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床垫
搜索文档
慕思股份(001323):Q3营收正增,加大战略投入盈利短期承压
中泰证券· 2025-10-31 16:13
投资评级 - 对慕思股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3]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单季度营收增速已转正,但盈利因战略投入增加而短期承压 [5] - 公司正围绕“聚焦健康睡眠、纵深突破AI、品牌全球发展”战略,培育第二成长曲线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经历短期下滑后恢复增长,分别为6.47亿元、7.18亿元、7.79亿元 [3][5] 公司基本状况与估值 - 公司总股本为435.08百万股,流通股本为89.69百万股,当前市价为27.00元 [1][3] - 总市值为11,747.18百万元,流通市值为2,421.76百万元 [1] - 基于盈利预测,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的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8.2倍、16.4倍、15.1倍 [3] 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7.6亿元,同比下滑3%,归母净利润为4.7亿元,同比下滑10.6%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12.8亿元,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下滑26.8% [5] - 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52.34%,同比提升1.53个百分点,但归母净利率为12.41%,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 [5] 战略投入与业务进展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大幅提升至32.22%,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主要源于品牌推广、智能床垫及国际化业务投入 [5] - 2025年上半年AI产品收入达1.21亿元,实现超三倍同比增长 [5] - 公司渠道端深耕电商,产品端发展以智能床垫为核心的AI产品矩阵,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覆盖19个国家或地区 [5] 未来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55.51亿元,同比微降0.9%,2026年、2027年将分别增长5.5%和5.6%至58.58亿元和61.87亿元 [3][7]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47亿元,同比下滑15.7%,随后在2026年、2027年分别增长11.0%和8.5% [3][7] - 预测每股收益2025年为1.49元,2026年为1.65元,2027年为1.79元 [3][7]
水星家纺(603365):业绩超预期来自毛利率提升
华西证券· 2025-10-28 22:26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对水星家纺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1] - 报告发布日公司最新收盘价为18.98元,总市值为49.85亿元 [1]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业绩超预期,收入与利润实现高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10.54亿元,同比增长20.19%,归母净利润为0.91亿元,同比增长43.18% [2] - 业绩超预期主要得益于毛利率大幅提升,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4.7%,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 [3]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9.76亿元,同比增长10.91%,归母净利润为2.32亿元,同比增长10.74% [2]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08亿元,低于净利润水平,主要由于应收账款增加 [2] 业绩驱动因素分析 - 收入增长动力来自低基数效应、线上业务贡献及大单品策略,核心爆款产品如人体工学枕和雪糕被发挥了杠杆作用,带动整体销售 [3] - 净利率提升幅度(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低于毛利率,主要受销售费用率提升2.7个百分点、资产及信用减值计提等因素影响 [3] - 公司线下门店形象升级为“水星 