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
搜索文档
第一医药:公司目前在上海地区拥有208家门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18:16
公司业务与门店网络 - 公司在上海地区拥有208家门店 [1] - 公司门店积极覆盖15分钟便民生活圈 [1] - 所有门店网点均可通过高德地图进行定位 [1] 市场合作与数字化 - 公司门店信息接入高德地图平台 [1] - 公司通过高德地图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 [1]
关闭全美所有门店,知名药店60多年经营历史终结
凤凰网财经· 2025-10-07 21:27
有分析人士指出,来德爱此前曾通过疯狂并购实现规模扩张,但收购资产后的整合能力不足,导致 公司管理效率低下,最终被迫关闭大量门店。此外,公司因涉嫌开具数十万张不符合法律要求的阿 片类药物处方,导致公司面临巨额法律诉讼费用,也加剧了公司走向破产。 来源| 央视财经 【 热门视频推荐 】 据央视财经报道,来德爱公司近日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全美所有门店现已关闭,感谢顾客多年来 的支持。目前网站仅保留处方记录转移和附近药房查询功能,其余服务均已停止。 点击在 看 持续关注↓↓↓ 这家连锁药店于1962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开业,曾在全美多州经营着上千家门店。不过,由于 涉嫌非法开具阿片类药物处方,来德爱陷入法律纠纷,负债超过40亿美元,于2023年10月首次申 请破产保护。2024年9月公司重组后债务削减20亿美元,获得了25亿美元运营资金。今年5月,来 德爱再次申请破产保护,其剩余门店数已较2023年减少了一半,缩减至约1250家。 ...
关闭全美所有门店,知名药店60多年经营历史终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7 14:37
有分析人士指出,来德爱此前曾通过疯狂并购实现规模扩张,但收购资产后的整合能力不足,导致公司 管理效率低下,最终被迫关闭大量门店。此外,公司因涉嫌开具数十万张不符合法律要求的阿片类药物 处方,导致公司面临巨额法律诉讼费用,也加剧了公司走向破产。 SFC 来源丨央视财经 据央视财经报道,来德爱公司3日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全美所有门店现已关闭,感谢顾客多年来的支 持。目前网站仅保留处方记录转移和附近药房查询功能,其余服务均已停止。 这家连锁药店于1962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开业,曾在全美多州经营着上千家门店。不过,由于涉嫌非 法开具阿片类药物处方,来德爱陷入法律纠纷,负债超过40亿美元,于2023年10月首次申请破产保护。 2024年9月公司重组后债务削减20亿美元,获得了25亿美元运营资金。今年5月,来德爱再次申请破产保 护,其剩余门店数已较2023年减少了一半,缩减至约1250家。 编辑丨黎雨桐 21君荐读 ...
老百姓:药店行业出清整合是大型连锁提升市占率的良好契机
财经网· 2025-09-29 18:55
行业趋势 - 行业出清整合态势确定 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全国药店数量持续净减少 2024年第四季度净减少3,395家 2025年第一季度净减少3,166家 2025年第二季度净减少4,009家 [1] - 预计未来两年行业出清和市场集中度提升将继续加速 行业从快速扩张转向规范化发展 [1] - 行业出清整合是大型连锁提升市占率的良好契机 [1] 公司战略与机遇 - 公司通过合规体系和自查机制守好合规经营护城河 强化专业药事服务能力并提升门店经营质量 [1] - 公司重点发展加盟和联盟业务以整合行业资源 吸纳中小药店并布局存量市场 以期在行业整合期抢占先机并提高市占率 [1] 商采体系改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推动商采体系深度变革 构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高性价比商品驱动模式 强化消费者黏性 [1] - 整合商采职能 实现一体化管理 显著提升供应链响应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 [2] - 重构品类管理逻辑 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建立以用户疾病或健康场景为中心的品类管理体系 使用品类制管理 [2] - 实行品类经理营采商销全链路负责制 动态优化品类结构并汰换低效SKU 确保选品精准匹配核心消费需求 [2] 多元化发展 - 公司持续深耕健康生态 聚焦产品多元化和服务多元化 打造增长新引擎 [2] - 产品多元化方面 公司重视大健康非药品类布局 利用全渠道大数据精选SKU 拓展商品矩阵 老百姓优选聚焦安全健康且具有性价比的健康生活好物 [2] - 服务多元化方面 公司以门店为核心打造健康服务平台 以专业药事服务为轴心向外延伸健康生态链 聚焦慢病服务、药事服务和便民服务三大板块 [2]
益丰药房:已成立非药创新事业部,方向包括医美护肤、个人护理、家居清洁等
