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emiconductor Display
icon
搜索文档
TCL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战略合作,将聚焦半导体显示、智能终端等领域。
快讯· 2025-05-21 19:31
战略合作 - TCL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战略合作 [1] - 合作将聚焦半导体显示领域 [1] - 合作将覆盖智能终端等领域 [1]
TCL与阿里云宣布达成全栈AI战略合作
快讯· 2025-05-21 19:25
公司合作 - TCL与阿里云宣布达成全栈AI战略合作 [1] - 合作聚焦半导体显示、智能终端等领域 [1] - 基于阿里云"云+AI"核心能力打造垂直领域专业大模型 [1] 行业领域 - 半导体显示和智能终端成为AI技术应用重点方向 [1] - 垂直领域专业大模型将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 [1]
TCL华星携APEX臻图与印刷OLED全产品线亮相SID2025
中证网· 2025-05-14 16:59
公司参展成果 - TCL华星携APEX臻图、印刷OLED全产品线等创新成果亮相SID2025展会 [1] - APEX臻图展示四大维度创新成果:更宜人显示体验、更信赖视觉健康、更永续绿色低碳、更无限未来想象 [1] - 印刷OLED技术完成从实验室研发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跨越 首款21.6英寸印刷OLED 4K专业显示屏已于2024年11月量产 [3] 技术亮点 - 超大36:9 MLED显示(219英寸)具备百万级高对比度色彩还原能力 [2] - 超高亮Micro LED PHUD显示(14.3英寸)融合MicroLED与LTPS技术 实现高亮度/高对比度/高色域 [2] - 类自然光谱轻薄平板显示(12.1英寸)平衡护眼功能与亮度/轻薄度 [2] - 超低功耗8:9艺术TV显示(85英寸)达欧标A级能效 LTPO笔电显示(14.5英寸)使整机续航提升至24小时 [2] - 硅基Micro LED显示(0.05英寸)凭借超小体积成为可穿戴设备和微型投影仪理想解决方案 [2] 战略布局 - 坚持"3(TV商显/IT/MC)+2(车载/专显)+N"业务布局 实施多技术路线并行策略 [3] - 加速构建印刷OLED全尺寸/全形态/全场景产品矩阵 首次海外展示"全家桶"产品 [3] - 依托11大产线、7大制造/研发基地全球化部署 推动显示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重构升级 [4] 品牌理念 - APEX臻图技术品牌深化"画质/健康/绿色"三大核心理念 [4] -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通过印刷OLED等技术布局全场景显示生态 [4] - 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显示解决方案提供商 [4]
33.33亿!贵州惠科光电显示产业集群项目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08 14:26
贵州惠科光电显示产业集群项目投产 - 贵州惠科中小尺寸智能终端显示模组项目一期投资33.33亿元,主要生产电子纸显示模组、智能穿戴产品显示模组等,满产后预计年产值不低于40亿元 [1] - 该项目历时5个月建设完成并正式投产,标志着贵州惠科光电显示产业集群项目生产基地落成 [1] - 公司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技术涵盖非晶硅a-Si TFT-LCD、Oxide TFT、RGB OLED、Mini LED等 [1] 惠科近期项目进展 - 4月8日与元太科技签署联合开发协议,聚焦大尺寸电子纸研发与量产,计划在贵州建设电子纸生产基地 [2] - 3月21日郑州第七座整机生产基地投产,投资约30亿元,年产值预计达80亿元 [3] - 3月15日东莞平板显示集群电子商务项目二期开工,总投资7.6亿元,涵盖TV、LED显示、智能终端等产品生产 [3] - 2月在湖南浏阳和绵阳启动Mini LED相关项目,总投资分别为90亿元和50亿元 [4] 新产品发布 - 4月29日推出全球首款116英寸Mini LED巨幕显示屏,采用G8.6高世代线制造,玻璃基板利用率提升至94% [4] - 4月25日发布首款全面屏AI轻薄笔记本电脑惊鸿14AI,首发价5199元,标志公司正式进军PC市场 [4]
