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从“舞台上动起来”到“工厂里用起来” 机器人产业发展“马拉松”方兴未艾
央视网· 2025-04-20 11:49
文章核心观点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收官,这不仅是对机器人能力的检验,也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才刚起步,产业正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应用场景逐步落地 [1][11] 赛事情况 - “天工”以2小时40分42秒夺冠,研发团队陪其完成场景测试和研发创新,使其在散热、零部件稳定性等方面突破瓶颈,最快时速达12公里 [5] - 赛场上机器人奔跑中更换电池、给关节喷制冷剂降温、用仿生面孔等细节受关注 [9] 赛事影响 - 人形机器人半马完赛对机器人产业有带动和引领作用,能形成样机及供应链体系,推进机器人进工厂、学校、家庭,带动创新研发和制造,形成完整产业生态 [7] 产业发展 - 业内认为今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产业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11] - 人形机器人主流产品已“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正从“舞台上动起来”向“工厂里用起来”转变,在制造场景加快落地,如辅助汽车生产线装备作业、助力智能分拣搬运等 [11] - 央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11] 技术进展 - 赛事背后,高密度电池、一体化关节、智能传感设备等关键技术加速成熟,展现我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综合实力 [9]
虚假宣传自动驾驶,或面临2年以下刑期;大模型六小龙,第一个IPO要来了;华强北市场热门芯片“封库存”丨AI周报
创业邦· 2025-04-20 11:06
国内AI动态 - 华强北市场多款热门芯片"封库存",分销商称有客户转向国产芯片替代方案[5] - 公安部道研中心警示虚假宣传自动驾驶可能面临2年以下刑期,强调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7] - 腾讯启动史上最大校招计划,三年新增28000个岗位,其中60%为技术类岗位[8] - 智谱华章启动IPO辅导备案,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36.9647%表决权[8][9] - 字节跳动开源多模态智能体UI-TARS-1.5,在7个GUI评测基准中取得SOTA表现[10] - 阿里AI模型DAMO PANDA获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实现胰腺癌大规模早筛[12] - 阿里升级开源视频生成模型Wan2.1-FLF2V-14B,支持首尾帧生成5秒视频[14] - 智平方发布全域VLA大模型机器人AlphaBot 2,具备复杂场景适应能力[14] - 字节发布200B参数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具备视觉推理能力[16] - 微信上线首个AI助手"元宝",支持双模引擎和文档解析[16] - 月之暗面Kimi推出数学证明模型Kimina-Prover,在MiniF2F基准超SOTA模型10.6%[27] - 智谱发布GLM-4-32B-0414系列开源模型,极速版推理速度达200tokens/秒[29] - 首批人形机器人国家标准立项,涉及感知、规划等核心技术[30] - 小鹏启动720亿参数自驾基模研发,验证自动驾驶规模法则[30] - 傅利叶发布开源人形机器人N1,完成1000小时户外测试[31] - 黑芝麻智能华山A1000芯片获吉利银河星耀8全系标配[33] 海外AI进展 - 英伟达宣布在美国本土构建AI服务器产业链,计划创造数十万岗位[35] - OpenAI考虑5000亿美元"星门"数据中心项目,英国成为首选地之一[36] - xAI上线Grok Studio并新增"记忆"功能,支持个性化回复[36][37] - OpenAI发布多模态模型o4-mini和o3,在AIME测试准确率超93%[39][40] - OpenAI考虑创建社交平台与X竞争,同时推出GPT-4.1系列模型[40][44] - ChatGPT以4600万下载量成为3月全球非游戏应用榜首[46][47] - Hugging Face收购Pollen Robotics进军机器人领域[50] - 谷歌推出Veo 2视频生成模型,支持8秒720P电影级视频[51] - 谷歌开源Agent SDK,支持MCP和A2A协议[52] - 三星推出整合Gemini的智能家居机器人Ballie[52] - 英伟达计划四年内构建5000亿美元AI基础设施体系[54] - Open Bionics推出世界首款无线仿生手Hero[55] AI投融资 - 全球AI融资规模145.7亿元,平均单笔29.14亿元[58] - 国内AI融资2.32亿元,X-ORIGIN-AI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66] - 海外AI融资143.38亿元,Safe Superintelligence完成20亿美元A+轮融资[70]
首届机器人半马| 天工Ultra夺冠,宇树G1“不情不愿”,为什么?