STARZHOME”,有望带动门店销售效率提升 [5] 运营效率与财务状况 - 公司存货管理改善,2025年第三季度存货为11.42亿元,同比下降5.5%,存货周转天数为175天,同比减少11天 [4] - 应收账款为3.27亿元,同比增长16.96%,应付账款为3.11亿元,同比增长22.44% [4] - 公司积极布局智能家纺领域,推出智能枕、智能床垫等产品,有望为业绩带来新增量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上调了公司盈利预测,将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上调至45.82亿元、49.17亿元和52.82亿元 [5] - 将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至4.31亿元、4.87亿元和5.49亿元 [5] - 相应地上调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预测至1.64元、1.86元和2.09元 [5] - 以2025年10月28日收盘价18.98元计算,公司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PE)分别为11.6倍、10.2倍和9.1倍 [5] - 财务预测显示公司毛利率将持续改善,从2024年的41.4%逐步提升至2027年的43.4% [8]
2025年中国智能床垫行业:AI赋能,床垫智能化大势所趋(精华版)
头豹研究院· 2025-10-28 22:18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 核心观点:中国智能床垫行业在消费升级和AI技术突破推动下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产品从概念转向主流,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2] - 核心观点:AI床垫市场从2021年75亿元爆发式增长至预测2030年439亿元,渗透率从1.7%提升至14.0%,成为行业新增长引擎 [50] 市场驱动因素与需求特征 - 国民睡眠问题严峻,40%的受访者将睡眠问题列为近一年首要健康困扰,远超其他健康问题 [7][8] - 睡眠问题呈现代际差异,困扰率从00后的25%递增至60前人群的73.7%,00后过半在12点后入睡 [16] - 在睡眠经济三大板块中,家居硬件消费规模占比最高,达66.5%,成为核心赛道 [20][21] - 90后以28%的购买意愿领跑智能床垫消费,市场呈现“七成观望、两成强需求”格局,消费者表现出“重功能轻价格”的特征 [5] 行业特性与竞争格局 - 床垫行业凭借缓慢更新换代特性展现出抗周期韧性,在房地产下行期表现强于家具市场整体 [24][26] - 行业具备较强价格提升能力,例如2021年平均单价暴涨23.4% [27] - 中国床垫市场集中度远低于美国,2024年中国CR5为22%,而美国CR5高达84%,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的分散竞争态势 [36][37] - 慕思股份以8%市占率位居中国市场榜首,喜临门占7% [37] 产品技术与发展趋势 - 床垫以39%的关注度成为寝具市场最受关注的品类,消费者最重视护脊功能(31%)和舒适度(28%) [31][33] - 中国床垫行业智能化发展经历三阶段:感知筑基(1966-2013)、数据洞见(2014-2020)、AI驭眠(2021年至今) [40] - AI智能睡眠技术推动睡眠医学向精准医疗转型,未来强调AI自主学习的“千人千床”个性化解决方案 [40][43] - 市场呈现智能化、定制化、分体化三大升级趋势 [33] 市场规模与增长空间 - 中国床垫市场渗透率为60%,远低于发达国家85%的水平;智能床垫渗透率仅0.2%,与美国14%的渗透率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4] - 中国床垫市场以弹簧床垫为主,记忆棉床垫市占率仅3%,而美国市场该比例达50% [4] - 随着城镇化率向80%-90%提升,床垫市场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4] - 整体床垫市场结构变化,存量替换需求占比从2021年的41%提升至预测2030年的77% [50]
2025年睡眠健康品牌推荐:从智能监测到个性化干预的全周期管理
头豹研究院· 2025-10-27 22: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报告核心观点 - 睡眠健康行业正从单一产品制造向智能化解决方案转变,市场前景广阔 [5] - 科技创新是行业核心驱动力,推动产品向智能化、个性化升级 [5][12][35] - 消费者对睡眠质量日益重视,需求多元化,驱动市场持续扩张 [5][12][13][16][36] - 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将进一步完善,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5][13][37] 市场背景总结 - 睡眠健康行业致力于通过多维度手段改善和维护个体睡眠质量 [6] - 行业演变经历了从19世纪70年代睡眠监测技术早期尝试,到21世纪多学科协作一站式服务的成熟发展 [7][8][9][10] 市场现状总结 - 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446.8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321.