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
搜索文档
【医药】流感样病例占比高于历史同期,提示关注流感疫苗、病毒检测、药品等板块——流感疫情跟踪点评(251112)(王明瑞/吴佳青)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1-14 07:04
核心观点 - 2025年秋冬季流感疫情呈现明显上升态势 流感样病例占比显著高于近年同期水平 提示2025年可能为流感大年 [4] - 流感毒株发生变迁 以A(H3N2)为主 可能增加突破群体免疫屏障的风险 流行趋势形成后往往会延续数周 [4] - 疫情态势可能提升社会公众和市场关注度 从而带动流感防治和检测相关产品的需求增长 [5] 流感疫情态势 - 2025年第44周 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4.6% 高于前一周的4.1% 高于2022年同期的3.1%和2024年同期的3.3% 低于2023年同期的5.9% [4] - 2025年第44周 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5.1% 高于前一周的3.7% 高于2022年同期的2.5% 2023年同期的4.4%和2024年同期的3.5% [4] - 当周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20321份 阳性标本以A(H3N2)为主 [4] 投资机会分析 流感疫苗 - 国内流感疫苗渗透率仍然较低 未来有巨大成长空间 [5] - 流感高发可能带来疫苗需求转旺 相关企业业绩和市场关注度将得到有力提振 [5] - 流感疫苗是诞生全球重磅品种的黄金赛道 [5] 病毒检测 - 秋冬季甲型流感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逐渐活跃 且新冠病毒感染仍时有发生 [6] - 呼吸道病毒感染后症状相似 快速准确的鉴别诊断对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6] - 有呼吸道病毒检测产品的公司有望受益 [6] 感冒药及特效药 - 2025年第四季度感冒药需求进入旺季 有望超市场预期 [6] - 新冠疫情期间形成的社会库存有望出清 [6] - 随着呼吸道病原体多联检产品和便捷型诊断产品上市 患者有望及时针对性用药 相关特效药企业业绩将得到强劲支撑 [6] 其他防疫手段 - 建议关注血制品等应对复杂态势的防疫手段 [5]
光大证券:流感样病例占比显著高于历史同期 建议关注流感疫苗等赛道布局
智通财经网· 2025-11-13 14:25
核心观点 - 2025年秋季以来流感疫情呈现明显上升态势且毒株发生变迁,可能成为流感大年,从而带动防治和检测相关产品需求增长 [1][2] 流感疫情态势 - 2025年第44周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比为4.6%,高于前一周的4.1%以及2022年同期的3.1%和2024年同期的3.3% [1] - 2025年第44周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比为5.1%,显著高于前一周的3.7%以及2022年同期的2.5%、2023年同期的4.4%和2024年同期的3.5% [1] - 2025年第44周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20321份,阳性标本以A(H3N2)毒株为主,毒株变迁可能增加突破群体免疫屏障的风险 [1][2] 投资建议:流感疫苗 - 国内流感疫苗渗透率较低,流感高发可能带来终端需求转旺,相关企业业绩和市场关注度将得到提振 [3] - 建议关注华兰疫苗(301207 SZ)、百克生物(688276 SH)、金迪克(688670 SH)等公司 [3] 投资建议:病毒检测 - 秋冬季多种呼吸道病毒活跃,快速准确的鉴别诊断需求有望带动相关公司业绩增长 [3] - 建议关注英诺特(688253 SH)、圣湘生物(688289 SH)、博拓生物(688767 SH)、万孚生物(300482 SZ)等拥有呼吸道病毒检测产品的公司 [3] 投资建议:感冒药及特效药 - 2025年第四季度感冒药需求进入旺季,且有望超市场预期,新冠疫情形成的社会库存有望出清 [4] - 随着便捷诊断产品上市,患者有望及时针对性用药,相关特效药企业业绩将得到强劲支撑 [4] - 建议关注众生药业(002317 SZ)、华润三九(000999 SZ)、康缘药业(600557 SH)、方盛制药(603998 SH)、济川药业(600566 SH)、以岭药业(002603 SZ)、东阳光药(06887)、健康元(600380 SH)、特一药业(002728 SZ)等公司 [4]
流感样病例占比高于历史同期,提示关注流感疫苗、病毒检测、药品等板块:流感疫情跟踪点评(20251112)
