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

搜索文档
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
杭州日报· 2025-06-03 10:56
5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了市政府关于202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市法院、市检察院关 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审判工作、检察工作情况报告。 全面梳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会上,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全面报告了2024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 安排。 过去一年,在大气环境方面,市区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2%,完成省定30.2微 克/立方米的考核目标;水环境方面,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功能区达标率和县级 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4年保持100%;生态经济绿色转型方面,全市单位GDP能耗下 降7.4%,以占全省14%的能耗贡献了全省24%的GDP。 去年,我市入选全国首批25个碳达峰试点城市,连续18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连续9年荣获美 丽浙江考核优秀,连续8年获全省"五水共治"大禹鼎、2次获金鼎,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2年提升、 得分和排名均创历史新高。 为推动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根源治理、合力治理,今年全省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将报 告主体从政府拓展到"一府两院"。会上,市法院、市检察院负责人走上报告席,向大家汇报了生态环境 和 ...
乌海“三监”联动推动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内蒙古日报· 2025-05-22 11:49
大气"三监"联动机制实施成效 - 乌海市生态环境局推动实施"监管—监测—监察"三监联动机制 实现部门高效协同作战 [1] - 该机制已多次启动 重点开展臭氧污染防治和矿区智慧监管工作 [1] - 环境执法人员累计巡查煤矿企业和在线监测超标企业320余厂次 [1] - 对焦化 热电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检查45次 [1] - 各部门推送污染问题线索1790条 全部实现闭环处理 [1] 环境监察工作重点领域 - 聚焦矿区环境综合整治 工业污染源管控和低空面源污染治理 [1] - 加强施工扬尘和生活污染源管控 [1] 机制实施效果 - 显著增强环境监管效能 [1] - 为乌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坚实保障 [1]
云南推进省级EOD项目落地实施
中国化工报· 2025-05-16 10:13
中化新网讯 日前,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省级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项 目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积极引导金融资金对美丽云南建设的精准支撑,探索生态环 境治理多元投入,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在项目申报方面,《方案》提出,要以生态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建设运营为支撑,按照"生态 +产业"项目深度融合、区域综合开发的模式,推选和实施省级EOD项目,实现项目层面的反哺。以县 级(含)以上人民政府或园区管委会为项目组织主体进行省级EOD项目申报,鼓励申报投资总额不超 过10亿元的项目。 在项目入库方面,《方案》提出,有关金融机构需遵循独立审贷、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原则,对入库 项目予以重点支持,积极保障并提高入库项目贷款授信率。项目入库后建设内容原则上不得调整,重大 变更需按照新项目重新入库。 此外,《方案》提出,在优秀示范项目中选择实施效果较好的项目,对其领域类型、运作模式及成效情 况进行示范推广。 《方案》从建立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加强推动落实、加强风险防范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保障 措施。 《方案》提出,通过开展省级EOD项目工作,推动全省生态环境治理与关联产业有效融合 ...
扛牢政治责任 发挥监督作用 为建设美丽辽宁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辽宁日报· 2025-05-14 09:21
执法检查组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系统观 念,统筹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保护与修复、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方面,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用 好法律武器、发挥法治威力,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主攻方向,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 长,提高产业"含绿量"、生态"含氧量"、发展"含金量",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 平,为建设美丽辽宁提供法治保障。 执法检查组强调,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人民群众的共同 参与,全省各级人大要立足人大职责,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保证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法律的重要作 用,坚持立法、执法、普法相结合,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更加广泛深入 地推动环境保护"一法一条例"学习宣传普及,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形成 全社会共同保护、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以实干实绩在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中展现更大作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工作部署,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监督工作计 划,自4月10日起,省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 ...
正和生态: 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09 16:39
回购用途 □用于转换公司可转债 □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累计已回购股数 60.48万股 累计已回购股数占总股本比例 0.29% 累计已回购金额 489.91万元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 7.81元/股~8.2元/股 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回购方案首次披露日 2024/2/24 回购方案实施期限 2024 年 2 月 23 日~2025 年 8 月 22 日 预计回购金额 2,000万元~4,000万元 □减少注册资本 √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证券代码:605069 证券简称:正和生态 公告编号:2025-028 一、 回购股份的基本情况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 累积回购公司股份604,8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29%,回购最高成交价格为 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上述回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公司 既定的回购股份方案。 三、 其他事项 公司于2024年2月23日召开第四届 ...