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07% [11] - 预计2025年至2029年市场规模将从5,713.39亿元增长至7,541.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19% [11] - 改善睡眠的主流方式包括保持作息规律(45%)、睡前放松活动(42%)和饮食习惯调整(42%) [12] - 上游原料中,GABA市场份额为28.2%,褪黑素为54.9%,但GABA增长迅猛,有望成为第一大促睡眠细分品类 [14][15] - 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女性(51.1%)高于男性(45.9%),65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最高,达73.7% [16] 市场竞争总结 - 市场竞争格局评估核心维度包括市值、营业收入和专利数量 [17][18][19][20] - 行业竞争呈现多元化、技术驱动和全场景覆盖特征,传统家居企业(如喜临门、慕思)与医药企业(如思华药业、恒瑞医药)并存 [21][22] - 数字疗法推动行业科技化转型,例如正岸科技使用AI治疗师,慕眠Sleepower引进音乐疗法 [22] - 报告推荐了十大代表品牌,并分析了各自的核心优势 [23][24][25][26][27][28][29][30][31][32][33] 发展趋势总结 - 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持续赋能睡眠产品 [35] - 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行业将形成涵盖硬件、服务、咨询等多元化产品与服务体系 [36] - 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将成为主流,结合线上市场覆盖与线下体验服务 [37]
这五个助眠“好建议”纯属帮倒忙
北京青年报· 2025-10-27 09:20
"昨晚又没睡好"。这是很多人早上跟家人说的第一句话。大家越来越重视"睡个好觉",网上的助眠 小贴士也随处可见。但是,有些小贴士执行起来,不仅没让睡眠好转,反而让失眠更加严重了。今天, 就跟大家聊一聊那些容易被误解的助眠建议。 误区 早点上床躺着 不少人觉得晚上睡不着,那就早点上床躺着,希望花更多时间能等到睡眠来临。可实际上,您在床 上清醒的时间越长,大脑就越容易把床和睡不着关联在一起,反而削弱了躺床上就要睡觉的条件反射。 正确做法 应该限制卧床时间,晚上别太早躺床上,早上最好固定一个时间起床。这样做可以积累 睡眠动力,该睡的时候更容易入睡,重新建立床和睡眠的关联性。 近年来,"睡眠经济"成为健康产业的一片蓝海,各种睡眠手环、智能床垫层出不穷。不少人把希望 寄托在这些产品上,如果用了之后睡眠没有改善,就会很焦虑。这种过度关注睡眠、总想优化睡眠的状 态,医学上称为"完美睡眠主义症"。 正确做法 实际上,睡眠和消化、血压一样,是身体的自主功能,我们可以通过好习惯来影响它, 却不能强迫它准时出现。因此,不要太把失眠当回事,顺其自然,反而更容易入睡。 误区 每晚要睡够8小时 有的人认为每天都应该睡够8小时,如果哪天没" ...
【图解】涉及房车、智能家居 多项国家标准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18:11
国家标准发布概况 -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期发布多项涉及智能家居和房车等领域的新国家标准 [1][2] - 新标准旨在提升产品的安全性、便捷性,对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家用制冷器具标准 (GB/T 8059—2025 及配套标准) - 新版《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及配套测试方法标准将于2026年6月1日正式实施 [3][4] - 针对消费者对肉类、水产的保鲜品质需求,新增"深冷间室"定义及其性能考核要求 [4] - 针对能源管理需求,新增"智能电网信号响应功能"考核要求,使产品可智能调节运行状态以节电环保 [4] - 标准为电冰箱等家用制冷器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检验提供依据,助力行业技术迭代与质量升级 [4] 吊顶用多功能电器标准 (GB/T 26183-2025) - 新版国家标准针对厨房、阳台、浴室等特殊环境,新增专门的产品要求和试验方法 [4] - 细化了龙骨、吊杆等安装配件要求,完善安全检查操作程序,并规定具体的安装强度检查方法 [4][5] - 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实施,旨在引导行业提升产品设计、生产及安装的规范化水平 [5] 智能床垫标准 (GB/T 46272—2025) - 