光大证券· 2025-11-12 14:38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流感样病例占比显著高于历史同期,毒株变迁提示流感大年风险 [3] - 2025年进入秋季以来,随着气温下降,各地流感病例呈现明显上升态势,今年流感疫情可能呈现比以往年份更加严峻的态势 [3] - 流感流行趋势形成后往往会延续数周,提示2025年流感大年风险 [3] - 近期流感疫情上升态势明显,可能引发社会公众和市场关注度的提升,从而带动防治和检测流感产品的需求增长 [4] 流感疫情态势分析 - 2025年第44周(2025年10月27日-2025年11月2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比为4.6%,高于前一周水平(4.1%),高于2022年和2024年同期水平(3.1%和3.3%),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5.9%)[3] - 2025年第44周,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比为5.1%,高于前一周水平(3.7%),高于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同期水平(2.5%、4.4%和3.5%)[3] - 2025年第44周,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检测标本20321份,其中阳性标本以A(H3N2)为主 [3][8] - 南方省份检测数10480份,阳性数1725份(阳性率16.5%),北方省份检测数9841份,阳性数1485份(阳性率15.1%),合计阳性率15.8% [8] - A型流感病毒占比极高,南方省份为96.5%,北方省份为99.4%,合计97.9%,其中A(H3N2)亚型在A型中占主导地位(南方98.2%,北方99.5%,合计98.8%)[8] 投资建议与关注板块 - 建议关注流感疫苗、病毒检测、感冒药与特效药等方面的投资机会,此外也建议关注血制品等应对复杂态势的防疫手段 [4] - **流感疫苗**:国内渗透率仍然较低,流感高发可能带来疫苗需求转旺,随着2025秋冬季降温,流感高发季来临,预计流感疫苗终端需求可能转旺 [4] - 流感疫苗是诞生全球重磅品种的黄金赛道,但这一领域在国内仍处于渗透率较低的状态,未来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4] - 流感疫苗相关企业建议关注华兰疫苗、百克生物、金迪克 [4] - **病毒检测**:呼吸道感染病毒鉴别诊断的需求有望带动相关公司业绩增长,由于呼吸道病毒感染后的症状表现相似,快速、准确的鉴别诊断对于后续的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 - 病毒检测相关企业建议关注英诺特、圣湘生物、博拓生物、万孚生物等 [4] - **感冒药及特效药**:25Q4感冒药需求进入旺季,有望迎来销售与发货的转机,25Q4感冒药需求有望超市场预期,新冠疫情期间形成的社会库存有望出清 [5] - 随着呼吸道病原体多联检产品和便捷型诊断产品的陆续上市,患者有望及时针对性用药,相关特效药企业的业绩将得到强劲支撑 [5] - 感冒药及特效药相关企业建议关注众生药业、华润三九、康缘药业、方盛制药、济川药业、以岭药业、东阳光药、健康元、特一药业等 [5]
新华时评:惩治“阴阳价”!定点药店岂能“看人下菜碟”
新华社· 2025-11-04 14:45
行业监管动态 - 针对医保定点药店存在的“阴阳价”行为,近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明确将予以严肃核查处置 [1] - 惩治措施将视情节严重程度和整改情况,采取约谈、暂停医保结算、暂停或解除医保服务协议等方式,以达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的效果 [1] - 医保、市场监管、药监等多部门需协同发力,加强对“阴阳价”行为的惩治力度 [1] 行业经营行为分析 - 部分药店对同一款药品设置“阴阳价”,例如非医保参保人购买价格为17元,而参保人购买价格却为31元,价差近一倍 [1] - 此行为被指为药店“看人下菜碟”的套路,通常在推荐药品前会先询问顾客是否使用医保 [1] - 药店采取该行为的原因包括缓解自身经营压力,将成本转嫁给医保患者,以及利用药品定价不透明和参保人对药价不敏感的空子 [1] 行业影响与风险 - “阴阳价”行为侵蚀医保基金安全,损害参保人切身利益,并削弱公众对医保制度的信任 [1] - 医保基金被定义为老百姓的“看病钱”和“救命钱”,其安全不容侵占 [1] 行业解决方案与趋势 - 破解乱象需在“防”上下功夫,借助技术赋能,例如推广药品比价小程序、全面应用药品追溯码,以构建“数据管价、群众比价”的立体化监督网络 [2] - 需在药店显眼位置公示查询和举报渠道,接受群众监督 [2] - 医保定点资格应被视为诚信经营的“责任状”,而非“免检牌照”,旨在让购药环境更公平透明,确保医保基金用在刀刃上 [2]
