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包装

搜索文档
7月8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7-08 18:24
业绩预增 - 海陆重工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9亿至2.05亿元,同比增长48.92%-60.68%,扣非净利润1.83亿至1.98亿元,同比增长55.08%-67.79% [1] - 华测导航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2亿至3.35亿元,同比增长38.93%-46.04%,扣非净利润2.93亿至3.08亿元,同比增长38.93%-46.04% [2] - 昊华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9亿至6.5亿元,同比增长59.30%-75.50%,扣非净利润5.75亿至6.35亿元,同比增长55.84%-72.11% [3] - 巨化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9.7亿至21.3亿元,同比增长136%-155%,扣非净利润19.5亿至21.1亿元,同比增长146%-166% [13][14] - 华友钴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6亿至28亿元,同比增长55.62%-67.59%,扣非净利润24.5亿至26.5亿元,同比增长39.85%-51.26% [32] - 金岭矿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33亿至1.69亿元,同比增长66.48%-111.54%,扣非净利润1.2亿至1.55亿元,同比增长49.94%-93.67% [51] 扭亏为盈 - 福建水泥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06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1286万元 [9][10] - 山东钢铁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27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利润总额约2.93亿元,同比增利约13.54亿元 [14] - 东安动力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52万至52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679万元 [36][37] 业务进展 - 仟源医药子公司江苏嘉逸医药依巴斯汀原料药上市获批准,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及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 [5][6] - 鲁抗医药获得吉非替尼片药品注册证书及吉非替尼原料药上市批准,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靶向治疗 [7] - 拓新药业全资子公司新乡制药胞磷胆碱原料药上市申请获批,适用于脑损伤、脑血管疾病治疗 [40][41] - 江苏国信子公司国信沙洲100万千瓦机组正式投产,采用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 [15][16] - 太阳能上半年新增运营容量477.29MW,新增并网容量618MW,发电量41.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40% [26][27][28] 项目中标 - 安徽建工中标呼和浩特至鄂尔多斯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71.35亿元,建设期3年,收费期30年,以及G4212合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标价9.5亿元,工期28个月 [7] - 浙江交科子公司中标杭淳开高速公路项目,中标金额分别为15.06亿元、11.02亿元和16.14亿元,总工期36至43个月 [30][31][32] 资本运作 - 长白山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有效期12个月 [8][9] - 烽火通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有效期12个月 [18][19] - 蓝思科技H股发行价格定为每股18.18港元,预计2025年7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45][46] - 峰岹科技H股发行定价为每股120.5港元,预计2025年7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51] 其他重要事项 - 三峡能源控股股东三峡集团获工商银行不超过27亿元专项贷款承诺函,用于增持公司股票,贷款期限3年 [21][22][23] - 集智股份及子公司收到政府补助463.95万元,占2024年度净利润12.14% [4][5] - 卫宁健康获得1100万元政府补助,占2024年度净利润12.52% [42][43] - 富士莱拟2000万至4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上限40元/股,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43]