标准明确了智能交互要求,需实现远程控制、提示、异常报警和语音交互 [6] - 强化全链路数据管理,为智能化健康监测与服务提供数据基础 [6] - 规范舒适健康性能,要求具备自适应或个性化调节能力,带运行装置的产品速度不得高于50mm/s [6] - 健康监测功能要求严格,心率测量误差不超过±5次/分钟,呼吸率误差不超过±5次/分钟 [6] - 宣称具有抑螨功能的产品抑螨率须达到60%以上,抑菌率须达到90%以上 [7] - 严格限制噪声,工作状态噪声不超过55分贝,睡眠模式下噪声需低于30分贝 [7] - 设定了安全风险防线,需满足电气安全、电磁兼容、信息安全、阻燃性能等基本要求 [7] 旅居车辆安全标志标准 (GB/T 46094-2025) - 标准规定了旅居车辆配备的安全标志和信息符号的形状、颜色、尺寸、布置等技术要求 [8] - 要求车辆在关键区域张贴醒目提示标志,如床铺旁设"禁止在行车过程中就寝"标志 [8][9] - 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起实施,旨在提高旅居车辆驾驶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9] 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指标标准 - 标准规定了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指标建立的基本要求、评价内容及指标设置 [10] - 标准适用于开展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活动,旨在为实施精准帮扶提供标准助力 [10]
轻工、美护板块三季报前瞻:看好国货品势能向上,关注降息带动出口需求
华西证券· 2025-09-24 20:46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4] 核心观点 - 轻工&美护板块25Q3前瞻看好国货品牌势能向上 关注降息带动出口需求 [1] - 家居板块景气承压但政策提振和存量需求提升带来机会 智能化产品成为差异化竞争亮点 [1][6] - 造纸和包装进入传统旺季 需求恢复 龙头并购改善竞争格局 [1][6] - 轻工消费中文具办公集采恢复 国潮文创助力C端 珠宝古法黄金赛道高增长 [1][7] - 出口链受降息周期开启提振需求 景气赛道和议价能力强公司受益 [1][7] - 电动两轮车新国标执行临近和传统旺季驱动Q3业绩增长 [2][8] - 美护板块国货品牌凭借平价好用和口碑实现稳健增长 [2][9] 家居板块 - 2025年1-8月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 竣工面积 销售面积 住宅开发投资完成额分别同比-18.3% -18.5% -4.7% -11.8% 地产景气低迷 [6] - 各省市持续推出家居家装补贴政策 有望提振下游消费意愿 [1][6] - 新房销售低迷下存量房更新需求占比持续提升 成为家居消费趋势 [1][6] - AI应用渗透提升 家居智能化产品如智能晾衣架 智能床垫成为差异化竞争亮点 [1][6] - 受益标的包括慕思股份 顾家家居 好太太 曲美家居 公牛集团 敏华控股 [6] 造纸和包装板块 - 9月进入造纸传统旺季 预计下游需求有所恢复 [1][6] - 建议重点关注林浆纸一体化优势发挥的太阳纸业 [6] - 金属包装二片罐处于盈亏平衡线 龙头间并购如奥瑞金完成对中粮包装收购有望改善竞争格局和供需格局 中长期带来盈利弹性 [1][6] - 受益标的包括奥瑞金 宝钢包装 昇兴股份 [6] - 建议关注稳健增长 持续高分红的塑料软包龙头永新股份 [6] 轻工消费板块 - 文具方面办公集采逐步恢复 "国潮文创"助力C端发力 [1][7] - 推荐文具领域龙头 C端优势明显的晨光文具 持续关注其IP投入与出海业务 [7] - 建议关注激励落地 B端业务恢复 积极布局自主品牌的齐心集团 [7] - 珠宝方面老铺黄金精准卡位高端古法黄金赛道 国内开店稳步推进 新加坡开店使品牌迈出走向国际市场第一步 [7] - 看好公司渠道持续开拓 市场不断突围下业绩增长的裂变效应 [7] - 积极推荐庭院机器人业务持续放量增长 传统业务稳健增长 电动工具收入爬坡 费用摊薄 盈利逐步释放的腾亚精工 [7] 出口链板块 - 美联储降息周期有望开启 预期将提振出口消费需求 [1][7] - 前期关税摩擦影响已经落地 优质龙头公司通过产能转移 效率提升以及提价等方式对冲关税影响 [1][7] - 看好下游需求景气良好赛道如割草机器人 演唱会设备 宠物尿垫 人造草坪等 [7] - 看好出口产业链中具有较强议价能力的公司 [7] - 受益标的包括浩洋股份 匠心家居 共创草坪 依依股份 [7] 电动两轮车板块 - 新国标终端执行临近 7月-9月是行业传统旺季 下游渠道备货积极 [2][8] - 预计Q3主要标的业绩延续较好增长 [2][8] - 新标严格落地下带来行业长尾出清 头部份额提升 [8] - 新标在产品设计上的限定带来行业消费结构切换 可能驱动行业ASP抬升 [8] - 推荐产业链布局及综合竞争力行业领先的雅迪控股 爱玛科技 [8] - 建议关注两轮车高端优势品牌九号公司 [8] 美护板块 - 从化妆品板块整体表现来看 今年较去年整体有所回暖 [2][9] - 预计因当前环境下"口红效应" 以及化妆品公司加大新品更新升级与营销活动 [9] - 个护消费中国货品牌如冷酸灵 润本 家化等凭借平价好用 良好用户口碑以及外资品牌份额萎缩下实现稳健增长 [2][9] - 受益标的包括毛戈平 珀莱雅 水羊股份 丸美生物 上海家化 登康口腔 润本股份 [9] 行业数据表现 - 2025年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 [11] - 化妆品类8月同比增长5.1% [11] - 金银珠宝类8月同比增长16.8% [11] - 日用品类8月同比增长7.7% [11] - 体育 娱乐用品类8月同比增长16.9% [11]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8月同比增长14.3% [11] - 文化办公用品类8月同比增长14.2% [11] - 家具类8月同比增长18.6% [11]
