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

搜索文档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806
东海证券· 2025-08-06 12:33
美容护理行业(胶原蛋白) - 胶原蛋白作为人体的"生命之架",广泛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等组织中,具有免疫原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6] - 国内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全球领先,具备无病毒隐患、质量可控等优势,2023年市场规模达286.3亿元,略低于动物源胶原蛋白的297.9亿元[7] - 重组胶原蛋白在2023-2027年CAGR预计达41.4%,远高于动物源胶原蛋白27.7%的增速[7] - 医美领域:重组胶原蛋白规模有望从2023年43亿元增至2027年143亿元,CAGR 35.4%[8] - 护肤领域:功效性护肤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15亿元增至2027年665亿元,CAGR 54.9%[8] - 医用敷料市场2027年规模有望达346亿元,2023-2027年CAGR 25.5%[8] 长安汽车 - 2025年7月批发销量21.06万辆,同比+23.43%,环比-10.42%;M1-7累计销量156.59万辆,同比+4.07%[12] - 新能源车7月销量8万辆,同比+74.05%,环比-20.64%[12] - 深蓝品牌7月交付2.72万台,同比+62.48%,计划2个月内每半月推出一款新品[13]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未来五年将推出50余款全球化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年销30万台级大单品[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48/109.22/135.31亿元,对应PE 15X/12X/9X[15] 萤石网络 - 2025H1营收28.27亿元(同比+9.45%),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7.38%)[16] - 家居摄像机2025H1营收15.48亿元(同比+7.22%),智能锁业务营收4.36亿元(同比+32.99%)[16] - 云平台服务收入5.55亿元(同比+12.20%),毛利率72.09%[17] - 海外收入占比37.64%,同比+25.42%至10.64亿元[1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80/6.91/8.51亿元,对应PE 48X/40X/32X[19] 基础化工行业 - 政治局会议和国家发改委强调"反内卷",将修订价格法整治低价无序竞争[21] - 全球硅晶圆Q2出货量33.27亿平方英寸,同比+9.6%,AI数据中心芯片需求强劲[22] - IDC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CAGR近15%[22] - 上周(7/28-8/1)基础化工指数下跌1.46%,跑赢大盘0.29pct,合成树脂板块涨幅3.77%居首[23] - 轻质纯碱(华东)价格周涨8.25%,PTFE价格周跌26.19%[24] 电子行业 - 北美四大云厂商Q2资本开支显著增长:微软Q2支出242亿美元(同比+27%),亚马逊计划2025年投入超1000亿美元[28] - 微软Azure收入同比增长39%,2026财年资本支出或突破1200亿美元[28] - Meta Q2资本开支170亿美元(同比+100%),上调全年下限至660亿美元[28] - 上周电子指数上涨0.28%跑赢大盘2.03pct,电子元器件子板块涨7.77%[29] - AI服务器产业链建议关注寒武纪、中际旭创等;设备材料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30] 财经要闻 - 七部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目标2027年形成成熟金融支持体系[31] - 美国7月ISM非制造业PMI 50.1,低于预期的51.5[33] - 美国6月贸易逆差602亿美元,少于预期的613亿美元[33] - 欧元区6月PPI同比升0.6%,环比升0.8%[35]
特斯联冲刺港股IPO:3年亏损超50亿元,创始人股份曾被全部冻结
搜狐财经· 2025-07-21 13:3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38亿元、10.06亿元、18.43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83.2% [3][4]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3.87亿元、8.03亿元、2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50亿元 [3][4][7] - 毛利率波动显著:2022年10.1%、2023年31%、2024年15.3%,2024年下降主因业务结构调整(AI城市智能化收入从2.24亿降至1.45亿) [8] - 研发开支持续增加:2022年3.29亿元(占收入44.6%)→2024年3.77亿元(占20.4%) [8][9] - 现金等价物快速消耗:2022年6.59亿→2023年1.84亿→2024年1.58亿 [9] 商业模式与战略 - 采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但导致短期盈利受压 [8] - 业务重心转向AI产业数智化,原AI城市智能化业务收入下滑35% [8] - 