TCL科技去年赚15亿,显示营收首破千亿,光伏仍处调整期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19:07
公司业绩概览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48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95亿元,同比增长16.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22% [1] 显示业务表现 - 2024年半导体显示板块营收1043亿元,同比增长25%,创历史新高 [1][2] - 显示业务净利润62.3亿元,较上年同期显著改善 [1][2] - 2025年一季度显示业务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加329% [2] - 大尺寸电视面板领域,55吋、65吋、75吋产品市占率全球第一 [2] - 中尺寸市场受益于AI PC、电竞显示器、智能驾驶等应用,LTPS技术渗透率提升 [2] - 小尺寸柔性OLED手机面板市占率升至全球第四,LTPO低功耗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 [3] 显示技术研发与布局 - 2024年显示业务研发投入超过70亿元,印刷OLED医疗显示器项目已量产 [3] - 完成对LGD广州面板与模组工厂的收购,预计二季度起并表 [3] - 行业加大对Mini LED、Micro LED和印刷OLED的投入 [3] 光伏业务表现 - 2024年光伏业务营收284亿元,同比下降52%,归母净利润亏损98.2亿元 [1][4] - 光伏硅片板块出货量增长但单价大幅下降,毛利率由正转负 [5] - 组件出货量约8.3GW,同比下降,正调整产品线以适应N型、BC等新技术趋势 [5] - 2025年一季度光伏业务环比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回升 [5] 光伏行业调整与战略 - 行业价格一度跌破现金成本,处于普遍亏损状态 [4] - 公司优化组织流程,推进业务变革,强化大尺寸硅片优势 [5] - 与沙特PIF旗下企业合作规划海外晶体硅片工厂,布局全球化战略 [6] - 行业竞争重心转向技术、成本与效率的全面竞争 [5]
TCL华星2024年业绩:营收896.68亿,净利55.44亿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4-29 13:5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648亿元,同比下降5.47%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29.38% [1][2] - 扣非净利润2.98亿元,同比下降70.78%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95.27亿元,同比增长16.64% [2] - 基本每股收益0.0842元,同比下降29.54%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5%,同比下降1.32个百分点 [2] 半导体显示业务 - 半导体显示业务营收1,04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 [2] - 半导体显示业务净利润62.3亿元,较2023年增长62.4亿元 [2] - TCL华星营收896.68亿元,净利润55.44亿元 [3] - 大尺寸电视面板中55吋及以上产品面积占比达82%,65吋及以上占比56% [3] 业务细分与技术进展 - 中尺寸领域t9产线推进产能爬坡,IT显示实现全技术覆盖(A-Si、OXIDE、LTPS、OLED) [3] - LTPS车载屏供货多家头部车企高端车型 [3] - 小尺寸领域t4产线完成LTPO和Tandem升级,LTPO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 [4] - 21.6吋印刷OLED医疗专业显示器量产出货,Micro LED、Mini LED直显技术取得突破 [4] 战略布局与收购 - 完成收购乐金显示(中国)和乐金显示(广州)100%股权,2025年二季度纳入合并报表 [4] - 收购将实现显示技术多元化升级,拓宽客户基础并提升规模效应 [4]
新股前瞻|和辉光电:身负巨亏赴港,借AMOLED能校准价值坐标?
