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
搜索文档
2025年1-8月全国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出口货值为1205.5亿元,累计下滑4.5%
产业信息网· 2025-10-05 09:46
行业出口数据 - 2025年8月全国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出口货值为147.6亿元,同比下降11.9% [1] - 2025年1-8月行业累计出口货值为1205.5亿元,累计同比下降4.5% [1] 相关上市公司 - 涉及公司包括万里马、中胤时尚、恒辉安防、ST奥康、红蜻蜓、ST起步、健盛集团、天创时尚、康隆达、牧高笛、哈森股份、扬州金泉 [1] 数据来源与报告 -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1] - 相关报告引用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制鞋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1]
城市24小时 | “工业第一城”,继续“拥抱”传统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23:52
深圳传统产业升级政策 - 深圳推出12条政策措施,目标经过3年左右时间推动全市传统产业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 [1] - 政策核心路径为深化技术赋能、生态共建、模式创新,探索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路径 [1] - 强化基金赋能,打造“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产业资本+专业投资机构”的多元投资支撑模式,支持设立并购基金和智能眼镜等产业专项基金 [1] 深圳传统产业基础与转型方向 - 深圳传统产业基础雄厚:高端女装品牌数量、市场占有率、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黄金珠宝行业年工业产值全国首位,全年黄金提货量约占上海黄金交易所70%;中高端眼镜产量约占全球50% [2] - 推动家居、家电、健身器材、眼镜、手表、玩具全面导入人工智能技术,三年内推动100家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2] - 鼓励传统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性能材料、国潮IP等融合,目标至2027年培育打造跨界融合时尚新品和国潮爆款产品100个以上 [3] 深圳整体工业实力 - 深圳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 [1]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8.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为58.2% [1] 其他地区产业与消费政策 - 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标准化试点落地上海,将围绕具身智能训练场制定80余项标准 [6] - 上海市印发《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目标到2028年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品牌集群 [7] - 深圳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细则,涵盖载人航空器适航取证、低空物流、通航航线等资助项目 [8] - 财政部、商务部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支持50个左右城市,中央财政对超大特大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4亿元 [10] 养老基金投资业绩 - 2024年末养老基金资产总额28396.52亿元,权益总额23350.03亿元 [12] - 地方养老基金2024年投资收益额1056.88亿元,投资收益率5.52%;自2016年12月受托运营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4123.59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5.06% [12] 城市人才吸引力 - 2024年度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综合排名前二十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苏州、深圳、南京等 [13] - 大中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前十城市包括海口、珠海、常州、保定、无锡等 [13]
12条措施助传统产业“智变”
搜狐财经· 2025-09-30 07:13
核心观点 - 深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举措与目标,计划通过12条政策措施,力争3年内使全市传统产业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 [1] 产业基础与现状 - 高端女装品牌数量居全国前列 [1] - 黄金珠宝行业年工业产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 [1] - 中高端眼镜产量约占全球50% [1] - 拥有7家中国钟表"十强企业" [1] 政策措施与支持体系 - 围绕服装、黄金珠宝、家具、眼镜、钟表、皮革等领域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 [2] - 充分发挥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超高清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作用 [2] - 支持国企与传统产业龙头企业设立并购基金 [2] - 鼓励国有资本联合行业协会设立智能眼镜等产业专项基金 [2] - 打造"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产业资本+专业投资机构"的多元投资支撑模式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以"揭榜挂帅""三首工程"等方式,围绕钟表机芯、眼镜镜片、珠宝工艺材质、服装面料等关键材料和核心器件开展技术攻关 [2] - 实施《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 [2] - 推动家居、家电、健身器材、眼镜、手表、玩具全面导入人工智能技术 [2] - 三年内推动100家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3]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实施《深圳市打造一流质量品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措施》 [3] - 鼓励传统产业制造业企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性能材料、国潮IP等实现融合发展 [3] - 支持企业申报"中国消费名品" [3] - 力争至2027年,全市在传统产业领域新增中国消费名品10个以上,培育打造跨界融合时尚新品和国潮爆款产品100个以上 [3] - 大力支持举办"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深圳环球设计大奖"鲲鹏奖"、"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等活动 [3] - 全力推动办好国际AI眼镜展、国际家具展、国际珠宝展、国际玩具展等深圳本土专业展览 [3] - 开展"携手共赢"百场产业对接活动 [4] - 积极搭建与京东、1688平台等龙头电商的沟通渠道 [4] - 组织深圳服装品牌参加米兰、巴黎时装周,支持眼镜、钟表等领域企业参加CES、IFA、MWC等国际展会 [4] - 建设运营企业出海综合服务平台 [4]