非现金开支影响显著:2024年股份支付开支达5.75亿元(占收入31.2%) [7][9] 法律与合规风险 - 2023年因非法结汇被罚1081.34万元 [11] - 2024年涉及19起诉讼案件,包括股东资格确认、合同纠纷等 [11] - 创始股东东海福股份曾于2023年被全部冻结并拟拍卖,后撤回 [12] - 最大股东集团旗下通远医疗合伙权益因纠纷被冻结 [12] 客户与市场风险 - 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70.6%,最大客户占比29.7% [15] - 业务高度依赖少数大客户,客户集中度加剧经营风险 [15] - 已完成多轮融资(如D++轮6.5亿元),但持续亏损加大融资压力 [15][16] 行业竞争与挑战 - 需平衡技术研发投入(如绿色智算体)与盈利目标 [8][16] - 港股IPO将面临更严格的市场监督和投资者审视 [16]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1
东海证券· 2025-07-11 13:29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氟化工、人民币汇率、乐鑫科技、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展开分析,指出氟化工行业景气度有望维持,人民币汇率具备支撑因素,乐鑫科技业绩增长且技术竞争力提升,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风储领域存在破局机遇,同时对财经新闻、A股市场和市场数据进行了阐述[7][12][17][24]。 各部分总结 氟化工行业 - 2025年6月三代制冷剂价格上行,含氟聚合物价格小幅回落,7 - 9月空调排产同比下滑 [7][8] - 巨化股份、永和股份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8] - 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供需关系趋紧,制冷剂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9] 人民币汇率 - 人民币汇率经历市场化改革,定价逻辑从“顺差结汇”转向“利差持汇” [12] - 2025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创新高,为人民币提供底部支撑 [12] - 金融账户逆差压力或迎来拐点,后续有望修复提振人民币汇率 [13] - 外贸企业结汇意愿回暖,预计美联储降息步伐缓、幅度小、时间长,国内政策将托举人民币 [14][15] 乐鑫科技 -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公司在AIOT长尾市场高增长,规模效应显著 [17][18] - 首款支持Wi - Fi 6E的无线通信芯片计划下半年量产,团队已启动下一代Wi - Fi 7芯片研发工作 [19] - 发布与火山引擎扣子联名AI智能体开发板,丰富下游AI端侧产品线,维持“买入”评级 [20][22]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 - 消纳、盈利及用电可靠性是储能装机核心驱动因素,供端新技术迭代带来长期价值增量 [24] - 全球风电行业持续发展,海上风电增长空间大,国内外需求共振,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5] 财经新闻 - 国家发改委表示要加大新型城镇化重点领域投入 [27] - 北京市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力争到2030年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提出优化住房消费供给、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等措施 [27][28] A股市场评述 - 上交易日上证指数拉升收红,日线均线趋势向上,周线呈红阳线,深成指、创业板双双收涨 [29][30] - 同花顺行业板块中收红板块和个股占比较高,市场情绪修复,房地产板块涨幅居首,大单资金净流入明显 [31] - 不少指数面临压力位突破,在日线均线趋势向上情况下,突破压力或为大概率事件 [32] 市场数据 - 展示了行业涨跌幅情况,包括涨幅前五和跌幅前五的行业 [34] - 呈现了融资余额、利率、股市指数、外汇汇率、商品价格等市场数据 [36]
新股速递|AIoT赛道黑马:特斯联(83%增长 vs 21亿亏损)的突围与隐忧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07 11:58
公司简介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核心业务为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聚焦楼、社、园、城、双碳五大场景 [1] - 主要产品包括AI CITY、TacOS平台、AIoT平台、智能终端等,应用于智能商业、智能医院、智能校园、智能建筑等领域 [1] - 客户覆盖全球160多个城市,涵盖企业和公共管理者等公域参与者 [1] - 本次上市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海通国际 [1]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7.38亿、10.06亿、18.43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36.3%、83.2% [2][3]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3.87亿、8.03亿、20.9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0.1%、31.0%、15.3% [2][5] - 