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屏化
icon
搜索文档
虎鲸文娱发布国庆文娱消费报告:假日“大屏化”成新趋势
新京报· 2025-10-09 16:15
国庆档电影市场 - 国庆档前6天总票房达15.39亿元,影片类型涵盖历史战争、奇幻动作、家庭喜剧等[4] - 票房前五名影片《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聋》档期内票房均突破1亿元[4] - 国庆档前6天平均票价为36.8元,较去年同期的40.4元明显下降,降低了观影门槛[6] 线下演出市场 - 10月1日至6日国内演出项目总数超3100个,近1.5万场次,同比上涨约4.4%,总观演人次达194万,同比增长39.5%[9] - 体育赛事、音乐节、演唱会为增长最快三大品类,观演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264%、66.6%和39.7%[9] - 以话剧和脱口秀为代表的剧场类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8%,Livehouse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以上[9] - 三线及以下城市演出总场次同比增长34.1%,总票房同比上升86.6%,体育赛事和音乐节最受青睐[11] 线上文娱消费 - 国庆期间优酷大屏端观看时长环比节前一周上涨23%,动漫、电影、综艺、纪录片四大品类涨幅最大[12] - 动漫类节目观看时长激增76%,以新国风为代表的国漫内容成为连接两代人的娱乐新纽带[1][12] - 纪录片板块观看时长环比增长超过40%,《圆桌派第八季》《寻真之地》《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等观看量涨幅明显[18] - 体育赛事成为假期新热点,"苏超"淘汰赛首战吸引近5万人在线观看,ATP上海网球大师赛累计观看量超50万次[18] - 30-39岁群体假期观看时长环比增长最为显著,达38.2%,渐成"宅娱乐"主力[21]
2025国庆文娱消费报告:影演市场持续火热,假日“大屏化”成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10-08 20:44
线下市场: 主旋律影片领跑,线下演出观演人次增长近四成 8天的国庆中秋假期即将结束。这8天里,有人以一场演唱会解锁悠长假期,有人开启"宅家模式"刷剧观 影,文娱市场呈现全新消费趋势。 10月8日,虎鲸文娱发布的《2025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显示,线下演出日趋"下沉化""小众化",三 四五线城市演出总场次增长34.1%,脱口秀、Livehouse等小众演出受到更多年轻人青睐;线上方面,大 屏端观看时长同比上幅23%,其中动漫观看时长激增76%,成国庆阖家欢"新纽带"。 今年国庆档电影市场持续火热。大麦娱乐数据显示,档期前6天总票房达15.39亿元。《志愿军:浴血和 平》《731》《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聋》暂列票房前五名,各片档期内票房均突破1亿 元。 整体来看,今年国庆档影片涵盖历史战争、奇幻动作、家庭喜剧等多个类型,为观众带来丰富的观影体 验。历史战争题材影片《志愿军:浴血和平》凭借精良制作持续领跑国庆档;奇幻动作片《刺杀小说家 2》以突出的特效场面带给观众强烈视觉冲击;犯罪剧情片《震耳欲聋》《毕正明的证明》则凭借贴近 生活的叙事表达赢得观众青睐;《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 ...
上海超高清电视加快普及 进一步推广靠体验和内容
第一财经· 2025-09-20 00:02
"还好到门店看看,3米5的距离看100英寸电视刚刚好,又大又清晰!"在上海五角场苏宁易购Max店 内,置办新家的一对00后夫妻看着巨幕感叹道。他们原计划购买75英寸电视,当场改订了100英寸的超 高清大屏电视。 上海正在深入推进超高清电视的落地。第一财经记者从彩电厂商和销售渠道处了解到,今年上海超高清 电视加快普及,有的厂家的销量占比已达95%。下一步要继续提升超高清电视的市场渗透率,需进一步 增强体验,并促进内容的超高清化同步发展。 TCL实业中国营销本部华东大区上海战区总经理向贤武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5年截至目前,TCL在 上海区域的超高清电视销量占比约 95%。Mini LED电视凭画质、性价比,已成为超高清电视升级的主 流产品。TCL还与当地广电、电信运营商合作,结合超高清机顶盒推广,如与上海电信合作推出"4K套 餐+电视"优惠,拉动超高清电视的销量增长。此外,TCL联合地方政府、运营商推出"超高清换新补 贴",降低用户升级门槛。 销售渠道的数据也显示,超高清电视的渗透率日益提升。据拼多多的数据,今年以来,在其"千亿扶 持"计划和国补政策拉动下,叠加Mini LED等技术加速普及,拼多多的超高清 ...