当“中国工业”遇上“全球设计”:用自己的故事“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9-27 05:32
活动概况与规模 - 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为期7天,是业界重要的国际化交流对接盛会[1] - 该活动自2018年起已举办8届,累计吸引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88家设计机构、创新企业参展,展出国内外设计精品超2.4万件[1] 设计对接与产业融合 - 活动组织意大利、丹麦、日本等系列设计对接会,推动前沿设计理念和先进设计技术与河北省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深度融合[1] - 国际对接会精准链接全球设计力量,分别聚焦白沟箱包、清河羊绒、辛集皮革等河北时尚产业集群需求,以及霸州家具、香河家具、正定家具等产业集群设计创新和雄安新区建设单位采购需求[2] - 设计对接同时服务于滦州装备制造、徐水新能源、河间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和设计工艺精进需求[2] 设计创新与产品案例 - 法比奥·维尔德利设计工作室推出竹编蓝牙音响,将现代设计与中国传统材料巧妙结合[1] - 雄安作品“苇筑新生—雄安生态建筑系统”采用新型芦苇材料,已出口到17个国家和地区,每吨芦苇做成建筑材料后,仅中端产品价格能翻20倍[3] - 设计被视为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而不仅是产品的美化工具[3] 市场趋势与品牌出海 - 设计出海对接会为河北企业搭建与国际资源对接的桥梁,拓宽中国品牌出海路径[2] - 潮玩出海被视为好时机,因Z世代崛起、悦己经济、IP经济等因素让潮玩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且中国潮玩产业链非常成熟[3] - 海外市场竞争优势在于产品背后的设计和故事,品牌需在海外市场讲好自己的故事[3] 平台功能与行业影响 - 雄安新区作为“全球设计·雄安发布”的平台功能日益凸显[3] - 活动吸引全球设计界目光,设计师希望在这座“未来之城”寻找新的设计灵感[1]
中胤时尚连亏1年半2020年上市即巅峰募5.38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14: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9亿元 同比下降7.04%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50.70万元 较上年同期-1552.35万元亏损收窄83.85%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438.14万元 较上年同期-1304.33万元亏损收窄66.41%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33.98万元 同比增长52.82% [1] - 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3322.61万元 扣非净利润-2667.13万元 [1] 首次公开发行 - 2020年10月29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数量6000万股 发行价格8.96元/股 [1] - 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50.00元 为历史最高价 [1] - 募集资金总额5.38亿元 净额4.77亿元 较原计划少9927.03万元 [2] - 发行费用6028.01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4838.40万元 [2] 募投项目 - 原计划募集5.77亿元用于设计展示营销中心建设、年产200万双鞋履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营运资金四大项目 [2]
轻工业两年路线图出炉!三部门发文稳增长,保持国际竞争优势
华夏时报· 2025-09-21 10:57
行业地位与规模 - 轻工业服务14亿人口 覆盖衣食居用行和文娱旅美尚等产业 是促消费和惠民生的主力领域[2] - 年出口额达9254亿美元 占全国出口总额25.9% 占全球轻工贸易比重超30%[2][3] - 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14万家 实现营业收入23.2万亿元 利润1.5万亿元 带动就业1792万人[3] - 前七个月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 营业收入13.2万亿元 利润7601.1亿元[3] 政策支持与发展目标 - 三部委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明确未来两年发展路线图[2] - 目标到2026年新增300项升级创新产品 培育10个规模超1000亿元特色产业产区[4] - 部署15项任务 包括强供给、促消费、稳出口、优生态和增动能[4] - 通过加快产品创新、加强质量保障和加力品牌培育三大措施优化供给结构[4] 国际竞争与出海战略 - 在家电家具皮革等重点领域 产品出口额占全球市场超40%[7] - 支持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设 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7] - 建设海外综合服务站 引导企业全球合理布局[7] - 海尔收购GE家电 美的收购库卡机器人 安踏收购始祖鸟等案例推动多维度出海[7] -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国际产能合作 推进技术文化和生态共建[8] 增长动力与转型方向 - 智能家居、老年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产品成为新增长点[4] - 通过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保持国际竞争力[6] - 利用东南亚非洲中东欧等新兴市场需求拓展国际化经营[6] - 从单纯产品出口向生产技术标准管理多维协同出海转型[7]
三部门联合印发!优供给促消费稳出口,轻工业稳增长方案出台
证券时报· 2025-09-20 09:04
政策核心目标 - 2025至2026年轻工业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1] - 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 [1] - 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等新增长点快速发展 [1] - 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1] 优供给任务部署 - 加快产品创新,开展消费品供需适配行动,依托人工智能精准挖掘消费需求 [2] - 加强质量保障,强化强制性国家标准约束,推动电动自行车、玩具、儿童手表等10类产品标准制修订 [2] - 每年完成300项行业标准修订,完善轻工标准体系 [2] 促消费措施 - 支持家电、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围绕健康、养老、育幼、文旅等消费热点打造新增长引擎 [2] - 在家电、运动器材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研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产品,培育工业垂类大模型 [2] 稳出口方向 - 支持家电、家具、皮革、照明、酒类等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设 [2] - 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和海外综合服务站 [2] - 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形成多方共赢的投资模式 [2] 企业落实路径 - 企业需加强技术引领、突出优质优价、强化品牌建设、优化全球布局 [3] - 企业应积极响应政策、加快转型升级,主动退出低效产能,提升高端供给能力 [3]
优供给促消费稳出口 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出台
