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ds
搜索文档
证监会、基金业协会重磅发布,公募重大改革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0:28
公募基金改革又一项重磅指引正式落地。 10月31日,中国证监会起草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指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基金业协会同步起草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 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业绩比较基准的选取展示、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合规管 理等具体操作规范。 作为基金产品设计的核心要素,业绩比较基准贯穿基金投资运作全周期,是界定基金投资范围和风格的 重要指标,也是评估基金业绩的专业标尺。 今年5月,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对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提出系列改革任 务,其中便特别强调,要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并提到要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 引。 在多家业内机构看来,此次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及操作细则的出台,将有效规范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行为, 加强公募基金行业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作用,提升投资者体验。 强化业绩基准作用,压实主体责任 证监会指出,《指引》的出台旨在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规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 基准的选取和使用,切实发挥业绩比较基准表征风格、约束投资和衡量业绩等功能作用,完善基金管 ...
公募业绩比较基准指引、细则落地:强化基准作用 压实主体责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0:17
10月31日,中国证监会起草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指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基金业协会同步起草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 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业绩比较基准的选取展示、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合规管 理等具体操作规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公募基金改革又一项重磅指引正式落地。 作为基金产品设计的核心要素,业绩比较基准贯穿基金投资运作全周期,是界定基金投资范围和风格的 重要指标,也是评估基金业绩的专业标尺。今年5月,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 案》,对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提出系列改革任务,其中便特别强调,要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并提到要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 在多家业内机构看来,此次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及操作细则的出台,将有效规范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行为, 加强公募基金行业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作用,提升投资者体验。 强化业绩基准作用 压实主体责任 据了解,此次《指引》共二十一条,分为总则、基准的规范、管理人的内部控制、基准的外部约束、监 督管理、附则等六章,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突出业绩比较基准的表 ...
基金盈利了,卖还是留?一次性与分批赎回的关键抉择,收益差很多
搜狐财经· 2025-10-31 17:44
基金赎回规则与费率调整 - 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9月5日修订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核心调整包括赎回费全部计入基金财产,以及实施统一的阶梯费率标准 [3] - 新规规定持有基金不满7天需收取1.5%的惩罚性手续费,持有6个月以上可能豁免赎回费,旨在抑制频繁申赎行为并引导长期投资 [3] - 以10万元基金为例,持有3天赎回需扣除1500元手续费,而持有满1年赎回则大多可免手续费 [3] 一次性赎回策略适用场景 - 一次性赎回策略适用于急用资金或目标收益已达标的确定性场景,例如3个月内需支付房租或基金涨幅达到预设的20%目标 [5] - 当基金出现"变质"信号,如基金经理变更、重仓股踩雷或行业政策突变导致重仓股下跌30%时,应采取一次性赎回止损 [5] - 同花顺2025年调研显示,62%的散户曾因短期波动或收益达标而盲目全额赎回,其中58%的人在赎回后3个月内基金上涨超过15% [4] 分批赎回策略优势与操作 - 在震荡市中,分批赎回能平衡风险与收益,Wind 2025年案例显示其平均收益比一次性赎回高12% [6] - 具体操作建议分3-5批进行,每隔1-2周赎回20%-30%份额,例如10万元科技基金分三批赎回可多赚近万元 [6] - 中信证券2025年研究证实,分批赎回的散户踏空概率比全额赎回低65%,尤其适合板块轮动快的市场环境 [6][8] 赎回收益差异实证分析 - 以北京某基金公司2025年案例测算,申购10万元基金持有1年后净值1.2元,一次性赎回(持有11个月)需支付0.5%手续费 [7][8] - 分批赎回(总持有14个月)分三批操作,最终收益比一次性赎回高出10420元,差异源于手续费规避和额外持有期涨幅 [8] - 收益差距体现为分批赎回不仅避开部分手续费,还能获得后续2个月的净值增长收益 [8] 赎回决策流程与工具 - 决策第一步需通过基金公司APP或证监会官网查询赎回费率,重点关注持有时长与手续费豁免条件 [8] - 第二步需评估基金估值,可通过中国基金业协会官网查询持仓,或使用中证指数公司工具分析PE分位(超过80%属高估) [8] - 操作中应避免"快速赎回"陷阱,因其收取0.1%手续费且额度有限,普通赎回方式更为划算 [9]
Dividend Payers Up to 9.8% Offer Shelter as Investors Adjust to Fed Signals
Investing· 2025-10-31 17:27
Market Analysis by covering: John Hancock Preferred Income III Closed Fund, Nuveen Preferred Income Opportunities Closed Fund, Cohen & Steers Limited Duration Preferred and Income Closed Fund. Read 's Market Analysis on Investing.com ...
