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零部件制造
搜索文档
股市必读:统联精密(688210)10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79.05万元,占总成交额1.61%
搜狐财经· 2025-10-14 02:14
股价与交易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3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54.8元,下跌5.4% [1] - 当日换手率为5.46%,成交量为8.81万手,成交额为4.8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79.05万元,占总成交额1.61%,游资资金净流出2076.11万元,占总成交额4.28%,散户资金净流入2855.16万元,占总成交额5.88% [1][3]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已于2025年10月13日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 [2][5] - 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9,500万元 [2][4] - 募集资金拟用于“新型智能终端零组件(轻质材料)智能制造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2][4] - 本次发行可转债期限为6年,每张面值100元,将向原股东优先配售 [2][4] - 本次发行尚需获得上交所审核同意及中国证监会注册,债券上市尚需上交所批准 [2][4][5] 公司财务与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精度、高密度、形状复杂的精密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包括MIM产品、其他金属制品、塑胶产品及模治具等,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 [1][2][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0,208.08万元,净利润为487.31万元 [2][4] - 报告期各期净利润分别为9,490.35万元(2022年)、5,877.16万元(2023年)、7,463.31万元(2024年)和487.31万元(2025年上半年) [4] - 报告期内客户集中度较高,分别为74.71%(2022年)、73.31%(2023年)、71.86%(2024年)和67.96%(2025年上半年) [4] - 报告期内外销收入占比较高,分别为66.08%(2022年)、60.68%(2023年)、67.69%(2024年)和72.74%(2025年上半年) [4]
统联精密股价跌5.57%,金鹰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25.98万股浮亏损失768.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14:41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10日公司股价下跌5 57%至57 61元/股 成交额2 93亿元 换手率3 06% 总市值92 98亿元 [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12日 于2021年12月27日上市 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 [1]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高精度 高密度 形状复杂 外观精美的精密零部件的研发 设计 生产及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 其他金属工艺制品及塑胶制品占比66 47% MIM产品占比30 78% 模治具及设备占比1 43%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1 32% [1] 主要流通股东情况 - 金鹰科技创新股票A为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225 98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 41% [2] - 10月10日股价下跌导致该基金单日浮亏约768 35万元 [2] 相关基金表现 - 金鹰科技创新股票A最新规模31 9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为50 04% 近一年收益率为65 86% 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69 93% [2] - 该基金基金经理陈颖累计任职时间10年125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86 62亿元 [3]
统联精密10月9日获融资买入6526.02万元,融资余额4.6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09:36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10月9日公司股价下跌2.31%,成交额为3.84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6526.02万元,融资偿还7038.92万元,融资净卖出512.89万元 [1] - 截至10月9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4.65亿元,其中融资余额4.6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73%,该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 融券方面,10月9日无融券交易,融券余量为0股,融券余额为0元,但该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80%分位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精度、高密度、形状复杂、外观精美的精密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其他金属工艺制品及塑胶制品占66.47%,MIM产品占30.78%,模治具及设备占1.43%,其他(补充)占1.32% [1]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10.01% [2] - 2025年1-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87.31万元,同比大幅减少88.24% [2] - 公司于2021年12月27日上市,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31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5843户,较上期减少10.30% [2] - 人均流通股为27424股,较上期大幅增加66.36% [2] - 机构持仓方面,金鹰科技创新股票A(001167)新进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225.98万股 [3] - 博时科创板三年定开混合(506005)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78.16万股,较上期增加43.82万股 [3] - 