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

搜索文档
据英国金融时报:麦肯锡在过去18个月裁减了逾10%的员工,为其近100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裁员之一。
快讯· 2025-05-28 05:14
麦肯锡裁员情况 - 公司在过去18个月内裁减了逾10%的员工 [1] - 此次裁员规模为公司近100年历史上最大之一 [1]
“国际工程市场开发程序七步法”直播课圆满收官:聚焦实战,赋能海外工程人才成长
搜狐财经· 2025-05-21 22:20
课程概述 - 高登在线课堂主办的"新国际形势下的海外工程人才实战特训营"首场直播课成功举办,主题为"国际工程市场开发程序七步法",由资深专家王老师主讲,吸引多家工程企业学员参与 [1] - 课程聚焦国际工程市场开发的核心逻辑与实操流程,结合实战案例,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 [1] 师资与课程框架 - 主讲人王老师为教授级高工、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拥有30余年工程项目经验,其中20余年专注国际工程领域,曾担任多个海外项目经理及驻外机构负责人 [2] - 课程以"2W1H"(What、Why、How)为主线构建知识框架,系统梳理国际工程市场开发逻辑 [2] 国际工程市场开发基础概念 - 国际工程市场定义为跨国工程产品、服务等技术经济交换活动场所的集合 [3] - 市场开发是企业为获取国际工程订单开展的跨国经营活动,核心为"找项目",业务范围覆盖市场分析、战略制定、招投标及合同签署全链条 [4] - 市场开发六大作用:促成交易、构成企业核心业务、为经营项目前提、影响经营成果、贴近市场需求等 [4] 市场开发七步法核心内容 1. **设立市场开发网点**:需满足总部决策、当地法规及开发需求三条件,流程包括注册准备、资质获取、使领馆备案等,机构形式含代表处、分公司及区域总部 [6] 2. **熟悉当地市场**:分析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跟踪工程市场结构(房地产、能源等)及竞争对手(中资、当地企业) [6] 3. **建立市场关系**:覆盖国家管理组织、客户、竞争者等七类关系,通过关系网络获取信息与支持 [6] 4. **获得项目信息**:开发方式分消极、积极与创造性三类,需建立动态信息库管理直接/间接信息 [7] 5. **确定目标项目**:通过六步验证信息可信性,评估客户需求、项目可行性等,优先选择资金支持、技术风险小的项目 [8] 6. **项目跟踪开发**:需两级评审决策,工作包括制定方案、接触业主、参与前期进程等 [8] 7. **投标报价策略**:境外机构角色依项目规模而定,报价策略含低报价、高风险高收益等六种 [8] 实战案例与学员反馈 - 案例包括阿联酋合资公司注册流程、中东港口项目信息甄别、2008年中东与南亚项目风险对比,强调合规性、信息验证及风险平衡 [12] - 95%学员认为课程内容实用,七步法逻辑严密可直接落地执行 [14] 后续课程体系 - 系列课程涵盖合同管理、成本管控、HSE管理等,形成"市场开发—合同管理—项目执行—运营支持"全链条体系 [15] - 具体课程如5月22日"国际工程合同风险解析"、6月3日"全过程成本管控"等,每课时2小时 [16] 主办方背景 - 高登在线课堂隶属武汉高登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专注项目管理培训与咨询,服务3000余家工程技术企业,覆盖设计单位90%、施工单位80% [22][23] - 公司提供培训、咨询、信息化及课题研究四位一体服务,累计培训学员15万人次 [23]
从上海出发!跨国企业深化在华本土布局
国际金融报· 2025-05-15 14:39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 营商环境优、人才资源足、政策支持强、市场空间广成为跨国公司扎根中国的关键因素 [1] - 上海在经济、人才、产业、资金、配套设施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日系企业在华投资的主要城市之一 [4] - 跨国公司通过本土化战略深化在华布局,例如丹纳赫打造以上海为基点、辐射全国的产业新版图 [9] ABeam Consulting的在华发展 - ABeam Consulting自2003年在上海设立据点以来,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实现了飞速成长,目前在中国多地设立分支机构 [4] - ABeam China拥有超过1100名员工,其中上海员工超过600名,旗下拥有"德硕"和"艾宾"两大业务品牌 [7] - 公司最初从制造业和零售业切入中国市场,近十年拓展至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中国本土客户增多,企业规模扩大2.5倍 [7] - ABeam Consulting集团在全球拥有约8300名员工,服务于700多家客户,覆盖制造业、航空业、汽车、金融等多个领域 [8] 丹纳赫的在华布局与创新 - 丹纳赫在中国打造了九大本土研发制造基地、五大区域中心,本土布局不断深化 [9] - 丹纳赫全球首发了由上海研发制造的QPix FLEX微生物克隆筛选系统,这是第一款由中国团队全程主导研发的全球创新产品 [12] - 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表示,上海政策支持力度大、创新成本低,是产品按时上市的关键因素 [12] - 丹纳赫启动"创升中国"战略,目标是在华销售的产品80%在中国生产,本土工厂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80%在国内采购 [14] - 丹纳赫在华员工约6000名,几乎均来自中国 [14] 其他跨国企业在华投资动态 - 罗氏制药中国宣布投资20.4亿元人民币在上海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强化供应链和本地化生产布局 [15] - 新建项目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用地约53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将成为罗氏在中国的第二个创新药物生产基地 [15]
从本土实践到全球标杆:撬动咨询荣获ICMCI国际权威巅峰认证
中金在线· 2025-05-12 10:42
公司表现 - 撬动企业战略咨询董事长姚荣君作为唯一战略咨询专家受邀出席ICMCI亚太峰会 [1] - 公司独创的"定位方程"理论体系助力霸王茶姬实现全球化扩张 海外门店突破6000家 年营收超200亿元 [3] - 霸王茶姬案例成为撬动咨询实战效能的证明 奠定其在中国及全球战略咨询行业的领先地位 [3] - 姚荣君发表主旨演讲《定位方程:从理论传承到全球创新》 分享创新理论与实践经验 [4] - "定位方程"融合西方管理科学与中国商业实践 引入"战略算法"突破传统定位理论局限性 [4] - 演讲获得国际咨询界高度赞誉 ICMCI主席称其为"完美典范" [6] - 公司与国际权威机构进行深度对话 强化合作并奠定国际化基础 [6] 行业影响 - 中国战略咨询机构影响力正被国际管理咨询界持续关注 [1] - ICMCI主席指出中国将在推广全球咨询标准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1] - 峰会成为见证中国战略咨询创新与智慧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1] - 中国咨询机构的创新实践为全球战略咨询行业带来新思考 [8] - 融合本土智慧与国际视野的模式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 [8]
AI已经这么巡店了,你还不知道吧!
虎嗅APP· 2025-05-07 18:58
以下文章来源于虎嗅智库服务 ,作者虎嗅智库 虎嗅智库服务 . 虎嗅智库是聚焦企业数字化、AI创新实践的新型研究服务机构。 虎嗅智库希望通过大模型产品专家、头部咖啡品牌AI实践决策者、顶级管理咨询机构合伙人现身 说法,从技术能力到实践案例再到方法论与战略等不同角度解析AI落地案例的关键解题思路和案 例细节,从而为线下实体企业门店终端的AI业务实践提供有效决策参考。 扫码或点击立即报名 研讨会上,通义实验室AI产品专家如约将分享从AI技术代际跃迁看大模型底层技术能力及路径演 进、通义大模型对线下实体终端管理场景痛点理解、聚焦智能门店管理尤其是巡店场景下AI应用 Roadmap。 库迪咖啡COO李洪波将介绍库迪咖啡AI巡店实践案例。库迪咖啡巡店体系自2024年年中上线后, 半年内完成部署一万家店,准确率可高达95%。针对门店安全隐患,标准化执行不到位,员工对 检查结果有异议等诸多门店管理端的业务问题,李洪波都将给出库迪咖啡的思考应对和实践。 德勤中国合伙人戴自强将从AI在实体企业应用现状出发,拆解实体门店AI应用的核心挑战,并结 合德勤提出的"三步走"实施路径,探讨如何将大模型能力转化为可持续的降本增效动能。 更多 ...