现在,我们怎么买指数基金赚稳稳的钱?
点拾投资· 2025-10-31 15:32
巴菲特给出的答案是:"我会选择标准普尔 500 指数,只要我不是一次性投入所有资金。"他表示:"我会非常小心其中 的成本,因为他们为你做的只是购买指数。我认为,平均而言,购买这些指数基金的人,会比购买附加成本较高的基金 的人得到更好的结果,因为这只是一个数学问题。" 巴菲特不止一次向普通人推荐标普500指数基金,但巴菲特同时提醒:"如果你开始超越这一点,开始认为你这次应该持 有小盘股,那次应该持有大盘股,或者外国股票,一旦你这样做了,你就进入了一个你不知道的游戏——你知道,坦率 地说, 你根本不具备上场比赛的条件。 " 对于普通人来说,指数投资固然是很好的方式,但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面对波动更大的A股,想找到一个像标普500 这样适合长期投资的宽基指数,其实是有点难的。 以下文章来源于ETF研究室 ,作者ETF研究室 ETF研究室 . ETF产品介绍 2002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有人问了巴菲特一个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指数基金?" 但如果让你去择时、去选择合适的行业或者风格指数,难度又可想而知,仅仅十一节后这一个月,市场就经历了科技成 长和红利价值风格的反复切换,上证指数频繁波动。就像巴菲特说的那样,绝大 ...
“基金主理人”拒绝“黑卡”,试点六年,基金投顾的痛点和机遇在哪里?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08
智通财经记者 | 杜萌 韦先生的资产金额,已经达到了一些第三方代销平台的黑卡或者金卡门槛,可以使用平台的基金投顾功 能,从而进行更专业的基金投资。以支付宝的财富黑卡为例,近30天日均资产30万为V1级别,50万为 V2级别,100万为V3级别。 "之前客服找过我很多次,说我满足黑卡的条件,还会赠送资产分析报告、理财分享会等权益。但我都 拒绝了。"韦先生为什么不愿意通过基金投顾来配置产品呢? 他告诉智通财经记者,主要还是一个信任度的问题,"经过我自己的研究,大致资产就分为这么几大 类,并且今年的收益率还不错。如果交给投顾来做,他们能保证收益率大致是多少吗?如果无法保证, 那他们投顾的意义在哪里?" 距离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已经六年,基金投顾 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当基金投顾遇上"基金主理人",基金投顾正面临哪些难题? 基金主理人VS基金投顾 家住深圳的韦先生已经是资深的"基金主理人"。2019年开始购买基金后,他先后买卖过超100只基金, 目前各个互联网平台上的基金账户总金额在100万元以上。 "2019年-2021年的时候跟风买过几只网红基金,一开始赚了30%左右, ...
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
每日商报· 2025-10-31 07:44
公募基金行业整体规模 - 公募基金总规模在三季度末达36.44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2.4万亿元,再创新高 [2] - ETF和固收+产品是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三季度分别增长1.25万亿元和5223.78亿元,合计贡献73%的规模增量 [2] ETF产品发展 - 易方达基金ETF产品规模在三季度增长1967.75亿元,华夏基金ETF产品规模增长1516.07亿元 [2] - 富国基金、天弘基金等22家公募的ETF产品线在三季度规模增长均超百亿元 [2] - 三季度ETF规模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股市上行展示赚钱效应,以及债市震荡和利率下行导致资金从债基、货基、存款等资产转移 [2] 固收+产品发展 - 固收+基金三季度末总规模为2.47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5223.78亿元 [2] - 景顺长城基金固收+产品规模在三季度增长768.31亿元,排名第一;富国基金固收+产品规模增长575.24亿元,排名第二 [3] - 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固收+产品以攻守兼备的特质吸引力持续攀升 [1] 固收+产品业绩表现 - 纳入统计的固收+产品年内平均涨幅约为4.8% [4] - 华安智联涨幅为47.77%,华商双翼涨幅为44.4%,富国久利稳健配置、融通稳信增益6个月持有两只产品涨超三成,另有24只产品涨幅超20% [4] - 业绩领跑产品的共同特点是高权益资产仓位,例如华安智联将超四成资产投向股票,重仓高弹性科技个股;富国久利稳健配置、民生加银增强收益的可转债仓位超70%,金鹰元丰可转债仓位超90% [4] - 业绩表现一般的产品在权益资产持仓上较为谨慎,如方正富邦鸿远A以投资利率债为主,股票及可转债投资维持在低位 [4] 市场展望与配置策略 - 在利率下行和A股市场整体向上的背景下,布局ETF和固收+产品线的公募基金有望继续抓住市场发展红利 [7] - 展望四季度,经济或仍呈现弱复苏特征,债市总体偏利多,转债总体估值水平偏高,权益市场预计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7] - 产品配置策略将保持信用债底仓,自下而上选择安全边际较高的转债,权益市场坚持均衡配置,优选个股 [7]
