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
搜索文档
六个关键词,看国内城市“双节”文旅发展新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21:17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果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结束,又到了各个城市文旅部门交"答卷"的时间。每逢此时,总免不了对国内 城市的假日消费进行一次横向的对比与排名,市场习惯看的数据有两个,一是旅游总人数,二是旅游总 花费,或者更细一点,是人均旅游花费。但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认为,这两项数据其实无法准确、 全面地复盘当下的假日消费发展状况,我们需要更多的维度去观察每一座城市的消费吸引力、竞争力。 举例而言,可能已经有细心的读者发现,很多城市对旅游人数和旅游花费的统计口径并不一样,直接横 向比较数据有失公允。与此同时,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的加密成网,都市圈所形成的旅游消费聚集效应 越来越强,游客也越来越倾向于利用超长假期在都市圈内的城市逐一观光打卡,再仅仅去分析单一城市 的旅游吸引力,就已经无法覆盖整体情况了。 为此,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了6个关键词,来呈现国内城市在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文旅发展新趋 势。一、2000万人次 在纳入统计的11座城市中,有8个城市的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游客总量超过2000万人次,其中成都的游 客总量在2024—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连续两年霸榜。而在2024年的国庆假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各地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 假日经济呈现蓬勃气象
央广网· 2025-10-09 16:16
央广网北京10月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国庆中秋假期,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创新和优化文旅产品供给, 激发消费新活力,假日经济的蓬勃气象彰显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国庆中秋假期里,爱国的豪情与出游的热情融合叠加,各地红色旅游持续升温。位于山西大同的平 型关大捷纪念馆里,人流如织。纪念馆广场上,大型音乐舞剧《烽火平型关》生动还原了这一波澜壮阔 的战斗过程。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副馆长吕民忠: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 旅游热度格外高涨,这背后是大家对红色历史的深切关注与缅怀。我们打造特色项目,以艺术化形式让 红色历史"活"起来,让游客"沉浸式"感悟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除了追寻红色记忆、激励奋进步伐,人们还走进一座座"超级工程",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 象。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9月底刚刚正式通车,这个假期就已经迎来天南海北的游 客,在桥底区玩高空运动、坐电梯品"云端咖啡"……大家在这里感 ...
虎鲸文娱发布国庆文娱消费报告:假日“大屏化”成新趋势
新京报· 2025-10-09 16:15
国庆档电影市场 - 国庆档前6天总票房达15.39亿元,影片类型涵盖历史战争、奇幻动作、家庭喜剧等[4] - 票房前五名影片《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聋》档期内票房均突破1亿元[4] - 国庆档前6天平均票价为36.8元,较去年同期的40.4元明显下降,降低了观影门槛[6] 线下演出市场 - 10月1日至6日国内演出项目总数超3100个,近1.5万场次,同比上涨约4.4%,总观演人次达194万,同比增长39.5%[9] - 体育赛事、音乐节、演唱会为增长最快三大品类,观演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264%、66.6%和39.7%[9] - 以话剧和脱口秀为代表的剧场类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8%,Livehouse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以上[9] - 三线及以下城市演出总场次同比增长34.1%,总票房同比上升86.6%,体育赛事和音乐节最受青睐[11] 线上文娱消费 - 国庆期间优酷大屏端观看时长环比节前一周上涨23%,动漫、电影、综艺、纪录片四大品类涨幅最大[12] - 动漫类节目观看时长激增76%,以新国风为代表的国漫内容成为连接两代人的娱乐新纽带[1][12] - 纪录片板块观看时长环比增长超过40%,《圆桌派第八季》《寻真之地》《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等观看量涨幅明显[18] - 体育赛事成为假期新热点,"苏超"淘汰赛首战吸引近5万人在线观看,ATP上海网球大师赛累计观看量超50万次[18] - 30-39岁群体假期观看时长环比增长最为显著,达38.2%,渐成"宅娱乐"主力[21]
天津双节假期揽客2219.59万人次 游客花费215.75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15:01
天津双节假期揽客2219.59万人次 游客花费215.75亿元 中新网天津10月9日电 (记者 周亚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天津文旅市场表现亮眼。记者从天津市文化和 旅游局获悉,假日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2219.59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可比增长5.7%;游客花费215.75 亿元,较2024年同期可比增长13.2%。城市热度与文旅活跃度持续攀升,投诉量与负面舆情实现"双 降"。 "上合效应"持续释放,相关参访点及媒体聚焦区域成为假日热门打卡地。梅江会展中心外广场持续开 放,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观拍照。海河游船推出系列主题活动,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沿岸风情。此外, 文化中心主题灯光秀、古文化街非遗展演与沉浸式曲艺《海河故影》、五大道民园广场"王者荣耀"电竞 赛事、意风区"海河阅读季"等多元活动,深受游客欢迎。 京津冀协同联动为假日文旅注入新动力。三地联合推出千余场文旅活动及秋季主题线路。蓟州区"枫韵 流丹 金色蓟州"与滨海新区"相约国庆 向海乐活"两大主题活动,分别吸引京津冀游客前来赏秋览胜、体 验滨海风情。市内六区文旅联盟携手举办全新"海河之夜"活动,带动全域各区形成"一区一品"文旅特色 和夜间经济亮点。 图为1 ...