财经网· 2025-09-29 18:43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中西成药、中药以及非药品三大类,并将持续保持主要业务的稳定 [1] - 公司已成立非药创新事业部,商品创新方向包括功能性与非功能性食品及用品,如医美护肤、个人护理、家居清洁等 [1] - 公司将结合健康维度、品质筛选及性价比策略深化选品,并逐步拓展自营品牌 [1] 政策与市场机遇 - 2025年4月国家发布《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后,各地逐步落地鼓励药店多元化发展的国家政策,未来非药品板块将持续增长 [1] - 药店作为社区健康流量入口,具备消费者信任度高、边际运营成本低的天然优势,目前已通过主流品牌标品完成初步市场验证 [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药店数量已达临界点,单店销售和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1] - 2025-2026年开店与关店将成为常态,预计行业整合将提速 [1] - 头部连锁企业将通过紧跟时代与政策变化,辅以数字化转型、供应链优化以及线上线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生态的服务模式创新等核心竞争力打造,部分优势企业将优先于行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1]
从3年开店10万家,到一年倒闭近4万家,又一个行业批量跑路?
虎嗅· 2025-09-28 09:06
3年暴增10万家药店,如今一年倒闭近4万家,街头五步一药店成了昨日黄花。那问题来了,之前药店是 怎么疯狂扩张的?倒闭潮的原因又是什么?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了呢? ...
健之佳(605266)2025年半年报点评:营收企稳 降本增效
新浪财经· 2025-09-27 08:30
财务表现 - 1H25公司实现收入44.6亿元 同比下滑0.6% 归母净利润0.7亿元 同比增长15.1% 扣非归母净利润0.7亿元 同比微降0.8% [1] - 2Q25营收21.6亿元 同比降0.4%环比降5.7% 归母净利润0.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65.9%环比增15.9% 扣非归母净利润0.3亿元 同比增123.9%环比增10.2% [1] - 利润大幅增长主因去年同期政策影响致低基数 以及公司强化租金、人工费、配送费、分部管理费等前后台费用全面管控 [1] 门店运营 - 1H25门店总数5464家 较2024年末净减少22家 其中自建门店38家 关闭低效门店60家 [2] - 医药零售门店共5167家 较2024年末5173家减少6家 便利零售门店297家 较2024年末313家减少16家 [2] 业务结构 - 1H25医药零售业务收入40.2亿元 同比降0.4% 毛利率35.0% 同比微升0.1个百分点 [2] - 处方药收入14.7亿元 同比降6.7% 毛利率30.4% 升3.7个百分点 非处方药收入17.6亿元 同比增3.9% 毛利率35.4% 降3.4个百分点 [2] - 中药材收入1.5亿元 同比降11.7% 毛利率46.4% 降0.6个百分点 医疗器械收入3.3亿元 同比增5.1% 毛利率46.9% 降1.4个百分点 [2] - 生活便利品收入2.2亿元 同比增8.5% 毛利率26.9% 升1.4个百分点 [2] 盈利能力 - 1H25综合毛利率35.7% 同比降0.2个百分点 净利率1.6% 同比升0.2个百分点 扣非净利率1.5% 同比持平 [3] - 销售费用率29.1% 同比升0.2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2.5% 同比降0.2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1.5% 同比降0.1个百分点 [3] 现金流 - 1H25经营活动净现金流5.51亿元 较1H24的2.9亿元同比大幅改善 [3] 业绩展望 - 调整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7亿元、2.1亿元、2.6亿元 同比变动分别为+36%、+22%、+22% [3] - 25-26年前值预测为2.4亿元、2.7亿元 [3]
线下药店关门潮来临
新浪财经· 2025-09-26 21:58
冰火两重天。 线上药店的日子,开具就很好。比如2025年一季度,阿里健康营收达305.98亿元,同比增长13.2%,净 利润增长62.2%;京东健康2024年营收581.6亿元,2025年Q1收入同比增长25.5%,经营盈利增长 119.8%,预计2027年线上药品零售规模将突破1000亿。 与此同时,线下药店数量从2019年的52.4万家增至2023年的66.7万家,但2024年关闭3.9万家,2025年六 大上市连锁药店关闭541家直营门店,预计未来20%的线下药店(约10万家)将倒闭。 而目前线上药品零售占比已超20%,未来可能突破50%,主要优势在于价格更低、选择更广、无隐性搭 售。 我的看法,下药店衰退的核心原因有三: 2、线上渠道颠覆传统模式,电商凭借仓储集中化、无租金压力实现低价销售,且SKU覆盖远超实体 店,尤其慢性病用药、保健品等标准化产品线上迁移最快; 3、政策环境变化,医保控费收紧药店套现空间,而线上处方药流通逐步合规化。 由此,我认为未来趋势: 1、药店行业将加速洗牌,连锁龙头通过并购中小药店提升集中度,单店存活需转型"专业药事服务+健 康管理"; 2、线上线下融合成必然,如"网订店取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第二次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03:13