东方红资管邓朋或加盟华富基金任副总,强化渠道与权益业务
华夏时报· 2025-10-30 20:40
核心人事变动 - 东方红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渠道部总经理邓朋将加入华富基金拟任副总经理 [2] - 此人事变动发生在前任总经理余海春于2025年4月回归接任董事长之后 被视为公司补齐权益短板、优化渠道布局的关键一步 [2] - 邓朋拥有丰富的渠道管理经验 此前还曾担任平安基金渠道销售中心执行总经理 [3] 公司规模与行业地位 - 华富基金成立于2004年 是典型的券商系基金公司 控股股东华安证券持股49% [3] - 公司发展步伐与2004年同期成立的公募相比明显滞后 至2025年三季度末净资产为1030.50亿元 徘徊在千亿关口 [4] - 同期成立的中银基金规模为6990.65亿元 华泰柏瑞基金规模为7796.63亿元 差距巨大 [4] 产品结构分析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 公司总规模1033.74亿元 产品总数83只 [5][6] - 债券型基金规模463.73亿元和货币市场型基金规模388.22亿元合计占比高达82.4% 构成绝对业务支柱 [5][6] - 体现主动管理能力的权益产品存在严重短板 股票型基金114.07亿元与混合型基金67.14亿元合计规模占比不足18% [6] - FOF基金规模仅0.59亿元 几乎可忽略不计 [6] 产品业绩表现 - 规模最大的产品华富安兴39个月定开债A规模82.39亿元 近1年收益仅为2.96% [7][8] - 多只规模迷你的产品业绩表现强劲 例如华富科技动能混合C近1年收益高达122.21% [7][8] - 其他迷你规模产品如华富物联网灵活配置混合C近1年收益70.18% 华富竞争力优选混合C近1年收益71.11% [8] 人才流失情况 - 公司高层与核心投研人才流失问题凸显 2024年8月固收总监助理、基金经理倪莉莎离职 [4] - 2025年3月副总经理王瑞华因个人原因辞职 距其2024年6月加盟仅9个月 [4]
债市破局在即:央行国债买卖将恢复 机构抢券已拉开序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20:3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余纪昕 近日,债券市场多头力量正在密集释放。 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这标志着,自年初暂停的相关操作后续将有望重启。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这一信号也被普遍视为债市的"破局"时刻,市场机构的做多热情随 即被迅速点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7日星期一发布会后的尾盘时段,债市收益率应声全面下行,机构抢券序幕随之拉开——基金、券商等一度成为 抢券主力,积极快速"扫货",而银行、保险则相应卖出。随后多个交易日中,买卖力量轮番更替,行情震荡走强。 回顾其政策背景,央行在二级市场进行国债买卖操作,是公开市场操作的一部分,旨在通过买入或卖出国债来调节市场流动性。这一操作是丰 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增强国债金融功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并促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的重要举措。 其操作方式主要包括"买短卖长",即通过买入短期国债、卖出长期国债来影响收益率曲线形态,例如2024年8月至12月期间央行就曾采用此方 式;买入短期国债可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缓解资金紧张;买入长期国债则能引导长 ...
公募三季度排名出炉:招商出局,景顺长城单季狂揽972亿跻身前十!兴证全球成TOP20中唯一负增长机构
新浪基金· 2025-10-30 16:09
至20250930 数据来源:Wind 截止 行业前十强格局保持稳定,依次为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 金、华泰柏瑞基金、博时基金、汇添富基金与景顺长城基金。 专题:聚焦2025基金三季报:权益类规模增长 科技赛道仍是"核心仓位" 随着2025年三季度收官,公募基金非货币规模排名再度刷新。行业整体延续"强者恒强、中部胶着、尾 部异动"的竞争态势。Wind数据显示,当前行业梯队分化显著:千亿规模以上公司达47家,三千亿以上 19家,四千亿以上18家,而站稳五千亿关口的机构共14家。 TOP10阵营:招商跌出前十 景顺长城增超972亿强势晋级 | | | | 2025年三季度末公募机构非货规模TOP1-10 | | | | | --- | --- | --- | --- | --- | --- | --- | | 排名 | 基金公司 | 三季度非货规模 | 较上季规模增长 | 较上季 | 较年初规模增长 | 较年初 | | | | (亿元) | (亿元) | 排名变化 | (亿元) | 排名变化 | | 1 | 易方达基金 | 18,096.71 | 2,866.3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