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运载

搜索文档
“老将”立“新功” 天问二号“专属座驾”有这些看点
新华社· 2025-05-29 21:33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技术特点 -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制的高轨道大推力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也可进行一箭多星或其他轨道卫星发射 [1] - 该火箭是我国首个宇航发射次数突破100次的单一型号长征火箭,自1996年首飞以来已成功托举北斗、嫦娥、风云、天链等多个重要载荷 [1] - 经过"双提升"工作后,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已提升至5.55吨,成为天问二号任务的理想选择 [2] 天问二号发射任务的技术突破 - 本次任务是长征三号乙首次执行地球逃逸轨道发射任务,火箭分离速度需达到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远超常规任务的每秒7.9千米 [1] - 针对小行星2016HO3体积小、引力弱的特点,火箭入轨速度偏差不能超过1米,否则可能造成百万公里级差 [3] - 研制团队特别设置了末速修正系统,确保分离速度精确达标 [3] 发射窗口的高精度要求 - 任务发射窗口极为苛刻,连续3天每天仅有4分钟时间,且必须实现"零窗口"发射以节省燃料 [3] - 研制团队将原本3套火箭飞行程序简化为1套,显著提高了火箭可靠性和任务适应性 [3] - 通过精心准备,成功实现"零窗口"按时发射,为任务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3]
国内首个“液氧甲烷+不锈钢+海上软着陆回收”火箭成功回收
快讯· 2025-05-29 13:04
火箭技术突破 - 国内首个"液氧甲烷+不锈钢+海上软着陆回收"火箭"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飞行回收试验 [1] - 该试验实现了国内首个"液氧甲烷+不锈钢+海上软着陆回收"技术突破 [1] - 大尺寸不锈钢可复用运载火箭正式步入工程应用阶段 [1]
美“星舰”第九次试飞爆炸失控
南方都市报· 2025-05-29 07:09
星舰第九次试飞结果 - 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发生爆炸 未能按计划溅落在墨西哥湾 [2] - 火箭第二级飞船进入太空后失控 未能部署模拟卫星且出现燃料泄漏 [2] - SpaceX确认失去对飞船控制 预计残骸落入印度洋水域 [2][3] - 舱门未完全打开导致姿态失控 燃料舱系统泄漏是主因 [2] - 飞行器最终失联 SpaceX结束直播 [3] 技术进展与改进 - 首次使用经飞行验证的超重型助推器 该助推器曾在第七次试飞中使用 [5] - 主发动机关机程序成功完成 较上次试飞取得重大进步 [3] - 上升阶段未出现大面积隔热瓦脱落现象 [3] - 滑行段与再入阶段因燃料泄漏导致主贮箱失压 [3] - 未来三次试飞节奏将加快 计划每3至4周执行一次发射 [3] 火箭设计与任务目标 - 火箭总长120米 直径9米 由可重复使用的两级组成 [4] - 第一级助推器长约70米 第二级为星舰飞船 [4] - 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和火星 [4] - 计划2026年搭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登陆火星 [4] - 载人火星任务最早可能于2029年实施 [4] 测试内容与改进措施 - 测试8颗模拟星链卫星试验载荷 [6] - 移除大量隔热瓦以验证易损区域承受能力 [6] - 测试多种金属隔热瓦材质 包括主动冷却选项 [6] - 优化隔热瓦边缘以解决热点问题 [6] - 增加氮气吹扫系统 改进推进剂排放系统 [9] 军方应用前景 - 具备向全球运送作战人员和物资的潜力 [7] - 美太空军密切关注其实用化进展 [7] - 预计将基于大运载能力服务军事后勤与太空行动 [8] - 目前依赖猎鹰9火箭发射军事载荷 [8] 历史试飞情况 - 第七次和第八次试飞中助推器均成功回收 [4] - 第八次试飞船失控原因系发动机硬件故障 [9] - SpaceX已完成100多次发动机长时点火测试 [9] - 未来将引入猛禽3发动机提高可靠性 [9]
“星舰”三连炸,马斯克回应:比上次有很大进步
环球时报· 2025-05-29 07:02
发射任务概况 - Space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进行第九次试飞 第一级助推器分离后爆炸 第二级飞船再入大气层时失控 [1] - 本次任务主要目标为验证改进后的飞行可靠性及完成超重型助推器首次重复利用 使用33台"猛禽"发动机中29台为重复利用 [3] - 飞船失控原因为燃料泄漏导致主燃料箱失压 残骸将落入印度洋水域 [3][4] 技术进展评估 - 相比前两次试飞 本次完成飞船发动机关机程序 上升段隔热瓦未明显掉落 传回大量有用数据 [4] - SpaceX未尝试"筷子夹火箭"回收助推器 实际飞行证明该决策合理 [3] - 公司计划加快发射节奏 未来3次飞行间隔缩短至3-4周/次 [4] 行业影响与舆论反应 - 美媒指出这是"星舰"连续第三次飞行失败 对马斯克太空计划构成挑战 [1][4] - 《华盛顿邮报》评价此次试飞"部分成功" 但影响公司设定的宏伟愿景 [4] - 公司创始人马斯克仍肯定进步 称"比上次有很大改进" [1][4]
