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
搜索文档
中原环保(000544.SZ):拟投建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用电保障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并对子公司增资
格隆汇APP· 2025-08-27 22:49
项目投资 - 公司孙公司郑州智碳科技作为联合体牵头人 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及中建电力工程组成联合体 投资建设新区污水处理厂用电保障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1] - 项目建设110/10.5kV用户变电站1座 包含主变压器2台(单台容量50MVA) 110kV出线2回 10kV出线12回 配备无功补偿装置(每台主变4.8Mvar) [1] - 项目预估总投资约6879.91万元 [1] 资本运作 - 公司向全资子公司中原环保(海南)有限公司增资1400万元 增资后海南公司向全资孙公司郑州智碳科技同额增资1400万元 [1] - 增资不改变持股结构 海南公司仍为全资子公司 智碳公司仍为全资孙公司 [1]
中原环保:拟投建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用电保障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并对子公司增资
格隆汇· 2025-08-27 22:16
项目投资 - 公司孙公司郑州智碳科技作为联合体牵头人 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和中建电力工程(深圳)组成联合体 投资建设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用电保障合同能源管理项目[1] -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10/10.5kV用户变电站1座 配备2台50MVA主变压器 110kV出线2回 10kV出线12回 为污水处理厂及相关设施提供电力供应[1] - 项目配备无功补偿装置 容量为每台主变4.8Mvar 用于确保电网功率因数稳定和提升电能质量[1] - 项目预估总投资约6879.91万元[1] 资本运作 - 公司拟向全资子公司中原环保(海南)增加注册资本1400万元 增资后海南公司再向其全资子公司郑州智碳科技增加注册资本1400万元[1] - 增资不改变持股结构 增资完成后海南公司仍为全资子公司 智碳公司仍为全资孙公司[1]
中原环保:拟投资6879.91万元建设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用电保障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8-27 20:47
项目投资 - 郑州智碳科技作为联合体牵头人 与中国电建华东院及中建电力工程组成联合体投资建设新区污水处理厂用电保障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1] - 项目总投资预估约6879.91万元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1] 合作模式 -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合同期29年 [1] - 合同期内智碳公司与净化公司分享电价收益 合同到期后项目移交净化公司 [1]
兴源环境:诏安县城东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将由政府回购,特许经营权提前终止,回购价2894.6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7 20:34
项目背景 - 兴源环境全资子公司漳州兴源水务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与诏安县四都镇人民政府签署特许经营协议 负责城东污水处理厂的投资 建设 运营及维护 特许经营期为29年 项目于2019年6月正式运营 [2] 交易标的详情 - 交易标的为诏安县城东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权资产 位于福建省诏安县 污水处理能力为1.2万吨/日 [3] - 经审计 项目专项投资审计金额为4361.42万元 协商后账面价值为3609.45万元 [3] - 截至2025年7月24日评估基准日 特许经营权评估价值与公允价值均为2894.67万元 产权清晰 无抵押或争议 [3] 交易协议要点 - 四方协议解除相关协议 提前终止特许经营权 诏安县四都镇人民政府支付回购款 漳州兴源水务有限公司不再拥有特许经营权并按约定移交资产 [4] - 回购最终交易定价为2894.67万元 分两期支付 第一期支付2026.27万元(70%) 第二期支付868.40万元(30%) [4] - 诏安县四都镇人民政府在协议生效后7个工作日内开具覆盖全部回购款的银行保函 [4] - 资产移交需在90个工作日内完成 包括污水处理厂建筑物 设备等 移交前漳州兴源继续保障运营 移交后诏安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结清剩余污水处理费 [4] - 甲方未按时付款需支付违约金 乙方未按时移交也需支付违约金 乙方需如实披露信息 否则甲方或丙方可解除协议并要求退还回购款 [4] 对公司影响 - 提前终止特许经营权合同基于战略规划及未来收益评估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对公司正常经营无重大影响 未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5]
碧水源: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0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9:1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28亿元,同比下降15.09% [1] - 净亏损1.07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7264.7万元,亏损幅度扩大47.3% [1]
联泰环保: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447.61万元,同比下降22.56%
新浪财经· 2025-08-27 19: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7亿元 同比下降4.15% [1] - 净利润8447.61万元 同比下降22.56% [1] 应收账款状况 - 财务报表项目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1] - 污水处理项目应收服务费政府客户支付出现困难 [1] - 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1]