可转债发行概况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总额179,743.20万元 发行数量1,797.432万张 每张面值100元[3]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78,026.23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1,716.97万元[3] - 债券简称"益丰转债" 代码"113682" 2024年3月27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3] 债券基本条款 - 债券期限为六年 自2024年3月4日至2030年3月3日[4] - 票面利率采用递增结构:第一年0.30% 第二年0.50% 第三年1.00% 第四年1.50% 第五年1.80% 第六年2.00%[6] - 每年付息一次 到期归还所有未转股的可转债本金和最后一年利息[7] - 初始转股价格为39.85元/股[13] 转股价格调整情况 - 因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 转股价格由39.85元/股调整为32.79元/股 2024年6月7日起生效[16] - 因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 转股价格由32.79元/股调整为32.54元/股 2024年10月15日起生效[16] - 因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 转股价格由32.54元/股调整为32.14元/股 2025年6月18日起生效[17] - 因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 转股价格由32.14元/股调整为31.84元/股 2025年9月17日起生效[17][34] 特殊条款安排 - 转股期限自2024年9月8日起至2030年3月3日止[12] - 设置向下修正条款: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85%时可触发修正[19] - 到期赎回价格为债券面值的110%(含最后利息)[23] - 有条件赎回条款: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130% 或未转股余额不足3,000万元时触发[24] - 最后两个计息年度设置回售条款: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70%时可回售[26]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79,743.24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指定投资项目[29] - 募集资金到位前可使用自筹资金先期投入 到位后予以置换[30] - 募集资金存放于董事会指定的专项账户[30] 信用评级状况 - 主体信用等级为AA 可转债信用等级为AA 评级展望稳定[30] - 2025年6月25日跟踪评级报告维持AA信用等级[30]
身边的药店,为何比饮品店还多?
36氪· 2025-09-16 12:15
药店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国药店总数超过64万家 截至2023年5月 显著高于新茶饮门店的51.5万家数量[1] - 2022年零售药店市场销售额达5421亿元 同比增长10.2% 为近五年最高增幅[1] - 2022年12月单月销售额突破800亿元 月度同比增长82% 呈现爆发性增长[2] 政策驱动因素 - 2017年公立医院药品销售实行零差价政策 禁止医院从药品销售中获利[7] - 医药分离制度保障患者购药选择权 禁止限制处方药外流[9][14] - 处方药外流使零售药店承接万亿级医药市场份额[16] 资本扩张与行业结构 - 2018-2022年药店数量从50万家增至62万家 四年增加超10万家[17] - 连锁药店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效应 上市企业旗下门店超1万家[21][22] - 2020-2021年新开药店数量分别为2.2万家和3.31万家[22] 市场竞争与盈利状况 - 连锁药店平均净利润率约5% 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33] - 2021年超40%大型连锁药店销售额增长低于5% 其中18.18%为负增长[33] - 药店通过销售高毛利OTC药品、保健品及生活用品提升盈利能力[30] 行业饱和度与分布 - 中国药店人口比为3000:1 远超国际6000:1的标准[38] - 成都等城市药店密度达1800-2000人/家 行业呈现过度竞争状态[38] - 多地出台药店距离限制政策 如三亚100米、上海300米[23][24] 政策红利与市场机遇 - 集采政策使55%处方药分销市场转向零售渠道[25] - 医保"双通道"机制和门诊统筹政策将药店纳入医保报销体系[25] - 医院住院药占比从80%降至46% 门诊用药需求持续增长[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