观察者网· 2025-04-20 09:25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亮点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Ultra"以碾压姿态夺冠,成为赛事焦点 [1] - 宇树科技G1机器人表现不佳,出现"躺平"和跑S形等异常行为,但具备独立双手撑地起身的亮眼能力 [1][3] - 松延动力N2包揽第二名和第三名,比赛中出现"分头行动"现象 [1] - 参赛机器人普遍存在跌倒后无法独立起身的问题,仅宇树科技G1例外 [3] - 多数参赛机器人身形矮小,最小仅75cm、10公斤,被戏称为"儿童组选手" [8][10] 天工Ultra夺冠原因分析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占据主场优势,依托亦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的完整产业链 [2] - 创新中心由小米机器人、优必选、京城机电等实力企业联合创办,资本和研发实力雄厚 [2] - 小米汽车SU7作为官方计时车参与赛事,小米和优必选集中资源优化天工Ultra性能 [2] 行业对赛事的技术反思 - 半马比赛排名不能完全反映机器人智能化水平,需结合场景适配性评估 [3][5] - 华为、美的等制造业巨头在具身智能领域实际进展领先,但未参赛因其聚焦工业场景 [5][6] - 人形机器人在物流、制造等产业场景的应用价值远高于表演性功能 [5][6] - 国内供应链和场景优势应优先用于开发非人形机器人(如履带/四足形态) [7][6] 人形机器人研发挑战 - 机身高度每增加10cm,对协调性、平衡性、功耗的要求呈倍数增长 [10] - 小型机器人(75cm级)已能满足当前技术验证需求,大型化研发投入产出比低 [10] - 宇树科技展示的跳舞等动作需特定场景调试,比赛中的"穿鞋减震"属临时改造 [8] 中外技术路径差异 - 马斯克等人形机器人路线被解读为工业化场景不足的无奈选择 [8] - 国内企业若投入足够资源,可在机械腿关键部件上实现灵敏度超越 [8]
人形机器人半马奖项发布!奖励机器人一个“机器人”!宇树科技回应G1摔倒:未参赛,最近事多!夺冠机器人背后股东涉这些上市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4-20 08:29
赛事概况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于北京亦庄举办 20支队伍完成21.0975公里赛程 [1][2] - 冠军天工机器人(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完赛 亚军小顽童N2机器人(3小时37分50秒) 季军行者二号机器人(4小时25分56秒) [15][26] - 专项奖包括最佳耐力奖(天工队)、最佳人气奖(行者二号队等)、最佳形态创新奖(城市之间科技队等) [15][16] 参赛机器人技术参数 - **天工Ultra**:身高1.8米/体重55公斤 最高时速12km/h 搭载"慧思开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 配速7-8km/h [27][29][52] - **小顽童N2**:身高1.2米/体重30公斤 奔跑速度3.5m/s 售价3.99万元起 具备跳跃和舞蹈能力 [30][84] - **行者二号**:基于肌腱仿生驱动 身高1.7米/体重28公斤 续航6小时 首个行走超百公里的足式机器人 [31][92] - **宇树科技G1**:第三方客户参赛 展示摔倒后快速起身能力 官方称表现差异与使用者算法相关 [18][20][24] 行业与资本动态 - **市场预测**: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量超万台 市场规模82.39亿元 具身智能市场规模2030年达1037.52亿元 [103] - **互联网巨头布局**:百度投资维他动力 阿里领投星动纪元 美团参投宇树科技B++轮融资 [106] - **应用场景**:京东探索仓储分拣机器人 阿里云提供算力支持算法训练 电商平台成落地试验田 [106][107] - **资本市场**:机器人ETF(159770)份额增至57.7亿份 创历史新高 受AI大模型及政策催化 [108] 参赛企业背景 - **天工Ultra研发方**: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股东包括优必选(28.57%)、小米机器人(28.57%)、京城机电(28.57%) [29][30] - **松延动力**:小顽童N2研发企业 主打轻量化与灵活性 [30] - **卓益得**:季军行者二号研发方 专注仿生驱动技术 [31]
机器人“开跑”:马拉松终点,行业新起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9 23:06
出品:财经早察工作室 总统筹:邓红辉 执行统筹:陈晨星 祝乃娟 主播:缴翼飞 编辑:洪晓文 陆跃玲 曾婷芳 设计:陈国丽 更多精彩内容见专题: 全球首个机器人半马起跑 4月1 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2 1 . 0 9 7 5公里的半程马拉松 赛道上,1 2 0 0 0名参赛选手与2 0余支人形机器人队伍同时鸣枪起跑。"人机共跑"马拉松的场 景,让人直呼"科幻片照进现实"。 本期《财经早察》来聊聊全球首场"人机共跑"马拉松背后的故事。 本期编辑 金珊 21君荐读 堪比科幻大片!今天,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马"开跑 SFC 全球首个冠军!2小时40分,比预期快30分钟!广东"七剑客"之一优必选是背后大股东 刚刚,宇树科技回应 ...