国庆文娱消费报告:线下演出日趋下沉小众化
贝壳财经· 2025-10-09 14:53
国内演出市场总体表现 - 国庆假期前6日国内演出项目总数超3100个,同比上升12.3% [1] - 演出总场次近1.5万场,同比上涨约4.4% [1] - 总观演人次达194万,同比增长39.5% [1] - 体育赛事、音乐节、演唱会为增长最快三大品类,观演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64%、66.6%和39.7% [1] 演出市场结构性变化 - 市场呈现下沉化趋势,三四五线城市演出总场次增长34.1%,总票房同比上升86.6% [1] - 小众演出受青睐,话剧和脱口秀为代表的剧场类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8%,Livehouse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以上 [1] 电影票房市场表现 - 国庆档前6天总票房达15.39亿元 [2] - 《志愿军:浴血和平》《731》等五部影片档期内票房均突破1亿元 [2] - 平均票价为36.8元,较去年同期的40.4元有所下降 [2] 区域与年龄层消费偏好 - 三四线城市观众更偏爱《731》,一二线城市观众更青睐《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等影片 [2] - 东北地区观众偏好喜剧片《浪浪人生》,华南观众更关注港片《风林火山》 [2] - 30岁至39岁群体渐成线上宅娱乐主力,其假期观看时长较节前一周增长38.2% [2] - 中老年群体表现出更强的线下文化消费意愿 [2]
银河证券:国庆出行数据延续稳定增长趋势 但年轻人消费观念在变化
新华财经· 2025-10-09 11:10
出行总量 - 国庆假期前六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达18.3亿人次,同比增长5.0% [1] 消费趋势变化 - 传统餐饮旅游客单价下降,消费费用更低的“奔县”旅游兴起 [1] - 年轻消费者支出更多用于演唱会、自驾游、户外运动配套、Vlog配套等新消费 [1] - 电动车车内空间舒适化导致年轻人自驾电动车户外露营趋势增长 [1] 演出市场表现 - 假期前六日国内演出市场票房同比增长130% [1] - 音乐类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25% [1] - 传统电影票房表现不佳 [1] 租赁经济与宠物服务 - 00后年轻人旅游时大量租赁运动相机、无人机、长焦镜头等设备 [1] - 国庆期间宠物托管、上门喂养服务火爆 [1] - 宠物友好餐厅、酒店数量明显增长,旅游景点推出宠物友好型消费场景 [1]
双节文旅成绩单出炉!江苏迎客超6000万人次,异地消费全国第一
扬子晚报网· 2025-10-09 10:06
产品供给提质升级,流量变"留量" 假日期间,全省联动推出4200多项文旅活动,为游客提供集艺术展演、文博展览、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文 旅大餐,推动文旅消费从"流量经济"向"质量经济"跃升。红色文化与节庆氛围深度融合,雨花台、新四 军纪念馆的沉浸式讲解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全省重点文旅场所挂满五星红旗,"中国红"与秋日景致交 相辉映,南京"笪桥灯市"、徐州第三届"龙湖升明月"月圆夜、镇江"苏东坡金山邀月"主题演艺等,营造 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在无锡、苏州等地组织开展"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30场活动,以戏曲、音乐、 舞蹈、曲艺、杂技、木偶、小品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将优质文化资源送达基层。 演出市场成为文旅消费新引擎。"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音乐去旅行"已成为趋势潮流。大麦网数据显 示,假期前七天,全省共举办1490场演出活动,观演人次58.85万、同比增长107%,票房收入4.14亿 元、同比增长117%。常州太湖湾音乐节4天吸引14万乐迷,苏州太仓元气森林音乐节3天接待9万多观 众,南京汤山华晨宇火星演唱会3天近11万观众到现场打卡。非遗与潮玩碰撞出新火花,620余场非遗展 演活动通过南通文旅乐购嘉年华、扬州非遗文 ...
