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

搜索文档
力箭一号遥八发射成功,航空航天ETF(159227)高开高走,天奥电子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8:14
10月20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反弹,聚焦空天国防的航空航天ETF(159227)高开高走,截至10点 22分,涨幅0.88%,成交额达5688万元,稳居同类第一,持仓股天奥电子开盘涨停,迈信林涨超8%,海 兰信、中国卫星、航宇科技、航天电子、华力创通等股跟涨。 消息面上,北京时间2025年10月19日11时33分,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 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 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中信建投指出,2025年7月底以来,我国GW星座发射频率显著提升,从01-05组星的一到两个月发 射间隔缩短到05-07组星的3-5天发射间隔,组网速度明显加快,或表明我国卫星互联网开始进入快速组 网期。此外,千帆星座的发射招标也已经启动,海南商发的1号和2号 ...
国产商业火箭 “批量上天” 背后……
36氪· 2025-10-20 15:23
国产商业火箭发射频次持续加快,"批量上天"态势已现。 19日中午,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采用"一箭3星"的方式, 将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等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此外,仅今年8月,国内就完成9 次商业发射任务,全年民商火箭计划排期达至少20次。 近期全球商业航天领域同样动态频出,近日,SpaceX星舰V2完成第11次飞行试验,标志着国际商业航 天在可重复使用技术上持续突破,而这一进展也为全球产业竞争划定了新坐标。 但热闹背后,行业潜藏的多重现实瓶颈愈发凸显。创投日报记者就此采访多名业内专家,从技术突破、 产业链配套、生态构建等维度详解当前产业困境。 技术层面,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商业化闭环尚未形成。一位业内长期研发航天技术的高管在受访时对创投 日报记者指出,火箭重复使用是融合归航、变推、回收等多领域技术的复杂工程,尽管国内箭元科 技"元行者一号"实现海上软着陆回收、深蓝航天完成百吨级发动机试车,但与SpaceX已形成的"回收- 复用-迭代"成熟模式相比,仍有本质差距。 上述高管补充道,目前国内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单次技术验证阶段,火箭复用次数、回收成功率与成本控 ...
一箭三星!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英伟达Blackwell芯片量产新进展,首片美国制造晶圆下线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10-20 11:38
1. 【欧科亿:公司研发的旋风铣刀具可用于人形机器人丝杠加工】欧科亿(688308)近日在机构调研 时表示,公司在机器人核心零件加工刀具方面已有较多布局。公司已有刀具产品可用于机器人零部件 加工,例如丝杠、减速器、行星轮等零件的加工;公司研发的旋风铣刀具,可用于人形机器人丝杠加 工,如用于行星滚柱丝杠等高精度丝杠的加工,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用于齿轮加工的齿轮滚 刀已通过下游客户验证并进入供货阶段;公司在减速器龙头企业已完成刀具测试。此外公司将持续优 化和开发相关刀具产品,并加大在机器人核心零件加工的整体解决方案方面的布局。(新浪财经) 2.【英伟达Blackwell芯片量产新进展,首片美国制造晶圆下线】《科创板日报》18日讯,当地时间 10月17日,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到访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半导体制造 工厂,共同庆贺首片在美国本土生产的Blackwell晶圆正式下线。在庆典现场,黄仁勋与台积电运营 副总裁王永利共同在这片晶圆上签名,意味着英伟达最新一代AI核心芯片正式在美国本土进入量产阶 段。(腾讯网) 3.【江南造船1600吨门式起重机项目签约】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和江南造船(集团 ...
“一箭三星”!商业航天概念走强,国防军工ETF(512810)溢价不止,近6日连续吸金合计逾7300万元!
