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工程服务

搜索文档
中油工程:子公司收到合同额约21.22亿元人民币伊拉克阿塔维油田天然气中游管网EPSCC项目授标函
快讯· 2025-06-05 19:03
项目中标信息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获得伊拉克阿塔维油田天然气中游管网EPSCC项目授标函,合同额约2.94亿美元(约21.22亿元人民币)[1] - 项目业主为TotalEnergies,属于油气储运工程业务领域[1] 市场拓展影响 - 项目正式签约并实施后,将巩固公司在伊拉克及中东地区油气储运工程市场的地位[1] - 预计对未来3-4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产生积极影响[1]
海油工程(600583):海上工作量显著提升,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长江证券· 2025-05-07 22: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减少10.15%,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1.1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3.85%;公司稳步推进国内外油气工程建设,海上安装工作量提升显著;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5Q1单季度毛利率是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新签订单趋缓,但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工作量仍有保障;海洋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中海油增储上产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大力发展深海科技,公司有望受益 [2][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96亿元,同比减少10.15%;利润总额达到6.27亿元,同比增加11.17%;实现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加13.85% [2][6] 业务工作量情况 - 2025年Q1完成10座导管架和2座组块的陆地建造,同比减少47.37%和71.43%;完成11座导管架和3座组块的海上安装,同比增加22.22%和减少50%;完成79.8公里海底管线铺设,同比增加15.82%;建造业务完成钢材加工量10.97万吨,同比减少19.34%;安装等海上作业投入0.59万船天,同比增长22.92% [12] 盈利能力情况 - 2025年Q1公司销售毛利率达到16.15%,是2020年以来单季度最高水平;2024年销售毛利率达到12.28%,全年毛利率是自2018年以来最高水平 [12] 订单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市场承揽额302.44亿元,同比减少11.01%;2025年Q1,公司实现承揽额35.63亿元,同比减少45.33%,但截至报告期末在手订单总额约为384亿元 [12] 行业潜力情况 - 全球陆地石油、天然气探明率分别为36.72%和47.01%,超深水石油、天然气探明率仅为7.69%和7.55%;2025年中国海油资本开支预算总额为1250 - 1350亿元,相较2024年基本持平,中国海油持续启动油气开发项目,形成较大规模能源工程建设需求 [12] 政策机遇情况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深海科技”首次现身,深海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及信息技术等领域迎来系统性发展机遇,海油工程装备业务有望快速发展 [12] 盈利预测情况 - 若不考虑未来股本变动,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为0.54元、0.60元和0.65元,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0.09X、9.17X和8.41X [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情况 - 包含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及基本指标预测,如2025 - 2027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22.76亿元、352.17亿元、366.70亿元等 [16]
贝肯能源(002828) - 002828贝肯能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19:08
业绩相关 - 2024年公司转让贝肯能源乌克兰有限公司股权和债权产生损失,导致净利润同比下滑 [1] - 公司业绩情况需关注相关定期报告和公告 [2] 资金使用 - 公司会根据未来发展规划及经营所需合理安排出售资产所得资金的使用,为股东创造价值 [1] 盈利增长点 - 存量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优化市场布局,坚持现金流导向,推进低成本战略,通过数字化建设带来长远竞争优势和价值增长 [2] - 新业务方面,公司已在海外上游业务实现突破,将努力完成上游业务的系统能力建设,使其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还积极探索下游气体类业务和跨领域业务机会 [2][3] 海外市场布局 - 公司已在加拿大上游业务实现突破,未来将完成上游业务系统能力建设,确保加拿大项目开发达预期目标并尽快盈利 [2] - 未来1 - 2年,公司秉持相关原则拓展全球化业务,聚焦北美、中东和北非地区,将在上述区域选择适合地点设立海外业务中心,争取在2个以上海外国家或地区实现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业务落地 [2] 行业发展前景 - 202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继续小幅增长,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长期趋势不变,中国油气行业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加快绿色转型步伐 [2][3][4] 研发投入 - 公司研发费用大幅增长,主要投入钻井提速工艺、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技术、强抑制性水基钻井液等方面的研发,预期项目完成后1 - 3年完成成果转化 [3] 乌克兰业务 - 公司通过转让乌克兰子公司及其应收债权回笼资金、降低经营风险,未来计划以轻资产模式继续深耕乌克兰市场 [4] 低碳化战略 - 公司推进“全球化、低碳化、数字化、精英化”战略,明确新业务拓展基本方向,具体项目规划和投资预算需关注相关定期报告和公告 [3][4] 新能源与传统业务协同 - 全球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趋势不变,公司在稳定油气行业存量业务的同时,探索与新能源融合利用的业务机会,实现减碳降本并开拓新盈利增长点 [4]