广东英联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日报· 2025-07-08 05:58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计同向上升 [1]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1] 业绩变动原因 - 快消品金属包装易开盖板块营收规模稳中有进,经营效益大幅改善 [3] - 易开盖产品全球化发展战略持续落地,智能化、自动化设备产能释放提升竞争力 [3] - 产品品质稳定性、快速响应供货能力等品牌优势显现,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3] - 本期确认增值税加计抵减损益对净利产生正面影响 [3] 其他说明 - 业绩预告为财务部门初步测算结果,未经审计机构审计 [4] - 具体财务数据将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 [4]
年内港股私有化退市频现 并购与转型成企业破局关键
证券日报· 2025-07-08 01:08
港股私有化退市概况 - 截至7月5日港股年内退市公司达30家其中15家为私有化退市数量与去年全年持平 [1] - 港股市值1亿港元以下公司共474家部分公司日均成交额不足10万港元 [1] - 流动性不足估值低迷及上市成本高是私有化主因产业并购需求推动主动退市 [1] 私有化行业分布与案例 - 私有化企业涉及物流投资软件开发服装零售等多个领域 [2] - 安科系统私有化报价每股1.10港元较停牌前溢价37.5% [2] - 粤丰环保被瀚蓝环境子公司以110亿港元收购92.78%股份完成产业整合 [2] - 中粮包装被奥瑞金科技以60.66亿港元现金要约收购 [2] - ESR私有化估值552亿港元较停牌前市值溢价13.6%将专注物流与数据中心业务 [3] 流动性不足与成本压力案例 - 复星旅游文化退市前股价7.75港元较停牌溢价超1倍总市值96.47亿港元 [4] - 融信服务退市前股价0.6港元较发行价跌87.7%总市值缩水至3.05亿港元 [4] - 主板上市公司年费成本达14.5万至106.9万港元 [4] - 堡狮龙退市前股价0.106港元较巅峰市值缩水超90% [5] 私有化失败与进行中案例 - 金利来集团私有化议案未获股东大会通过 [6] - 谭仔国际私有化议案已通过将于8月19日退市 [6] 市场影响与趋势 - 私有化推动港股结构优化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 [1][3] - 企业退市后可优化治理聚焦核心业务实现战略转型 [1] - 产业并购类私有化促进行业头部整合符合国家战略方向 [2]
英联股份复合集流体总部基地落成 新能源材料业务加速兑现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21:26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实施"快消品金属包装+新能源材料复合集流体"双驱动发展战略,江苏英联总部基地落成标志着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1] - 在稳健经营快消品金属包装易开盖业务的同时,持续推动复合集流体业务,落实双主业经营模式 [1] - 江苏英联总部基地落成推动企业向"全球领先的复合集流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目标迈进 [3] 新能源材料业务进展 - 控股子公司江苏英联聚焦复合铜箔、复合铝箔研发生产,组建博士、硕士领衔的技术团队,覆盖真空物理、光学膜等专业领域 [1] - 已成功研制出PET、PP基复合铜箔及复合铝箔,产品进入下游客户验证阶段 [1] - 2024年12月斩获韩国客户U&SENERGY批量订单 [1] - 产品已深入下游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储能电池客户测试反馈,与部分头部客户取得深度合作 [2] - 与广州某知名汽车公司研究院于2025年3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开发复合集流体一体化新型材料 [2] 产能与技术布局 - 新能源动力锂电池复合集流体项目总投资30.89亿元,规划建设10条复合铝箔生产线与134条复合铜箔生产线 [1] - 达产后年产能将达1亿㎡复合铝箔与5亿㎡复合铜箔 [1] - 在固态电池应用领域深入推进,开发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材料,与头部汽车公司开展技术合作 [2] - 依托蒸镀工艺技术储备优势,结合固态电池领域前瞻性布局,材料测试持续进行 [2] 产业链协同 - 总部基地落成庆典汇聚行业专家与上下游企业,通过技术论坛与产品发布促进材料工艺、生产设备深度交流 [3] - 助力国产材料提升国际竞争力 [3]
