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装备
搜索文档
“陕西造”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国内领先
陕西日报· 2025-09-16 08:46
作为汽车传动领域的龙头企业,法士特在各类壳体、齿轮、传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等 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目前,法士特主导产品被国内外150多家主机厂上千种车型选为定点配 套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变速器市场销量超1400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0%,各项经营指标 连续22年位居中国齿轮行业第一,重型汽车变速器年产销量连续19年稳居世界第一。 "2018年,法士特开始布局农业装备,先后攻克一系列技术难点,实现农机动力换挡、CVT无级变 速等国产化替代、新能源农机产品快速拓展。"法士特董事长马旭耀说,从机械式变速器到比肩世界一 流水平的AT、AMT自动变速器,从市占率行业第一的新能源"蓝驰"品牌到今天发布智能农机装备,标 志着法士特在创新突破中成功实现从单一领域向相关多元覆盖的战略调整。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说:"尽管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但由于技术壁垒高, 我国农机装备领域高端市场长期被外国品牌垄断。法士特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正式进军高端智能农机装 备市场,必然将加速农机装备的国产化进程。" 马旭耀说:"智能农机装备是法士特八大业务重点领域之一。目前,法士特投资5亿元在咸阳建设 ...
“河南造”大国重器何以持续“上新”?制造强省建设展现“六新”成效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04:18
河南工业经济总量稳居中西部省份首位,过去四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1%、高于全国0.2个百分 点,工业投资年均增速16.7%、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严琛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河南 工业经济压舱石地位突出。 统计显示,河南省规上工业覆盖41个行业大类,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成功创 建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长垣市门桥式起重机械、襄城县碳硅新材料等9个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 特色产业集群。 其中,洛阳市锚定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各类创新平台逾四千 家,超额完成"十四五"倍增目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标准建设近百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车 城,配套学校、医院、蓝领公寓等设施,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高质量发展。豫西南西峡县从深山农业县 跃升为新兴工业县,"十四五"以来工业经济总量突破800亿元,增长1.64倍,该县聚焦特钢、新材料等 主导产业,建成数十家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多家企业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作为制造业大省,河南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现代产业体系 ...
各地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上海证券报· 2025-09-06 04:25
宁波绿色石化集群 - 宁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 其中石油加工行业增速达15.6% 远超工业平均水平 [1] - 石化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炼化技术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降低污染物排放 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和海外市场拓展 [1] 浙东工业母机集群 - 集群集聚2000多家规上企业 2023年实现产值近2800亿元 [1] -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在数控系统和关键零部件领域突破技术瓶颈 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国产替代 [1] 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 - 柯桥区印染行业1至4月实现产值192.5亿元 同比增长9.6% [2] - 迎丰科技投资逾10亿元新建智能化"未来工厂" 引入智能印染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 提升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2] 金台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集群 - 集群总产值超900亿元 累计培育1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台州农机产业链企业超3000家(占全省40%以上) 永康拥有1650多家农机制造企业 [3] - 3D轨道和无人机等农机产品占全国70%以上 企业针对丘陵山区地形研发专用装备 [3] 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路径 - 建设世界级集群需聚焦四大方向:重点领域世界领先产业建设 跨区域产业协同 跨产业链集群协同 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互融 [3] - 计划以80个国家级集群为主体 到2030年培育10个世界级集群 到2035年培育20个世界级集群 [4]
一座经济大省需要什么样的农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1:47
核心观点 - 广东农业正通过种业创新和智能农机装备升级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聚焦全产业链发展和技术跨界应用 为行业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2][3][12] 农业经济地位与规模 - 202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9701.21亿元 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1.63万亿元 农业龙头企业5507家 年营收规模近万亿元 [2] -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1:38.4:57.5 农业虽占比不高但具备串联一二三产业的场景优势 [2][3] 种业创新进展 - 全省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36.8万份 育成超级稻品种36个(占全国28%)、畜禽新品种40个(占全国15%)、水产新品种43个(占全国14%) [5] - 培育10家畜禽企业、12家水产企业入选国家种业企业阵型 居全国首位 海大集团水产种苗销量全球第一 