海信视像(600060):全球市场地位稳固,2025Q2经营利润显著改善
长江证券· 2025-08-28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2.31亿元,同比增长6.95% [2][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56亿元,同比增长26.63% [2][6]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8.12亿元,同比增长26.57% [2][6]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38.55亿元,同比增长8.59% [2][6]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36.82% [2][6] - 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增长36.71% [2][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6.37%,同比提升1.01个百分点 [11] - 2025年上半年经营利润8.35亿元,同比增长8.33% [11]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23.20% [11] 市场份额与业务表现 - 海信系电视全球出货量市占率14.38%,同比提升0.57个百分点 [11] - 中国内地市场零售额市占率29.96%,零售量市占率25.73%,均位居第一 [11] - 98英寸及以上电视全球份额28.9%,100英寸及以上份额47.7%,均位居世界第一 [11] - 新显示新业务收入34.34亿元,同比增长7.43% [11] - Vidda智能投影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超90% [11] - 商用显示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3% [11] - 背光芯片业务营收同比增长约400% [1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Mini LED电视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108.24% [11] - 自研高性能RGB-Mini LED背光芯片成功应用 [11] - 坚持大屏化、高端化战略 [11] - ULEDX产品体系积累深厚 [11] 费用与运营效率 - 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0.88个百分点,主要因体育赛事营销投入 [11] - 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0.20个百分点 [11] - 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0.05个百分点 [11] - 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 [11]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5.18亿元,对应PE 11.48倍 [11]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27.22亿元,对应PE 10.62倍 [11]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30.13亿元,对应PE 9.59倍 [11] 战略与行业背景 - 电视行业大屏化、高端化及新型显示需求涌现 [11] - 通过体育赛事营销提升全球品牌形象 [11] - 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激励优化体制机制 [11] - 多品牌策略覆盖不同市场定位 [11]
上半年全球TV出货量:LG下滑9%跌幅最大
犀牛财经· 2025-08-02 20:34
全球TV市场趋势 - 2023年上半年全球TV出货量同比下降1.5%至9080万台 但出货面积逆势增长2.1%至7220万平方米 平均尺寸提升至53.7英寸 表明市场加速向大屏化、高端化转型 [2] - OLED TV出货量同比增长6.7%至270万台 表现亮眼 [2] LG电子彩电业务表现 - LG电子彩电出货量同比下滑9%至920万台 成为全球TOP5品牌中跌幅最大的品牌 [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0.74万亿韩元(同比下滑4.4%) 营业利润6394亿韩元(同比下滑46.6%)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全球需求疲软、美国关税增加、竞争加剧及物流成本上升 [5] - 媒体娱乐解决方案业务因电视销售下滑及营销费用增长出现营业亏损 [5] LG电子业务结构 - HS家电解决方案、VS车辆解决方案、ES环保解决方案等业务板块取得较好业绩 [6] - 彩电业务作为重要板块持续下滑 给公司带来较大压力 [6] 行业技术路线 - LG电子坚守OLED技术路线 但上半年OLED TV整体增长6.7%的情况下 公司彩电业务仍未能扭转下滑趋势 [5]
TCL反内卷成功了
