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兴消费场景
icon
搜索文档
13.26万亿!国庆假期支付暴涨 中外游客双向奔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22:58
旅游消费整体规模 - 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 [1] - 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1] - 假期支付交易总额13.26万亿元,较去年国庆节假期增加1.86万亿元 [1] 跨境支付与入境游 - 假期前5天全球入境游客支付宝消费金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0% [3] - 外国游客使用“支付宝碰一下”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00% [3] - 境外来沪人员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长6倍,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2% [3] - 国庆假期前5日日均访问微信小程序的入境游用户同比增长超60% [4] - 微信支付在韩国的交易笔数增长46%,新加坡笔数增长32% [4] - 在马来西亚通过PayNet完成的微信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双双同比增长超3倍 [4] 出境游与境外消费 - 假期前5天微信支付跨境支付笔数同比上升21% [4] - 国庆期间境外小程序在旅游行业、餐饮行业交易笔数分别同比增长超50%、30% [5] - 中国游客通过境外中小商户小程序的日均交易金额规模同比增长超70% [5] 国内区域消费趋势 - 国庆假期新一线城市、县域市场消费总额对比今年“五一”假期增幅达到10% [6] - 重庆的微信支付消费金额、笔数均为全国第一 [6] - 上海市重点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10.2%,其中南京东路、南京西路、中山公园商圈销售额分别增长23.2%、22.7%和29.4% [3] 新兴消费场景 - 北京、上海、广州和乌鲁木齐用户搜索“演唱会”、“音乐节”等“演出经济”关键词最多 [6] - 上海CPSP漫展展览面积23万平方米,为历届之最,预计将拉动来沪文旅消费6亿至10亿元 [8] - 10月6日至8日国家会展中心周边酒店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524% [8] - 往届CP展九成以上观众来自沪外,人均消费超4000元 [8]
13.26万亿!国庆假期支付暴涨,中外游客双向奔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20:16
10 月 3 日晚间的上海外滩 摄影:实习生王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实习生王罕 上海报道 "为了这个长假可以好好消费旅游,我整个9月都在攒钱。"去济南旅行的大学生乔同学表示。 为期8天的国庆中秋假期刚刚落下帷幕。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 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10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415.52亿笔,较去年国庆节假期增加 95.23亿笔;处理支付交易金额13.26万亿元,较去年国庆节假期增加1.86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这一超长假期中的两大消费趋势。一是跨境游火爆,跨境支付规模显著增长;二是演唱会、音乐 节、漫展等新兴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中外游客"双向奔赴" 这个假期,对中国游客来说是8天的超长假期,跨境游、长线游、深度游火热;对于外国友人来说,也是感受中秋节传统文化的 好时机。 在中外游客的"双向奔赴"下,跨境支付数据快速增长。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市商务委 ...
构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8-18 05:55
交通大市场建设进展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1] - 铁路和水路货运周转量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17.5%和33.6% [1] - 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约15% 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 [1] 基础设施联通重点 - 重点推进干线铁路 高速公路 内河高等级航道等战略性通道建设 [2] - 需打通省际"断头路" 消除瓶颈路段和航道主要瓶颈 [2] - 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建设 破除区域间基础设施瓶颈 [2] 多式联运发展 - 推动以"一单制"为核心的多式联运 加强枢纽节点集疏运体系建设 [2] - 促进交通物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健全流通规则和标准 [2] - 实现货物运输"无缝衔接" 降低物流成本 [2] 跨领域协同发展 - 推动交通与旅游 电商 能源等领域深度融合 [3] - 培育自动驾驶 低空经济 无人配送等新兴消费场景 [3] - 加强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 乡村旅游 电商入村协同 [3] 市场制度优化 - 清理交通领域歧视性市场准入限制 推动跨区域执法统一 [3] - 对网约车 网络货运等平台经济开展跨部门协同监管 [3] - 整合交通数据资源 依法开放基础设施网络等公共数据 [3]