累计提供超2500亿尾优质虾苗 [6] - 面临领军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偏弱等挑战 需提升体系化、数智化和标准化水平 [6] 智能农机装备发展 - 2024年广东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3% 高于全国75%的水平 [9] - 大疆和极飞农业无人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约96% 华南农业大学在30多个无人化智慧农场实现技术突破 [9] - 存在产业规模较小、小农机研发转化不足等问题 需重点发展中小型机械和智能农机 [9][10][11] 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 - 政府将加力研发生物育种底盘技术 推动全基因组选择、干细胞育种等核心技术突破 加速生物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 [7] - 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专利共享池和技术交易中心 降低创新门槛 提升成果转化率 [7][11] - 引导装备制造企业进入小农机市场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加强先进适用农机供给 [11] 全球化布局与市场空间 - 极飞科技产品服务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业务占比超30% 泰国、越南、巴西等市场需求旺盛 [12] - 海威农业集团计划从种业方向出海 认为技术是打开农业未来空间的关键 [12] - 农业无人机企业估值达73亿元 通过整合供应链与技术资源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 [2][12]
广东人大把脉农业现代化:一座经济大省需要什么样的农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7:48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农业产业规模庞大但结构占比不高 通过产业链整合和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升级 重点关注种业和智能农机装备两大领域的发展与突破 [1][2] 农业产业规模与结构 - 202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9701.21亿元 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1.63万亿元 农业龙头企业5507家 年营收规模近万亿元 [1] - 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1:38.4:57.5 农业本身在经济结构中占比不高但具备串联一二三产业的丰富场景 [1][2] 种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全省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36.8万份 育成超级稻品种36个(占全国28%) 畜禽新品种40个(占全国15%) 水产新品种43个(占全国14%) [3] - 累计培育10家畜禽企业 12家水产企业入选国家种业企业阵型 居全国首位 海大集团2024年水产种苗销量全球第一 累计提供超2500亿尾优质虾苗 [4] - 面临领军企业缺乏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 生物育种发展滞后等挑战 需提升体系化 数智化和标准化水平 [4] 智能农机装备发展 - 2024年广东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3% 高于全国75%的水平 [6] - 深圳大疆和广州极飞农业无人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约96% 华南农业大学在全国15个省市建设30多个无人化智慧农场 [6] - 存在农机装备产业规模较小 智能农机与丘陵山地小农机研发转化不足 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失衡等问题 [6] 技术创新与突破方向 - 生物育种进入"BT+IT+AI"深度融合的4.0时代 需构建"种质资源保护—基因编辑—品种培育"全链条攻关路径 [3]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将加力研发生物育种底盘技术 储备关键基因数据 加速突破全基因组选择 干细胞育种 智能设计等核心技术 [5] - 极飞科技建议构建"创新-共享-交易"体系 组建智能农机专利共享池 建立省级技术交易中心 [8] 企业案例与全球化布局 - 极飞科技估值73亿元 通过整合成本与技术创新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 产品服务全球70余个国家 海外业务占比超30% [1][9] - 海大集团拥有国内最大南美白对虾种质资源库 海威农业集团计划从种业方向出海布局 [4][8] 政策支持与产业响应 - 实施"粤强种芯"工程 通过专项基金支持"零鱼粉"饲料 水产疫苗等关键技术攻关 [3][5] - 广东省工信厅将运用产业园区 首台套 产业基金等政策 引导装备制造企业进入小农机市场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8]
链上发力 激活产业新动能
苏州日报· 2025-08-25 07:19
政府产业链对接活动 - 吴江区工信局2024年已举办43场产业链对接活动 覆盖光电线缆 汽车 电梯 智能机器人等多个行业 旨在强化区域产业链协同性[3][10] - 活动采用精准对接模式 推动企业间技术 需求与资源高效匹配 如久富农机通过对接会吸引周边企业带技术方案上门洽谈[1][8][9] - 对接会聚焦区域重点产业 包括"4+2+1"产业体系 目标吸引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吴江[10][15] 行业协同与转型成效 - 纺织行业对接活动汇聚50多家童装品牌与本地面料企业 推动面料企业向"抗菌+防晒"复合功能及可降解面料等创新方向转型[5][6][7] - 电梯行业通过对接会把握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机遇 康力电梯承接盛泽东方花园29台电梯国债更新改造项目[9][10] - 汽车产业在吴江开发区拥有70多家企业 2024年累计营业收入超135亿元 目标1-2年内产业规模超200亿元[11] 企业合作与技术创新 - 久富农机通过对接会拓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应用 计划开发水田及棉花田除草机器人等复杂场景农机产品[1][9] - 璨曜光电与乐梦光电围绕投影光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预计年合作规模约3亿元[11] - 高仙机器人物业对接会展示商用智能清洁机器人技术 实现与下游企业信息互通及降本增效[12] 产业链生态优化 - 对接会推动吴江纺织从"按单生产"向"预判需求 主动创新"转型 缩短市场需求到技术转化路径[7] - 成立半导体产业联盟与专家咨询委员会 形成人才 资金与技术汇聚的良性循环[13] - 活动强化产业链韧性 如人工智能对接会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童装对接会发布2026春夏流行趋势[5][13]
孙东升:把握着力点 激发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8-22 08:11