爆炸、失控!“星舰”第九次试飞失败,马斯克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6:44
星舰第九次试飞情况 - 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第九次试飞未成功 第一级助推器发生爆炸 第二级飞船进入太空后失控[1] - 试飞失败原因包括舱门未完全打开导致模拟卫星无法部署 燃料舱系统泄漏引发姿态失控[1] - 飞行器最终失联 SpaceX结束直播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未回应是否影响民航[1] 技术进展与改进 - 主发动机关机程序成功完成 较上次试飞取得重大进步 上升阶段未出现大面积隔热瓦脱落[1] - 滑行段与再入阶段因燃料泄漏导致主贮箱失压 但获取大量有效数据可供分析[1] - 后续试飞节奏将加快 计划每3至4周执行一次发射任务[1] 火箭结构与设计目标 - "星舰"火箭总长120米 直径9米 由第一级70米助推器和第二级飞船组成 两级均可重复使用[1] - 设计目标为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及火星[1] 历史试飞记录 - 第七次和第八次试飞中 第一级助推器成功实现发射塔回收 但第二级飞船均在上升期间解体[2]
助推器爆炸,飞行器失联!“星舰”第九次试飞又未成功,马斯克:有重大进步!他还称“政府效率部成了替罪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16:02
星舰第九次试飞情况 - 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从得克萨斯州发射升空进行第九次试飞 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发生爆炸 火箭第二级飞船失控[1] - 首次重复使用的"超级重型"火箭助推器发生爆炸 第二级"星舰"飞船顺利进入太空但未能完全打开侧舱门部署模拟卫星 地面控制中心失去对飞船的控制[2] - SpaceX确认失去对"星舰"飞船的控制后决定不再尝试重新点火 飞船将在不受控条件下坠入大气层 残骸预计落入印度洋水域[2] 试飞技术进展与问题 - 主发动机关机程序成功完成 较上次试飞取得重大进步 上升阶段未出现大面积隔热瓦脱落现象[5] - 滑行段与再入阶段因燃料泄漏导致主贮箱失压 已获取大量有效数据可供分析[5] - 在第七次和第八次试飞中 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均成功实现发射塔"筷子夹火箭"回收 但第二级飞船在上升期间快速解体[5] 未来发射计划与目标 - 后续三次试飞节奏将显著加快 计划每3至4周执行一次发射任务[5] - 公司创始人表示"星舰"将于2026年年底搭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登陆火星[5] - 载人火星任务最早可能于2029年实施 2031年的可能性更大[5] 火箭技术参数与设计目标 - "星舰"火箭总长约120米 直径约9米 由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级"星舰"飞船组成 两级均可重复使用[5] - 第一级助推器长约70米[5] - 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乃至火星[5] 公司创始人动态 - 公司创始人返回公司观摩"星舰"试飞[6] - 创始人提到政府效率部相关工作遭遇阻力 计划将工作重点转向改善联邦政府的计算机系统[6]
爆炸、失控!“星舰”第九次试飞,马斯克:较上次试飞取得重大进步
证券时报· 2025-05-28 13:02
星舰第九次试飞结果 - 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发生爆炸 第二级飞船失控并失联 最终坠入印度洋水域 [1] - 首次重复使用的"超级重型"火箭助推器爆炸 但第二级飞船顺利进入太空 [1] - 飞船侧舱门未能完全打开 燃料舱系统泄漏导致姿态失控 [1]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确认试飞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公共财产损失 [1] 技术进展与改进 - 主发动机关机程序成功完成 较上次试飞取得重大进步 [2] - 上升阶段未出现大面积隔热瓦脱落现象 [2] - 滑行段与再入阶段因燃料泄漏导致主贮箱失压 但获取大量有效数据 [2] - 前两次试飞中第一级助推器成功实现发射塔回收 但第二级飞船均在上升期间解体 [2] 未来发射计划 - 后续三次试飞节奏将显著加快 计划每3至4周执行一次发射任务 [2] - 公司计划2026年年底搭载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登陆火星 [2] - 载人火星任务最早可能于2029年实施 2031年可能性更大 [2] 公司动态与创始人动向 - 创始人近期回归全天候工作状态 专注关键技术发布和星舰发射 [3] - 创始人去年投入近3亿美元政治捐款 近期表示将大幅削减以专注商业版图 [3] - 特斯拉股价5月以来累计涨幅近三成 [3] 火箭技术参数 - 火箭总长约120米 直径约9米 由两级可重复使用部件组成 [2] - 第一级助推器长约70米 第二级为"星舰"飞船 [2] - 设计目标为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和火星 [2]