宝钢包装(601968):最受益于行业格局改善的纯两片罐标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30 20: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宝钢包装“买入”评级 [2][8][10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两片罐供需格局改善,主要玩家盈利能力底部修复,宝钢包装是最受益于行业格局改善的纯两片罐标的,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2/4.5亿元,同比+9.3%/+69.2%/+41.1%,通过FCFF方法计算企业总价值93亿元,股权价值82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宝钢包装:第一家走出国门的金属制罐企业 - 从印铁到制罐,是第一家批量生产两片罐的内资企业,1998年投产第一条两片罐制罐线,2015年上交所上市,2021、2024年分别完成一次定向增发,下游客户主要是饮料及啤酒品牌,近年收入规模稳步向上,2024年实现收入83.2亿元,同比增长7.2%,2017 - 2024年CAGR达9.0%,两片罐为主要收入来源和增长驱动力 [18][23][27] - 股权结构稳定,背靠中国宝武集团,共计持股52.98%,2019年被纳入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名单,2015年上市后2021、2024年分别完成一次定向增发,组织结构优化,推出员工股权激励政策 [38][41] 行业:供需格局改善,两片罐迎景气向上 - 需求端:罐化率提升驱动两片罐需求增长,预计2025年两片罐需求量达约571亿罐,2022 - 2025年CAGR约2.0%,储存能力和成本优势推动啤酒罐化率提升,环保趋势打开两片罐长期应用空间,两片罐是下游产品结构升级的重要载体 [45][46][52] - 行业整合提速,供给端集中度提升,盈利步入上行通道,2010 - 2014年行业扩产高峰,2014 - 2017年产能扩张供需失衡,2018 - 2021年供需平衡盈利能力回升,2022年以来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建,2024年主要玩家整合行业格局,集中度再提升,看好本轮整合后两片罐盈利能力回归 [56][58][59] 公司:区位协同、效率第一、客户优质 - 国内工厂布点全面,区位协同,海外高毛利品种持续放量,全国布点均衡形成“东南西北中”覆盖网络,有效提高周转率、控制物流成本,是第一家走出国门的本土金属包装企业,东南亚产能布局全面,2024年海外收入达23.8亿元,同比增长25.8%,2019 - 2024年CAGR达18%,海外业务毛利率比国内高8.7pct [66][71][72] - 客户结构优质,长期稳定合作,已与知名快消品牌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前五大客户贡献50%左右收入,深耕大客户有利于保证产能利用率及资金的有效使用 [73] - 财务成本和运营效率具备明显优势,现金流优异,有息债务和利息支出规模相对稳定,有息负债利率较低,生产效率行业领先,各运营效率指标逐步优化,充足现金流、低有息负债率及低贷款利率支撑产能扩张 [79][82]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国内两片罐产量130/140/145亿罐,单价分别为0.41、0.42、0.43元/罐,毛利率为3.9%/6.0%/8.2%;国外两片罐产量42/57/63亿罐,单价分别为0.60、0.61、0.61元/罐,毛利率为14.8%/15.1%/15.3%;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收入83.4/98.0/105.3亿元,同比+0.3%/+17.4%/+7.5%,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2/4.5亿元,同比+9.3%/+69.2%/+41.1% [95][96] - 估值分析:采用FCFF方法对宝钢包装进行估值较为合理,资金成本(WACC)为4.45%,通过FCFF方法计算企业总价值93亿元,股权价值82亿元,最新总市值61亿元,上行空间35%,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7][98][101]
英联股份江苏总部基地落成在即 双主业战略再添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20:14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实施"快消品金属包装+新能源材料复合集流体"双驱动发展战略,江苏英联总部基地落成标志着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2] - 在稳健经营快消品金属包装业务的同时,持续推动复合集流体业务,落实双主业经营模式 [3] - 控股子公司江苏英联聚焦复合铜箔、复合铝箔研发生产,组建博士、硕士领衔的技术团队,覆盖真空物理、光学膜等专业领域 [3] 新能源业务进展 - 已成功研制PET、PP基复合铜箔及复合铝箔,产品进入下游客户验证阶段,并于2024年12月获得韩国客户U&SENERGY批量订单 [3] - 新能源动力锂电池复合集流体项目总投资30.89亿元,规划建设10条复合铝箔生产线与134条复合铜箔生产线,达产后年产能将达1亿m²复合铝箔与5亿m²复合铜箔 [3] - 复合铝箔已引进5条日本爱发科生产线,复合铜箔已有5条采用"磁控溅射+水电镀"两步法工艺的生产线落地 [4] 技术合作与研发 - 与广州某知名汽车公司研究院、某消费电池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下一代电池技术及消费电池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4] - 研发的复合集流体材料在固态电池应用中已进入测试阶段,计划1年内向客户交付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材料 [4] - 参与起草国内首个《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铜箔》团体标准,联合57家产业链企业攻克延展性、界面结合力等量产技术瓶颈 [6] 产能与产业链协同 - 江苏英联总部基地为大规模量产奠定基础,推动企业向"全球领先的复合集流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目标迈进 [5] - 庆典汇聚行业专家与上下游企业,通过技术论坛与产品发布促进材料工艺、生产设备的深度交流,助力国产材料提升国际竞争力 [5] - 项目落地江苏省高邮经济开发区,依托当地完善的工业基础设施与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储能电池产业集群效应 [5]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总部基地启用有望成为推动新能源电池材料技术突破的行业新起点 [6] - 加速扩展复合集流体在液态电解质电池、固态电池、消费类电池等方面的应用,完善产业布局 [6] -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快消品包装领域巩固领先地位的同时,加速新能源材料赛道的产业化布局 [6]
宝钢包装:助力会稽山,海外布局与绿色发展并进
和讯网· 2025-06-19 21:08
公司发展里程碑 - 宝钢包装迎来A股上市十周年 过去十年伴随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金属包装行业崛起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附加值保持增长潜力 [1] - 公司为会稽山气泡黄酒两片罐供应商 是国内快消金属包装领先企业 与众多知名快消品牌建立长期合作 [1] 行业消费趋势 - 黄酒品类年轻化趋势显著 会稽山推出8度气泡黄酒契合微醺需求 2025年"6·18大促"期间抖音店12小时销售额达1000万元 其中80%以上成交来自年轻人 [1] - 新消费酒品偏好罐装形式 金属罐具备运输轻便/损耗低/存储安全等优势 同时满足个性化营销需求 [1] 技术研发与绿色转型 - 公司在印刷及成型技术领域取得研发成果 支持酒水包装外观创新 [1] - 实现子公司绿色工厂认证全覆盖 开发双碳双控平台并发布产品碳足迹报告 形成完整低碳路线图 [1] - 金属包装回收率高/易清洁的特性 有助于提升品牌ESG评级并打开高端市场 [1] 海外战略布局 - 2025年加速海外扩张 推进越南隆安和柬埔寨复线项目 越南智能化两片罐基地已完成首次吊装 预计2026年1月投产 [1] - 海外基地采用"光伏屋顶"减排设计 配套输送系统提升物流时效 投产后将显著提升海外业务占比 [1] - 通过全球化合作推动产品出海 同步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 [1]
宝钢包装:助力会稽山气泡黄酒,海外布局再升级
和讯网· 2025-06-19 21:04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定位 - 宝钢包装迎来A股上市十周年 过去十年在中国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格局下保持增长潜力 [1] - 公司作为金属包装领先企业 与众多快消品牌合作良好 是会稽山气泡黄酒两片罐供应商 [1] - 2025年加大海外布局 推进越南隆安、柬埔寨复线等项目 越南隆安项目规划年产8亿罐 预计2026年1月投产 [1] 行业趋势与产品创新 - 金属包装行业受益于新消费品牌崛起 消费者注重酒饮口感和包装 新消费酒品倾向罐装 [1] - 金属罐具有运输轻便、损耗低、存储久、外观精美等优势 宝钢包装在印刷及成型技术有研发成果助力品牌创新 [1] - 会稽山推出8度气泡黄酒契合微醺需求 "6·18大促"期间抖音店12小时销售额达1000万元 超同类第2-10名总和100倍 80%以上成交为年轻人 [1] 绿色发展与海外战略 - 全球禁塑令推进 欧盟强调环保 中国低碳产品出海有溢价 金属罐回收率高利于品牌ESG评级 [1] - 越南隆安项目采用"光伏屋顶" 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1150吨 国内子公司绿色工厂认证全覆盖 [1] - 公司打造绿色供应链 深化国际合作 以全球化视野拓展海外市场 [1]
情绪经济、低碳经济、出海经济火热,宝钢包装创新生态助力新消费“破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18:34