智通财经· 2025-04-27 19:53
公司概况 -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专注研发和生产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 [1] - 以2022-2024年累计销售量计,公司位居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制造商第二名、中国第一名 [1] - 在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面板领域,公司连续三年在中国市场销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73.3% [1] - 在车载显示领域,累计销售量全球第四、中国第二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具备刚性、柔性及Hybrid显示面板的生产能力,在刚性面板产能上2024年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构建18大类AMOLED核心技术,累计获得1243项授权专利 [4] - 公司推出如14英寸2.8K叠层OLEDHybrid刀锋显示面板等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4] - 2022-2024年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销售量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0.4% [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1.91亿元、30.38亿元、49.58亿元 [6] - 同期年内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分别约为16.02亿元、32.44亿元、25.18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金额超过73亿元 [6] - 2022-2024年销售成本分别为52.08亿元、54.21亿元和64.90亿元,持续高于同期收入 [7] - 同期毛损率分别为24.3%、78.4%及30.9% [7] 负债情况 - 2022-2024年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规模分别为130.75亿元、142亿元、179.08亿元 [8] - 同期财务成本分别为3.1亿元、5.24亿元和6.47亿元 [8] - 2022-2024年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45%、51%、60%,呈逐年上升趋势 [9] 行业前景 - 2020-2024年全球广义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市场规模从2599亿元增长至388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5% [11] - RGB-OLED市场规模从2277亿元增长到350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4% [11] - 预计2024-2030年全球广义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市场将以9.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到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6732亿元 [11] - RGB-OLED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627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2% [11] 发展战略 - 公司有望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提高产品毛利率 [10] - 随着生产线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及原材料采购环节的成本优化,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10] - 公司计划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能利用率、加强成本控制等举措的实施 [14]
和辉光电港股IPO:四年前募资80亿元募投项目一拖再拖 163亿元有息负债压顶偿债能力大幅下滑
新浪证券· 2025-04-27 11:45
文章核心观点 和辉光电计划港股IPO,目的是解决巨额债务和营运资金缺口问题,公司常年亏损、造血能力弱,A股募投项目延期且进度缓慢,需尽快跨越周期实现盈利以在行业竞争中“活下来” [1][2][20] 公司概况 - 公司是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产品用于消费电子、车载显示等领域,2022 - 2024年累计销售量居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第二、中国第一,2024年刚性面板产能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 [3] 港股IPO情况 - 4月25日公司发布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的公告 [1] - 聆讯资料未披露具体募资额,用途为第6代AMOLED生产线技术升级、新型AMOLED显示面板产品研发、偿还有息借款、补充营运资金 [4] 债务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末,公司有息负债高达163亿元,每年利息费用数亿元;2024年末有息负债17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8.59%,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03.95亿元,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38亿元,资金缺口66亿元 [1][4] - 2022 - 2024年有息负债分别为130.78亿元、142亿元、173.