爆炸、失控!“星舰”第九次试飞,马斯克:较上次试飞取得重大进步
证券时报· 2025-05-28 12:49
星舰第九次试飞结果 - 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发生爆炸 第二级飞船失控[2] - 首次重复使用的"超级重型"火箭助推器爆炸 但第二级飞船进入太空[4] - 飞船侧舱门未完全打开导致姿态失控 燃料舱系统泄漏是主因[4] - 飞行器失联后坠入印度洋 SpaceX结束直播[4] 技术进展与改进 - 主发动机关机程序顺利完成 较上次试飞有重大进步[5] - 上升阶段未出现大面积隔热瓦脱落现象[5] - 滑行段与再入阶段因燃料泄漏导致主贮箱失压[5] - 获取大量有效数据可供分析[5] 未来发射计划 - 后续三次试飞节奏将加快 计划每3至4周执行一次发射[5] - 2026年年底计划搭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登陆火星[5] - 载人火星任务最早可能于2029年实施 2031年可能性更大[5] 火箭规格与设计目标 - 总长约120米 直径约9米[5] - 第一级助推器长约70米 第二级为飞船 均可重复使用[5] - 设计目标为运送人和货物至地球轨道、月球及火星[5] 历史试飞情况 - 第七次和第八次试飞中 第一级助推器成功实现发射塔回收[5] - 第二级飞船在上升期间快速解体[5] 马斯克动态与商业布局 - 近期回归全天候工作状态 因X、xAI和特斯拉关键技术发布[6] - 去年投入近3亿美元政治捐款 今年表示将大幅削减[6] - 特斯拉股价5月以来累计涨幅近三成[6]
突发!“星舰”空中解体!
券商中国· 2025-05-28 11:48
星舰第九次试飞结果 - 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发生爆炸 未能按计划溅落在墨西哥湾 [1][2] - 火箭第二级飞船进入太空后失控 残骸将落入印度洋水域 [1][3] - 飞船出现燃料泄漏 未能完成8颗星链卫星模拟器部署任务 [2][3] 技术验证重点 - 首次实现B14.2助推器成功复用 但在着陆过程中发生爆炸 [3] - 测试更偏向验证助推器复用 以缩短发射间隔周期 [3] - 尝试对飞船进行"减配"设计改进 优化载荷能力和商业价值 [3] 火箭设计参数 - 总长约120米 直径约9米 由两级可重复使用部件组成 [4] - 第一级助推器长约70米 第二级为星舰飞船 [4] - 设计目标为运送人和货物至地球轨道、月球和火星 [4] 历史试飞情况 - 第七次和第八次试飞中 第一级助推器均成功实现发射塔回收 [4] - 前两次试飞中第二级飞船都在上升期间快速解体 [4]
“星舰”第九次试飞表现怎么样?
环球网资讯· 2025-05-28 11:36
星舰第九次试飞结果 -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进行第九次试飞 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发生爆炸 第二级飞船失控[1] - 首次重复使用的"超级重型"火箭助推器在试飞中爆炸 第二级"星舰"飞船顺利进入太空但未能完全打开侧舱门部署模拟卫星 地面控制中心失去对飞船的控制[3] - SpaceX确认失去对飞船控制后决定不再尝试重新点火 "星舰"飞船将在不受控条件下坠入大气层 残骸预计落入印度洋水域[3] 星舰技术参数与设计目标 - "星舰"火箭总长约120米 直径约9米 由第一级长约70米的"超级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级"星舰"飞船组成 两级均可重复使用[5] - 该火箭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乃至火星[5] 历史试飞表现 - 在今年1月和3月进行的第七次和第八次试飞中 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均成功实现发射塔"筷子夹火箭"回收 但第二级飞船在上升期间快速解体[5] 火星任务时间表 - 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表示"星舰"将于2026年年底搭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登陆火星[7] - 马斯克称如果登陆顺利 载人火星任务最早可能于2029年实施 2031年的可能性更大[7] - 马斯克经常调整"星舰"执行火星任务的时间表 去年年初曾表示将在5年内实施首次不载人探测火星任务 7年内实施首次载人探测火星任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