中国银河证券:中秋国庆出行数据整体乐观 演唱会市场表现强劲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09:24
全国出行概况 - 假期前六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达18.30亿人次 同比增长5.0% 日均人次增速高于节前预测的3.2% [1] - 各类交通方式中 铁路运输总量11289万人次 同比增长1.5% 公路运输总量16.93亿人次 同比增长5.2% 水运运输总量992万人次 同比增长12.0% 民航运输总量1427万人次 同比增长2.9% [1] - 居民出游需求整体好于预期 但5-6日全国高铁及民航发送旅客增速因部分区域遭遇台风天气影响而显著放缓 [1] 省市旅游数据 - 湖南省前六日全省客流共计8644万人次 同比增长9.3% [2] - 四川省前六日全省900家A级景区累计接待客流3953万人次 同比增长11.4% 前三日门票收入18702万元 同比增长5.4% [2] - 福建省前三日全省130家4A级及以上景区总计接待游客401万人次 同比增长21.3% 前两日实现门票收入5181万元 同比增长18.3% [2] 演出市场表现 - 假期前六日国内演出市场票房达129亿元 同比增长130% 其中音乐类票房118亿元 同比增长125% [3] - 针对营业性演出 体育赛事和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审批流程不断优化 推动优质演唱会及体育赛事数量持续增加 [3] 出入境旅游情况 - 假期日均出入境预计超过200万人次 同比增长预计超过7% [4] - 假期前六日香港及澳门内地访港游客分别达到116万及66万人次 同比增长4.9%及0.7% [4] - 日本稳居中国游客海外目的地榜首 [4]
银河证券:国庆出行数据延续稳定增长趋势,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在变化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09:01
国庆出行总量 - 假期前六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达18.3亿人次,同比增长5.0% [1] 新兴消费趋势 - 传统餐饮旅游客单价下降,消费费用更低的“奔县”旅游兴起 [1] - 电动车车内空间舒适化导致年轻人自驾电动车户外露营增加 [1] - 年轻消费者更多支出用于演唱会、自驾游、户外运动配套及Vlog配套等新消费 [1] 演出市场表现 - 假期前六日国内演出市场票房同比增长130% [1] - 其中音乐类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25% [1] - 传统电影票房表现不佳 [1] 租赁经济发展 - 00后年轻人旅游时大量租赁运动相机、无人机、长焦镜头等设备 [1] 宠物相关服务 - 国庆期间宠物托管、上门喂养服务火爆 [1] - 部分年轻人选择带宠物旅游,旅游景点推出宠物友好型消费场景 [1] - 宠物友好餐厅、酒店数量明显增长 [1]
双节期间入境游客同比增长近五成
北京青年报· 2025-10-09 02:15
旅游市场总体表现 - 中秋国庆假期北京累计接待游客2509.4万人次,同比增长3.6% [1] - 实现旅游总花费316.5亿元,同比增长4.7% [1] - 全市酒店平均出租率增加3.5个百分点 [6] 主题旅游与活动 - 全市举办4200余场文旅活动,推出近百条主题线路 [1] - 10条"跟着赛事游北京"线路带动热潮,"北京礼物"联动中网赛事总销售额超1000万元 [2] - 10条红色旅游线路串联地标,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游客超370万人次 [2] - 推出8大主题场景、10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和系列"民宿+"产品 [2] 文化演出市场 - 全市举办营业性演出2497场,观众约67万人次 [3] - 演出票房收入约2.18亿元,同比增长约118% [3] - 5台8场大型演出活动观众近25万人次,票房约1.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315%、488% [3] - 第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开展近400场演出,吸引观众超10万人次 [3] 公共文化活动 - 全市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492场,累计参与144.5万人次 [2] - 户外音乐会遍地开花,如北投购物公园繁星演出季、首钢园音乐会等 [4] - 北京交响乐团第二届台湖古典音乐节呈现近50场活动 [4] 入境旅游市场 - 接待入境游客11.9万人次,同比增长48% [5] - 入境游客花费12.3亿元,同比增长54.1% [5] - 市属公园入境游客接待量同比翻倍 [5] - 全市离境退税商店销售额超2200万元,同比增长超一倍 [5] 公园及后续活动 - 全市公园接待游客1382.96万人次,市属公园接待461.23万人次 [6] - 天坛公园、颐和园、北海公园为市属公园游客量前三 [6] - 北京市第46届菊花展暨2025"京津冀豫四地菊花联展"将于10月25日至11月9日在北海公园举办 [7] - 香山红叶即将进入观赏季,百望山处于观猛禽秋季迁徙时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