行业趋势 - 金属包装行业伴随新消费品牌迅速崛起,新消费群体引领新消费理念和场景不断涌现 [1] - 年轻消费者更关注情感诉求和情绪价值,低度健康酒类如气泡黄酒受到青睐 [2] - 酒饮消费者偏好独特风味和个性化时尚包装,金属罐因设计空间大、印刷精美更受欢迎 [3][4] - 罐装酒在运输、渠道和营销方面优势显著:运输成本低、货架陈列效率高、保质期长且安全性高 [3] - 全球低碳消费趋势推动金属罐成为绿色出海理想选择,回收率高且符合ESG要求 [5][6] 公司动态 - 宝钢包装为会稽山气泡黄酒的两片罐供应商,精准契合年轻消费者需求 [2] - 公司在平板金属包装材料数字化印刷及成型技术方面实现多项研发成果,具备行业领先的柔性定制能力 [4] - 2025年加大海外布局,越南隆安智能化两片罐生产基地进入主体施工阶段,规划年产8亿罐 [6] - 隆安项目采用"光伏屋顶"系统,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1150吨,同步建设配套可口可乐工厂的WTW输送系统 [6] - 国内实现所有子公司绿色工厂认证全覆盖,成为金属包装行业首个达成该目标的企业 [7] 市场表现 - 会稽山气泡黄酒在2025年"6·18大促"期间抖音直播12小时销售额达1000万元,占据黄酒类第2~10名总和的100倍 [2] - 罐装酒在非现饮线上渠道占比提升,金属罐更适合远途物流和小单即时配送 [3] - 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罐装饮料增速迅猛,中国饮料品牌出海带来可观增量空间 [6] 技术优势 - 金属罐外观印刷技术迭代,满足年轻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并提升产品溢价 [4] - 集成数码印刷与传统印刷工艺,构建柔性定制能力助力下游客户创新 [4] - 推进双碳双控平台研发,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计算并发布行业首份第三方认可报告 [7] 客户合作 - 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花啤酒等国内外知名快消品牌建立长期稳定战略合作关系 [7] - 深化与国际伙伴合作,打造绿色供应链并放大绿色乘数效应 [7]
嘉美包装: 2021年嘉美食品包装(滁州)股份有限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7 18:29
公司评级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为负面,主要因客户集中度高且第一大客户业绩下滑[3] - 2024年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18.78%,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及业务拓展[3][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02亿元同比下降17.10%,毛利率降至11.12%,受季节性因素影响[3][14]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42.43%升至2024年45.73%,总债务14.66亿元中56.81%为嘉美转债[3][20][22] 业务运营与客户结构 - 三片罐业务占营收62.56%,毛利率19.23%,为主要利润来源;二片罐占比15.68%但毛利率仅1.59%[14]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68.67%,其中养元饮品占比32.48%,但该客户2024年收入下降1.69%[15][17] - 产能利用率整体较低(三片罐40.26%,二片罐63.15%),福建无菌纸包项目2025年下半年投产[7][18] - 采取"贴近客户"布局策略,生产基地覆盖全国10个省份,与统一实业、王老吉等保持长期合作[5][15] 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 - 金属包装行业集中度提升,奥瑞金并购中粮包装优化竞争格局,啤酒罐化率仍有提升空间[11][12] - 2024年软饮料产量增长6.3%,啤酒产量微降0.6%,马口铁价格同比下降9.97%[11][12][19] - 同业比较显示公司规模较小(总资产44.9亿元 vs 宝钢包装180.93亿元),但毛利率15.94%优于部分同行[7] - 行业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模式,原材料占成本超70%,铝材价格震荡上行带来成本压力[12][19] 现金流与债务情况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03亿元,现金短期债务比1.21,短期偿债能力良好[4][22][24] - 嘉美转债余额7.4978亿元将于2027年到期,当前转股溢价率较高面临集中兑付压力[8][22] - 授信额度6.68亿元中未使用3.23亿元,速动比率1.19显示流动性储备充足[20][24] - FFO/净债务比率33.55%,EBITDA利息保障倍数9.63倍,长期偿债指标改善[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