搜狐财经· 2025-07-25 21:26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9.5亿至10.8亿港元,同比增长45%至65% [1] - 核心业务规模实现有质量增长,产品及渠道结构显著改善,创新业务保持高增态势 [4] - 全球TV面板出货量仅微增1%,但公司电视出货量增长7.6%,中国市场品牌出货量增长10.2% [5] Mini LED技术 - Mini LED电视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76.1%,稳居全球首位 [5] - 中国市场Mini LED电视出货量增长154.2%,海外市场增长196.8%,北美市场增长349.6% [5] - Mini LED电视出货量占比达10.8%,中国市场占比21.2%,国际市场占比7.7% [8] - 公司2019年推出全球首台量产Mini LED电视,目前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占据中国Mini LED电视市场50%份额 [10] - Mini LED在画质上与OLED相当但成本更低,尤其在75英寸以上市场具有显著性价比优势 [13] 大屏化趋势 - 75英寸及以上产品销量占比达40%,较去年提升5个百分点 [6] - 85英寸份额增长2.9个百分点,98英寸、100英寸销量分别增长57.4%、83.1% [6] - 公司65英寸及以上电视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29.7%,75英寸及以上增长29.7% [6] - 全球出货平均尺寸增加1.5英寸至53.4英寸 [6] 全球化布局 - 公司在全球布局46个研发中心、38个制造基地 [9] - 欧洲市场出货量增长13.3%,亚太、拉美、中东非等新兴市场增长17.9% [9] - 通过本土化制造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在墨西哥、越南、波兰等地实现本土化生产 [18] 技术创新与研发 - 2024年研发投入超140亿元,申请2913件发明专利,全球排名第二 [16] - 推出"万象分区"技术解决Mini LED光晕问题,实现千级分区呈现万级画质 [11] - 第四代液晶电视Q10L搭载"天工架构",边框压缩至3-4mm [11] 垂直整合与产业链优势 - 公司拥有"面板+整机"垂直整合能力,旗下华星光电提供面板支持 [17] - 华星拥有全球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通过收购LGDCA与LGDGZ工厂进一步扩充产能 [17] - 垂直一体化能力确保供应链稳定和成本优势 [17] 营销策略 - 通过体育营销(欧洲杯、美洲杯、奥运会)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 [18] - 参加CES、IFA等顶级展会,强化高端品牌形象 [18] - 618期间全渠道零售27万台Mini LED电视,锁定行业销冠 [11] 行业趋势 - 电视行业向"高端化+大屏化"发展,Mini LED成为行业第一增长点 [5][13] - Mini LED在出货量和销售额上已全面超越OLED [8] - 消费电子行业普遍陷入价格战,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 [15][20]
家电出口跟踪与展望:结构亮点众多,出口蕴藏生机
东方证券· 2025-07-25 17: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家电海关出口数据虽不出色,但考虑产能转移和高基数扰动,实际家电出口预计符合预期,家电出口结构亮点多,持续看好家电出口短期表现和长期空间,建议关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海信家电、石头科技、科沃斯、欧圣电气、海信视像 [4][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白电出口情况 - 海外部分地区需求旺盛有望缓解高基数压力,接下来白电出口进入高基数区间或有库存周期扰动,增速预期不高 [8] - 欧洲受高温催化空调需求高涨,高温常态化或拉动欧洲空调普及率提升,未来库存周期和产业周期有望向上 [8] - 非洲&拉丁美洲白电需求高增长,1 - 6月冰箱、洗衣机对非洲出口量分别同比+49%、+27%,对拉丁美洲出口量分别+16%、+15%,后续强动能值得期待 [8] 吸尘器出口情况 - 除对美出口外其余地区出口维持增长且多点开花,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已实现三年持续增长,未来吸尘器全球普及率提升逻辑无虞,扫地机器人结构比例预计继续提升 [8] - 对美出口下滑或多数可依靠产能转移覆盖,5 - 6月部分吸尘器对美出口企业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长周期中国企业供应链地位和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8] 黑电出口情况 - 体育赛事小年背景下,今年黑电全球需求较平稳,近期出口数据符合预期,更需关注结构改善 [8] - 以TCL电子为例,2025年上半年海外TV出货量同比增长8.7%,65吋及以上和75吋及以上TCL TV海外出货量同比增幅大,大屏化是彩电全球趋势,平均尺寸有向上空间 [8] - TCL Mini LED TV上半年国内、国外出货量占比分别为21.2%、7.7%,海外Mini LED TV或正处于方兴未艾阶段 [8] - 二季度海信视像积极拥抱体育赛事营销,份额端效果远期兑现值得期待 [8]
赛场内裁决比赛,赛场外引领趋势:海信借世俱杯引领100吋市场格局
搜狐网· 2025-07-07 10:31