新华时评·民生无小事丨惩治“阴阳价”!定点药店岂能“看人下菜碟”
新华网· 2025-11-04 09:54
行业监管动态 - 针对定点药店存在的“阴阳价”行为,近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明确应予严肃核查处置 [1] - 惩治“阴阳价”需要医保、市场监管、药监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对违规药店视情节采取约谈、暂停医保结算、暂停或解除医保服务协议等措施 [1] - 构建“数据管价、群众比价”的立体化监督网络,通过推广药品比价小程序、全面应用药品追溯码等技术手段进行防范 [2] 公司经营行为 - 部分药店为缓解经营压力,将成本转嫁给医保患者,导致同一款药品出现非医保参保人购买为17元、参保人购买为31元的价格差异,相差近一倍 [1] - 药店“看人下菜碟”的行为表现为先询问顾客是否使用医保,再根据情况进行推荐 [1] - 医保定点资格被视为诚信经营的“责任状”,而非“免检牌照” [2] 市场影响与问题 - “阴阳价”行为侵蚀医保基金安全,损害参保人切身利益,并削弱公众对医保制度的信任 [1] - 药品定价不透明以及参保人对药价不敏感,为“阴阳价”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1] - 在药店显眼位置公示查询和举报渠道,接受群众监督,旨在让购药更公平透明,确保医保基金用在“刀刃”上 [2]
惩治“阴阳价”!定点药店岂能“看人下菜碟”
新华网· 2025-11-04 09:20
药品定价与销售行为 - 同一款感冒药对非医保参保人售价为17元,对参保人售价为31元,价差近一倍 [1] - 药店销售策略为先询问是否使用医保,再根据情况推荐药品 [1] - 部分药店通过将成本转嫁给医保患者来缓解自身经营压力 [1] 医保基金安全与监管 - “阴阳价”行为侵蚀医保基金安全并损害参保人利益 [1] - 药品定价不透明以及参保人对药价不敏感为“阴阳价”提供了条件 [1] - 新出台的《通知》要求对“阴阳价格”行为进行严肃核查处置 [1] 监管措施与行业影响 - 对违规药店的惩治措施包括约谈、暂停医保结算、暂停或解除医保服务协议 [1] - 监管需要医保、市场监管、药监等多部门协同发力 [1] - 医保定点资格被视为诚信经营的责任状而非免检牌照 [2] 技术应用与市场透明度 - 通过推广药品比价小程序和应用药品追溯码来构建监督网络 [2] - 在药店显眼位置公示查询和举报渠道以接受群众监督 [2] - 技术赋能旨在实现“数据管价、群众比价”的立体化监督 [2]
民生无小事丨惩治“阴阳价”!定点药店岂能“看人下菜碟”
新华网· 2025-11-04 08:17
行业监管动态 - 监管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明确对定点药店的“阴阳价”行为应予严肃核查处置 [1] - 惩治“阴阳价”需要医保、市场监管、药监等多部门协同发力 [1] - 对违规药店的处罚措施包括约谈、暂停医保结算、暂停或解除医保服务协议,以达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的效果 [1] 行业经营行为与风险 - 部分定点药店存在“阴阳价”行为,即同一款药品对非医保参保人和医保参保人收取不同价格,价差可达近一倍,例如感冒药价格分别为17元和31元 [1] - 药店“看人下菜碟”的行为动机包括缓解自身经营压力,将成本转嫁给医保患者 [1] - 药品定价不透明以及参保人对药价不敏感,为“阴阳价”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1] 行业影响与整治目标 - 药店的“阴阳价”行为侵蚀医保基金安全,损害参保人利益,削弱公众对医保制度的信任 [1] - 整治目标是让购药环境更公平透明,确保医保基金用在“刀刃”上,提升百姓安心感和放心感 [2] - 医保定点资格被强调为诚信经营的“责任状”而非“免检牌照” [2] 行业技术与发展趋势 - 破解乱象需在“防”上下功夫,借助技术赋能构建立体化监督网络,例如推广药品比价小程序、全面应用药品追溯码 [2] - 通过“数据管价、群众比价”模式以及公示查询举报渠道,接受群众监督 [2]
新华时评·民生无小事|惩治“阴阳价”!定点药店岂能“看人下菜碟”
新华社· 2025-11-03 19:54
行业监管动态 - 针对定点零售药店存在的药品“阴阳价格”行为,即同一药品对非医保参保人售价为17元,对参保人售价为31元,价差近一倍,相关部门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予以严肃核查处置[1] - 惩治措施包括医保、市场监管、药监等部门协同发力,对违规药店视情节采取约谈、暂停医保结算、暂停或解除医保服务协议等手段,以达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的效果[1] - 医保定点资格被强调为诚信经营的“责任状”而非“免检牌照”,旨在通过强化监管保障医保基金安全,维护参保人利益和制度公信力[2] 行业经营行为与风险 - 部分药店为缓解经营压力,将成本转嫁给医保患者,同时因药品定价不透明及参保人对药价不敏感,为“阴阳价”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1] - 行业存在“先问刷不刷医保,再推荐药品”的套路化销售模式,反映出部分企业利用医保支付机制进行不公平定价的问题[1] 行业技术解决方案 - 通过推广药品比价小程序、全面应用药品追溯码等技术手段,构建“数据管价、群众比价”的立体化监督网络,提升价格透明度[2] - 在药店显眼位置公示查询和举报渠道,接受群众监督,从预防层面破解“阴阳价”乱象[2]