新浪基金· 2025-10-20 11:21
10月20日早盘,国防军工板块局部活跃,商业航天概念走强,中国卫星领涨逾4%。中航光电、中航西 飞等多只权重股飘绿拖累板块。 场内热门国防军工ETF(512810)盘中一度涨近1%,而后震荡下行翻绿,不过场内持续溢价交易,显 示买盘资金相对强势。 资金面印证国防军工板块当前配置价值。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国防军工ETF(512810)已连续6日 获净申购,金额合计7371万元。 【投国防军工,选"512八一0"】代码有"八一"的国防军工ETF(512810)兼顾传统主战力量与新域新质 力量,覆盖"可控核聚变+商业航天 + 低空经济 + 大飞机 + 深海科技 + 军用AI "等诸多热门题材,同时 是融资融券标的+互联互通标的,是一键投资国防军工核心资产的高效工具。 数据来源于沪深交易所、公开资料等。 风险提示:国防军工ETF被动跟踪中证军工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3.12.26。2020- 2024年分年度历史收益分别为:67.91%、14.28%、-25.74%、-11.02%、8.20%。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 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以上个股均为标 ...
小K播早报|科技部:“十五五”时期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攻坚期 我国生成式AI用户规模超5亿
新浪财经· 2025-10-20 08:09
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 科技部召开座谈会 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 强调该时期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攻坚期 [1] -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 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 用户规模半年翻番 普及率为36.5% [1] 半导体与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英伟达CEO表示 由于美国出口管制 公司在华高端芯片市场份额已从95%降至0% [2] - 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将三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3] - 科学家首次在有机材料中观测到特定量子效应 该突破有望催生更简单、更轻便、更廉价的太阳能电池 [11][12] 人形机器人与商业航天 -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中标1.26亿元订单 采购涵盖最新款可自主换电的全自主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Walker S2 [4] - 截至目前 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已获超6.3亿元订单 [4] 公司资本市场动态 - 沐曦股份将于10月24日接受上交所上市委审议首发事项 [5] - 三花智控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从35.75元/股调整为60元/股 并延长回购期限至2026年2月28日 公司已回购150.68万股 成交金额3597.15万元 [6] - 普冉股份拟投资100万美元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 [10] 公司经营与业绩 - 寒武纪第三季度营收17.27亿元 同比增长1332.52% 净利润5.67亿元 前三季度营收46.07亿元 同比增长2386.38% 净利润16.05亿元 [7][8] - 歌尔股份终止筹划约10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5亿元)的股权收购事项 因交易双方未能就关键条款达成一致 [8] - 士兰微拟共同投建12英寸高端模拟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 规划总投资200亿元 规划产能4.5万片/月 两期完成后将形成年产54万片生产能力 [8] - 珠海冠宇预计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5亿元-3亿元 同比增长50.43%-80.51% 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67亿元–4.17亿元 同比增长36.88%-55.54% [9] 生物医药研发进展 - 泽璟制药新药ZG006和ZG005的临床研究数据在ESMO年会发布 ZG006是全球第一个针对DLL3靶点的三特异性抗体 ZG005是全球率先进入临床研究的同靶点药物之一 [9] - 阳光诺和拟出资1500万元认缴元码智药股权 增资后将持有其8.20%股权 元码智药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修饰环状mRNA体内CAR-T疗法 [9] 新材料研发 - 研究机构从100多种植物提取物中筛选出约25种具有抗炎和抗衰老功效的候选成分 为可持续护肤品开发提供新方向 [13]
国产商业火箭 ,发射成本最高差6倍
财联社· 2025-10-19 21:41