2024年“漓江指数”为86.82 漓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16:33
资料图:图为漓江风光。杨宗盛 摄 图为发布会现场。李凯 摄 发布会介绍,漓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主要体现在生态质量、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友好和环境安全四 个方面。其中,生态质量方面,城市建成区公园绿地可达指数从61.68升至62.27;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 成效,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漓江流域有新分布记录。 环境质量方面,漓江综合水质指数下降,流域地表水水质改善;地下水水质优良比例从25%升至40%; 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细颗粒物(PM2.5 )浓度从25微克/立方米降至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 生态环境友好方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49.11%提升至50.23%,上升1.12个百分点;自然岸线恢复与 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环境安全方面,连续4年未发生较大等级以上的突发环境事件;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总 体上升;农用地安全利用率由92.14%提升至96.92%,上升4.78个百分点。 4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与桂林市人民政府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指 数报告(2024年)》和《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报告(2024年)》。2024年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86.82,比 2023年上 ...
正和生态业绩稳中向好 业务升级成效显著凸显可持续经营实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0:28
2025年4月30日,正和生态(605069)(605069.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 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31.9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增长比例为118%;实现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90.68万元,净利润实现大幅减亏,亏损收窄比例为61.16%;经营性 现金流大幅改善为15444.81万元,财务健康度显著提升。此外,2025年公司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为4201.56万元,同比增长21.02%,整体业绩呈现稳中向好趋势。 公司的战略目标始终清晰明确,业务升级之路走得扎实而坚定。2025年,公司将秉承"大道源和、诚信 永恒"的企业理念,以客户为中心,诚信担当,研究创新,致力于获取订单、紧抓回款、完善交付能 力,并围绕生态环境、城市滨水客厅及文旅景区运营和人工智能三大业务板块,构建稳固的发展基石, 并着力提升经营弹性与韧性。(燕云) 据介绍,2024年公司通过紧抓"保订单、回款、交付"核心任务,推动业绩稳步回升。市场布局上,公司 聚焦北京、武汉、江苏等实力雄厚的地区,同时稳固河北战略根据地市场。业务升级策略上,公司稳健 ...
杭州再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市称号
每日商报· 2025-04-27 10:59
近日,2024年度美丽浙江建设考核结果出炉,杭州市再获优秀市称号,已连续十年获评美丽浙江考 核优秀。 2024年以来,杭州通过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高质量完成 2157个减排项目和457个重点区域近源污染整治,市区PM2.5浓度同比改善3.2%。扩面升级40个"污水零 直排区",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功能区达标率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 质达标率连续4年保持100%。提供"净地"约549亩,累计建成"无废细胞"2900余个,"无废指数"连续3年 位列全省第一。 同时,实施7项碳达峰重点工程,建立七大类91个"双碳"重大项目库,共计投资1200多亿元,新增 光伏并网137.34万千瓦,新增新型储能53.87万千瓦。成为首个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中国零排放施 工机械试点城市。新增更新电动公交车1218辆、新能源出租车(含网约车)24017辆,改建完成全国首 艘甲醇燃油双燃料发动机营运货船。创建国家级绿色低碳工厂11家,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2家、工厂 12家。 在生态方面,划定4693.5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制定《杭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20 ...