2023年毛利率提升至31.0%,主要因高毛利软件及服务占比提升至39.8% [6] - 2024年毛利率下降至15.3%,因市场竞争激烈、芯片采购成本上升及软件占比降至8.3% [7] 收入结构 - AI产业数智化业务为收入主力,2024年占比达89%,收入16.41亿元 [3][4] - 其他业务包括AI城市智能化(7.8%)、AI智慧生活(1.7%)、AI智慧能源(1.5%) [4] -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政府及企业订单恢复(2023年新客户增长10.9%)、海外市场扩张(覆盖160城、800+客户) [3] 运营效率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持续改善,从2022年238天降至2024年104天,优于行业平均160-180天 [13][14]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255天降至2024年98天,但存货金额增长55%至9.79亿元 [8] 公司优势 - 全栈AIoT技术能力,覆盖模型+基础设施+智能体,支持国产芯片(华为昇腾、寒武纪) [9][10] - 收入增速行业领先,2024年增长83.2%,3年复合增长率58%,远超商汤(10.8%)、海康威视(3.53%) [11][12] - 国际化布局突出,标杆项目包括迪拜世博会、阿布扎比F1赛车场,覆盖160+城市 [15][16] 财务风险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贡献70.6%收入,且客户粘性差(2021-2024年客户不重复) [17] - 流动性压力大,2024年现金1.58亿元仅够支撑3-6个月,流动比率0.67远低于同行(海康威视1.8) [8][18] - 3年累计亏损52.9亿元,2024年总资产(4.15亿)低于流动负债(4.20亿) [18] 行业前景 - 中国AIoT市场预计2025年达1.2万亿元,公域AIoT领域增速更高(12.8% CAGR) [19][20] - 全球AIoT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2.5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0.8% [20]
特斯联IPO再加速:复合增长58%冲击港交所
和讯· 2025-06-27 17:57
港股上市进展 - 特斯联更新招股书 港股上市进程更进一步 [1] - 港股市场估值优势明显 恒生指数预测市盈率企稳于9倍以上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外资对中国资产兴趣抬升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18.43亿元 同比增长83.2% 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58.0% [2] - 2024年销售支出占收入比例由13.2%降至8.5% 三费总费用率由76.9%下降至45.0% [2] - 2024年12月31日后收到D++轮投资结余款项6.5亿元 新股东包含青岛汇铸等多家机构 [2] 业务发展 - AI产业数智化业务收入从2023年6.24亿元增至2024年16.4亿元 同比增长162.9% [3]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金额达23亿元 客户数量提升至342个 [3] - 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 与阿联酋Ethara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为阿布扎比国家体育运动中心提供AIoT解决方案 [3] 技术布局 - 形成AIoT领域模型、AIoT基础设施及AIoT智能体三大核心板块 [4] - AIoT基础设施全线产品已完成对DeepSeek系列模型及其他开源模型的优化 [5] - 绿色智算体已完成国产芯片适配 支持华为昇腾等信创芯片 适配DeepSeek-R1/V3等前沿大模型 [5] - AIoT智能体以机器人与智能穿戴设备为核心载体 实现类人思考等多功能 [5] 研发实力 - 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46.9% [6] - 特斯联智联网实验室发布LoCKey新型方案 提高通信领域秘钥生成效率与安全性 研究成果被IEEE ICC 2024收录 [6] - IPO募资将主要用于增强研发能力 投资TacOS、绿色智算体及领域大模型研发 [6]
特斯联成为预在港上市的最大AI企业,强劲业绩吸引资本加持
搜狐财经· 2025-06-26 17:34
香港资本市场科技企业上市热潮 - 2025年1月至4月已有19家企业登陆港股 较去年同期增加4家 募集资金总额达213亿港元 接近去年同期的三倍 [1] - 截至5月20日共有24家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 合计募集资金突破600亿港元 [1] - 目前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数量攀升至约150家 特斯联是2025年预在港上市的最大AI企业 [1] 港股政策环境优化 - 港交所通过《上市规则》增设18A(生物科技)和18C(特专科技)章节 为未盈利创新企业开辟专属通道 [3] - 2025年5月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新政 允许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申请 提升上市流程确定性 [3] - 赴港上市为AI 5G 智能汽车等领域企业提供国际资本池 助力海外拓展与品牌影响力提升 [3] 特斯联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18 