至半小时 [1] 资源协同与流程优化 - 通过空间协同管理,在多型号火箭并存于同一厂房时,协调大功率设备使用时段及噪声较大工作,避免工序冲突和干扰语音调度系统 [2] - 不同型号火箭团队清晰掌握彼此人员安排与工作进度,实现高效协同作业 [2] 硬件设施与产能扩张 - 新建垂测平台实现两枚火箭并行测试,使总装测试能力翻倍 [3] - 新平台将长八甲火箭年发射能力从10发提升到20发,以更好满足未来高密度发射需求 [3] - 通过动态调整设备生产发运节奏,物料供应与现场需求无缝衔接,发货时间压缩了4个月 [3]
长征系列火箭第600次发射!长八甲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环球网资讯· 2025-10-16 13:15
发射任务与里程碑 -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于10月16日9时33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600次发射 [1] - 本次任务是长八甲火箭自今年首飞以来的第四次发射,试验队步入新阶段,型号队伍将通过改进措施持续提升火箭性能,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服务 [1] - 自1970年4月24日首次发射以来,长征系列火箭已完成600次飞行,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和信心增强 [2] 测发模式创新与能力提升 - 专业测发队首次正式承担靶场测试发射工作,全面接手总装总测区一岗测试操作任务,设计人员仅作为二岗进行检查确认 [1] - 后续专业测发队将逐步全面接管总装总测区及发射区的测试发射工作,建立适合商业航天发射场的专业测发模式,提升测发保障能力,适应未来更高密度的发射需求 [1]
发射成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将近1400个航天器送入太空
新京报· 2025-10-16 11:5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表示,近年来,我国运载火箭型谱不断完善。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以来的24型火 箭中,有11型为新一代运载火箭。从第501至第600次发射,新一代火箭发射占比已达40%,成为支撑高 密度发射的重要力量。 12组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五院抓总研制,长八甲火箭由火箭院研制。本次发射也是长八 甲火箭自今年首飞以来的第四次发射。 据统计,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将近1400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实施了我国近86%的航天发射任务,成功 率、发射频次、入轨精度和适应能力等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深空探测等 重大航天工程(603698)实施提供了坚实支撑。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10月16日9时33分,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 发射场点火起飞,随后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第600次发射取得成功。 ...
美“星舰”第11次试飞成功着陆,完成关键回收测试;全球首个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落地成都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10-15 11:23
聚变能源领域进展 - 全球首个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在中国成都正式授牌,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显著跃升 [2] - 该协作中心将为成都建设全球聚变能源创新高地、推动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注入关键动能 [2] 航天运输技术突破 -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第11次试飞成功完成关键回收测试,平稳完成全部着陆机动步骤,表现超出预期 [2] - 这是该公司第二次实现“星舰”2型原型机完整着陆,该系列机型在今年8月首次成功落地前曾三度试飞失利 [2] 半导体技术研发 - 微芯推出全球首款采用3nm制程工艺的PCIe Gen 6交换芯片Switchtec Gen 6系列 [3] - 该系列旗舰型号可提供160条PCIe上行或下行通道,拥有20个端口和10个堆栈 [3] 韩国ICT及半导体出口表现 - 韩国9月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出口额达25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创历史最高纪录 [4] - 同期半导体出口额为166.2亿美元,同比增长21.9%,连续两个月创下新高 [4] - 9月ICT贸易收支实现116.5亿美元顺差,规模创历史第二高 [4]
SpaceX星舰第11次试飞:二代星舰完美句号?
观察者网· 2025-10-14 18:08
北京时间10月14日,马斯克旗下SpaceX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海滨小镇博卡奇卡发射升空,进行星舰第11次综合飞行测试。这是星 舰今年第五次轨道级发射,也是SpaceX曾寄予厚望的二代星舰的谢幕演出。 和以往星舰试飞任务不同,此次试飞将不再进行星舰回收。按照计划,火箭助推器将落入墨西哥湾附近海域,不返回发射场回收,星舰飞船最终将在印度洋 溅落。 美国当地媒体称,目前,超重型火箭助推器刚刚坠入水中,溅落在SpaceX发射设施以东的墨西哥湾水域。而"星舰"飞船正在太空巡航,并预计进行数项测 试,然后在升空约一小时后溅落至印度洋。 尽管过程顺利,场面壮观,但这枚"史上最强火箭"依旧没能真正入轨。它所作的仍是一次"跨大气层亚轨道"飞行。 整个2025年,二代星舰5飞3败,屡飞屡炸。后两次渐入佳境,但由始至终,它都没能将哪怕一克有效载荷送入轨道。 ASCENT _Bi ■■■■ 据了解,此次试飞的主要目标包括部署8颗模拟星链卫星、对星舰隔热系统进行极限压力测试以及超重型助推器的海上悬停和受控溅落等。 这是SpaceX公司第二次实现"星舰"2型(Version 2)原型机完整着陆。今年早些时候,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