中电环保(300172) - 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11 18:48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水务、固危废、烟气治理等业务,为工业和城镇环保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打造智慧环保系统集成、环保设施运维、创新平台运营三大业态 [11] - 特色业务包括废水处理零排放及纳滤膜分离、全膜法水处理、分布式智慧水体/水质净化、污泥干化耦合处理等 [11] 在手合同与业绩影响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合同金额合计30.79亿元,其中工程合同额13.28亿元,实施周期预计未来1 - 3年;运营合同额17.51亿元,实施周期为各项目特许经营期 [1] - 部分项目在2025年实施和回款,将对当年业绩带来积极影响 [1] 分红情况 - 2024年度,公司拟以实施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拟分配现金红利总额为33,835,500.00元(含税),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45.63% [2] 股价与市值管理 - 公司管理层关注二级市场股价,坚持通过市场开拓等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经营业绩回报投资者 [2][3] - 对于定向增发、并购重组、股份回购等方式,待时机成熟时适时选择 [3] 智慧环保业务 - 公司旗下南京中电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智慧环保等系统解决方案 [4] - 利用数字科技打造智慧环保一体化平台,借助人工智能提升项目实施、运营及管理效率 [4][5] 核电站水处理业务 - 公司在核电站水处理领域具有技术、业绩、客户、人才团队等综合优势,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 [5] - 2024年承接多个核电水处理项目,巩固了在核电市场的优势地位 [5][6][28] 盐湖提锂业务 - 公司发挥技术优势和经验,进行纳滤膜等应用的研发及跨界拓展,组建研发团队,完成工艺路线制定及核心关键设备研发 [6] - 正进行技术市场交流和推广,跟进相关项目,待招标时参与竞标 [7] 盈利增长点 水务业务 - 大工业水处理领域突破新型领域业务,巩固传统行业领先地位;城镇水环境治理领域聚焦市政水务市场方向,拓展重点业务 [8] - 发挥膜应用技术优势,加速技术研发产业化,布局新领域,加强合作实现产业协同 [8] 固危废业务 - 以污泥耦合处理业务为核心,拓展新领域,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布局优质处理基地 [9] - 已投产项目扩大污泥来源,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承接土壤修复项目扩大市场份额 [9] 烟气治理业务 - 扩大新技术领域业务量,依托典型业绩复制推广,拓展非电烟气治理市场 [9] - 研发节能型设备,储备碳回收及利用技术,响应碳中和计划 [9] 数字智慧环保业务 - 应用智慧环保一体化运营平台项目成果,做优做强智慧环保一体化平台,提供远程运营服务 [10] - 以技术为基石,优化现有系统设计,推动公司向新型工业化拓展 [10] 公司特色技术与优势 - 废水处理零排放及纳滤膜分离技术入选《国家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征集》,具有节能降耗等优势 [12] - 全膜法水处理工艺及设备具有高效去污等优点,市场占有率位于全国前列 [12] - 分布式智慧水体/水质净化技术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一带一路”技术储备库》,具备智慧节能减排等优点 [13] - 污泥干化耦合处理技术获评国家“一带一路”百强环保技术等,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规模化处置 [14] 行业与公司业绩对比 - 截止目前,本行业已披露2024年度报告及业绩预告的公司中,半数以上公司业绩处于亏损状态 [15] 供应链管理策略 - 密切关注设备和原材料价格走势,调整采购策略,扩大供应商范围,做好备品备料,强化营业成本控制 [17] - 对在手合同全面梳理,分散供应,跟踪贸易政策,加强与客户沟通,构建供应链安全体系 [18] 行业发展前景 水务产业 - 污水治理市场向多领域下沉,小型化等污水处理技术及装备需求旺盛,污水处理价格可能调整提升 [19] - 市政污水提质增效等细分领域前景可观,直饮水市场和农村污水处理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19][20] 固危废产业 - 固体废物产生量庞大,固废处理行业市场份额分散,污泥处置率低,土壤修复等市场潜力大但存在短板 [20] 烟气治理产业 - 产业从“规模扩张”到“技术驱动”转型,非电市场与双碳目标重塑产业生态,带来新发展机遇 [20] 烟气治理核心技术与产品 - 公司自主研发烟气治理一体化核心技术,包括CCFB半干法脱硫等多种技术 [21] - 最新研发定连排余热回收等技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节水等意义 [21] - 核心技术注重降耗减排及资源回收利用,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计划 [22] 公司领先技术 - 公司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自主研发多项核心技术,拥有专利等五百余项 [25][26] - 高盐废水零排放等多项技术入选相关推荐项目或获科技奖项,为市场开拓提供支撑 [26] 核电水处理业务占比 - 2024年主要核电水处理项目累计合同额约3.63亿元,公司在国内核电水处理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28] 海水淡化业务 - 公司在大工业水处理领域综合服务能力突出,在核电站常规岛水处理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28][29] - 已承接实施多个海水淡化水处理项目,未来将开拓业务领域,加强研发创新 [29] 产业创新平台 - 公司按“一体两翼”模式打造环保产业创新平台,包括“3337”内容 [30] - 技术研发采用多种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发挥“平台孵化器”功能,集聚人才团队,引进和孵化企业50余家 [30][31] 业绩预测 - 2025年公司将发挥综合优势,做好各项工作,为股东创造回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31][32] 饮用水核心技术 - 公司全膜法水处理适用于饮用水处理,包括超滤、纳滤、反渗透等膜应用技术,有相关工程业绩 [32] - 根据原水水质情况制定针对性工艺路线,水质较好地区优先选择超滤或纳滤,海水等采用反渗透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