CRA(CRAI)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1 23: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9%,达到1.819亿美元,创公司历史上最高季度收入 [5] - 非GAAP净利润、摊薄后每股收益和EBITDA同比分别增长11%、13%和11%,各利润指标均创季度新高 [6] - 顾问人数较2024年第一季度减少5%,与上一季度持平;咨询利用率同比提高至76% [7] - 项目线索流量同比增长5%,新项目发起量同比增长3% [8] - 非GAAP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不包括2%的非员工专家佣金)占收入的15.9%,去年同期为15.6% [19] - 第一季度非GAAP有效税率为27.2%,2024年第一季度非GAAP有效税率为28% [19] - 第一季度末DSO为107天,上一季度末为106天,其中包括65天的已开票和42天的未开票 [19] - 第一季度末现金为2560万美元,循环信贷安排下借款为8500万美元,净债务为5940万美元 [20] - 2025财年全年,公司预计收入在7.15亿 - 7.25亿美元之间,非GAAP EBITDA利润率在12% - 13%之间 [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能源、金融、知识产权和生命科学四个业务板块实现两位数收入增长,反垄断和竞争经济学业务板块季度收入创新高 [6] - 法律和监管服务收入第一季度增长约5% [9] - 管理咨询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能源和生命科学业务板块实现两位数收入增长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法律市场总案件提交量和法院判决总数较2024年第一季度分别增长132% [9] - 全球并购活动在2025年第一季度达到885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是2022年以来交易最活跃的开局季度 [9][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优化服务组合,重新配置公司特定领域的团队 [16] - 公司的反垄断和竞争经济学业务板块在行业中表现出色,持续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客户忠诚度高 [58][5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2025年开局表现感到鼓舞,重申全年财务指引,但也意识到全球宏观经济、商业和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业务 [17] - 公司希望生命科学业务板块的良好势头能延续到第二季度及2025年全年 [26]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一季度公司进行了团队重组,影响约15人,产生的重组费用被之前记录的绩效奖励相关非现金费用的转回所抵消 [16]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支出包括2740万美元用于获取和留住高级人才,100万美元用于资本支出,350万美元用于向股东支付股息 [20] - 2025年6月2日,公司将为纳斯达克敲响开市钟,庆祝公司成立60周年 [6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4月至今的业务活动情况以及对重申全年指引的信心影响 - 公司第一季度开局缓慢,业务活动在2 - 3月逐渐增加,4月前两周延续了3月的趋势,但目前判断趋势能否持续还为时过早 [23][24] 问题2: 生命科学业务板块的业务机会和前景 - 生命科学业务板块在地理区域和业务领域都取得了成功,公司希望其良好势头能延续到第二季度及2025年全年 [25][26] 问题3: 员工人数增长和人才保留计划 - 2024年第二季度的员工人数调整仍影响同比数据,目前员工人数与上一季度持平 