Is Tesla Stock a Buy Before April 22?
The Motley Fool· 2025-04-19 16:56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受关注,此次财报或反映马斯克政治活动对品牌影响及Robotaxi服务进展,投资者需关注财报及马斯克表态后再做投资决策 [1][2][13] 分组1:财报信息 - 特斯拉将于4月22日收盘后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这是投资者了解公司情况的重要机会 [1] 分组2:交付情况 - 公司第一季度交付336,681辆汽车,远低于市场预期的36 - 37万辆,同比下降13% [3] 分组3:交付不佳原因 - 马斯克投身美国政治引发抗议和破坏,品牌在欧洲和加拿大市场受影响 [4] - 美国消费者经济状况不佳,汽车贷款违约率上升、消费信心下降,不利于新车购买 [5] 分组4:股价表现 - 特斯拉股价自2024年末选举后达到峰值,过去几个月下跌近50% [6] 分组5:估值分析 - 虽特斯拉因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潜力应有较高估值,但目前企业价值与营收倍数为个位数,且电动汽车业务本季度表现不佳 [9][10] 分组6:投资建议 - 鉴于公司内外部情况不确定,股价大幅下跌对长期投资者可能是机会,但建议先观望第一季度财报及马斯克表态后再制定缓慢积累股票的计划 [11][13]
机器人:2024年净亏损1.94亿元,由盈转亏
快讯· 2025-04-18 22:2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1.38亿元,同比增长4.3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94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4857.16万元,由盈转亏 [1] - 基本每股收益-0.1244元/股 [1]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会议日程重磅发布!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开发高校专场邀您4月26日共聚深圳
机器人圈· 2025-04-18 21:10
具身智能行业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进阶形态,依托大模型、多模态感知与强化学习技术突破,推动智能体从虚拟推理迈向物理操作 [2] - 技术应用覆盖工业、医疗、服务等领域,重构千行百业生产力形态,加速向通用化、低成本化演进 [2] - 被纳入国家战略,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引领全球科技竞争新格局 [2] 行业会议关键信息 - "FAIR plus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将于4月26日在深圳举办,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发高校专场 [2] - 主办方为《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和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特别支持单位包括中科启秀智慧教育科技 [4] - 会议汇聚中科院、武汉大学等学术机构及优必选、越疆科技、逐际动力等头部企业代表 [2] 会议议程技术焦点 - 开放环境具身感知与导盲技术(中科院计算所阚美娜主讲) [6] - 深度模仿学习在机器人具身智能的应用(武汉大学李淼) [6] - 人形机器人共研共创模式(优必选李晓明) [6] - PNP机器人/Franka机器人在具身智能数据集采集与操作策略的进展(集智联机器人包文涛) [6] - 越疆科技展示具身智能行业应用案例(副总经理唐海峰) [6] - 逐际动力探讨创新者入局路径(产品负责人Aiden) [6] 行业动态与研究方向 - 机器人产业2023年报显示55家上市公司业绩分化,行业洗牌加剧 [11] - 孙立宁院士提出微纳感知技术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 [11] -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分析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挑战 [11] - 越疆科技港股上市后市值翻三倍,领跑机器人赛道 [11] - 人形机器人量产引发价格战,推动科技革命与产业重构 [11] - 清华大学团队研究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技术,强调创新突破 [12] - 国际前沿技术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等 [12]
工信部计划深入实施“机器人+”供需对接和应用推广,机器人ETF(562500)盘中成交活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8 14:24
市场表现 - A股大盘低开后弱势整理 机器人板块小幅回调 机器人ETF(562500)下跌0.63% [1] - 机器人ETF(562500)持仓股中新元科技、派斯林、华昌达等个股跌幅居前 [1] - 机器人ETF(562500)盘中交投活跃 今日成交金额超2.71亿元 [1] 政策动态 - 工信部计划出台机械、汽车、电子装备等三个行业新一轮稳增长工作方案 [1] - 推动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扩大有效需求 [1] - 深入实施"工业母机+"、"机器人+"、高端医疗装备等供需对接和推广应用行动 [1] - 持续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出台相关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1] 行业展望 - 中泰证券认为政策+产业+技术端多重共振 25年迎机器人量产元年 [1] - 政策端:"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 - 产业端: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迎业绩兑现元年 [1] - 技术端:Deepseek为机器人大/小脑提供多项支持 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1] 产品信息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主题ETF 聚焦机器人产业投资机会 [2]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是机器人的大脑 20%涨跌幅+中小盘弹性 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