行业发射态势 - 国内商业火箭发射频次加快,8月完成9次发射任务,全年民商火箭计划排期至少20次 [2] - 若每月发射频次维持8月速率,年发射次数可接近100次 [3] - 通过多型火箭、多个发射场地齐上阵的方式弥补单一火箭或场地发射频次不足,行业已进入快车道 [3] 核心技术差距与挑战 - 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商业化闭环尚未形成,国内企业多停留在单次技术验证阶段,与SpaceX已形成的“回收-复用-迭代”成熟模式存在本质差距 [2] - 火箭复用次数、回收成功率与成本控制效果均缺乏实战检验,技术成熟度存在代差 [2][3] - 运力供给严重短缺是制约行业规模化发展的核心症结,中美火箭运力相差约四至六倍 [4] - 美国SpaceX星舰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50吨,中国现役最大火箭长征五号运力为25吨,差距达六倍 [4] 发射成本分析 - 中科宇航固体火箭发射报价约为每公斤6万至7万元,整箭包机价格相对更低,拼箭发射单位成本更高 [5] - 国内主流商业发射报价集中在每公斤5万-10万元,部分小型火箭或特殊轨道发射费用可达每公斤15万元 [5] - 一颗500公斤级卫星发射费用最高可达7500万元,在特定场景下可能超过其5000万-6000万元的制造成本 [5] - 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2023年平均每次任务花费3.9亿元,按5.5吨运力折算每公斤约7.09万元 [6] - 美国SpaceX猎鹰9号全复用状态下发射成本约2000-2500美元/千克(折合1.4万-1.8万人民币/公斤) [6] 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展路径 - 提升运力与复用率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一级箭体成本占70%以上,回收复用可显著均摊发射成本 [7][8] - 液体可回收火箭被视为实现高频次、大运力、低成本发射的主流路径,其比冲高、推力可调、复用次数多(如Falcon 9设计10-100次) [11][12] - 国内多家公司如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公司、蓝箭航天、星河动力、中科宇航等均已布局可回收复用火箭研制 [8] 企业技术进展与规划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我国首次可复用火箭的入轨与回收 [13] - 中科宇航力箭二号液体火箭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进行首飞,设计重复使用次数大于20次,目标将发射成本降至每公斤2万多元 [5][13] - 星际荣耀在2023年底完成国内首次全尺寸火箭一子级垂直起降试验,其双曲线三号火箭预计未来一年左右实施入轨回收验证 [13] - 根据多家公司研发计划,2026年上半年之前将有多型可复用火箭计划实施飞行与回收任务 [13] 批产能力建设 - 行业竞争关键已从实现首飞转向首飞成功后最快搭建批产能力,以匹配卫星互联网大规模组网的高频次发射需求 [15][16] - 中科宇航力箭二号超级工厂规划年产20发中大型液体火箭,星际荣耀规划双曲线三号年产20发,天兵科技构建天龙三号年产30发制造体系 [16] - 实现从“单次试验”到“批量交付”的能力跃迁,是决定企业能否抓住行业机遇的核心竞争力 [17]
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一箭3星” 中国商业火箭连接世界、服务全球
证券时报网· 2025-10-19 14:32
2025年10月19日11时33分,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采用"一箭3星"的方式,将巴 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科卫星03星、04星是中科卫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两颗X波段SAR遥感卫星,运行于高度为505km的太阳同步冻 结回归轨道,主载荷为轻小型X波段SAR载荷,是国内首颗卡塞格伦双反射面天线体制的SAR载荷,结构更为紧凑,具备干 涉SAR测量及星上AI处理能力,成像分辨率优于0.5m。整星重量小于270kg量级条件下,能够实现单圈最大SAR成像时间 5min,为国内领先水平。两颗卫星成功入轨后,将纳入中科卫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AIRSAT星座运行,为自然资源、 农业农村、应急防灾、水利建设、城市规划等领域的SAR遥感数据应用提供有力支撑。(文穗) 以"做服务国家战略的先锋者,发展太空经济的践行者,塑造太空文明的推动者"为使命的中科宇航已多次执行国家任务, 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作为国内唯一实现外星搭载发射的民商火箭,力箭一号已连续完成国际订单履约,让中国商业火 箭成为连接世界、服务全球 ...
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中国新闻网· 2025-10-19 12:27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中新网北京10月19日电 (马帅莎 王晨宇)北京时间10月19日11时33分,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 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 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9次飞行。(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
一箭三星!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新华社· 2025-10-19 12:07
新华社酒泉10月19日电(李国利、王晨宇)10月19日11时33分,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 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 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