公司会持续优化投资,确保业务部门盈利,同时仍在各业务板块投资以实现员工人数增长,中长期员工人数增长应与收入增长大致相符 [28][29][30] - 第一季度的人才支出用于新人才获取和保留,与预期相差不大,公司对员工选择留在公司感到满意 [31][32][33] 问题4: 业务增长与外部头条新闻的关联 - 难以将业务增长与特定外部头条新闻直接关联,宏观和地缘政治环境的冲击以及行业震荡带来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客户决策暂停,但公司业务从1月的缓慢开局逐步增长,希望这一趋势能持续 [39][40][41] 问题5: 近期活跃的行业垂直领域 - 公司各业务板块都在增长,虽然增速不同,但多元化的业务组合使公司能够取得优异的财务业绩 [43][44] 问题6: 公司和客户在员工返回办公室方面的情况 - 公司对客户员工返回办公室情况的了解主要来自媒体报道,无一手信息 公司内部在管理层要求和员工参与方面没有显著变化,员工平均每周在办公室工作超过三天,且疫情前员工也并非每周五天都在办公室 [46][47][48] 问题7: 团队重组的原因和受影响的业务领域 - 公司为优化业务组合进行团队重组,不详细说明受影响的地理区域和业务领域是为了尊重受影响的员工,且这并不代表相关业务的整体健康状况 公司希望通过披露让股东更清晰地了解未来盈利预期 [55][56][57] 问题8: 反垄断和竞争经济学业务板块的需求趋势 - 该业务板块是公司最大的业务板块,在行业中表现出色,不仅在并购相关活动中增长,还在各种反垄断调查中提供支持,即使市场放缓,其需求依然强劲 [58][59] 问题9: 跨业务和跨办公室合作的频率和重要性 - 跨业务和跨办公室合作可能被低估,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 随着业务复杂性增加,资源整合的机会将增多,地理区域间的合作也由来已久 [60][61][62]
中国制造未来走向全球的秘诀:成本效率与技术领先双剑合璧
麦肯锡· 2025-04-23 18:03
宏观经济与制造业转型背景 - 宏观经济进入低速发展新常态,制造业内卷激烈,成本效率与技术领先成为行业共识 [1] - 麦肯锡提出卓越企业成长计划,覆盖研发、生产运营、营销、人才及AI的端到端转型体系,助力企业构建规模、技术、管理三位一体的竞争优势 [1][2] 研发能力提升 - 研发转型围绕产品管理、系统开发、敏捷NPI、数字化研发四大维度,目标为提升研发投入科学性、项目转化率、上市速度及效率 [3] - 产品管理需建立全面路线图,从战略、市场、运营等7维度评估,并组建专业团队解决技术导向过强、数据不足等痛点 [8] - 系统开发采用V字模型,从需求拆解到验证构建完整流程,确保平台级产品质量 [9] - 敏捷NPI通过跨职能小队、同址办公、Scrum机制缩短沟通链条,加速客户定制化产品上市 [13][14] - 数字化研发需结合PLM系统优化项目管理、工程师效率等4大维度,引入生成式AI工具如虚拟研发专家提升知识管理 [18] 精益生产与成本优化 - 通过端到端成本管理流程优化、数字化工具应用及组织协同,科学测算并逼近理论成本极限(TCL) [19][20][21] - 数字化工具如AI分析物料成本、基于价值的设计(DtV)及柔性自动化可提升效率,实现10-35%成本节约 [20][25] - 质量管理需系统性解决根本原因,构建QMS体系及3F方法(集训、实践、辅导)强化团队能力 [26][27] 销售与业务增长 - 企业面临营销策略、客户管理等9大痛点,需重点突破客户管理、目标设定及销售管理 [31][32][33] - 大客户管理采用"铁三角"模式(客户经理、技术总工、交付经理),通过六步法分析制定销售策略 [37][38] - 销售目标需结合"自上而下"(市场趋势)与"自下而上"(客户需求)路径,强化过程监控与激励机制 [39][40] 人才与组织协同 - 能力建设需覆盖职能、领导力、数字化等维度,通过记分卡评估绩效并设计激励体系 [41][42] - 文化变革借助组织健康指数(OHI)对标全球企业,定制化工具推广新行为模式 [42] AI与数字化转型 - 生成式AI可为高端制造业创造约3500亿美元效益,需避免6大误区如过度乐观技术变现速度、忽视组织底座重构等 [43][50] - 五大部署举措:数字化路线图重构28个"业绩基石"、人才能力内外并举、敏捷运作模式、技术底座合规设计、数据治理以用促治 [47][53][54] - 推广需董事会至前线团队全员参与,通过定制培训与工具实现技术变现 [55] 转型实施方法论 - 三阶段流程:诊断(2-6周现状分析)、优化(6-12个月速赢项目)、工作(常态化持续改善) [56] - 成功关键为战略视角、务实心态与规模化思维结合,内生效率提升与外延增长并重 [56][57]