功能寝具行业迎发展转型关键期
消费日报网· 2025-09-23 10:43
睡眠健康问题现状 - 近半数(48.5%)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扰 且睡眠困扰率随年龄增长逐渐攀升 [1] - 超五成"00后"和将近半数"90后"入睡时间晚于晚上12点 [1] - 为缓解睡眠问题 褪黑素、睡眠眼罩、功能寝具等助眠产品销量持续增长 [1] 睡眠经济市场规模 - 2024年我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突破5349.3亿元 [1] - 2023年"睡眠经济"市场规模达4995.8亿元 预计以每年8.5%的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 [2] 政策支持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睡眠健康"纳入主要行动指标 [1]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推动健康消费品向"品质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1] 功能寝具行业创新 - 慕思股份推出搭载多维度传感器的智能床垫实现无感化睡眠监测 [2] - 顾家家居为青少年设计分区承托护脊床垫 [2] - 爱思康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作将航天面料应用于功能寝具 [2] 消费市场表现 - 分体床垫、抗菌床垫、智能床垫成交额分别同比增长299%、139%、82% [3] - 老年人电动护理床垫、青少年护脊床垫成交额分别同比增长180%、118% [3] B端市场需求 - 高端酒店使用智能床垫后宾客满意度提升35% 睡眠投诉下降90% [3] - 平均入住时长延长1.2晚 衍生消费收益增长22% [3] - 养老机构通过智能床垫监测老人血压异常 功能寝具成为重要配套设施 [3] 行业现存问题 - 产品同质化严重 功能集中覆盖睡眠监测及角度调节 [4] - 中小企业研发资金不足 通过模仿降低成本 [5] - 部分企业使用劣质原材料导致甲醛超标、功能参数造假 [5] - 商家夸大宣传 使用"治疗疾病""包治百病"等违法广告话术 [5] - 售后体系缺失 消费者面临退换货难、维修无门困境 [5] 行业发展建议 - 行业协会需制定完善行业标准 明确术语定义、技术参数、检测方法 [6] - 企业应规范宣传行为 遵循真实准确客观原则 杜绝使用医疗术语 [6] - 建立便捷高效的售后维权通道 明确退换货政策与维修流程 [6] - 推行先行赔付制度 优先保障消费者权益 [6]
心率、呼吸率测量误差需达标,智能床垫新国标公布
经济观察网· 2025-09-22 11:12
经济观察网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智能床垫》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 实施。该标准为智能床垫产品的智能化、功能性、安全性设立了统一标尺。针对健康监测功能,标准明 确心率测量误差不超过±5次/分钟,呼吸率误差不超过±5次/分钟,为用户健康管理提供准确参考。对于 明确宣称具有抑螨、抑菌功能的产品,要求其抑螨率必须达到60%以上,抑菌率达到90%以上,切实保 护消费者权益。严格限制产品噪声,要求工作状态下噪声不超过55分贝,睡眠模式下噪声需低于30分 贝,最大限度降低设备运行对睡眠的干扰,保障用户睡眠质量。 ...
心率呼吸率测量误差需达标 智能床垫新国标公布
央视新闻· 2025-09-22 10:43
针对健康监测功能,明确心率测量误差不超过±5次/分钟,呼吸率误差不超过±5次/分钟,为用户健康管 理提供准确参考。对于明确宣称具有抑螨、抑菌功能的产品,要求其抑螨率必须达到60%以上,抑菌率 达到90%以上,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严格限制产品噪声,要求工作状态下噪声不超过55分贝,睡眠模 式下噪声需低于30分贝,最大限度降低设备运行对睡眠的干扰,保障用户睡眠质量。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智能床垫》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 式实施。该标准为智能床垫产品的智能化、功能性、安全性设立了统一标尺。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