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42.33%、49.93%、58.59%,2024年利息费用6.47亿元 [9] - 2021 - 2024年流动比率分别为3.99、2.3、1.03、0.46,速动比率分别为3.59、1.68、0.76、0.39,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大幅下滑,从优于同行变为垫底 [6][8] A股募投项目情况 - 2021年5月公司在A股科创板上市,募资81.7亿元,65亿元用于第六代AMOLED扩建项目 [1][11] - 项目原计划2022年12月建设完成、2023年达预定使用状态,后两次延期至2025年12月 [11] - 2023年延期原因是国外设备调试人员入境延迟、行业需求低迷及设备性能提升;2024年延期是为适应行业技术趋势对产线技术升级 [1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项目累计投入47.26亿元,占投资总额72.69%,2024年仅投入3.18亿元,进度不足5% [12][15] 盈利情况 - 2017 - 2024年公司累计亏损121.98亿元,上市后2021 - 2024年合计亏损83.09亿元,是上市前2017 - 2020年亏损总额38.89亿元的两倍 [2][16] - 2021 - 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0.21亿元、41.91亿元、30.38亿元、49.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69%、4.24%、 - 27.5%、63.19% [16] - 亏损原因是行业技术和资本密集,需持续投入研发和固定资产,投产前期固定成本分摊大 [17] 行业对比情况 - 2022 - 2024年,京东方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5.51亿元、25.47亿元、53.23亿元;TCL科技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61亿元、22.15亿元、15.3亿元 - 17.6亿元(2024年业绩预告),和辉光电分别为 - 16.02亿元、 - 32.44亿元、 - 25.18亿元 [19]
柔性OLED今年出货目标1.7亿片,京东方市值管理难题待解
华夏时报· 2025-04-25 17:46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京东方2024年营业收入达1984亿元 同比增长13.66% 归母净利润53.23亿元 同比增长超一倍 [2] - 显示器件业务收入1650亿元 占总收入83.18% 其中OLED收入占比27% 增速达22.83% 是TFT-LCD的3倍 [3] - 三家主要液晶子公司合计贡献净利润52.28亿元 占公司盈利重要部分 [6] OLED业务发展 - 2024年柔性OLED出货量目标1.7亿片 同比增长21.4% 2023年实际出货1.4亿片 未达1.6亿片目标 [2][5] - 折叠屏手机市场驱动增长 2023年折叠屏出货超700万片 国内市场份额占77.8% 增速超40% [3] - 全球柔性OLED市占率从2022年13%升至2023年19% 预计2031年达29% 年增长率9% [3] - 已建成3条第6代柔性AMOLED产线 正投资630亿元建设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产线 预计2026年底量产 [4] 液晶业务动态 - TFT-LCD占显示器件收入超70% 但行业需求二季度起回落 稼动率将灵活调整 [6] - 关税政策波动影响面板备货节奏 预计2025年下半年TV面板出货压力增大 [7] - 行业整合持续 京东方可能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 以增强G8.6代线规模优势 [8] 市值管理措施 - 当前市值1450亿元 市盈率27.3倍 低于同业TCL科技36.08倍 股价长期低于4元 [9] - 推出三年股东回报计划 承诺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净利润35% 回购金额不低于15亿元 [10] - 发布ADS Pro等三大技术品牌及行业首个可持续发展品牌"ONE" 拥有1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11] 管理层战略 - 承认2023年OLED目标未达成因产线爬坡问题及全球需求结构变化 承诺改善内功 [5] - 不排斥通过并购整合扩大规模 应对液晶行业波动 [8] - 新管理团队提出"技术+品牌"组合拳 平衡产业投入与资本市场表现 [10][11]
和辉光电正式向港交所递表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4-25 14:08
公司概况 - 和辉光电成立于2012年10月,专注于高解析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公司拥有第4.5代和第6代两条现代化AMOLED生产线,分别专注于智能穿戴/智能手机和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智能手机领域 [1] - 公司股权结构:上海联和持股58.35%,集成电路基金公司持股11.11%,上海科创持股0.48%,上海金联持股2.99%,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1.909亿元、30.384亿元、49.583亿元,呈现V型复苏 [4] - 同期亏损分别为16.018亿元、32.444亿元、25.181亿元,2023年亏损扩大但2024年收窄 [4] - 销售成本持续高于收入,2022-2024年毛损分别为10.175亿元、23.825亿元、15.317亿元 [5] 业务发展 - AMOLED面板销量从2022年31.7百万片增长至2024年53.9百万片,复合年增长率30.4% [5] - 平板/笔记本电脑面板销量从1.9百万片增至3.1百万片,复合增长27.7%,2024年笔记本面板首次突破100万片 [5] - 中大尺寸面板销售显著增长:2023-2024年平板/笔记本面板销售额增长超180%,车载/航空面板增长超200% [5] - 已实现AIPC AMOLED面板量产并首次出货 [5] 客户与市场 - 服务荣耀、传音等消费电子品牌及中国五大车企中的两家 [5] - 产品被欧洲领先飞机制造商采用 [5] - 与全球领先中国智能终端设备商保持十余年合作 [5] 募资用途 - 第6代AMOLED生产线技术升级: - 新增柔性/TOE面板产能7,500大板/月,实现COE技术 [6] - 扩大薄膜封装产能7,500大板/月 [6] - 提升模组工艺产能:柔性材料切割+7,500大板/月,混合材料切割+5,000大板/月,柔性模组+120,000片/月 [6] - 研发33-44款新产品: - 平板/笔记本面板15-19款 [7] - 智能手机面板14-19款 [7] - 车载/创新应用面板4-6款 [7] - 采用叠层OLED、混合设计、LTPO等先进技术提升产品品质 [8]