江南布衣(3306.HK):业绩稳健增长 持续分红回馈股东
格隆汇· 2025-06-05 09:02
业绩表现 - FY2025H1实现收入31.56亿元,同比增长5.0%,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5.5% [1] - 成熟品牌JNBY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3.6%,毛利率同比+0.6pct [2] - 新兴品牌收入1.9亿元,同比+147%,毛利率+10.1pct [2] 品牌与渠道分析 - 成长品牌速写/jnby by JNBY/LESS收入分别为3.9/4.8/3.4亿元,同比-6.0%/-0.6%/+0.8% [2] - 自营/经销/线上收入分别为11.2/14.4/6.0亿元,同比-7.7%/+14.2%/+11.9%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内自营/经销门店数量分别为491/1614家,H1净减24家/净增126家 [2] 会员与运营策略 - 2024年会员销售额占比超过八成,年消费额超过5000元的活跃会员达33万人,较2023年增加3万人 [2] - 活跃会员贡献销售额同比增长8%至46.8亿元 [2] - FY2025H1线下零售店铺同店增长0.1%,H2有望保持稳健经营 [2] 分红与未来展望 - 每股中期分红0.45港元(约人民币0.43元),预计全年股息率约8% [2] - 公司将持续稳固设计师龙头品牌优势,积极推进"不止盒子""江南布衣+"多品牌集合店等新兴消费场景 [2] - 维持FY2025-2027归母净利润预测为8.75/9.39/10.0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9/1.81/1.94元 [1]
2025上半年商贸零售白皮书
新经销· 2025-06-04 0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中国零售行业整体增长,线上零售高增速、线下零售有复苏迹象,各品类销售有分化,企业表现差异大 政策刺激消费,未来消费信心有望修复,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建议企业深化改革、投资者关注四条主线、企业加强合作创新 [15][133][143][15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概况 - 整体增长态势:2025年上半年中国零售行业整体增长,社消总额达5.3万亿元,同比增6.8% 线上零售达2.8万亿元,同比增12.4% 线下零售有复苏迹象,大型商超和便利店业绩回暖 [15] - 消费信心与需求回升:疫情缓解使消费者信心增强,线下购物需求回升 节假日和促销活动带动零售市场增长 [16][17] 主要市场趋势 - 线上线下融合趋势:线上零售格局趋稳,线下业态积极改进 融合模式多样,部分企业取得良好效果 [23][27] - 消费升级与品质需求:消费者对商品品质和服务要求提升,必选和可选消费中高品质商品销售占比增加 未来消费升级趋势将持续 [32][33] - 新兴消费场景涌现:沉浸式体验店和社区服务节点发展良好,新兴消费场景前景广阔 [35] 各品类销售表现 - 必选品类稳健增长:2024年必选消费品平稳增长,2025Q1延续增长,4月同比均增长,环比有变化 [40][53] - 可选品类分化明显:2024 - 2025Q1家电表现突出,化妆品和金银珠宝增速改善 4月多数可选品类同比增长,各品类市场表现差异大 [47][56] 企业财报分析 - 2024 - 2025Q1企业业绩对比:收入增速方面,24Q4商贸零售板块环比改善,25Q1降幅扩大 利润率方面,25Q1营业利润率下滑趋势缓解 不同业态企业表现差异大 [60][63][65] 政策环境与展望 - 政策刺激消费:中央强调提振消费,消费券、以旧换新、国补等政策刺激消费,带动市场活跃和产业升级 [70][73][76] - 消费信心修复预期:政策见效、市场环境改善、就业与收入稳定,有助于消费信心修复 [81][82][83] - 2025年消费潜力释放:一季度社零数据好,内需政策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助力消费潜力释放 [85][86][87] 投资策略与建议 - 四条投资主线:积极重塑业态的传统商超、黄金珠宝、化妆品、医美 [91][95] - 重点推荐企业:老铺黄金、珀莱雅、爱美客、永辉超市 [97][98][102] 行业动态与案例 - 企业变革与发展:珀莱雅海外并购、山姆会员店开店、叮咚买菜变革 [107][108][109] - 成功案例分析:头部商超捕捉顾客需求、快时尚品牌优化库存管理 [114] 板块行情回顾 - 本周板块表现:2025年5月19 - 23日,商贸零售指数下跌1.61%,跑输上证综指1.04个百分点 零售细分板块中钟表珠宝涨幅最大,部分个股涨幅靠前 [122][125][126] 总结与展望 - 上半年总结:市场增长,4月社零符合预期,企业表现差异大,品类销售分化 [133][135][138] - 下半年展望:机遇是政策刺激和细分赛道潜力,挑战是消费恢复不确定和行业竞争加剧 [143][146][148] - 发展建议:企业适应市场变化、投资者关注四条主线、企业加强合作创新 [15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