医保买药竟比自费贵?国家医保局整治定点药店“阴阳价”套路 高价售药牟利涉嫌价格欺诈
华夏时报· 2025-10-17 08:46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通知,旨在监测和处置定点零售药店对医保与非医保患者实行“阴阳价格”的歧视性定价行为,该行为涉嫌价格欺诈并违背医保服务协议 [1] - 该现象在医保参保人数超13亿的背景下,直接影响群众对医保制度的信任度,新规通过构建技术监测、执法惩戒和群众监督的立体防控网以解决此问题 [1] 行业定价行为 - 行业存在“同一药品双价”的违规操作,即同一时间、同一药店的同一药品,医保支付价明显高于现金价 [3] - 更隐蔽的操作包括“规格拆分加价”,将整盒药拆零购买时医保价比整盒买更贵,以及“捆绑加价”,要求参保人加入会员或购买指定保健品才能享受价格持平的待遇 [3] - 仅30%左右的药店会同步标注医保价与自费价,价格公示不规范导致参保人难以直观比价 [3] - 部分药店利用参保人“医保资金非现金”的认知误区刻意放大价差牟利,因医保客户对价格敏感度低,加价空间更大 [3] 行业运营成本与压力 - 医保结算回款周期长达一个月到两个月不等,药店需先行垫付药品采购资金 [3] - 医保系统维护和合规检查等成本能占到药店总运营成本两成以上,非医保交易成本则相对低得多 [3] - 中小药店资金压力大,医保结算回款慢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3] - 专家指出,“阴阳价”背后是市场自然交易形成价格与集采形成价格之间的矛盾,同时零售药店为争取客户和引流采取自认为合理的方式提高竞争力 [4] 监管措施与惩戒机制 - 监管措施包括要求药店自查自纠,并依托12393全国医保服务热线与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群众参与治理,深圳已通过举报查实12起典型案例 [9] - 对于违规药店,将视情节采取约谈主要负责人、暂停医保结算、不予支付或追回已支付医保基金、暂停或解除医保服务协议等措施 [9] - 涉及金额较大的定点药店将纳入飞行检查,国家医保局已启动首批20家重点药店的飞行检查,查实问题将公开曝光 [9] - 山东济南查处首例案件,某药店因15种药品实行“阴阳价”被追回基金42万元并暂停医保资格3个月 [9] 技术赋能与政策配套 - 全国已有29个省份上线医保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可实时查询药品的医保价、自费价及不同药店的价格对比,以规避信息不对称风险 [9] - 为缓解药店成本压力,相关政策配套包括优化医保结算服务,目标在2025年年底前逐步实现医保基金“按月结算、次月到账” [10] - 对偏远地区和小型药店可适当缩短结算周期,并对年度内无违规记录、服务评价优良的药店在协议续签和年度考核中予以倾斜 [10] - 试点数据显示,四川成都将医保回款周期从45天缩短至20天后,当地药店“阴阳价”发生率下降42% [10] - 江苏南京对120家合规药店给予医保考核加分,优先纳入“示范定点药店”名单 [10]
仁和药业股价下跌2.57%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13.87%
金融界· 2025-08-27 02:31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6.44元 较前日下跌0.17元 跌幅2.57% [1] - 当日成交量102.45万手 成交金额6.62亿元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75亿元 同比下降16.46%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90亿元 同比下降13.87%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中成药 化学药 原料药及健康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1] - 产品覆盖感冒药 妇科用药 消化系统用药等多个治疗领域 [1] 战略合作 - 公司明确表示与维眸生物在眼科药物方面暂无协同效应 [1] - 不掌握维眸生物在研创新药的相关信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