证券时报· 2025-09-20 08:43
行业定位与政策目标 - 轻工业是国民经济优势产业和民生产业 承担稳增长 促消费 稳定出口 扩大就业的重要任务 [1] - 政策主要目标为2025至2026年 行业规模稳中有升 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 [1] - 计划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 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1] 供给侧优化任务 - 加快产品创新 开展消费品供需适配行动 依托人工智能精准挖掘消费需求 [2] - 加强质量保障 推动电动自行车 玩具等10类产品标准制修订 每年完成300项行业标准修订 [2] - 加力品牌培育 支持家电 家具等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设 [2] 促消费与需求侧举措 - 支持家电 家装厨卫 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围绕健康 养老 育幼等消费热点打造新增长引擎 [2] - 在家电 运动器材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研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产品 培育工业垂类大模型 [2] 稳出口与国际布局 - 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 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和海外综合服务站 [2] - 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 形成多方共赢的投资模式 [2] - 企业需优化全球布局 主动退出低效产能 提升高端供给能力 [3]
三部门联合印发!优供给促消费稳出口 轻工业稳增长方案出台
证券时报· 2025-09-20 08:38
行业定位与政策目标 - 轻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优势产业和民生产业 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 承担稳增长 促消费 惠民生 稳定出口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任务 [1] - 《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商务部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 主要目标为2025至2026年轻工业在稳增长 促消费 惠民生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 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 [1] - 政策旨在培育新增长点 包括智能家居 老年和婴童用品 体育休闲时尚产品 并计划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 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1] 供给侧优化措施 - 围绕优质供给部署三大任务 包括加快产品创新 加强质量保障和加力品牌培育 [2] - 具体措施包括开展消费品供需适配行动 依托人工智能精准挖掘消费需求 强化强制性国家标准约束 推动电动自行车 玩具等10类产品标准制修订 每年完成300项行业标准修订 [2] - 政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引领 突出优质优价 强化品牌建设 并呼吁企业主动退出低效产能 提升高端供给能力 [3] 促进消费与拓展内需 - 促消费措施包括继续支持家电 家装厨卫 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并围绕健康 养老 育幼 文旅等消费热点打造新增长引擎 [2] - 拓展人工智能在轻工领域应用 在家电 运动器材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研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产品 培育工业垂类大模型产品 形成高质量工业数据集和标杆应用案例 [2] 稳定与扩大出口 - 支持家电 家具 皮革 照明 酒类等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设 [2] - 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 建设海外综合服务站 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 [2] - 企业落实路径包括优化全球布局 积极响应政策 [3]
【新华解读】轻工业两年发展定调:目标突出“稳”字 防“内卷外化”
新华财经· 2025-09-19 21:52
行业地位与现状 - 轻工业是国民经济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 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2024年轻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15.4% [3][10] - 2024年规上企业营业收入23.2万亿元 全行业出口9254亿美元 占全国出口总额25.9% 带动就业1792万人 [10] - 行业面临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 国内需求不振 预期偏弱等问题 稳增长任务艰巨 [3] 主要发展目标 - 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 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 [1][4][10] - 智能家居 老年和婴童用品 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等新增长点快速发展 [1][4][10] - 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 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6][10] 国际竞争优势维护 - 支持家电 家具 皮革 照明 酒类等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设 [11] - 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加强与东南亚 非洲 西亚及中东等地贸易投资合作 [11] - 规范出口市场秩序 坚决遏制非理性价格竞争 防止"内卷外化" [11] - 积极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 [11] 产业升级与创新举措 - 推动数字化转型 拓展人工智能在轻工领域应用 开展智能家居大规模推广应用行动 [8][11] - 加强质量品牌 绿色低碳 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标准供给 每年完成300项行业标准制修订 [13] - 强化强制性国家标准作用 完成玩具 儿童手表 智能锁具 家用燃气灶具等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 [1][13] - 加速智能家电 生物制造 高端自行车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13] 消费促进与供给优化 - 促进扩大传统消费 培育新消费增长点 加快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应用 [6][7] - 开展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行动 重点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 加力品牌培育和宣传推广 [13] - 提升符合市场需求及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端产能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