信澳匠心臻选两年持有期混合(010363)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统联精密股价涨5.16%,金鹰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25.98万股浮盈赚取720.8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0:32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30日公司股价上涨5.16% 报收64.99元/股 成交额1.41亿元 换手率1.38% 总市值104.89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泛海统联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12日 于2021年12月27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精度 高密度 形状复杂 外观精美的精密零部件的研发 设计 生产及销售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其他金属工艺制品及塑胶制品66.47% MIM产品30.78% 模治具及设备1.43% 其他(补充)1.32% [1] 主要流通股东情况 - 金鹰基金旗下金鹰科技创新股票A(001167)于二季度新进成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225.98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41% [2] - 根据测算 该基金在9月30日因公司股价上涨浮盈约720.89万元 [2] - 金鹰科技创新股票A基金成立日期为2015年4月30日 最新规模31.9亿元 [2]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46.16% 近一年收益率为83.04% 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62.95% [2] 相关基金经理信息 - 金鹰科技创新股票A基金的基金经理为陈颖 [3] - 陈颖累计任职时间10年115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86.62亿元 [3] - 陈颖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为270.03% 最差基金回报为-37.04% [3]
统联精密股价涨5.08%,民生加银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0.48万股浮盈赚取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10:15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3日股价上涨5.08%至55.68元/股 成交额1.49亿元 换手率1.71% 总市值89.22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泛海统联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1] - 成立于2016年6月12日 于2021年12月27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高精度、高密度、形状复杂、外观精美的精密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1] - 收入构成:其他金属工艺制品及塑胶制品66.47% MIM产品30.78% 模治具及设备1.43% 其他(补充)1.32% [1] 基金持仓情况 - 民生加银聚优精选混合(013296)二季度持有30.48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5.2% 为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82万元 [2] - 基金成立于2021年10月14日 最新规模1.34亿元 [2] - 基金业绩表现:今年以来收益22.2% 近一年收益108.9% 成立以来亏损17.61%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朱辰喆累计任职时间3年284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4.83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2.53% 最差基金回报0.74% [3]
金帝股份拟收购优尼精密控股权 半年净利增33%研发费用率7.88%
长江商报· 2025-09-23 07:08
核心观点 - 公司拟收购优尼精密控股权以拓展精密冲压业务客户群与市场份额 强化战略协同和区域竞争力 [1][3][4] - 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著增长 归母净利润7593.26万元(同比+32.86%) 扣非净利润7188.86万元(同比+45.57%) 营收8.35亿元(同比+40.57%) [2][7] - 持续加码主业投资 包括塞尔维亚生产基地(投资1.5亿元)、重庆项目(不低于15亿元)及子公司新能源零部件项目(合计8.3亿元) [5] 业务布局与战略 - 主营轴承保持架及配件、精密零部件 聚焦主业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并推进全球产能建设 [2][6] - 2025年上半年轴承保持架业务营收4.27亿元(同比+43.86%) 其中风电保持架产品营收2.14亿元(同比+118.65%) [7] - 精密零部件业务营收3.4亿元(同比+41.67%) 其中定转子系列产品营收1.33亿元(同比+330.98%) [7] 技术创新与专利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6580.83万元(同比+29.64%) 研发费用率达7.88% [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境内专利903项(发明专利163项 实用新型550项)及境外专利10项 上半年新增专利124项 [8] - 子公司获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定点意向书 供应新能源电驱动产品 生命周期总金额约6.4亿元(2026–2031年) [8] 收购与协同效应 - 拟收购优尼精密(注册资本3500万美元)控股权 标的公司主营汽车零部件及齿轮变速箱制造 资信状况良好 [3] - 收购将融合优尼精密冲压工艺、管理经验及客户资源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与华南区域市场响应速度 [3][4] - 交易价格待审计评估后确定 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3] 股东回报 - 2023年及2024年分红均为4382.13万元 分红比例分别达33.08%和44.02% [8] - 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现0.5元(含税) 合计分红1095.53万元 分红比例14.43% [8]
统联精密股价涨5.06%,民生加银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0.48万股浮盈赚取81.6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10:14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2日股价上涨5.06%至55.68元/股 成交额1.25亿元 换手率1.42% 总市值89.22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高精度高密度精密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其他金属工艺制品及塑胶制品66.47% MIM产品30.78% 模治具及设备1.43% 其他补充1.32% [1] 机构持仓情况 - 民生加银聚优精选混合基金二季度持有30.48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5.2% 位列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81.69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民生加银聚优精选混合基金规模1.34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16.98% 近一年收益100.94% 成立以来亏损21.13% [2] - 基金经理朱辰喆任职3年283天 管理规模14.83亿元 最佳任职回报12.53% 最差任职回报0.74% [3]