钱江生化:8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7:46
公司董事会会议 - 公司十届十三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在公司会议室以现场和通讯相结合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了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等文件 [1] 公司业务结构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占比28.2% [1] - 工程安装及物资销售占比22.76% [1] - 废弃物清运及处置占比18.53% [1] - 生物制品业占比14.5% [1] - 热电行业占比9.85% [1] - 水处理及供应占比5.43% [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52亿元 [1] 行业市场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1] - 宠物产业市场大爆发带动行业上市公司股价上涨 [1]
海峡环保:上半年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4.41%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7:2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6.52亿元 同比增长10.57% [1] - 归母净利润1.24亿元 同比增长4.41% [1] - 基本每股收益0.2249元 [1] 利润分配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3元(含税) [1] 业绩驱动因素 - 技术服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1] - 部分子公司扩建提标后污水处理费单价上升 [1]
武汉控股:启动“水环境智创空间”建设
中证网· 2025-08-26 15:18
项目概况 - 武汉控股在黄陂区后湖流域启动"水环境智创空间"建设 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培育于一体的科创基地 为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1] - 项目选址黄陂区空港新城企业总部产业园 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 预计2026年底全面投运[1] -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聚焦智能装备集成与中试平台 二期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三期打造水环境治理产业基金 形成"空间+基金+服务"孵化体系[3] 投资规模 - 武汉市城投集团与黄陂区计划共同投入近百亿元推进流域治理 采用"厂网河湖一体化"模式[1] - 预计到2030年园区将聚集水环境治理企业超50家 年产值突破30亿元 带动区域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3] 技术应用 - 园区一期已引入无人机巡航系统、管道机器人、星天地水一体化AI监测技术等智能装备 构建"空—天—地—水"立体感知网络[1] - 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每15分钟生成一次水质热力图 管道机器人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2] - 采用"智慧管网+数字孪生"技术 依托全国产化部署的"水域经济大模型"实现跨品牌设备统一控制[2] 运营成效 - 智能化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8万吨/日 预计2025年6月通水运行 可降低能耗约12% 每年减少碳排放约2600吨[2] - "智能雨污分流阀"在后湖流域试点应用后 雨季溢流污染负荷下降38%[2] - 项目已被纳入武汉市"十四五"水生态建设规划 将显著提升区域污水处理能力与管网覆盖水平[3] 研发合作 - 整合武汉控股旗下实验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及技术培训中心等资源 形成"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支撑体系[1] - 已启动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设立"水环境联合实验室" 重点攻关流域氮磷污染削减、微塑料高效去除等关键技术[2] - 首批入驻的5家科技企业中 2家已获国家级"专精特新"认定[2]
倍杰特8月25日获融资买入2953.82万元,融资余额1.0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10:07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8月25日股价上涨6.08% 成交额达2.6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953.82万元 融资偿还3087.30万元 融资净流出133.47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1.00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2.38%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为0股 融券余额0元 但融券余额分位水平仍处近一年70%高位 [1] 公司基础信息与股东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12日 2021年8月4日上市 注册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2] - 主营业务为污水资源化再利用和水深度处理 核心技术包括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分盐技术等 [2] - 收入构成:水处理解决方案68.10% 运营管理及技术服务29.93% 商品制造与销售1.97% [2] - 股东户数1.36万户 较上期增长2.45% 人均流通股14317股 较上期减少2.40%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8亿元 同比增长24.62% [2]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629.14万元 同比下降36.9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0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25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