43亿元 较2023年大幅增长83 2% [3]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58 0% 位居行业增速前列 [3] - 2024年销售 管理及研发三项费用率总和由2023年的76 9%显著下降至45 0% [4]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238天缩短至2024年的104天 资金运转效率大幅提升 [4] 特斯联业务与融资进展 - 2025年初完成D++轮融资 引入青岛汇铸 青岛得厚等国有资本及诺哲瑞英 上海瑞力等产业基金 [4] - 围绕"空间智能"核心确立AIoT领域模型 AIoT基础设施及AIoT智能体三大战略方向 [4]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金额达23亿元 AI产业数智化业务收入同比飙升162 9%至16 4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89% [4]
高盛:中国版“美股七姐妹”的崛起--高盛眼中的“民营10巨头”
水皮More· 2025-06-23 15:55
核心观点 - 高盛定义中国Prominent 10(民营10巨头)为科技、消费、制造等领域的核心资产,合计市值1.6万亿美元,占MSCI中国指数权重42%,日均交易额110亿美元 [1] - Prominent 10在市值、竞争力等方面实现向上突破,对标美国Mag 7的市场地位,具备成长与估值优势 [1] - Prominent 10代表中国经济转型的三大投资逻辑:技术突围、消费升级和全球化红利 [14] Prominent 10概况 - 涵盖腾讯(市值6010亿美元)、阿里巴巴(2890亿美元)、比亚迪(1210亿美元)等龙头公司 [1] - 2025-2027年盈利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3%,当前市盈率16倍,fPEG 1.1倍 [1] - 自2022年底以来累计上涨54%,年内跑赢MSCI中国指数8个百分点 [12] 与美国Mag 7对比 - Mag 7总市值19.2万亿美元,Prom 10仅为其8.3% [4] - Prom 10过去5年平均股本回报率17%,接近Mag 7的39% [4] - Mag 7市盈率28.5倍,Prom 10仅16倍,且研发与资本开支占收入比达15% [4] - Prom 10在新能源、AIoT、本地服务等领域的突破对应中国"自主可控"与"消费升级"主题 [6] 筛选框架 - 行业集中度:聚焦HHI>1000的21个GICS行业及中美行业集中度差超500的11个科技消费领域 [9] - 企业竞争力:要求公司在利润池或目标市场中占比超10%,研发/资本开支强度高于行业均值 [9] - 机构评级:仅纳入高盛"买入"评级标的,排除受美国制裁或资金流动限制的企业 [9] 市场份额与研发投入 - 腾讯社交网络MAU超12亿,游戏市场份额65%,数字支付渗透率89% [12] - 比亚迪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占比18%,中国市场市占率25%,研发投入占收入7% [12] - 美团外卖市场份额75%,到店酒旅业务佣金率超20%,配送网络覆盖98%县级城市 [12] - Prom 10近五年研发投入占比平均9%,资本开支占比平均4% [13] 行业统治力 - 腾讯在互动媒体领域利润占比达79% [9] - 美团本地服务收入占比80% [9] - 恒瑞医药研发投入占比达29%,小米7% [13] - 比亚迪资本开支占比13% [13]
2025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不是远征,而是巷战
吴晓波频道· 2025-06-05 00:54
中国企业出海新趋势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2025Q1同比激增42%,新能源汽车、AIoT、跨境内容平台贡献超60%增量[2] - 67%出海企业遭遇本土化"系统性狙击",涉及用工纠纷、合规审查、文化冲突等多维度挑战[2] - 当前出海面临全球秩序重构、产业格局变化、价值观冲突等全方位挑战,进入"能力、理念与文明出海"新阶段[4][6][7] 全球化3.0战略重构 - 全球化3.0核心矛盾:去全球化呼声与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全球重组并存[10] - 联想集团通过"分布式制造"在11国建立30+工厂,形成美洲/欧洲/亚太本地化生产集群以应对关税风险[13] - 柬埔寨通过《新投资法》成为东盟供应链多元化布局支点,CDC部长将解读其工业发展政策[16] 供应链韧性建设 - 全球供应链从"效率优先"转向"韧性优先",需构建多点布局、弹性调度能力[12] - 联晟智达CEO徐赫将分享联想"新型全球化"实践:以中国为根建立全球资源本地交付体系[14] - 建发股份风控中心总经理李智揭示企业如何构建主动型风险管理体系应对"黑天鹅"[15] 中小企业生态化出海 - 中小企业需从单打独斗转向"平台+生态"模式,蚂蚁数科将展示区块链技术激活全球资产流动性[18][21] - 日本专家津上俊哉将分享日本产业结构演进经验,为中国提供"前路者"参考[20] - 哈萨克斯坦KAZAKH INVEST代表揭示中亚新兴市场投资机会,尤其中国-中亚政策互动加速背景下的机遇[21] 本土化与文化融合 - 德国中资工厂因加班文化差异遭遇强制断电,凸显文化认知错位风险[24][25] - 飞书首席商业官林婵探讨全球化组织进化,构建适应跨国业务的协同体系[26] - 正见品牌战略崔洪波解析中国品牌全球化定位重塑方法论[26] 峰会核心价值 - 发布《2024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并启动"全球商业文明之旅"[10] - 推出"千家万企"出海人才培养计划,华商出海联盟将发布人才发展报告[16] - 吴晓波压轴演讲"2025中国企业出海八大趋势",勾勒全球化机会地图[26][28]
未来两个月,小米股价的催化剂很多,最重要的还是YU7!