惠博普:2024年报净利润-1.91亿 同比下降281.9%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20:17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08元降至2024年的-0.14元,同比下降275% [1] - 每股净资产从1.88元降至1.74元,同比下降7.45%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从0.25元降至0.15元,同比下降40% [1] - 营业收入从35.27亿元降至26.08亿元,同比下降26.06% [1] - 净利润从1.05亿元降至-1.91亿元,同比下降281.9%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4.19%降至-7.94%,同比下降289.5%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57892.47万股,占流通股比43.41%,较上期减少1041.12万股 [1] - 长沙水业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有40705.97万股,占总股本30.53%,持股未变 [2] - 黄松为第二大股东,持有7805.79万股,占总股本5.85%,持股未变 [2] - 白明垠持股2955.16万股,占总股本2.22%,较上期减少30.48万股 [2] - 丁建森持股999.90万股,占总股本0.75%,较上期增加139.97万股 [2] - 赵正虹、史瑞祥、张远航为新进股东,分别持有617.43万股、560.37万股、469.71万股 [2] - 邹丰骏、张海汀、薛芳退出前十大股东,原持股分别为1023.62万股、919.50万股、855.00万股 [2]
石化油服收盘上涨1.66%,滚动市盈率51.93倍,总市值349.2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25 18:19
公司表现 - 4月25日收盘价1.84元,上涨1.66%,总市值349.22亿元,滚动市盈率51.93倍创16天新低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178.50亿元同比-3.69%,净利润2.18亿元同比+23.00%,销售毛利率8.11% [1] - 7家机构持仓合计1116101.00万股,持股市值215.41亿元,其中6家其他机构、1家基金 [1] - 2024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5项,申请专利1034件(涉外9件),授权779件,制定11项国家/行业标准 [1] 行业对比 - 采掘行业平均PE26.35倍,中值35.27倍,公司PE51.93倍排名第18位 [1][2] - 公司市净率3.87倍高于行业平均2.90倍,总市值349.22亿元显著超过行业均值136.15亿元 [1][2] - 同行业可比公司PE差异显著:中曼石油10.27倍、海油发展10.87倍、中海油服18.94倍,而贝肯能源PE为-2967.47倍 [2]
中信证券 深海科技受益标的更新
2025-03-25 11:0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深海科技、能源化工 [2][19] - **公司**:麦加芯彩、大连重工、中海油、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海洋发展、美联新材 [2][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国家政策支持推动深海科技产业发展**: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并列,显示国家发展决心,将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业绩提升,利好材料、设备及工程服务企业 [2] - **麦加芯彩有望实现业绩突破**:作为国产工业涂料龙头,受益于集运价格上涨,集装箱涂料业务预计营收同比增长超两倍;风电叶片涂料市场份额超 40%,珠海新基地产能充足;积极拓展船舶涂料等海工领域,有望在船舶防腐领域取得突破 [2][4] - **大连重工预计利润增长**:大型机械装备制造企业,营收与利润稳步上升,新增大型高端风电铸件产能投产,在手订单持续高增长,预计 2025 年利润同比增长 40%,国企改革优化管理将进一步提升净利率 [2][5] - **中海油及其子公司具备投资价值** - **中海油**:中国沿海和深海领域领航者,技术水平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深海一号”累计天然气生产超 1100 亿立方米,南海南部气田储量丰富,深水气田将成未来产量增长重要来源;2025 年资本开支指引维持高位,预计未来 2 - 3 年内资本开支在 1000 亿到 1300 亿之间,产量增速在 3% - 5%之间;港股相对于 A 股存在约 30%的折价,随着港股流动性提高,折价有望缩小 [2][8][9][13][14] - **海油工程**:内部订单充足,受益于中海油资本开支高强度增长,预计 2025 年业绩同比增长 10% - 20%,估值较低,值得长期关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计划在中东建立基地,优化订单结构 [2][10][15] - **海洋发展**:负责天然气、石化产品处理与运输等综合服务,业绩稳定性与成长性较强,预计 2024 全年业绩增速可达 20%左右,受益于资本开支增加以及订单质量提升 [11] - **中海油服**:承担高精尖技术服务,填补中国在 3D 地震勘探数据上的空白,是集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 1 - 2 年内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港股估值具有投资价值,其技术进步将推动整个集团的发展 [2][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大连重工市场表现**:自 3 月 4 日推荐以来,市场表现优秀,2024 年净利润达五亿元,实现接近 40%的增长,2025 年预计净利润 7 至 7.5 亿元,同比增长 40%以上,投资者可从 PEG 角度进行估值 [16] - **中海油集团深水勘探技术**:中海油服拥有先进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如“海洋石油 982”,最大钻井深度可达 9144 米,可在 1800 米至 3000 米水深区域作业;中海油集团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平均井深超 5000 米,总体井深超 6 万米 [17]
石化油服收盘下跌1.47%,滚动市盈率60.40倍,总市值381.4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3-24 19:31
股价表现与估值 - 3月24日收盘价2.01元 单日下跌1.47% [1] - 滚动市盈率60.40倍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值31.71倍和中值40.42倍 [1][2] - 总市值381.49亿元 市净率4.41倍 [1][2] 行业地位与股东结构 - 采掘行业市盈率排名第19位 [1] - 股东户数107,800户 较前期增加400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 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10.96亿元 同比增长1.39% [2] - 净利润6.32亿元 同比增长7.20% [2] - 销售毛利率7.81% [2] 业务与技术发展 - 主营业务为大型综合油气工程与技术服务 主要产品包括地球物理、钻井、测录井等 [1] - 2024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5项 申请专利1034件(含涉外专利9件) [1] - 授权专利779件 制修订4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及7项石油行业标准 [1] - 中国石化测录井重点实验室挂牌运行 牵头成立石油钻(录)井分技术委员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