赛事竞争格局 - 上半区出现利雅得新月等黑马球队打破足球赛场固有格局 [1] - 下半区汇集巴黎圣日耳曼、皇家马德里等欧冠级别强队形成强强对话 [1] - 赛事激烈程度与全球关注度同步达到新高 [1] 品牌营销与技术联动 - 海信作为官方合作伙伴通过"100吋电视世界第一"广告语与全球电视消费趋势共振 [3] - 世俱杯开赛一周海信100吋及以上电视国内销量同比增长1096% [3] - 美国、加拿大、英国等重点区域百吋电视销量同比增长66% [3] - VAR裁判组使用海信显示设备完成关键判罚验证技术可靠性 [3] 产品技术布局 - 公司已布局超过50款百吋及以上巨幕产品 [5] - 100吋主力产品搭载自研AI画质芯片H7实现色彩与光线精细控制 [5] - 黑曜屏技术具备178°广视角和超低反射率优化多人观看体验 [5] 市场份额与高端突破 - 2025Q1海信全球100吋电视出货量份额达5671% [6] - 国内618购物节期间百吋电视销量与销售额双项第一 [6] - 163吋Micro LED电视以7999万元成交采用2488万颗微米级芯片独立调校 [6] 行业趋势 - 顶级体育赛事推动家庭观影习惯向大屏化、沉浸式体验转变 [6] - 全球市场对超大尺寸显示产品需求形成清晰增长趋势 [6]
黑电行业深度:黑电高端化还有多少空间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黑电行业、彩电行业 - 公司:三星、LG、海信、TCL、海信视像、TCL 电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内市场现状与趋势 - 国内黑电市场高端化成增长主线,2019 - 2024 年国内彩电销量复合增速 -9%,价格复合增速 11%,海外销量复合增速 -2%,价格复合增速 2%,2024 年下半年国补催化,2025 年 Q2 量价齐升[1][2] - 国内彩电市场大屏化加速,2024 年 70 英寸以上产品线上线下销量占比 37%和 53%,主流尺寸从 55 英寸跃升至 75 英寸,预计 2025 年 85 英寸成主流[1][3][4] - Mini LED 在国内爆发式增长,2024 年 9 - 12 月渗透率 31%,2025 年四五月份线上线下渗透率 31%和 33%,预计成中高端彩电标配[1][5] - 受国补影响,中系品牌主导国内市场,2024 年中期龙头彩电线上线下销量份额 86%和 75%,70 英寸以上大屏市场份额 88%和 74%,外资品牌份额萎缩[1][6] 海外市场现状与趋势 - 海外黑电市场竞争格局有变化,2025 年 Q1 三星与 LG 合计份额降至 40%左右,中系龙头海信与 TCL 合计份额提升至 39%[1][7] - 大屏趋势海外慢于国内,2017 - 2024 年全球平均尺寸从 42.7 英寸增长到 50.3 英寸,同尺寸产品海外价格高于国内[6] 竞争驱动力与发展策略 - 彩电竞争核心驱动力包括技术主导、品牌加成、供给引领,国产品牌将掌握主动权[8] - 中系品牌可借鉴三星经验,通过产业链垂直布局、技术协同降本、代工转自主品牌、营销加持等掌握竞争主动权[9] - 中系彩电品牌通过供应链降本、产品技术升级、渠道结构提升实现海外出货量增长,加速海外中高端产品及渠道升级,通过体育营销打造高端形象[11] 技术升级与产品布局 - 彩电行业在显示技术等方面多次创新,高端产品线定位明确,覆盖 200 美元到 1 万美元价格区间,中高端产品采用 QLED 和 OLED 技术[10] - 中企厂商引领 Mini LED 升级,结合 OLED 和 LCD 优点,AI 赋能提升交互体验[14] 未来发展展望 - 预计 2025 年 Mini OLED 电视超越 Mini LED 成高端升级主要路径,2025 - 2028 年销量达 3500 万台,年复合增速超 30%,国内渗透率到 2028 年达 52%,海外达 9%[3][16] 投资分析 - 当前海信视像和 TCL 电子估值处于低位,加强中高端布局有望进入收入和利润上行通道,投资具备性价比优势[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企厂商通过配置高端大屏产品、以有吸引力价格错位竞争抢占欧美市场,通过体育营销和深入零售渠道触达中高端消费群体[15] - 面板国产化有利于中系彩电整机厂优化供应链,面板价格周期性减弱,整机厂与上游形成一体化定价体系,高端品类溢价高[12][13] - 三星通过全球体育营销树立品牌高端形象,品牌价值连续多年位列全球 TOP5[10]
中国黑电的全球突破
2025-06-04 09:5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黑电行业、彩电行业、面板行业、Mini LED 行业、彩电代工行业 - **公司**:海信视像、TCL 电子、京东方、华星光电、彩虹股份、东旭光电、隆达电子、聚飞光电、隆利科技、三星、LG、茂佳科技、兆驰股份、康冠科技、冠捷科技、惠科、长虹、干照光电、信芯微、TCL 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黑电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现状**:中国彩电品牌崛起,全球市场份额突破,高端市场竞争力提升,盈利质量改善,市值增长;行业技术变化快、更新迭代迅速;历史回报率低,资本市场关注度不高,长期低效运营,但迎来新周期拐点 [1][2][4] - **趋势**:未来 3 - 5 年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有望占据全球领导地位;全球黑电市场集中度提升,中国品牌份额增长;彩电产品兼具娱乐和刚需属性,产业由创新驱动 [2][3][4] 龙头企业提升盈利能力策略 - **海信视像和 TCL 电子**:通过动态价格调整、大尺寸转型、高端化等手段修复盈利,减小面板成本波动;垂直整合、高端化投入增强产业链竞争力;全球化竞争与市场拓展提升收入规模;对标韩系品牌,运营利润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5] 