华尔街见闻· 2025-05-28 16:54
小米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调整后净利润达106.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28% [1] - 公司毛利率达到22.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2个百分点,创历史最佳表现 [4] - 毛利润254.06亿元人民币超出预期10%,运营利润99.64亿元人民币超出预期33% [4]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5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比预期高出3%,出货量4180万台同比增长3% [6] - AIoT业务收入323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59%,超出预期8% [6] - 互联网服务收入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中国大陆互联网服务收入创历史新高达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 [6] 电动车业务进展 - 公司Q1电动车业务收入18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2%,略低于预期2% [3] - 电动车毛利率达到23.2%,环比提升2.7个百分点,显示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3] - 定于2025年7月推出的YU7电动车被视为重要催化剂,作为SUV车型其平均售价预计将高于现有SU7轿车 [2][3] - 如果YU7销量表现强劲,将有助于公司实现更高的平均售价、更好的毛利率和持续的盈利增长 [2][3] 未来关键事件 - 6月3日投资者日活动将分享更多战略方向及业务进展 [2][5] - 618购物节第一阶段GMV数据将于5月31日公布,最终GMV数据将在6月18日公布 [5] - 预计6月底新产品发布会或将推出YU7车型、Xiaomi MIX Flip 2以及Redmi K80 Ultra等新品 [5] 分析师观点与预测 - 大摩维持公司"增持"评级,目标价62港元,较当前51.55港元有20%上涨空间 [4][10] - 预计2025年12月每股收益为1.45元人民币,2026年12月涨至1.98元人民币 [9] - 从2024年到2027年,公司每股收益预计将持续增长 [9] - 公司当前市值1.34万亿港元,市盈率15.36 [8][10]
特斯联携全新智能体HALI亮相西洽会:空间智能战略体系全面升级
IPO早知道· 2025-05-28 09:52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推出全新智能体系统HALI,代表AI能力从To B端向To C端延展 [2] - 公司完成空间智能战略体系全面升级,形成AIoT领域模型、AIoT基础设施、AIoT智能体三大战略板块 [2] HALI智能体系统 - HALI采用端到端强化学习技术与高质量行业数据结合,具备类人思考、长期记忆、多智能体协同等特征 [2] - HALI解决了传统智能体产品泛化能力和适用性不足的痛点,在消费级市场提供"千人千面"的智能化体验 [2] - HALI智能体系统是公司空间智能的统筹交互界面,被视为未来世界的交互入口之一 [4] AIoT基础设施 - 公司完成绿色智算体迭代升级,并发布X-Stack智算云平台、比特大模型平台等新产品 [3] - 绿色智算体支持华为昇腾、昆仑芯等国产芯片,实现从算力到模型的全国产研发 [3] - AIoT基础设施板块满足企业绿色低碳、开箱即用、弹性高效、安全可控的需求 [3] AIoT领域模型 - AIoT领域模型采用"多模态"及"模型+系统+应用"商业化策略,专注于垂直场景 [3] - 该模型作为空间智能系统的分析引擎,服务于不同行业和特定领域的独特需求 [3] 行业活动 - 公司在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展示HALI智能体系统和AIoT基础设施产品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