美利信(301307) - 2025年9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8 20:10
业务布局与技术储备 - 具备与客户同步开发机器人结构件能力 密切关注机器人领域需求变化 [3] - 液冷工艺铝合金结构件应用于充电桩及通信产品 与全球头部通信技术提供商建立协同开发关系 [6] - 上海美利信运用散热技术(含液冷技术)为客户提供铝合金产品散热解决方案 [8] 市场拓展与客户进展 - 通信领域进入诺基亚供应体系 [7] - 北美生产基地获新一代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客户产品及储能客户产品定点 [7] - 储能领域进入正浩等客户供应体系 [7] - 半导体领域配套上海 深圳等行业头部客户 [4][7] 产能建设与子公司运营 - 北美工厂推进厂房改造 设备采购 安装调试及人员培训等投产前准备工作 [5] - 2025年5月成立重庆渝莱昇精密科技 专营半导体精密零部件业务 已开展生产经营 [4] 技术领域拓展 - 凭借精密零部件加工技术积累与客户联合研发能力 提供半导体精密零部件解决方案 [3][4]
统联精密9月15日获融资买入4987.38万元,融资余额2.8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41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9月15日股价下跌4.00% 成交额达3.61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4987.38万元 融资偿还5758.68万元 融资净流出771.30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84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3.87%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持股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843户 较上期减少10.30% [2] - 人均流通股27424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66.36% [2] - 金鹰科技创新股票A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225.98万股 博时科创板定开混合增持43.82万股至178.16万股 信澳匠心臻选退出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2亿元 同比增长10.01% [2] - 归母净利润487.31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88.24% [2] 公司基本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高精度精密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其他金属工艺制品及塑胶制品66.47% MIM产品30.78% 模治具及设备1.43% 其他补充1.32% [1] 分红与资本运作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31亿元 [3] - 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12日 于2021年12月27日上市 [1]
统联精密:有知名机构聚鸣投资参与的多家机构于9月4日调研我司
搜狐财经· 2025-09-05 17:3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但净利润大幅下降 主要受新增产能未达规模效应、管理费用增加、股份支付费用增长及汇率利率波动影响 [1][7][10]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重点布局轻质材料与先进制造工艺协同创新 以适配新型智能终端轻量化需求 [2][8][9] - 非MIM业务快速发展 得益于多样化精密零部件制造能力拓展及与大客户合作粘性增强 [4] - 湖南和越南工厂正根据客户需求分批投产 同时布局MIM与非MIM业务产能 [5] - 行业受益于生成式AI技术突破 驱动消费电子硬件创新 轻质材料应用成为结构件轻量化核心方向 [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2亿元 同比增长10.01% [1][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7.31万元 同比下降88.24% [1][10]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06万元 [1] - 研发投入5015.02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12.47% [2] - 毛利率32.15% 财务费用520.57万元 [10]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2.28亿元 同比下降3.17%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13.04万元 同比下降92.04% [10]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重点投入新材料、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创新及自动化设备研发 [2] - 聚焦钛合金、镁合金、铝合金、碳纤维等轻质材料产业化应用方向 [2][9] - 已形成MIM、激光加工、线切割、CNC加工、冲压、精密注塑等工艺规模化制造能力 [9] - 在3D打印、半固态压铸等先进制造工艺方面进行技术储备和业务布局 [8][9] 业务发展 - 非MIM业务收入规模持续增长 因拓展线切割、CNC、激光加工、精密注塑、车铣复合加工、冲压成型等多样化制造能力 [4] - 成为客户主力研发供应商 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4] - 无人机业务主要提供转轴支架、云台配重块等精密零部件 采用MIM工艺生产 [6] - 湖南长沙工厂和越南工厂已通过部分客户审核 正根据需求分批购置设备并逐步投产 [5] 行业前景 - 生成式AI技术突破推动端侧AI功能成熟 消费电子产品向主动智能伙伴转变 [8] - 智能终端轻便性与便携性成为消费者购机决策关键要素 [8] - 轻质材料应用与先进制造工艺协同创新成为消费电子结构件轻量化核心方向 [8][9] - AI技术拓展端侧产品应用场景和价值边界 推动消费电子产业进入新创新周期 [8] 机构预测 - 2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 目标均价29.9元 [10] - 2025年净利润预测范围1.01亿元至1.45亿元 2026年预测范围1.88亿元至2.25亿元 2027年预测范围2.94亿元至3.30亿元 [11]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41亿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