一举登科 | 科尔尼2025暑期实习正式启动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4-11 17:17
招聘信息 - 科尔尼管理咨询面向2026年毕业的国内外高校在校生开放2025暑期实习项目申请 专业不限 学历涵盖本科学士 研究生硕士及博士在读 [2][3] - 申请者需具备逻辑思考 数据分析能力 沟通协调及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要求出色的中英文双语能力 [3] - 工作地点为上海 可能随项目团队出差 申请者需持有中国大陆实习或工作的合法身份 [3] 申请流程 - 申请需通过指定网址或扫描二维码提交 链接为https://kearney.taleo.net/careersection/01c/jobdetail.ftl?job=005YN [6] - 申请截止时间为2025年4月27日北京时间9:00前 [7] 注意事项 - 公司声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进行内推或招聘 所有流程由科尔尼团队统一展开 提醒申请者防范诈骗信息 [10] - 官方问题反馈渠道为gc-recruiting@kearney.com [10]
埃森哲《2025AI技术展望报告》,AI自主宣言:可能无限,信任惟先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2025· 2025-04-03 11:57
AI自主宣言:信任为核心的战略蓝图 - AI正从辅助工具向自主实体转变,具备解决新问题、创造新发明、革新行业格局的能力 [2][3] - 企业需建立多维信任机制:客户信任AI可靠性、企业信任AI决策合规性、员工信任AI协作性 [4] - 信任是释放AI潜力的基础,需融入技术设计、部署和治理全环节,成为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 二进制大爆炸:软件工程范式革命 - 生成式AI与AI智能体结合,颠覆传统软件开发模式,从逐行编码转向自然语言指令驱动 [5] - "认知数字大脑"概念提出:由互联AI智能体构成,具备自主优化流程、预测风险、动态演进的能力 [6] - 未来可能出现完全由AI运营的初创公司,ERP系统将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定制业务流程 [6] 品牌新门面:AI驱动的超个性化体验 - AI成为企业与客户互动的主要界面,提供7x24小时情境感知服务(如银行AI顾问、零售AI导购) [8] - 挑战在于确保AI传递品牌价值一致性,避免偏见和机器感,需融合品牌战略与用户体验设计 [9] - 成功的AI交互需透明化设计,明确告知客户AI身份并提供人工介入选项 [9] 大模型进入实体:具身智能的产业应用 - 大模型与机器人技术结合,赋予机器人在物理世界中感知、理解和行动的能力(如仓库自主导航机器人) [11][12] - 具身智能将重塑制造业、物流、医疗等行业,解决劳动力短缺并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性 [12] - 需建立机器人安全协作的信任机制,包括测试、验证和监管框架 [13] 人机学习循环:共生共进的工作范式 - AI增强人类能力:自动化重复任务、提供个性化技能培训,提升员工创造力和幸福感 [15] - 人类反馈优化AI:纠正错误、提供专业知识,推动AI从"可用"到"可靠"的进化 [16] - 未来工作者需具备AI协作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企业需调整组织架构促进人机共生 [17] 未来知识库资源 - 平台收录8000+篇前沿科技资料,涵盖AI、脑科学、能源等领域,每周更新超100篇 [21] - 精选报告包括《谷歌2025年AI Agent白皮书》《WIPO交通运输未来趋势报告》等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