农业现代化发展 -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 劳动生产率 加快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1] - 农业现代化仍是明显短板弱项 与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相比存在差距[1] - 加快促进农业科技深度发展 优先支持种业 农机装备 智慧农业 数字农业等技术创新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和成果转化[2] 粮食安全保障 - 全方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落实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1] -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统筹粮食生产和支持政策体系 调动农民和地方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1] - 通过稳面积 提单产 扩产能确保粮食安全[1] 乡村振兴投入机制 - 健全财政投入 金融资本 社会资本持续投入保障体系 巩固乡村振兴投入保障长效机制[2] - 营造友好多元投入环境 充分调动各方投入积极性 提升投入效能和效果[2] - 投入需求极大 需打基础 利长远 补短板 调结构[2] 农业国际竞争力 - 推进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 形成农业生产贸易协调发展新格局[2] -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企业 由农业贸易大国向农业贸易强国转变[2] 要素保障与产业融合 - 统筹人力投入 物力配置 财力保障 推进乡村产业 人才 文化 生态 组织全面振兴[3] -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3] - 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推进三产业融合发展[3]
把握着力点 激发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8-22 06:12
农业现代化与粮食安全 - 农业现代化是明显短板弱项 需提高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 劳动生产率以培育新动能[1] - 必须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统筹粮食生产和支持政策体系以稳定供给[1] - 优先支持种业 农机装备 智慧农业 数字农业的技术创新[2] 乡村振兴投入与要素保障 - 需健全财政投入 金融资本 社会资本的持续投入保障体系以提升投入效能[2] -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3] - 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挖掘多元价值实现三产业融合[3] 农业竞争力与国际合作 -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和成果转化 补上科技和装备短板[2] - 推进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 形成农业生产贸易协调发展新格局[2] - 加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企业 实现向农业贸易强国转变[2]
深圳跑出超千亿农企,龙头数量全国霸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0:00
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与排名 - 深圳共有20家企业入选《2024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名单 数量位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 [1] - 深圳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 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3家 数量位列全省第三 [3] - 2024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600亿元 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 [3] 企业具体业务与市场地位 - 优合集团成为全国最大肉类进口企业 年进口冻肉和水产超75万吨 [3] - 深农集团在全国22个城市布局33个批发市场和交易平台 场内年均交易额2200亿元 交易量3300万吨 成为全球体量最大农产品交易平台 [3] - 中农网平台商品交易总额超千亿元 年营收超400亿元 服务涉农企业超15万家 [3] - 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保有量超30万台 累计作业面积超75亿亩次 [3] - 创世纪种业"转基因抗虫棉"累计推广9亿多亩 为国家棉农累计增收1800多亿元 [5]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赋能 - 深圳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吸引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及48个创新载体落户 [4] - 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优薯计划"实现繁殖系数提高1000倍 紫杉醇合成生物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 - 腾讯云推出智慧农业数字终端 丰农控股"数智农服"平台为超1000万农户提供智能决策 [7] - "天天学农"平台上线农技课程超5万节 注册用户超700万人 [7] - 中农网智慧养殖平台覆盖全国500家养殖场 保障100万头生猪供应 [6] 产业链整合与全球化布局 - 深农集团在深汕合作区等地建设21个供港标准种植基地 配套F Q T检测机构严格把控食安标准 [8] - 深农集团与中东 东盟 欧美等多国建立合作 去年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2 6亿元 国内贸易额22 5亿元 [10] - 中农网业务拓展至日本 巴基斯坦等9个国家 香辛料产品开拓南非 印尼市场 实现营收1106万元 [10] - 深圳企业累计在对口帮扶地区投入资金189亿元 建设农产品示范基地28个 采购农产品18 6万吨 [8] - 2024年深圳农业龙头企业采购消费帮扶产品超170亿元 [6] 总部经济与模式创新 - 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总部经济"模式将子公司布局全国 实现市场与农产品精准对接 [2][9] - 深农集团搭建"互联网+数字化"消费帮扶平台 直接销售帮扶产品超2亿元 带动县域农产品交易约100亿元 [9] - 深圳通过"土特产+圳品认证+市场对接"模式认证"圳品"133个 推动农特产品销往全球 [11] - 深圳在省内建设"深圳农场"25个 "菜篮子"基地17个 [11]
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聚焦“四个农业”
新华社· 2025-08-15 19:42
展会概况 - 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于8月1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开幕 以"科技农业 绿色农业 质量农业 品牌农业"为主题 集中展示现代化农业新成果 [1] - 展会设置8大特色展区 包括名优农产品及食品展 高新设施展 种植示范展 创意农业展 精品畜牧业展 农机装备展 现代种业展 农耕文化展 [1] - 共有1000余家国内各地特色农产品企业参展参会 [1] 参展企业规模 - 260余家国内外农机企业参展 [1] - 70余家畜禽养殖及饲料兽药企业参展 [1] - 30余家农资企业参展 [1] 展区特色内容 - 吉林省精品展厅展示吉林大米 鲜食玉米等优质农产品 吸引各地参观者驻足 [1] - 展厅内200余家优质粮食企业展示"吉字号"产品 体现黑土地粮食品牌建设成果 [1] - 特色农机装备专区集中展示无人植保机 无人拖拉机 大型智能收割机等最新科技装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