彩电视像产业链环节及中国企业地位 - **产业链环节**:包括基础材料设计子行业,重要环节为面板和背光模组 [7] - **中国企业地位**:面板产能全球领先,上游核心配件国产率提升;主导面板生产,与台湾系及日韩系构成主要力量;在全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创新与投资保持领先 [7] 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产业链转移 - **转移趋势**:从日韩到中国台湾再到中国大陆;中国大陆企业在传统液晶面板领域占主导,向上游材料和设备延伸,布局小尺寸 OLED 印刷显示技术 [7][8] - **市场地位**:2024 年中国大陆市场占有率达 66.5%,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合计占比 45.5%;日韩厂商战略性收缩 [7] 面板价格波动对下游黑电品牌盈利影响 - **影响**:面板成本占比高、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削弱下游黑电品牌盈利稳定性;历史上两轮面板价格上涨周期对整机厂商毛利率有负面压力,但波动幅度收窄;价格下行时,下游整机厂商毛利率提升不显著 [9] - **应对措施**:头部企业通过产品结构升级、规模效应及库存管理提效减小毛利率波动;中小二线品牌毛利率波动更大 [9] 面板行业发展趋势及对下游影响 - **趋势**:从强周期转向弱波动,步入成熟稳态运营阶段;龙头企业控产增效,向大尺寸、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10][11] - **影响**:下游整机厂商成本压力缓解,盈利预期改善;大尺寸结构性升级优化毛利结构;高世代线提升带来长期成本下降,推动大尺寸彩电普及 [10][11] 彩电代工产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 **现状**:全球彩电制造产能集中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地,ODM 代工产能八成以上在中国大陆;2020 年代工出货量增长,前十大专业代工厂出货占比高 [12] - **发展方向**:国产自主品牌淡化外部代工业务;一线品牌通过本地化生产规避关税壁垒;全球产能布局优化 [13] 彩电行业技术升级趋势 - **趋势**:Mini LED 技术成为关键趋势,适合大尺寸电视,解决显示问题,规避 OLED 风险,渗透高端电视等市场 [15][16] - **产业链现状**:产业链趋于成熟,电视已量产,成本下降,通过原材料优化和规模量产实现 [17] 全球黑电市场竞争格局演变及中国品牌机遇 - **演变**:行业集中度提升,2024 年全球黑电市场 CR4 达 56%;中国品牌份额增长显著,韩系品牌份额下滑 [18][19][20] - **机遇**:中国品牌在结构与技术升级背景下有更多发展机遇,有望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19] 不同市场情况 - **北美市场**:需求下滑,季节波动性明显;竞争激烈,三星排名第一,TCL 第二;中国品牌面临渠道挑战,需优化价格带和进驻渠道质量 [21][24] - **欧洲市场**:零售量下滑,韩系品牌为龙头;中国品牌在中高端产品上弱于韩系,有突破空间;品牌认知度提升,渠道逐步突破 [22][25] - **新兴市场**:部分国家处于渗透普及期,增长潜力大;由三星与 LG 主导,中国品牌市占率迅速提升 [23] 中国品牌营销与技术趋势影响 - **体育赛事营销**:海信和 TCL 通过赞助体育赛事提升海外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 [3][27] - **技术趋势影响**:大屏化和高端化趋势明显,是黑电厂商盈利改善原因;头部厂商在大尺寸领域有优势,高端产品盈利改善显著 [28][30] 高端电视产品前景 - **前景**:发展前景广阔,新技术推动增长,中国品牌有望获取更多高端市场份额;中国黑电企业有望通过国补政策改善产品结构和盈利能力 [3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10 - 2020 年黑电板块年均净资产收益率仅为 6.5%,远低于白电的 23.5%和消费电子的 14.4% [4] - 2017 年上半年 65 寸面板价格上涨导致下游厂商毛利率变化幅度在 2 - 4 个百分点左右;2021 年 5 月再次上涨几乎翻倍,但毛利率波动幅度仅为 2%左右 [9] - 2024 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产能中,中国大陆市场占有率达 66.5%,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合计产能占比 45.5% [7] - 2020 年彩电代工出货量增长至约 1.12 亿台,同比增长 5.7%,占全球总出货量 57%,同比提升 3.5 个百分点 [12] - 2024 年全球 Mini LED 出货量达 675 万台,首次超越 OLED [29] - 2024 年 TCL 在亚太地区出货量达 10.6%,拉美达 20.9%,中东非达 13.6% [23] - 2019 - 2023 年间海信在 18 个重要国家认知度提升 14 个百分点 [24] - 全球彩电平均出货尺寸从 2015 年的 39.2 寸升级到 2024 年的 53 寸 [28] - 2024 年新兴市场整体彩电零售量达 7,500 万台,高于北美与欧洲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